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血淋淋的财富积累,血淋淋的“黑口子” 父子三人半年挣回五十万

农历六月十五这天,胜利村村南的王福清老汉一家是“喜鹊登枝,财神敲门”。

他们父子四人花半年时间打出的采煤“口子”,被两个操南方口音的外地投资人相中,双方以四十万元价钱成交。

王老汉今年六十有二,祖上给人家打窑洞为生,如今到了他这一代,自己已在窑土堆里“滚”了三四十年。

时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国际能源市场异常火爆,山西煤炭业也“水涨船高”,借势升温。

凭借自己几十年来给人家挖窑洞时练出的“看山”本事,他“看”好山脚下一处地方,就发挥自己的强项——挖!

时间过去了一个月,当他们父子几人挖到近百米深的洞底时,乌黑油亮的煤炭层赫然出现在他们的鼻尖眼前!

几个月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父子几人释然而泣。

石头缝里“见了煤”,犹如半夜捡到一颗夜明珠。而有了煤,就意味着他们父子几人有了支配自己人生命运的金银财宝。父子三人欣喜之余,又一个难题摆在他们面前:如果要大规模开采,就要投入近百万资金。

正当王福清老汉为钱发愁时,这天下午,有两个南方人找上门来,要求买下他们这个可以现成的开采“口子”。

王老汉和儿子商量后,说可以谈谈。

此后一连三天,这两个人在坑口附近一直转悠,对煤质、产量、交通、给排水、电力等等开采因素进行详细考察。

其实王老汉不想卖这个“口子”。不过,他知道,如果自己干的话,将会在资金上面临很大的压力,再说老三结婚还要花钱,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而此时如果卖掉“口子”,就解决了自家的燃眉之急,再说自己只要有一身力气,在老家这样的“口子”应有尽有。

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再说这两个买“口子”的人也是个内行,他们要求把“口子”价格压到四十万,但当时没得到王老汉的同意。

当双方的谈判在价格上进入了胶着状态时,他们看了坑下煤层后表示,开采不多久就要“过垅”。而这项工程则必须要一些“挖功”一流的矿工来担当,这也正是王老汉父子的“强项”。

这天,他们两人来到王老汉家里最后表态说,坑下“过垅”工程到时优先考虑以十万元承包费和王氏父子“合作”。

这时的王老汉再也拖不起了,因为他未来的亲家一连三次催他赶快把女儿娶过门,他手头缺的正是这笔钱。

就这样,“生意”成交了。

于是,对方把“过垅”工程的工钱预付一半给他们。

交钱的日子定在农历八月十五,双方交易地点在坑口外。

“一手交钱一手交坑”。拿到现金后,王老汉让三个儿子把窑衣穿上,分别把钱塞进裤裆里,等天黑后才分别回到家中。

其实在当地,经常有人专门做卖“口子”的生意,而且为数不少,王氏父子把宝贵的时间和力气花在“过垅”工程上,实在划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