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翁婿斗法 一、少年暴君
此时的北周武帝正是如日中天,杨坚知道,和他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杨坚是个政治上相当成熟的人,思前想后,他决定,向武帝低头,忍!当年,北周武帝以帝王之尊,尚且在权臣宇文护的手下苦熬十几年,才迎来出头之日,他杨坚有什么不能忍的呢?
杨坚打算,就在这南兖州总管的位置上先忍着,养精蓄锐,慢慢打算。可是,无论谁也不曾想到,杨坚这个持久战根本没打多久,就不用打了。就在杨坚上任六个月之后,北周武帝忽然去世了。
前面讲过,北周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平齐之后,他的雄心也进一步增长,一心想要统一中国。所以,平齐当年,北周的军队就在徐州大败陈朝的水军,第二年,也就是建德七年(578)五月,北周武帝又率军北伐,追讨北齐的残余势力。南征北战,他称霸天下的脚步似乎已经不可阻挡。
可能是连续作战太劳累了,就在这次北伐大军刚刚出发不久,北周武帝突染重病,六月一日一命归西,年仅三十六岁。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无命,无论何时,都那么令人惋惜。
但是,就在北周举国同悲的时候,杨坚却偷偷地笑了。本来,北周武帝在的时候,杨坚对前途的估计并不乐观。
首先,北周武帝是皇帝,跟他拼名分,杨坚拼不过。
其次,北周武帝雄才大略,杨坚跟他拼智力,也不占优势。
最后,北周武帝比杨坚还小两岁,就算拼耐力,杨坚仍然不行。
按照这种态势,也许杨坚一辈子只能屈居人下了。可是,现在他居然死了,这不是天助杨坚吗?北周武帝一死,他的儿子,太子宇文赟接了班。这就是历史上的北周宣帝。
宇文赟娶了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是杨坚的女婿,这样一来,杨坚的身份可就从国戚变成国丈了。不仅身份变了,杨坚和皇帝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变了。
新皇帝还是一个刚刚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这让杨坚的野心又开始膨胀了。那么,杨坚在新皇帝手下会不会迎来转机?
那就得先看看新皇帝是何许人了。北周宣帝有三大特征,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很高。
第一,荒唐。从一上台就荒唐。中国讲究孝道,父母去世,作为儿子,肯定是锥心泣血,而且还有一系列的追思活动。这套仪式在皇家尤其严格。可是,就在北周武帝的棺材还摆在宫里,尚未安葬的时候,宇文赟居然就指着棺材破口大骂,老东西,你死得也太晚了!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宇文赟发泄完怒火后,转身就进了后宫。他干什么去了?检阅父亲留下来的妃嫔去了,只要看见模样顺眼的,都统统充实进自己的后宫。这不是违反人伦吗?
再举一个例子。中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所以,皇帝只能有一个皇后,其余再多都是妃嫔。但是,宇文赟就敢突破这个限制,他同时封了五个皇后,其中一个还是自己的侄媳妇,他也有本事硬把人家夺过来。
皇帝如此倒行逆施,当然好多大臣都有意见,纷纷搬出儒家经典来教育他。宇文赟满不在乎地说,妇人取法大地,土地有五类,所以当然可以有五个皇后。他分别封这五位皇后为天元大皇后、天大皇后、天中大皇后、天左大皇后、天右大皇后。有了这五朵金花,北周宣帝非常开心。没事的时候,他就让五位皇后坐在五辆专车上出行,每辆车门口再倒挂一只活鸡,车一动,鸡就又叫又挣扎,看着五朵金花吓得尖叫,他就在一旁哈哈大笑。天下哪有这样荒唐的天子!
第二,自大。自大到什么程度?宇文赟觉得当皇帝都不足以彰显他的身份,他想要比皇帝更高的身份。
比皇帝更高的身份是什么?恐怕只有太上皇了。即位不到一年,才二十一岁的宇文赟就把皇位传给七岁的儿子宇文衍,史称北周静帝,自己当太上皇去了。
不过,他这个太上皇可不是一般清静无为的太上皇,他的权力比皇帝大,名分也比皇帝高。高到什么程度?他自称天元皇帝,住的宫殿称为天台,对臣下讲话时也不称朕,而是自称天。他还设计了一个高高的通天冠,上面飘着长长的绶带,真是峨冠博带,恍若神仙。大臣见他之前,都要斋戒三日,而且还得洗澡,里里外外都干净了才能上殿。
北周武帝灭佛,宇文赟偏要和爸爸反着来,不仅不灭佛,他还精工制作了一尊佛像、一尊道教天尊像,然后自己坐在两座塑像中间,三位一体,在广场上接受臣民的跪拜。更可笑的是,他自大到根本不允许别人跟“高、大、上、天”一类的好词沾边。如果姓高,那就要改成姓姜;高祖就改叫长祖。这不是乱来吗!
第三,暴虐。中国古代讲刑不上大夫,可北周宣帝才不管这套。他当上皇帝后,经常派人明察暗访,把大臣的言行举止都记录下来,如果有哪点不对,马上就打。打多少?保底数是一百二十下,上不封顶,号称天杖。
后来他发现,有人身体真好,打一百二十下都不死,干脆改成二百四十杖。而且,不光大臣要挨板子,宫里的妃嫔也要挨板子,搞得内外恐惧,人人自危。
可能读者朋友们会疑惑,北周武帝不是一代英主吗?儿子如此荒唐残暴,难道他看不出来?怎么还会让宇文赟接班?有道是知子莫若父,宇文赟不成器,武帝早就看出来了,不光武帝看出来了,其他大臣也都很清楚。
前面提到过,王轨跟北周武帝说“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这个人后来还有一次借着酒劲跟武帝吐露真言:“可爱好老公,但恨后嗣弱耳。”意思是说,你这老头真不错,只可惜儿子太差了。
朝廷上下都知道宇文赟不成器,可是,武帝其他的儿子或者更不成器,或者还小,如果不让宇文赟当太子,武帝也选不出别人来。所以,只好立足于教育。怎么教育?棍棒教育。
从宇文赟被立为太子那天起,武帝就要求他和其他大臣一样上朝排班,无论严寒酷暑,一律不能休息,这是工作要求。
在生活方面更严格。宇文赟从小喜欢喝酒,武帝知道后,严令后宫,一滴酒也不能送到东宫去!这也就罢了,武帝还唯恐自己不能随时随地关注宇文赟,于是让东宫官员每天都记录太子的一言一行,按月上报。只要发现哪一天犯了错误,抓过去就是一顿痛打,打得宇文赟伤痕累累。打完了还要再威胁一句,你别以为自己是个太子就有了保障,古往今来,废掉的太子多了。难道我其他的儿子就不能接班?把宇文赟搞得胆战心惊。
虽然武帝是一番好意,唯恐儿子不成器,接不好班。可是,苦心归苦心,方法还是太粗暴了。在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下,宇文赟的思想水准没有提高,但是表演水准却大大提高了。每天装得规规矩矩,心里却酝酿着仇恨。
现在,武帝一死,宇文赟头上的大石头被搬开,他终于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他虽然身为皇帝,但是从实际年龄来说也还算是“青春期少年”,思想并不成熟,只知道一味地和北周武帝反着来。当年他爸爸北周武帝艰苦奋斗,一心要当好皇帝,那他就反其道而行之,要多荒唐有多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