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他们重又越过边界 56.韩念龙飞抵河内

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四日。

以中国外交部副外长韩念龙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河内,同越南进行副外长级的谈判。

人们关注着,世界关注着这位带着战争硝烟首次同越南接触的中国外交官。

这似乎已经成了人类社会的一条自然法则:战争的帷幕靠枪炮启开,靠外交家的舌战降落。解决问题,最终还得靠谈判桌。

波音707在北京机场慢慢滑离跑道。窗外,外交部长黄华、副部长仲曦东、部长助理宫达非向韩念龙一行挥手告别。

他们对这位外交官此去越南寄予厚望。

飞机在北京上空爬高,韩念龙点燃一只烟,冲随行的副团长杨公素和邵天任笑了笑,旋即陷入了沉思。

自从中越关系出现那一桩桩“令人不愉快”的事性之后,这位主管东西南国际事物的中国外交官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双边关系发展情况的关注。二月十七日,那场战火点燃后、韩念龙几乎和作战指挥部的军官们一样彻夜不眠。只不过他战斗在另外一个战场——外交战场上。

如果说军事战场上主要是斗勇的话,那么,外交战场上则主要是斗智。三月五日,当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撒军的命令之后,中国外交部就立即照会越南外交部,要求举行两国副外长级谈判。然而,越南却迟迟不作出反应。

时间拖到了三月十五日,国际舆论纷纷对越南进行谴责。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越南接受了中国外交部的建议,同意举行副外长级谈判。可是,在中国外交部于三月十九日提出谈判日期为三月二十八日左右,并且提出谈判的具体地点和内容之后,越南外交部没有马上表态。他们的发言人在三月二十一日发表了声明,说中国仍然有许多军队“侵占着越南的领土”。同一天,越南外交部向中国外交部复照说,如果三月二十八日前“中国军队全部撤回国”,他们同意在三月二十九日开始谈判。“如果中国军队仍然继续占领越南领土,……拖延谈判的责任完全在中国方面。”

韩念龙凭着他多年的外交经验,识破了越南外交部门惯用的手法。他知道,那些所谓的理由都是为拖延谈判而制造的借口。

时间一拖再拖,到了四月六日,中国政府再次照会越南外交部。照会中明确表示:“中国方面真诚希望中越两国能够早日举行谈判,共同寻求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恢复两国正常关系,进而解决两国间边界和领土问题的争议以及其它争端。如果越南方面不再节外生枝,中国政府代表团将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四日抵达河内。”

中国人说话历来是算数的。说打就打,说谈就谈。无论你说他具有强制性也好,说他是占据主动也好,既然已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就要坚定不移地去执行。想到这里,韩念龙兴奋得笑了起来。

飞机很快进入了云贵高原上空。这条航线,不少中国人都熟悉,韩念龙更不例外。一支烟灭了,他又点上了一只。随着飘去的烟雾,他想到了此去越南的重任,更想到了那次陪同李先念副总理会见越南总理范文同的情景。

那是中越两国高级领导人战前的最后一次会晤。一九七七年四月中旬,越南人民共和国总理范文同访问欧洲途经北京。在首都机场,他向陈锡联表示,归国时,他将在北京停留几天。中国人没有反对这位多年的老朋友的提议。对于范文同来说,北京就象他的“娘家”,过去,他去来就象家常便饭一样。

六月十日。中南海中央会议大厅。沙发上,两国领导人在进行同志式的语重心长的交谈。他们是中国副总理李先念和越南总理范文同。

李先念用浓重的湖北红安口音坦率地谈了中越两国两党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说:“我们两党、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多年来一直是亲密无间的。我们的深厚友谊是毛主席和胡主席亲自建立和培育起来的。我们的友谊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我们的革命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在毛主席、胡主席健在时以及他们逝世以后,我们仍然保持同越南的友谊,并为维护和加强这一友谊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但是,近几年来,我们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引起了我们的忧虑。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周总理曾经不止一次地同越南同志谈过,一九七五年邓小平同志代表我们党中央又同越南同志谈过。当时越南同志都表示要维护越中友谊,不会做不利于越中友谊的事。本来我们认为,这样我们的关系会好起来。可是出乎我们的意外,两国之间的关系不但没有好转,反而问题越来越严重。看到两国关系这样的发展趋势,我们感到很不安。所以,趁你这次路过北京的机会,再次同你谈一谈。”

李先念的话句句在理,范文同不得不点头承认上述事实。尽管他多年涉足于外交场合,应付过许许多多难于应付的难堪局面,此刻,他却难以找到掩饰内疚的方法,脸红一阵白一阵。好在随行的外交人员给了他一个“台阶”,他才从窘态中恢复过来。

接着,李先念就双边关系、中越铁路接轨点中国一侧的铁路中修、西沙群岛、南沙群岛问题、华侨问题、北部湾海域的划分问题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谈了中国的一些立场和越南对上述问题的反应。直谈得太阳西下了,他们才结束谈话。就在那次会谈后,中国和越南才正式确定举行副外长级谈判,并在当年十月于北京举行了第一次谈判。

往事就在眼前。韩念龙把心绪收回到现实中。他想,此次前往越南,的确非同小可。历史的遗留问题需要他去解决,现实中的许多问题也得靠这张嘴皮去一点一点地磨。

全国人民盯着他的那张“铁嘴巴”;

世界期盼着他能与越南方面达成协议。

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四日,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当韩念龙一行乘坐的波音飞机抵达河内机场时,炙热的太阳已象一个火球往山下慢慢滚去。机场上没有欢迎仪式,没有什么标语,更没有彩旗和欢呼的人群,只有那些无孔不入的西方记者眼巴巴地等在停机坪上。

飞机停稳后,韩念龙从飞机弦梯上徐步走下,后边是他的副团长和随员。

闪光灯。一张张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韩念龙不管他们的态度如何,总是不停地招手致意。这是他作为外交官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和风度。

走下飞机后,他首先遇到的越南官员是越南外交部副部长、越南政府代表团团长潘贤和副团长阮进。副外长迎接副外长,规格不高不低。

俗话说:“仇人相见眼更红”。然而,在外交场合,这句话不太适用。恰恰相反,“仇人相见假装亲”才行。双方的表现是不亲不仇,十分得体。看来,两国的传统文化差不多。

按照预先安排,韩念龙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他说:“中国政府代表团首次来到河内,是中国政府真诚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争端的又一个证明。我们相信,只要双方能以两国人民的友谊为重,都抱有解决问题的诚意,通过友好协商,两国的争端问题,是不难得到解决的。”

在这种场合,他的话不能讲得很多。在这次谈判中,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战争的遗留问题,其中也重要的是双方的俘虏交换问题。

这是核心机密,韩念龙是绝不会对记者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