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九州、四荒与国中——先秦时期交通的形 4.国中、车与早期的贸易

大约在西周时,中国早期的城市开始出现:天子所居的王城,诸侯所在的都邑,卿大夫的食邑,子男的城。与城市一同出现的是最早的城市规划,道路交通在这些城市规划中占有着相当的地位: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国中九经九纬图

这是《考工记》中关于“国中”的一段文字。《考工记》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大约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年,是齐国官书。西汉时,因《周官》之“冬官篇”缺佚,河间献王刘德以《考工记》补入,刘歆校书时改《周官》为《周礼》,故后世又称《考工记》为《周礼·考工记》。此处的“匠人”,相当于今天的建筑师,他们在建造王城时,需要按照这个规范去操作。“国”指城,“国中”即指城内。

按照这个具有理想化色彩的建城规范,当时城墙每侧长九里,建三门,四面全长三十六里,共有十二门。每门有三涂,中涂通车,左右两侧通人,男左女右。城内道路,东西向称之为纬,南北向谓之为经,也就是说城内东西向、南北向各有九条通向城门的交通干道。一说经纬各涂均通车,“经纬之涂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乘车六尺六寸,旁加七寸,凡八尺。是谓辙广九轨,积七十二尺,则此涂十一步也。”每条道路的宽度大致相当于今天的16米左右。王宫居城之中,左面是祖庙,右侧是国社,王宫前面是大臣朝觐议政之处,背后为商业集市。诸侯城邑、卿大夫食邑的城市规模,又各次一等。

“环涂”指环城道路,涂宽七轨,路宽相当于今天的13米左右。联系王城与诸侯城邑、卿大夫采邑间的道路称之为“野涂”,路宽五轨,相当于今天的10米左右。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已经有“巨涂”、“小涂”等不同等级的道路相通。

华夏民族最早的车,相传是由夏代的奚仲所造。到了商代,已经是车辆种类繁多,主要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甲骨文、金文中含有大量的“车”字,这些文字都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各种车辆的造型;二是河南安阳小屯等遗址中多次出土殷商车辆实物,有牛车、马车、战车等等。牛车是货运车,结构简单,货厢较大。马车是乘用车,当时能够享用的大多是奴隶主贵族,因而制作讲究,车体坚固,较为美观。

《考工记》对车的制作规范也有详细的记载。首先是对车的关键部位——车轮的制造和检验提出了十项要求:第一,检查车轮,是否是正圆,如果不圆,就在地上转不快;第二,检验轮子平面是否平正;第三,检查轮子的辐条是否笔直;第四,检验轮子各部分的重量是否一样,方法是将轮子放在水中,看其沉浮是否一致;第五,检查同一辆车的两个轮子的大小、重量是否完全相同;第六,轮子的整体结构是否坚固;第七,车毂的粗细、长短是否合适,车辆行驶在泥地中要用短毂追求速度,行驶在山间要用长毂以保证安全;第八,车轮大小要合适,太大则人上下车不方便,过小则马拉起来吃力;第九,车轴的木料要求最高,必须坚固耐用,转动方便;第十,车轮的用材也要选用坚实的木材。《考工记》还对车舆(厢)、车辕(用于大车者称“辕”,用于小车者称“辀”)等部件的制作工艺,一一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由于制作工艺有所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工匠:轮人、舆人、辀人,说明当时手工业者的专业化分工已经很细。《考工记》记载的车辆制作工艺,说明周朝的车辆制作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技术要求也很严格。

战国时期,各国国内和国际间的交通条件有所改善,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已经相当频繁。魏国“地四平,诸侯四通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限。从郑至梁二百余里,车驰人走,不待力而至”。著名的交通要道有从成皋至函谷关的“成皋之路”,从楚国南阳至中原的“夏路”,从秦国汉中至蜀地的“石牛道”,赵、魏、齐三国间的“午道”,上党至河内的“太行之道”,等等。


《考工记》车图

随着水陆交通的不断发展,运输工具的改进,地区间的商品或物资交流也增加了。春秋战国时,各地著名的土特产已经屡见于记载:上品的鱼鲜有“洞庭之鱄,东海之鲕”;美味的蔬菜有“昆仑之苹,寿木之华”,“阳华之芸,云梦之芹,具区之菁”,“赤木玄木之叶”,“余瞀之南,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可口的主食有“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调味品要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鳣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当时没有环境污染,但人们对饮用水有相当的品质要求:“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果品首选“沙棠之实”,在“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箕山之东,青岛(在昆仑山之东)之所,有甘栌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汉上石耳,所以致之”。所御之马,要选速度极快的“青龙之匹,遗风之乘”。

商业运输的兴起,使各地的土特产在诸侯国之间互相买卖: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斲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故虎豹为猛矣,然君子剥而用之。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

这些记载说明,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流通的商品品种已经相当丰富,四面八方的物产汇集在一起,人们的社会分工也得到了保障。在商品流通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商人,他们喜欢群居在一起,互相了解信息:“令夫商,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轺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旦暮从事于此。”商业的发展与商人的会集,使得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交通枢纽的城市,大都成为有名的商业都会。据《史记》、《汉书》等史籍记载,重要的商业都会有秦国的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魏国的大梁(今河南开封),赵国的邯郸,齐国的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燕国的蓟(今北京宣武区),周之雒邑(今河南洛阳),韩国之荥阳(今河南荥阳北),楚之郢都(今湖北江陵北纪南城)、寿春(今安徽寿县),越国的吴(今江苏苏州)。据安徽寿县出土的楚怀王时的鄂君启节记载,一次就能出动50辆车或150艘船进行运输。楚国郢都的繁荣,在东汉人桓谭的笔下,是“楚之鄂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敝”。齐国的临淄则被称为东方第一都会:“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这座富裕之城的居民,休闲娱乐活动很丰富:“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

除了货物的流通外,士的兴起和游说之风逐渐形成,他们已经从“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变为“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最为著名的是春秋后期的孔子,他的首次出国访问是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在鲁昭公支持下,孔子带着弟子前往当时华夏的政治、文化中心——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观看了王室的文物,阅读了珍藏的典籍,与当时任守藏史的老聃(李耳,又称老子,楚国人)、周大夫苌弘等人进行了学术交流。次年,又游历了齐国。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至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间,孔子带领手下的一批学生,周游列国,沿途游历了卫国、陈国、宋国、郑国、楚国。在这十余年时间里,孔子在许多地方发表言论,宣传自己的学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孔子的一句名言。朋友能够从远方来,必要的交通设施是条件之一。


孔子洛邑问礼与早年适齐图

孔子之后,其他名士大多“率其群徒,辩其谈说”。孟子周游过齐、魏、滕、薛、宋、邹、梁等国,随从有数百人。苏秦、张仪等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穿梭于各国之间。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曾受业于齐国的鬼谷先生,先后游说周显王、秦惠王、赵肃侯,但都未成功。在燕国时见到燕文侯,文侯接受了他的合纵抗秦的主张,赞助他游说赵、韩、魏、齐、楚诸国。在他的游说下,六国联合起来,苏秦“并相六国”。张仪是魏国人,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因伐魏有功,被封为秦相。后又相于魏、楚等国。张仪在诸侯中名声极大,当时人形容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游历四方,促进了各地区间的文化、政治的交往,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孔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