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兵民是胜利之本 4、湘西会战洗刷名声

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依照会议议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大会代表听了吴铁城的《党务检讨报告》、吴鼎昌的《政治报告》,还有程潜作的《军事报告》,开始进行讨论,允许代表对国民党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各项工作提出质询。

国民党中央委员王昆仑首先提出疑问,会开了这么多天了,为什么没有讨论打败日本的方针办法?请问中央有没有抗战到底的决心?有没有配合盟军反攻的计划?

听到这类的质问,何应钦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来了,他怕这些代表提出的尖锐质询。早在去年就有民主党派、国民党元老以及不同政见的人,纷纷议论他何应钦的亲日行为,认为1944年的军事失利根源在亲日派,致使国民党政府没有决心抗战到底,保存实力,逃跑避敌。

何应钦知道自己冤枉,为蒋介石背上这口黑锅,怕是今生今世都洗刷不掉了。能对中国抗战大事作出决策的,只有蒋介石,没有蒋介石的旨意,就是给他何应钦十个胆,他也不敢签订那些协定啊。

1944年国民党节节败退,黑云笼罩着国民党头上的天空。转而进入1945年,黑云密布的天空突然晴朗起来。先是远征军在缅甸取得胜利,打通中印交通线,继而又是湘西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现在湘西战局形势一片大好,何应钦总司令指挥有方,战略战术运用得当,全国各大媒体一片赞扬声。特别是湘西前线官兵英勇杀敌的感人事迹,激发着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为国民党六大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有报道说,何应钦总司令为湘西战事日理万机,昼夜操劳,作为一个总司令官,还亲临一线战场,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在开战之初还深入山区,察看地形地势,提出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战略方针,是湘西会战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为何应钦的脸上涂脂抹粉,增添了光彩,同时也改变了国人对何应钦的看法。

在国民党六大召开期间,还有一个人同何应钦一样有着惧怕心理,特别是有代表提到去年国民党军队的失利问题时,更是牵动着他的每一根神经。这人就是许多人大声疾呼的,杀汤以谢国人的汤恩伯。

汤恩伯这时正在黔东地区的天柱县,他丝毫不敢敷衍,自从开战以来,他一直在前线这个指挥所里,密切关注着湘西一线战场的动向。他的决策是对的,把第94军放到第一线,划归王耀武统一指挥使用。后来甚至把第27集团军整体放出去,不再为保存实力而犹豫不决。这些军队还真为汤恩伯争面子,他们打得英勇顽强。

汤恩伯最满意的是94军的第5师,邱行湘是个战将,一个师应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大胆穿插,大胆迂回包抄,最后又奋勇追击,不畏牺牲,敢打敢拼,第5师几乎把日军一个联队全部歼灭在烟龙山一带。汤恩伯听到前线传来的捷报,他高兴坏了,打出了他汤恩伯的军威。他一连发了几份电报,对邱行湘给予嘉奖。

湘西会战的汤恩伯学聪明了,他抓住全国各大媒体这些宣传机器,大肆宣传第5师烟龙山大捷的战况和英雄事迹,这是他总结徐州会战时台儿庄大捷的经验得到的。他在台儿庄大战时,亲率第20兵团对日军实施外围包抄,出了力但不讨好。那时他太自大了,自认为是国民党的嫡系,是政府军队的精锐兵团,根本没有把李宗仁他们这些杂牌放在眼里,结果这些杂牌军打胜仗了。

那时,汤恩伯心里明白,这些杂牌军没有他汤恩伯的第20兵团的精锐兵力,他们能取胜吗?他认为这事是明摆着的,不用说外人都能看见的。

但是汤恩伯错了。李宗仁英明,他邀请全国媒体,甚至国外的洋记者,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大谈第五战区如何如何英明,大肆宣传孙连仲第2集团军如何固守防御,又如何拼死抵抗,最终又是怎样英勇反击的,好像台儿庄是他李宗仁和孙连仲两个人干的。全国人民一下子家喻户晓了,中国只有两个人,那就是李宗仁、孙连仲。

