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驰道、丝路与楼船——秦汉时期交通的开拓 2.秦始皇威服海内的四次东巡
秦朝以武力统一了六国,但六国的旧贵族还存在,民众的反秦活动时有发生。秦始皇在政治上加强对各地的控制,实行郡县制是办法之一。在当时传媒方式与信息传播较为落后的情况下,皇帝的出巡,也是向民众宣传秦政权政治权威的有效手段之一。另外,秦与六国之间,虽然士大夫阶层早已有多种形式的流动,但各国或各地区间的思想文化与风俗差异极为明显,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这种差异有着非常生动的叙述。孔子周游列国向西走,是为了传播自己的学说,秦始皇巡游往东行,是为了融合东西部之间文化的差异。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开始,秦始皇“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四次东巡。
秦始皇第一次东巡的路线是:从都城咸阳出发,沿渭水南岸东行,出函谷关(河南灵宝县北),经三川郡(河南洛阳)、东郡(河南濮阳)、薛郡(山东曲阜)至济北郡(山东泰安)。秦始皇在此游邹峄山(山东邹县东南)、泰山和梁父山后,沿淄水直抵齐郡(山东淄博临淄),东达腄县(山东烟台福山),游芝罘山(山东烟台芝罘岛)、成山(山东荣城成山角)。回途时,经胶东郡(山东即墨)、琅邪郡(山东胶南)、东海郡(山东郯城北)、泗水郡(江苏沛县)、九江郡(安徽寿县)、衡山郡(湖北黄州),浮江至南郡(湖北江陵),自此折北经南阳郡(河南南阳),西入武关,返咸阳。秦始皇此行,主要是办了三件大事。首先是泰山封禅。春秋战国时期,在齐鲁人的心目中,泰山是最高的山,人间的帝王应该到最高的泰山去祭上帝,表示受命于“天”。在泰山上祭称之“封”,在泰山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的祭谓之“禅”。秦始皇这样做,一方面表示认同齐鲁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功德。在刻石中,秦始皇宣称自己“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第二是在琅邪郡时,感觉很好,“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在琅邪台刻石中,秦始皇宣传了秦朝疆域之广:“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第三是派徐福率童男女千人入海求仙人。
在这次东巡中,也有几件事情打击了秦始皇的自信心。一是在泗水郡彭城县(江苏徐州),秦始皇“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周鼎象征着九州(天下),也象征着天子的权力。秦始皇虽得天下,但未能得到周鼎,形象受损。二是在长沙郡,在湘山(君山,一作洞庭山)一带欲渡洞庭湖时,“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这场大风,似乎也是对秦始皇权威的某种挑战。
次年,秦始皇再次东巡。这次的路线,与上次相同。回程时,改从琅邪折向西北,沿漳水河谷向西,经上党郡返回咸阳。休息了两年后,秦始皇于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年)第三次东巡。这次出巡的目的地,是秦版图的东北部。具体路程是:东出函谷关,经三川郡、河内郡,北向经邯郸郡(河北邯郸)、巨鹿郡(河北平乡西南)、恒山郡(河北石家庄北郊东古城)、广阳郡(北京西南)、右北平郡(天津蓟县),抵碣石。回程经渔阳郡(北京密云西南)、上谷郡(河北怀来东南)、代郡(河北蔚县)、雁门郡(山西右玉南)、云中郡(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向南经上郡(陕西榆林东南),返回咸阳。秦始皇此次所经之地,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原先属魏、韩、赵、齐等国,因而筑有不少妨害交通的城郭和“以邻为壑”的堤防,秦始皇下令“坏城郭,决通堤防”,有利于改善交通条件。回程所经,是秦朝的北部边境地区,秦始皇的目的是为了考察边防。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秦始皇开始了他的第四次东巡,也是他的死亡之旅,随行的有左丞相李斯和少子胡亥等一大批随从。这次巡行的是秦版图中的东南部,从咸阳出发,过武关,沿丹水和汉水流域南行,十一月至云梦泽(洞庭湖一带)。在九疑山祭祀虞、舜后,乘船沿长江东下,入会稽郡,经丹阳(江苏南京东南小丹阳),至钱唐(浙江杭州),渡钱唐江,至会稽县祭大禹。归途经吴县(江苏苏州),从江乘(江苏句容北)渡长江,在扬州附近取道邗沟沿岸至琅邪、成山,经临淄西返。行驶到平原津(山东平原南)时,秦始皇身染重病。七月丙寅,在沙丘平台(河北广宗大平台)死去。李斯将秦始皇尸体载入辒凉车中,运回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