帕特里克·维克托·马丁代尔·怀特(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 White,1912年5月28日-1990年10月30日),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英文作家之一。从1935年开始,他出版了12部小说、4部短故事集、8部剧本和非小说类文学作品。他的小说可以在情节性描写和意识流间自由切换。197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
帕特里克·怀特
▲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代表作▲显微镜下看人性幽微;意识流中探记忆长河▲长卧病榻的老妇,各怀鬼胎的子女,一场欲望与金钱交织的风暴▲以融会了史诗风格和心理描写的叙事艺术,将一座新大陆引入文学地图。”——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风暴眼》是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奠定了他文学巨匠的地位。小说以亨特太太生命垂危到下葬这一时段内的活动为故事框架,通过她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既叙述了她享乐放荡而又充满不幸的一生。悉尼,腐朽的豪宅中,年过八旬的伊丽莎白·亨特抗拒着死亡的来临。病榻前,一对受利益的驱使而归来的子女,三个性格各异的护士,一个小丑般的管家,一位正直却懦弱的律师,在这虚伪冷漠的家庭中,上演一出勾心斗角、爱恨交织的悲喜剧。曾经美貌放荡的伊丽莎白,贪婪地攫取一切,伤害着家人与朋友;死亡的临近却让她在半梦半醒中,找到了终其一生都未能寻到的至善境界。就像多年前,伊丽莎白在海岛上经历过的一样,痛苦的风暴会将虚无荒诞的生命荡涤一清,带来纯洁、静谧的风暴眼。
帕特里克·怀特
《人树》是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的成名作。小说叙述了斯坦·帕克一家从拓荒创业,生儿育女到最后斯坦去世的故事。《人树》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它第一次体现了澳洲题材成功地与现代派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帕特里克·怀特突破了在他之前的作家以现实主义手段描写丛林人、拓荒、火灾、森林大火等澳洲文学传统材的单一格局,使澳洲文学呈现出多色调、多流派的新局面,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活跃气氛。《人树》继承了欧洲小说的传统,气势恢弘,浑然一气,评论家们认为它有史诗的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