如果是这样那倒罢了,而有媒体记者偏偏不就此罢休,再追问汤恩伯干什么去了?有文章说汤恩伯在台儿庄最艰难的时候,关闭电台消失了。

李宗仁也说他一时找不到汤恩伯的话。汤恩伯见死不救,汤恩伯保存实力,精锐不如杂牌,汤恩伯追击不力等等,以汤恩伯为标题的报道,一时间铺天盖地。

蒋介石非常生气,他想用杂牌军在一线当炮灰,反而弄巧成拙,成全了李宗仁他们的一世芳名。现在媒体又是讥讽,又是谩骂国民党的精锐之兵,记者一算账,就从抗战一开始的时候说起,算盘珠子拨得哗啦啦地响。这让蒋介石不得安宁,他骂汤恩伯愚蠢像猪。

汤恩伯一时明白过来,要抢占舆论宣传阵地。所以在台儿庄大捷后期,汤恩伯重金请记者写文章,也想铺天盖地宣传一下第20兵团,可是晚了,宣传舆论最讲究先机,这同打仗一样,要抢占制高点,没有制高点仗就不好打,甚至吃败仗。后来报纸上才冒出来一个汤恩伯还有他的第20兵团,全国民众不信。甚至有人翻着报纸说,谁家的鸡笼没关好,这咋又冒出一个汤恩伯出来,汤恩伯参加台儿庄大战了吗?怎么前面没有听说过呀。

汤恩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像是有抢功之嫌,搞得他里外都不是人。所以汤恩伯后来对李宗仁很有成见,一直配合不好。其实李宗仁没有做手脚,人家搞宣传,为什么要宣传你呢?再说宣传杂牌军的事迹,谁敢朝你嫡系身边靠呢,那不是有背靠大树乘凉之意了吗?被别人说攀高枝,那多难听。

所以湘西会战,汤恩伯就很注意这个问题了。他把第5师作为爆炸性新闻,在全国大肆宣传报道。这是对的,于私于公都是有道理的,没有谁说他汤恩伯做得不对。英雄的第5师的确应该大肆宣传,让他们的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从而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和胜利信心。汤恩伯沾光了,他这次沾了第5师邱行湘的大光了。

汤恩伯湘西会战的作为和表现,让参加国民党六大的代表无话可说,没有人就汤恩伯的失误提出质询,国人原谅了他。他肩上的担子还重,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湘西前线去。何应钦双目紧闭,把湘西战场的情况在脑子里过上一遍。自开战以来,日军以4个师团,分三路向湘西进攻,企图一举摧毁芷江机场要地。南路被第73军阻击,北路又被94军拦截,在雪峰山中部,有第74军和100军,整个湘西形势是朝着有利于中国军队方面发展的。

第18军的机动部队用上去了,廖耀湘的新6军2线预备队也上了一线。

面前的日本军队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是再顽抗,也只不过是做垂死挣扎罢了。何应钦感觉到条件成熟了,通过前一阶段的阻击战,把进攻的日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完全有把握打个漂亮的歼灭战。盟军在欧洲战场取得了彻底胜利,现在也该中国战区表现的时候了。

于是何应钦给湘西一线的王耀武司令部发出紧急电令:

进犯湘西之敌,已经受挫,全军应即转入反攻。

王耀武接到总司令何应钦反攻的命令,可以说兴奋异常。前方官兵等待总部下定决心的时间太长了,他们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第四方面军邱维达参谋长组织参谋人员认真研究,遵照何应钦前次军事会议的部署,向各参战部队下达了具体作战命令:

令十八军十一师由辰溪经溆浦直插木鳌洞、山门、石下江,其一一八师由安化直插新化洋溪、隆回一线,侧击日军四十七师团,切断日军一一六师团的退路。原固守瓦屋塘、江口一线的七十四军、一九三师,则分别向洞口,桥头反击。一零零军及五十一师同时向木鳌洞、山门的日军四十七师团反击。七十三军由洋溪向大桥边、巨口铺方向反击。总预备队新六军由安江推进到江口。第三方面军各部集中主力向花园、高沙、黄桥铺及武冈东北地区反击,另一部则向新宁方向出击。

各参战部队接到命令后,立即行动,湘西会战的全面反攻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