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四面楚歌 第二节 四面楚歌 霸王惊心
垓下兵败
韩信的三十万大军到了,从北面合围项羽。
汉五年(前202)十一月,刘邦手下的刘贾策反了西楚主管军事的大司马周殷(周殷的叛楚,对项羽是致命一击),联合九江王黥布,从南面合围项羽;刘邦、彭越从西面合围项羽。
汉五年(前202)十二月,各路联军合围垓下。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被韩信、彭越、刘邦、刘贾等围于垓下,夜闻汉军四面都用楚声唱歌(四面皆楚歌),项羽心中大吃一惊,以为汉军已经占领了西楚的大部分国土。于是,项羽起身,在帐中饮酒。
垓下之战是项羽和韩信的对决。韩信当时统率三十万大军,项羽只有十万军队。韩信首先进兵,然而,打得不顺,向后退却(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准阴先合,不利,却)。韩信的左、右军包抄上去,项羽抵挡不住,韩信又从正面杀了个回马枪,项羽大败(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关于韩信与项羽对决该下,韩信首先接战而后退兵,有人以为这是韩信惯用的示人以弱的谋略,有人以为项羽仍然是凶猛的困兽。但是,无论如何,韩信最终以优势兵力击败了项羽。
败在哪里
项羽垓下之战失败的原因,后人颇多议论,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是军心涣散——四面楚歌。
战国的楚地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黥布、刘贾,加上最终背叛项羽的大司马周殷,西楚国在南方的土地大多已被刘邦控制。刘邦利用汉军中的楚地士兵大唱楚歌,给项羽军团造成了楚地尽归汉军所占的假象,大大动摇了楚军的军心。
二是兵力悬殊——十万疲兵面对六十万诸侯合围。
当时双方兵力究竟如何呢?
汉军这面,韩信带了三十万大军;刘邦追赶项羽带有二十万大军;这两方面是五十万。彭越军团有多少人呢?汉二年四月刘邦打进彭城的时候,彭越当时就有三万士兵,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彭越军团至少应在三万之上。
南方战线有两股力量,一是黥布、刘贾的军团,二是刚刚被收编的楚大司马周殷的兵团。
上述几股力量的总兵力至少应当在六十万以上。
而此时项羽只有十万军队。
三是军粮匮乏——项羽因军粮匮乏而不得不同意中分鸿沟,此时,项羽军团的军粮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