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1928年军阀孙殿英悍然指挥国民党第12军盗掘乾隆、慈禧陵墓的事件,早已是个耳熟能详的话题。但是,发生在1945年深秋的第二次清东陵盗宝案却一直鲜为人知,隐藏在了中国近代史的浩瀚海洋之中。

为了揭开第二次清东陵盗案的神秘内幕,笔者曾于1995年深秋十月,经唐山、丰润来到了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60里的昌瑞山中。此地群峦嵯峨,万峰叠翠,碧柏如屏,松涛似吼。沿着起伏颠连的燕山余脉,昌瑞山在一个名叫马兰峪的小村四周,形成了偌大一片重重叠叠的山峦区。就在昌瑞山的起伏山岭间,我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满清帝妃们的陵寝,便在这里依山而筑,形成了庞大的清东陵墓葬群。

在群山间红墙蜿蜒、金瓦辉煌的清代墓葬,是由顺治皇帝的孝陵、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以及孝庄、孝惠、孝贞(慈安)、孝钦(慈禧)四座皇后陵等十四座大型墓葬组成。整个清东陵区群山环绕、雾岚氤氲。重重殿阁、望柱、五孔桥、牌楼门、石象生、神道碑亭、燎炉、飨殿、配殿、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在晨雾中显得雄浑壮丽,气象万千。当晨雾散去,碧绿的琉璃瓦殿顶在秋阳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辉。气势恢宏的清东陵无疑是近代建筑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可是,谁能想到,这片清代皇家墓葬群的背后,却有着惊心动魄的刀光剑影,历经过兵燹沧桑的劫难。特别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所发生的第二次清东陵盗宝案,给这群古建筑群留下的创伤更是痕迹累累。尤为令人吃惊的是,第二次清东陵大盗案的罪魁祸首不再是恶贯满盈的国民党反动军阀,而是当过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出生入死、“八·一五”光复后又历任我军敌工部长的黄金仲和惯匪王绍义。

第二次清东陵盗案之所以令人震惊,绝不仅仅因为盗陵的时间长达三个月之久,损失远较第一次盗陵事件惨重,当年军阀孙殿英指挥军队也只是盗掘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而黄金仲、王绍义之流所盗掘的却是三座皇帝陵——康熙的景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和一座皇后陵——慈安太后的普祥裕定东陵,而且,盗掘上述四座皇家墓葬的祸首黄金仲、王绍义,是以“皇上是最大的地主,因此他们的陵墓不应保留”为蛊惑人心的借口,煽动纠集了数百人参加盗掘陵墓。在这数百名盗墓者中,不仅有一些流寇惯匪和为窃取珍宝盲目铤而走险的村民,还有我解放区内的区长、公安助理、区小队长和大批的区、村干部和民兵……

在中国近代史页上,第二次清东陵盗案的发生,不仅严重损坏了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物,同时也损害了冀东抗日军民的声誉。为了侦破案件,我党我军拨开层层迷雾,在扑朔迷离中还原真相,最终将盗陵首犯全部绳之以法,但在对跟风盗陵的盲目村民的处理上,却充分体现出了宽大处理的人性化政策,张弛有度,为震惊历史的重大事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书还原的是一段尘封的历史。盗陵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侦破无不曲折迂回,纠结的故事当中悬念丛生,却也波澜壮阔……这些都将深深镌刻在读者的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