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宁夏古灌区 第三节 艾山渠、御史渠

魏晋时,活跃在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入居黄河流域。起初,他们以放牧为主,黄河中上游的许多农田被改成牧场。畜牧业对水利的要求远比不上农业,许多水利工程,或者因为战争破坏,或者因为长期失修,残破不堪,宁夏平原的古渠,也不例外。到鲜卑族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情况有所变化,农业又受到较大的重视。他们从发展农业经济出发,无论在关中平原或宁夏平原重新注意修建农田水利。

北魏在宁夏平原修建的最重要工程是艾山渠。它由薄骨律镇(治所在今灵武县西南)镇将刁雍主持,修建于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渠首位于富平县西南的汉朝旧渠口下方八里处。当时之所以没有利用旧的渠口,是因为这里河水湍急,河床下切,旧渠口已经引不到河水。而新渠口具有比较优越的引水条件,这里的河心有一个狭长的沙洲,将河道分成东西两股,只要从西岸到沙洲下端建一条不太长的拦河坝,便可将西面那股河水拦入新渠。拦河坝长270步(一步为六尺),宽10步,高四步。所开的渠道,宽15步,深五尺,长40里;以下与旧渠相接,共长120里。这一段旧渠应是汉延渠中的一段。《魏书·刁雍传》艾山渠可灌“官私田四万余顷”。这个数字虽有夸大之嫌,但此渠凿成后,薄骨律镇便有大量粮食外调却是事实,从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起,每年向沃野镇(治所在今内蒙古临河县西南)循黄河船运军粮数十万斛。

唐朝,宁夏平原的地位也很重要。它是西北边防重地,长期驻兵、屯田,先则以对付强大的突厥,继而又要防备吐蕃和回纥。安史之乱时(公元755—763年),它还是政治中心,唐朝重建之君唐肃宗便在灵武(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即位,唐朝中兴名臣郭子仪便以这里为大本营。从政治、军事的需要出发,唐在这里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见于史籍记载的有光禄渠、御史渠、薄骨律渠、特进渠、尚书渠、汉渠、胡渠、百家渠、七级渠、千金陂等。不过古籍记得十分简单,而且有些地方的说法还不一致,影响我们确切了解当时的渠道情况。

在上述众多的渠道中,以御史渠的溉田面积为最大,宋王应麟《玉海》卷二二三一《郭子仪家传》说,它由郭子仪所开,溉田2000顷。水利史研究工作者认为,开渠时间当在唐肃宗在位期间(公元756年—762年),当时郭子仪与唐肃宗正以宁夏平原为基地,积极部署讨伐安禄山、史思明,以重建唐王朝。研究者还认为御史渠的前身应是始凿于东汉时期的光禄渠,到郭子仪时因光禄渠淤废,所以他才重新加以穿凿。不过,不久这条御史渠就遭严重破坏,《旧唐书·吐蕃传》说,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吐蕃攻灵武,填塞汉渠、御史渠、尚书渠等水口,以破坏唐军屯田。几十年后,李听又将它恢复起来。《旧唐书·李听传》载,在他担任灵州(治所在今灵武县境)大都督府长史时,当地须从外地调入大量粮食,而运输非常困难,他为了用屯田“以代转输”,便在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修复“废塞岁久”的光禄渠。修复光禄渠就是修复御史渠。

唐朝除光禄—御史渠外,另一条溉田面积稍大的渠道当数薄骨律渠,它位于回乐县(治所在今灵武县西南)南60里,可溉农田1000多顷。另外,特进渠的溉田面积也不小,600多顷。其他一些渠道,溉田面积略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