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子风流 盛极而衰:将大唐推向盛世,又拉至谷底

正是这个集事业风流、情趣风流和爱情风流于一身的风流天子,让大唐王朝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辉,这是时代的主旋律。但是,仅仅“风流”二字并不足以评价唐玄宗。有一个说法叫做“月圆则缺,水满则溢”。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七五五年),正当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一起享受浪漫温泉浴时,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内乱爆发了。这场内乱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乱”。发动叛乱的安禄山和史思明从今天的北京一带一路南下,横扫大半个北方,大唐盛世就此戛然而止。白居易有诗句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事实上,安史之乱惊破的不仅是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神话,更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之梦。这场战争持续了将近八年,它不仅给唐玄宗的皇帝生涯画上句号,也成为大唐盛衰的分界点,乃至整个中国帝制时代历史的分水岭。怎么叫中国历史的分水岭?首先,在文化方面,中国不再像原来那样自信地吸收外来文明,伴随着世界主义的减弱,民族主义开始抬头,中国文化的保守主义倾向日趋浓厚;在政治方面,因为敌对力量的变化,中国的政治重心逐渐从西北转移到华北,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首都从长安逐渐转移到北京;在经济方面,因为安史之乱对北方的摧残,中国的经济重心也最终从北方转移到江南,从此,南北关系取代东西关系,成为中国的主要话题。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安史之乱后,中国又经历了若干朝代,在这些朝代里,中国经济也曾强盛,疆域也曾辽阔,文化也曾昌明,但是,说起全盛,已不复盛唐风范。

国家如此,玄宗本人也是如此。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玄宗从四川回到了长安。但是,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叱咤风云的皇帝,而成了寄人篱下的太上皇。没过多久,就被当皇帝的儿子软禁起来,身边旧人风流云散,只剩下几名年老体弱的宫女伺候。面对瑟瑟秋风、满阶落叶,暮年的唐玄宗经常吟诵一首诗:“刻木牵丝做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浑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唐梁鍠《咏木老人》,一说唐玄宗《傀儡吟》)意思是说自己就像提线木偶一样,戏已演完,该收场了。确实,这时候的玄宗连人身自由都没有,事业更无从谈起,不就像一个谢了幕的人偶吗?与此同时,他也失去了伴侣杨贵妃,令人羡慕的爱情付之东流。堂堂皇帝,最后连自己的宠妃也不能保护,人生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失意的呢?史书记载,玄宗在安史之乱后又去过一次华清池,在安史之乱前,他每次都是骑马去,这次却是乘辇去的。在路上,有父老问他:皇帝为何不骑马?玄宗伤感地回答:我老了,骑不动了!当年的情趣和豪气都已经荡然无存。

毫无疑问,玄宗的人生充满矛盾。他把大唐推上盛世的巅峰,又亲手把大唐拉入战乱的谷底。正是这样的壮丽事业和这样的悲凉结局构成的强烈反差,让人们对唐玄宗充满感情。这种感情既不是对太宗那样的崇拜,也不是对中宗那样的鄙视,而是一种爱恨交加的感情。我们很容易就把他当作一个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抱负也有缺点的人去看待,至少我个人是如此。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情呢?我想,明代著名文人张岱说得好:“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唐玄宗就是这样一个既有癖好又有瑕疵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可以笑骂、可以神交。

接下来,带着这样的理解与同情,我们一起审视这位帝王,也审视这个时代。唐玄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他有着怎样的功业和失误?历史的教训在哪里?历史的精神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