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号专案 “灶浦又小又穷,要搞也不要搞那么多”
林为岩有很浓的文人气质。白白净净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说话办事也是规规矩矩、认认真真的。但林为岩性格中又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好交朋友。而且,他交朋友也不太挑官阶身份,不分鸿儒白丁。在众多的朋友中,有一位叫陈文城的老板就与林为岩往来甚密。在“807”工作组到来时,陈文城因虚开增值税发票被依法逮捕,他交代了与林为岩的交往过程。
1998年1月的一天,陈文城接到林为岩一个电话,说是请他吃饭,陈文城又惊又喜。惊的是,人家当上大局长了,还跟过去似的,屈尊请他吃饭;喜的是,他正要找林为岩办事,这不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嘛。有局长保驾护航,陈文城不怕生意做不大,不怕财神请不来。
“林局长啊,您如今当大官了,可别把咱忘了?”
“你怎么知道我当局长了?”
“那么大的事,我能不知道吗?”
“我请你吃饭吧。”
“那太谢谢了,”陈文城说,“我还在上海,回来马上跟您联系。”
陈文城当时还是一个小老板,经常到上海等地倒腾一些服装。与其他个体户比起来,他不过战线拉得长一些,生意做得大一点,与当地的一些大老板不能相提并论。但林为岩并不嫌他身份低,当上局长后还主动请他吃饭。我们并不知道林为岩当时的心态,是哥们儿义气,还是把陈文城当做一座可供开采的矿藏。
陈文城虽然看上去憨厚老实,但骨子里却十分精明。多年的市场历练,使他变得非常善于交际,只要有用的人,他都想结交。
一年前的一天,陈文城与汕头市国税局一位姓陈的税务人员在龙湖宾馆喝茶。其间,陈税官看到了林为岩,并与林为岩打招呼。出于礼节,陈税官把林为岩介绍给陈文城。这时,林为岩任汕头市国税局征管科科长兼发票局局长。陈文城脑子一转,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人,便将林为岩的手机号码记下来,以便日后联系。
没隔多久,陈文城就找上林为岩。陈文城的服装买卖做大了,准备往上海、北京批量发货,就想在汕头注册一家公司。办完工商登记后,陈文城就去办理税务登记,因为林为岩当时负责征管科,陈文城就找了林为岩。林为岩很爽快地给他办了。为了“便于纳税”,陈文城又要求林为岩给他介绍几位管事的人。于是,在一家酒店里,林为岩把汕头市直属分局局长和一位专管员介绍给陈文城。这位专管员后来就负责陈文城的企业。按陈文城自己的说法,以后他“正常做服装生意,正常缴税”。
然而,陈文城绝不是一个老老实实的人。看周围的人一个个靠税发了财,他心里怪痒痒的。然而,陈文城接受警方讯问时却说是税务人员拉他下水的。他交代说,1998年初,潮阳市国税局灶浦征收所专管员黄列单到汕头来找他。黄列单与他是老乡,知道他在汕头做生意。在酒桌上,黄列单问他:“你跟林为岩是不是挺熟的?”陈文城说:“是啊,我们一起在龙湖宾馆吃过饭。”黄列单说:“那好。如今,林为岩已经到潮阳市局当局长啦。”陈文城有些惊讶地说:“是吗?我怎么不知道?”黄列单说:“你去我们那儿办理出口供货企业吧,保证你有钱赚。”陈文城说:“这个方面我没有搞过,不知道怎么搞。”黄列单说:“这又不是真供货,你到我们灶浦来办,我来分管你的企业,我教你怎样做。”陈文城说:“那太好了,现在服装可难做了,根本挣不到钱,等我把手头的货发完,我再找林为岩。”
没过几天,林为岩就给陈文城打了电话,说要请他吃饭,当时陈文城在上海。
两个月后,陈文城从上海回到汕头,他给林为岩去了电话。陈文城在后来的交代材料中说:约在1998年3月份,我从上海回汕头,给林为岩打了一个电话,他马上从潮阳赶回汕头,在新豪门夜总会下面振海食府见面,我们一起吃了饭,在一个包厢内唱歌。在唱歌的过程中,我想起了黄列单向我提起办虚假出口供货企业一事,即问林为岩我要到灶浦去办出口供货企业。林为岩也明白我是办虚假企业,( 否则 )不可能到灶浦那个偏僻的小地方去开工厂,他也知道我没有搞过生产企业,所以他对我说:“那好,但硬件和软件都要,下面的关系你自己搞好。”他说这话我明白了,他所说的硬件是要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 都齐备 ),软件是要有各种制度,要建立账目,还要报各种表之类的,防止被人一下就能发现都是虚假企业,否则他不会提醒我软件、硬件都要,因为办企业硬件一定不能少的。另外,他还告诉我的意思是潮阳( 市国税局 )方面有他没什么关系,但下面的关系我自己去疏通。我见林为岩同意了,再唱了一会儿歌便走了。这次是由林为岩付款的。
陈文城要去“办企业”的地方叫灶浦。灶浦是潮阳最北端的一个镇,经济条件比较差。我们曾驱车到灶浦采访。从潮阳市区到灶浦要走一个多小时,从柏油路上下来,又在黄尘飞扬的乡村公路上行驶约20分钟后,我们在一大片棕榈树后面发现了灶浦税务所遗址。之所以称其为遗址,是因为我们去时,税务所已经人去楼空,铁栅锈迹斑斑,院里蒿草遍地。据说,这个院落新建不久,一些配套措施还没来得及完成,灶浦税务所就消失了。灶浦虽然属潮阳的边镇,经济条件差,但来做“生意”的人却不少。灶浦成了潮阳骗税的重灾区。
林为岩同意陈文城到灶浦“办企业”后,陈文城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想把他拉到灶浦“办企业”的专管员黄列单。黄列单说,那你就过来,跟我们所长谈谈吧。
所长叫林镇裕。他听陈文城谈了办企业的意向后,知道陈文城是来办虚假企业的,就直言不讳地说:“你到别的地方转转吧,我们这儿不缺你这样的企业。”
黄列单在一旁忙说:“他跟林局长关系不错,最好能照顾一下。”
林镇裕打量了一下陈文城,有些怀疑地说:“是吗?你跟林局长认识?”
