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清朝的历史地位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在它统治期间,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初,满族在东北兴起,人数很少,力量微弱,各部不相统属,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但却富有勇武刚强的精神。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整顿政治,建立组织,练兵聚饷,学习先进的经济和文化,在对周围地区不断进行征战中统一东北,进而长驱入关,问鼎中原,取得全国的统治权。新兴的满族显示了锐于创业的蓬勃朝气和不断进步的革新精神。入关之初,它曾采取野蛮、落后的政策,如屠城、圈地、逃人法、迁海等。随着历史的发展,清政府逐渐改变政策,致力于恢复生产,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赈济灾荒,改革赋役制度,减轻人民负担,使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到康雍乾统治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农业生产有较大的提高,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某些地区和某些行业中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增长;在政治上制定了各项典章制度,矛盾相对缓和,秩序比较稳定,国力臻于鼎盛。清朝国家机器较长时期维持正常的运转,皇权集中,统治巩固,困扰着中国历代王朝的母后、外戚、宦官、权臣、朋党、藩镇等祸患,减少到了最小程度。清朝前期总结了中国历史上统治的经验教训,决策施政,经过深思熟虑而审慎从事,威权专一,令出法随,取得了重大的治绩。

清朝最突出的贡献是统一全国,增强了多民族大家庭的团结,最后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中国虽然自古以来是统一国家,但各时代的情况复杂,统一与割据错综交替。明王朝后期,东北、西北、西南广大地区处在中央政府有效管辖之外,有的地区和明政府长期对抗,兵戎相见;有的地区接受中央的羁縻,但非明朝号令所能及。明王朝实际管辖的地方只有内地的十几个行省。清朝取得全国统治权后,大力经营边疆,在东北阻挡住了俄国的入侵;在西北,经过长期战争摧毁了准噶尔割据势力;又安抚了内外蒙古,平定了天山南北;在西藏,对政教事务进行改革,驱逐了廓尔喀入侵;在西南,大规模地改土归流;还招降郑氏,统一了台湾。经过清朝的长期努力,原来处在分裂状态的中国重新统一,边疆敉宁,版图巩固。在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以前,清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明确了边疆地区的归属,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一百多年,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共御外侮,至今以社会主义统一国家屹立于世界,这和清朝长期致力于统一事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清朝在历史上既有光辉的贡献,也有反动、落后的一面。清朝政权是满汉统治阶级的联合专政,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无情的镇压,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极为严重。在高度集权的统治下,清政府实行高压政策,滥施专制淫威。虽标榜崇文兴学,纂修典籍,优遇文士,但钳制言论,禁毁书籍,屡兴文字狱,造成知识界不敢议论政治、研究现实的沉闷局面。在对外政策方面,又自我孤立,虚骄自大,执行闭关政策,限制中国人和外国接触交往,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清朝前期的治绩,十分突出,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但如果同当时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比较,则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可谓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当时,西欧正在经历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生产力突飞猛进,英国以富厚的国力称雄于世界;美国发生独立战争,建立了新国家;法国发生1789年的大革命,扫荡了本国以至欧洲的封建制度,大批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民主,科学技术获得迅速的进展。但中国却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酣睡,不了解外部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日益落后,和西欧的差距日益拉大,这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到了鸦片战争时,英国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门户,貌似强大的清王朝露出了不堪一击的虚弱本质。从此,外国侵略者蜂拥而入,掠夺各种权利;外国的商品大量输入,侵蚀和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使广大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破产失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束缚了中国人民,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利益。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政府曾企图振作自强,引进外国的枪炮船舰、机器铁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它只能勉强地做些枝节的改变,而顽固地拒绝根本性的变革。因此,不但不能扭转国家贫穷衰弱的局面,而且在列强进一步侵略面前,不断地败退、妥协、求降,暴露了自己的腐败无能,使国家和民族处在帝国主义瓜分宰割的危机之中。中国的先进志士们怀着爱国忧时的热忱,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他们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付出流血牺牲的代价,寻找着拯救国家、振兴民族的道路。他们认识到,清朝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只有推翻这个腐败的卖国政府,进一步实现变革,中国才可能得救。20世纪初,全国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巨大浪潮,在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的领导下,清朝政府终于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国。清朝的覆灭虽然并没有解决中国的根本矛盾,但在中国大地上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


《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
清钱维城绘。此图描绘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进军伊犁,平定达瓦齐叛乱的情景。

(戴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