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悲情审视山西新闻“话语权”之失 煤老板与“老记”的江湖恩怨
在一些媒体记者眼里,山西煤老板是一个腰缠万贯、挥金如土、举止粗鲁、形象比较负面的“财富群体”。而当如此诸多的“新闻点”汇集于煤老板一身,因此这一群体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法则自然而然会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
一开始,作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农民,记者的“形象”在这部分人心目中的地位似乎“高大无比”。煤老板最初对媒体还是尊敬几分,但随着双方打交道的机会增多,新闻记者在煤老板心目中的“崇高指数”却在急剧锐减。
一位煤老板曾这样给记者回忆自己的暴富历程:在创业进程中的负命冒险“指数”和掘富收获始终贯串在“三七开”的万幸与侥幸之中。
他当初进入煤炭行业,正属全国能源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当初干这一行,实在是生活无着而被“逼上梁山”的。可以说,当时没有人能想到挖煤能“发大财”、“发横财”,他们只是想和当地煤老板一样来“养家糊口”,甚至有的是“二小子”遇上“愣小子”,双方斗嘴发了“二杆子”脾气索性要“赌上一把”,把那些没有人敢承包的煤矿接下来。
也许是命运造化弄人,几乎一夜之间,形势就判若霄壤,一个穷因潦倒的饥饿汉变成了财大气粗的富翁。不经意间当了一回“有钱人”,煤老板的“社会关注度”自然要比普通人多些。
煤老板这一人生传奇,自然会成为这些新闻记者“下笔千言”的宝贵“素材”,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尚未看到一则关于煤老板创业的“正面新闻报道”。
当然,作为一名社会中的人,煤老板还有普遍人的爱面子、爱炫耀、攀比斗富心理。他们在日常行为举止上的“虚荣高调”和“过度张扬”,招致众人嫉妒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维,以及一些煤老板只顾自己发财,不顾百姓生活,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等“不善之举”,从而引发不少社会矛盾,他们自然就成了形成新的社会热点、焦点。
当煤老板这些弱点逐渐被社会广为诟病,并被掌握舆论话语权的媒体“无限放大”之后,山西煤老板被“妖魔化”的舆论基础就“完美成型”。
有道是,“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何况很多事都有确凿的证据在!因此,有人说,煤老板“妖魔化”除了一定的社会因素外,更为主要的就是煤老板们自己!
一个群体一旦被“妖魔化”,难免动辄得咎,甚至他们偶有善举也不会被关注!
比如向汶川灾区捐款,其实煤老板们捐出的数额很大,但有一些媒体眼中,山西煤老板的形象仍然是“见利忘义”、“贪婪无比”和“自私自利”的“道德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