陈文城说:“是的,不信,你打电话问一下。”
林镇裕没有打电话,就淡淡地说:“我们不想做那些违规的事情。”
林镇裕真是一个正人君子吗?非也。他不仅没有阻止骗税行为在灶浦的蔓延,而且开门揖盗,把一些骗税分子拉到这座小楼里,与税务人员“联合办公”。在林镇裕和副所长陈楚杰等人的庇护和参与下,仅黄金洞就在这座小楼里虚开增值税发票1.9亿元,税款3238万元。
黄列单对陈文城说:“林镇裕不同意你到灶浦来办企业,主要是怕抽不到油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清楚你与林为岩的关系。”
陈文城很不高兴地离开了灶浦。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黄列单给他来了电话:
“灶浦办厂的事你还可以想想办法……哪天你要是能把林为岩请来,让林镇裕与林为岩见个面,这事就好办了。”
陈文城说:“你还真有办法,请林局长这倒不难。”
陈文城在他的交代材料中说:
于是,我便打了电话,问林为岩晚上有没有时间,想与他凑一下( 见面的意思 )。林说他有时间。这样,黄列单便开车将林镇裕接到振海食府,此时已经是下午5点钟。我又打个电话给林为岩,林说他在开会,马上就过来。约半个小时林为岩开车来了。我们开始吃饭,在吃饭时,林镇裕对林为岩说:“林局长,陈文城想在灶浦办出口供货企业。”林为岩说:“灶浦又小又穷,要搞也不要搞那么多。”林镇裕听后点了点头,其他没说什么,因林为岩电话也多,我们再也没有说什么,吃完饭我们都走了,这样林镇裕也知道我与林为岩的关系,同时还知道林为岩同意我在灶浦办企业了。后来黄列单叫我把钱给他,由他去帮我办理工商、税务登记等手续……并给了黄4万元现金,由黄去帮我办理一切手续。这样,灶浦的4家企业就这样办成了。
采访中,每谈到林为岩,工作组的同志总会说起林为岩的“灶浦又小又穷,要搞也不要搞那么多”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不言自明,灶浦是个小地方,经济发展慢,如果虚开或骗税搞得太多了,很容易被人发现。这句话也反映了林为岩小心谨慎的性格特征。这时,林为岩去潮阳刚刚两个月。脚跟还没有站稳,林为岩就与邪恶势力妥协了,而且充当了犯罪分子的帮凶。一个这么要求上进的干部,这么快就倒戈了,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陈文城为什么一口气要开4家公司呢?为的是多开一些发票,多赚一些钱。
企业刚刚开张,生意就来了。
黄列单打电话给陈文城,兴奋地对他说:
“发票领出来了,3本,10万位的。10万位的发票控制得很严,是要局长批的。”
陈文城说:“看来,林镇裕还是挺买林局长账的。”
“那当然了,”黄列单说,“我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金玉税务所副所长陈阿俱也要票,你赶紧开。开完票后你就能拿手续费了。”
陈文城不解地说:“税务所的人怎么要票?他不是自己就能开吗?”
“不是的。”黄列单说,“税务局对发票控制得很紧,即使税务局的人也不能把发票往家拿。如果这样,银行的人不是可以往家拿钱了吗?”
“那是,那是。”陈文城连连称是。
陈文城拉着伙计小郭,开车先去灶浦,然后再奔金玉。金玉镇与灶浦镇紧挨着,不过几公里的路。因为有一半是土路,一走就是半个小时。因为得到林镇裕和副所长陈楚杰的批准,陈文城一开就是1100万元。按事先商定的价税合计2.8%的提成,陈文城一次就得到30万元的好处。
陈文城兴奋异常,动动手指头,一下子就可以得30万元,这太刺激了。30万元,要是倒腾衣服,够他倒腾两年的,如今,只是弹指一挥间。
这是陈文城在灶浦虚开的第一笔增值税发票。不久,陈文城又为一位姓马的人虚开一笔发票,金额又是1100万元。开票费也是2.8%。
陈文城立即给林为岩去了电话:“林局长,您真是帮大忙了。这回,我要请您吃饭。您的那份钱,到时我给您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