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清朝的货币 第二节 清朝制钱的兴衰
清朝制钱,承袭明制,鸦片战争前,定钱制钱式,银钱并行。五口通商前后,西方列强大肆入侵,制钱由初期稳定渐趋衰落。咸丰时期恶性通货膨胀,显示制钱已达“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境地。清季曾用机器铸钱,回光返照而已民国初期,有些地区曾少量铸钱,转瞬即逝。终被铜元所取代。
清廷入关前已在满洲铸钱。1616年铸满文天命汗钱和汉文天命通宝,1627年铸满文当十天聪钱,仿天启大钱形制。这些钱的满文都是旧字体。入关后,在工部设宝源局,户部设宝泉局,开铸“顺治通宝”。又在各省设局铸钱,历代铸局常有增减,前后设置60所以上。这是官炉钱,私铸不可胜计。这种分散铸钱政策,行了200多年,直到1905年天津设造币总厂,才统一铸钱。
顺治制定标准钱样“顺治五式”,定足陌一千文为一串,成色是七成红铜,三成白铅。钱每文重一钱,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改为一钱四分。要求照此铸钱。其中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至四年铸顺治钱一式,光背仿古钱,每十文当银一分,银一两值钱100文。顺治五年铸顺治二式,仿开元钱,钱背一汉字标明24局名,如户、工、陕、江、浙等等。顺治十年铸顺治三式“一厘钱”,钱背穿左直书一厘二字,即一文值银一厘,穿左有局名,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收回销毁。康熙十七年改铸顺治四式满文钱,钱背有两满字宝源或宝泉。同年又铸顺治五式满汉文钱,钱背穿左一满字,穿右一汉字,均局名。嗣后各代铸钱均照此办理。计有康熙(仿四、五式)、雍正(仿五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九种通宝钱。咸丰还有元宝、重宝。同治初另铸祺祥通宝,未用。同治钱有小钱及重宝当十钱。光绪钱最乱,另有重宝当十大钱及机制钱,小钱众多,有的只重六分。宣统钱只有宝泉局铸大小两种及少量机制钱。清制钱只在形状上保持规定式样,其余均由各省各自为政,随铜价和铸利而变。私钱更滥。制钱危害人民之惨烈,无可比拟。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宝泉局为祝贺康熙60寿辰,熔庙中金罗汉铸万寿钱,后名“罗汉钱”,钱面文康熙通宝,钱背两满文,左宝右泉,文字方正。种类版别不少,制作精整,有金光闪闪之感,传说其中含有三厘黄金。新疆伊犁等地行“普尔钱”,系自成系统地方货币,用纯铜铸,又叫红钱。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在叶尔羌改铸,搀铝锌,钱面汉文乾隆通宝,钱背铸地名。重量二钱,后减为一钱二分。嘉庆时加铸当五钱,道光时铸当十大钱,不久均停铸,小钱仍用。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李鸿章在天津试铸机制钱。光绪十四年在广东开铸,不久均改铸铜元。
钱币的发行流通,自两宋以后,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到清朝末期混乱至极。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从钱币本身看,充当货币的起码条件是定制、定值、定型、定位、稳定、方便,使民以信。清钱对这些要求都办不到,关键是失信于民,钱制乱而多变。官钱私钱相继为患。官钱以制钱为主,还有小钱恶钱,又分古钱今钱。今钱中有本朝各代钱,轻重规格不同。官铸的有样钱、制钱、普尔钱、罗汉钱、白钱、卡钱(纳税专用)。私铸更繁,随时随地而异,如沙壳、鱼眼、老砂板等名目。行使时,因私钱混杂数目多少而有多种,如制钱大钱千中夹私钱百个者曰毛钱或一九钱,以下类推,计有二八钱,三七钱,四六钱,对开钱,倒四六钱,以及青果、当头炮等等。清廷法定顺治钱重一钱四分,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降到一钱,以后几代钱重约在一钱至一钱二分之间,光绪晚期降到六分。钱的成色,清初法定铜六铅四,云南局铜八铅二。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和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东局及云贵改为铜铅各半。嘉庆以后各代,多维持铜占52—55%之间,个别局降为铜三铅锡七。又如铜十两可铸钱数,顺治时定为100文,咸丰为125文,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为300文以上。这类事例很多,钱制之乱,古今罕见。第二,清钱流通时,花样最多,因时因地而异,官府钱商从中盘剥。如制钱使用时的计算方法,顺治钱法规定铜钱一个叫一文,千文叫一吊(贯、串)。但各地各搞一套。直隶一带以100文为一吊,东三省以160文为一吊,山东、河北以500文为一吊,长江一带通行九八钱,即980文为一串,南方九九八钱最高,即以998文为一贯。市场交易时,不同的商品收取不同的钱,有的则因不同的钱有不同的价格,贴水折扣,形形色色,官府在收付时更是苛刻横蛮,民众深受其害。
清廷鉴于前代行钞之害,对发钞持谨慎态度。只在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因军用急,乃造钞与钱,并行,年发行128172贯470文,共发行十年就停发。但民间发行的会票却盛行,其他典当当票、钱庄庄票、商店各种票券,也在一定条件下当货币用。银与钱的关系日益麻烦,银钱比价波动长期难以解决。乾隆以后,因白银大量外流,银价不断上涨,钱价下落,官家就任意改变钱的成色重量来维持银钱比价。刺激私钱恶钱私熔狂热,质量稍好的钱均被熔铸恶钱,加剧流通混乱。有些文献把清代钱坏原因归咎于私铸私熔及白银涨价,实质上罪魁祸首是清朝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