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雨如磐的军事大本营 建立军事大本营
井冈山根据地进入了全盛时期,标志着毛泽东关于“以宁冈为中心建立军事大本营”的决策最终实现。
毛泽东“以宁冈为中心建立军事大本营”的思想,早在引兵井冈、茅坪安家后不久就已产生。
1928年6月15日,《杜修经向中共湖南省委的报告》中就提及:“宁冈是一个多山的小县,有一座大山,围绕这山的有永新、遂川、酃县、茶陵、莲花五县,宁冈是中心,易守难攻,而各县民众运动,经了半年多的经营,也略有基础。同时向茶陵、永新进展,可以影响两省,并两省上游。以此地为大本营的意见,泽东同志早有了,便有边界特委组织的建议。”
之所以要选择以宁冈为中心建立军事大本营,毛泽东作过认真的调查和分析,他将自广东北部沿湘赣两省边界至湖北南部的罗霄山脉,分为北段、中段、南段,在其所写《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中,作过这样一番比较:“北段地势不如中段可进可守,又太迫近了大的政治都会,如果没有迅速夺取长沙或武汉的计划,则以大部兵力放在浏阳、醴陵、萍乡、铜鼓一带是很危险的。南段地势较北段好,但群众基础不如中段,政治上及于湘赣两省的影响也小些,不如中段一举一动可以影响两省的下游。”
“整个的罗霄山脉,我们都走遍了;各部分比较起来,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的中段,最利于我们的军事割据。”
即便在井冈山根据地失守后的1929年9月1日,陈毅在《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仍然对选择以宁冈为中心建立军事大本营的决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宁冈七县皆同属崇山峻岭,尤以井冈山为最险要,周围约有二百余里,四军得此地势即可休整整顿,当时决定在宁冈建立军事根据地,分兵到各县游击发动群众斗争,这一个政策非常正确。”
军事大本营,自然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军事需要。聚啸山林的“山大王”尚且有“山寨”做栖身之所,作为革命武装的红军不是更应该有自己的大本营,有稳固的后方吗!
井冈山有建立军事大本营的良好条件。
毛泽东认为:“在四周白色政权中间的赤色割据,山险的军事根据地是不可少的。因为四周都是敌人,防御要向四面防御,非藉自然的山险以补助人力偶然的不足(如敌人最大最危急时),欲求在资产阶级政权稳固的时候,赤色割据之长期存在,是很困难的。”
井冈山恰巧就是一座地势险要的高山。
处于两省四县交界之处的井冈山,除了敌人在这里的统治力量薄弱、交通落后易于立足、自然经济便于生存等有利于武装割据的基本条件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易守难攻。
易守,是指在崇山峻岭之中,唯有通过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桐木岭等五个险峻的哨口,方可上山。可以这么说,守住了这五个哨口,也就守住了井冈山。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难攻,是指山高、坡陡、路窄,既不便于大部队的进攻,也不利于重火器的施展。
在引兵井冈,茅坪安家之后,毛泽东就进行了一系列建设井冈山军事大本营的工作:在茅坪设立后方留守处,在砻市创办军官教导队;先在茅坪,后在大井、小井建立红军医院;在茅坪桃寮村办起了“中国工农革命军被服厂”;先后多次组织根据地军民对五大哨口的工事进行整修和加固;在袁文才办的一个小修械所基础上,发展创办了红军军械处;……在毛泽东关于“建立以宁冈为中心的军事大本营”决策思想的指引下,红四军成立后,更进一步加强了军事根据地的建设,并逐渐形成了井冈山和九陇山两个军事根据地。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谈到了这两个“军事根据地”:“第一个根据地是井冈山,介在宁冈、酃县、遂川、永新四县之交。北麓是宁冈的茅坪,南麓是遂川的黄坳,两地相距九十里。东麓是永新的拿山,西麓是酃县的水口,两地相距百八十里。四周从拿山起经过龙源口(以上永新)、新城、茅坪、大陇(以上宁冈)、十都、水口、下村(以上酃县)、营盘圩、戴家埔、大汾、堆子前、黄坳、五斗江、车坳(以上遂川)到拿山,共计五百五十里。……第二个根据地是宁冈、永新、莲花、茶陵四县交界的九陇山,重要性不及井冈山,为四县地方武装的最后根据地,也筑了工事。”
地势险要的井冈山和九陇山两个军事根据地,成为了进行武装斗争、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战略基地,相互依托,互为犄角,拱卫着军事大本营——宁冈。
井冈山根据地的优势在山险,劣势在少粮。
数千军队要以井冈山为基地,吃饭、穿衣都是大难题。相对封闭的经济,也是比较落后的经济,要在山多田少的穷乡僻壤解决红军的给养,确实不容易。
经济问题成为了建立巩固的军事根据地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边界党如不能对经济问题有一个适当的办法,在敌人势力的稳定还有一个比较长的期间的条件下,割据将要遇到很大的困难。这个经济问题的相当的解决,实在值得每个党员注意。”
为此,边界党组织和红军采取了一些解决根据地经济问题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动员部队到山下的宁冈搬运粮食上山,为根据地储备充足的粮食。
于是,就有了群众性的挑粮上山运动。
对红军战士来说,这是一项特殊的任务;而对于根据地来说,这是一次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战略行动。
在紧张的挑粮的日子里,每天都有许多红军指战员和群众,从早到晚奔忙在宁冈和井冈山之间。军民们排成长长的行列,背的背,挑的挑,川流不息地行进在贯通黄洋界的羊肠小道上。
红军老战士朱良才在回忆文章《红军的连队生活》中记叙了挑粮的情形:“在井冈山的那些日子,‘挑谷上坳’成了我们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从井冈山到宁冈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确实难走。每到挑粮那天,我们天一亮就出发,赶到挑粮的地方,有的用箩筐担,有的用口袋背,装的东西不够,有的同志索性就脱下条裤子,把裤腿扎紧,满满地装上两裤腿,往肩上一搭。这样挑的挑,背的背,翻山过坳,直到天黑才回到山上。”
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都亲自参加了挑粮上山运动。“毛委员背粮上山”,一时传为美谈。“朱德的扁担”更是脍炙人口、无人不晓的佳话,传遍了全中国,成了井冈山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
毛泽东、朱德亲自挑粮上山的模范行动,带动和鼓舞了全军将士,战士们挑粮的积极性更高了。大家鼓足干劲,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挑上山的稻谷就存满了大小五井的村村户户,甚至连黄洋界哨口的石亭子里也堆满了粮食。
建立和巩固军事根据地有了经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