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杨坚辅政 一、祸起萧墙
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的诏书下来后,他又眷恋好不容易取得的权力,内心犹豫不决。那么,杨坚到底走没走?他没走。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就在这个时候,杨坚得病了,病的名称叫作足疾。这个足疾是真菌感染还是外伤不得而知,反正五月四日,杨坚得到任命书,一直到五月十日,他还没有离开京城。就在杨坚迁延不去的时候,国家出大事了,杨坚的女婿,大魔头北周宣帝一命呜呼了。
就在大象二年(580)五月九日夜里,北周宣帝突发奇想,要人备法驾巡幸天兴宫。本来,皇帝出巡是大事,没有说走就走的道理,更没有连夜走的道理。
但是,北周宣帝是疯子,天杖放在那里,他说的话没人敢不听,所以,随行人员只能二话不说,一窝蜂地跟着他出去了。没想到,刚出去一天,宣帝就生病了,而且病势沉重。
皇帝如果死在宫外,这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关系到国家的稳定。这样一来,左右只好簇拥着病皇帝,火速回宫。回宫之后,宣帝已经进入弥留之际了,赶紧召御正大夫刘昉和颜之仪进入卧室,承受遗诏。为什么要召见这两个人?因为所谓御正大夫,相当于唐朝的中书舍人,是专门替皇帝起草诏书的,现在,他们要起草皇帝的最后一份诏书了。
这个皇帝遗诏应该包括什么内容?按照古代的一般规律,主要内容应该是任命接班人。比如让皇太子柩前即位,通常都会写进遗诏之中。但是,北周的情况又不一样。就在579年,北周宣帝刚刚二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荣任太上皇,让自己的儿子宇文衍当了皇帝,所以不存在让谁当皇帝的问题。
但是,小皇帝宇文衍刚刚八岁,不能亲政,需要有人辅佐。这时候,遗诏就要解决谁来辅政的问题了。
那么,究竟由谁来辅政?根据史书记载,这时候,北周宣帝已经“喑不复能言”,嗓子哑了,说不出话来,所以,两位草诏大臣的地位一下子重要起来。大权在握,他们何不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皇帝之口传达出去呢?那么,这两个御正大夫到底怎么决定的?在这两个人之中,刘昉起了主导作用。
据《隋书·刘昉传》里记载:“昉见静帝幼冲,不堪负荷。然昉素知高祖,又以后父之故,有重名于天下,遂与郑译谋,引高祖辅政。”刘昉看静帝幼小,恐怕担不起国家重担。而刘昉跟杨坚很熟,杨坚又是皇后的爸爸,有大名于天下,就和内史上大夫郑译商量,在遗诏中写上杨坚众望所归,让他来辅政。
可能很多读者朋友不理解,就算太上皇已经无法表达自己的意志,北周皇室总还有别人,刘昉和郑译为什么不听听有关人士的意见,就要自己伪造皇帝遗诏?另外,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杨坚?
先看第一个问题。刘昉等人为什么要伪造遗诏?因为他们是所谓的佞臣。当初,北周宣帝为了提高皇权,拼命打压老臣、宗室,启用没有太深背景的新人。刘昉和郑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凭借东宫佞臣的身份,当上了御正、内史等皇帝身边的侍从角色,成为宣帝的心腹。
这样的人固然对皇帝言听计从,不会威胁皇权,但是,他们也有弱点,就是政治立场特别不稳定。他们在朝廷本来没有什么根基,能够做到这个位置全凭当朝皇帝的宠信,所以,他们的政治抗压力也特别弱。他们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宣帝去世,他们这些所谓先帝幸臣在新皇帝手下肯定不会有好结果。
要想维护自己的荣华富贵,最好的方法就是拥立一个新的当权者,让自己重新变得重要。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当然就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了。宣帝不行了,又是由他们负责起草遗诏,他们为什么不用好这个难得的权力呢!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他们为什么要选杨坚?这其中有三个原因。
第一,杨坚有权力、有威望,让他辅政,大家基本可以接受。
第二,杨坚平时跟他们关系不错,特别是跟郑译还是太学的同学,算是自己人。既然是他们说了算,为何不选一个自己人?
第三,按照一般的政治原则,辅政大臣通常都是宗室,不会落到杨坚这个外戚头上。正因为如此,如果他们矫诏让杨坚辅政,杨坚才会格外感恩戴德,这才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就这样,两个人商量好之后,就假托宣帝命令,召杨坚入宫侍疾。
杨坚正谎称足疾,在家养病,忽然听说让他进宫侍疾,被吓坏了。这个所谓的入宫侍疾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他迁延不去扬州上任,皇帝生气了,骗他进宫,要杀他?还是皇帝真的病了?杨坚忐忑不安地进宫了。
也是机缘凑巧,杨坚在宫中永巷的东门碰到了术士来和。来和给杨坚看过相,还说他有帝王之相,跟杨坚关系不错。另外,此人跟皇帝关系也很亲密,经常出入宫廷,是个消息灵通人士。
看见来和,杨坚就像捞到救命稻草一样,赶紧问他:“我无灾障不?”我此去会有灾难吗?来和刚从宫里出来,当然知道了几分情况,就微微一笑,说:“公骨法气色相应,天命已有付属。”从您的骨法气色上看,您有当皇帝的样子,天命已经有所嘱托了。杨坚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进宫了。
杨坚一进去,刘昉和郑译马上就对他摊牌了。他们说,太上皇快不行了,没留下什么政治安排。我们想要替他起草一份诏书,让你给小皇帝当辅政大臣!
听他们这么说,杨坚是什么反应?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杨坚“固辞,不敢当”。坚决推辞,说自己当不了。
杨坚不是一直有野心吗?现在,天上掉馅饼,让他当辅政大臣,他怎么还要推辞?是不是装样子,三让而后受之呢?
其实并不是。要知道,三让而后受之,一般都出现在当权者胸有成竹的情况下,让与不让只是一个程序问题。但是,杨坚此刻可没有这样的把握。北周宣帝眼看不行了,各种政治力量都在激烈地争夺权力,鹿死谁手还不一定,他怎么敢随便推辞?
那他为什么还要推辞?很简单,他没什么心理准备。要知道,虽然杨坚一直觉得宣帝活不长,但是,宣帝毕竟才二十二岁,谁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就死。现在事起仓促,谁知道刘昉、郑译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杨坚可是个老成持重的人,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他决定,先推辞一下。
问题是,他这样一推辞,刘昉他们可难办了。本来,他们假托圣旨,请杨坚辅政,也是冒了巨大的风险,杨坚如果不领情,不接受,那他们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刘昉真着急了,他说:“公若为,速为之;不为,昉自为也。”你要干就快点儿,你不干,我干。
杨坚一听他说得这样诚恳,知道事情不假,这才放下心来,赶紧说,那还是我来吧。就这样,因为北周宣帝暴卒,也因为刘昉、郑译等人的帮助,杨坚突然咸鱼翻身,从一个备受猜忌、性命难保的倒霉蛋一跃成为北周辅政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