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再征高句丽 一、渡辽出征

大业八年(612),隋炀帝亲自率领百万大军讨伐高句丽,最后以惨败告终。那么,面对这样的严重失败,隋炀帝有什么反应呢?一般说来,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反应无非是两种。

第一种,老老实实地承认失败。一方面安抚遭受重创的百姓,另一方面卧薪尝胆,好好反思,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图大事。

第二种,无论如何不承认失败,而且,越挫越勇,非要较这个劲不可。

那么,隋炀帝属于哪一种情况?他选择了第二种。就在大业九年(613)四月,隋炀帝又率领百万大军,渡过辽河,再度讨伐高句丽。

大败之后,休整刚刚半年就再次出征,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冒险的决定。那么,隋炀帝为什么非要这么仓促再战?除了此前提到的那些战争理由继续存在外,还有一个新的原因也非常重要——面子。

第一次讨伐高句丽失败,隋炀帝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他这样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大隋天子,怎么可能在高句丽这样的小河沟里翻船?而且还当着四夷的面,这不是太丢面子了吗?隋炀帝可是个骄傲的皇帝,这个面子,他无论如何都要挽回来,而且越快越好,否则在中原、四夷似乎都很难交代,所以,无论如何,这个仗必须要打。

可能有读者朋友会觉得,打也可以,总不必再亲征了吧?上次亲征并没得到什么好处,隋炀帝这次为什么还不吸取教训?其实,这个问题,不光我们这样想,当时人也这样劝过他。

第一个,左光禄大夫郭荣。他说:“戎狄失礼,臣下之事;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奈何亲辱万乘以敌小寇乎!”戎狄要是失礼,惩罚他们,是我们做大臣的职责,由我们去办就可以了;能发千钧的弩机,怎么可以用来射杀老鼠呢?您是万乘之尊,怎么可以亲自去对抗那些小小的蛮夷呢?郭荣的意思很明显,皇帝有皇帝的身份和职责,用我们今天常说的一句话总结,杀鸡焉用宰牛刀?

第二个,太史令庾质。这个人在隋炀帝第一次亲征的时候就提过反对意见,这次提得更直接了。他说:“陛下若亲动万乘,靡费实多。”陛下您去的话,这战争成本可就大了,本来一百块钱能办成的事儿,一千块钱也办不下来了。

大臣们的劝说都很有道理,那么,隋炀帝有没有可能听进去这些意见呢?完全不可能。因为这就更关乎面子了。上一次,隋炀帝亲征打败了,这次如果派一个将军去倒打胜了,隋炀帝的脸往哪儿放?所以,一听庾质他们的建议,隋炀帝勃然大怒道:“我自行犹不克,直遣人去,安得有功?”我自己去都不能够打赢,派一个将军去,怎么可能赢?因为有这样的心理,所以,大业九年(613)的御驾亲征也就势在必行,无人能够阻挡了。

这次御驾亲征会不会得胜还朝呢?应该说,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因为这一次出征跟第一次相比,多了两个有利条件。

第一,隋炀帝学乖了,不再瞎指挥了。第一次出征,还没打仗,他就先规定了两条基本原则。

第一条原则,任何将领不得擅自开战,遇到情况必须先行禀报。

第二条原则,每支大军都设专管招降的慰抚使,控制将领,把招降看得比打仗还重要。

这两条原则束手束脚,让隋军吃了大亏。这一次,隋炀帝主动把这两条都取消了,不再设慰抚使,而且宣布“听诸将便宜从事”。换句话说,他终于摆正心态,不再幻想天子有征无战,而是真把仗当仗打了,这不就有利于调动将领的积极性了吗?

第二,这次出征,军队的战斗力也有改善。隋朝在原有的府兵之外,增加了一支名叫骁果的军队。所谓“骁果”,字面翻译就是骁勇果敢,为什么骁勇果敢呢?因为这支军队是招募来的,所有的骁果战士,都是志愿兵,这就和府兵有了本质的区别。

要知道,府兵是征发而来的,想参军得参军,不想参军也得参军。因此,府兵里面有好多人都是不情不愿地走上战场,这样的士兵,战斗力能强吗?但骁果战士就不一样了,骁果战士是自愿报名参军,都是渴望通过战争建功立业的人。有道是“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喜欢打仗的人,战斗力当然强。

另外,为了保证兵源质量,隋炀帝还刻意提高骁果战士的待遇,不仅免除骁果战士之家的赋役,还让骁果战士隶属于专门负责保卫皇帝的左右备身府,充当皇帝的侍卫亲兵,这一点可太诱人了。俗话说“宰相门房七品官”,更何况是直接跟着皇帝干,进步得多快啊!所以,好多富豪子弟、英雄豪杰都争相应募,骁果之中,人才济济。

如前所述,一征高句丽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指挥失当。现在,皇帝不再瞎指挥了,将领有权,再加上士兵精锐,这仗不就容易打了吗?就这样,百万隋军又信心满满地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