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载沣与袁世凯斗法 寄情山水,韬光养晦
一般说来,官场失意的都会选择寄情山水,自古以来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其实这不光是失意后的一种派遣,更是一种韬光养晦的做法,官场起起落落,总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洹上村风景宜人,天津有个大款在这里买了个别墅,这个别墅占地两百多亩,里面林荫葱翠,鸟语花香。袁世凯一看,这倒是个好地方,便出高价买下了这个别墅。袁世凯开口要买房子,这个商人就是不想卖也不行了。
袁世凯买下这个房子后,开始进行改装,他差点把这个庄园弄成碉堡,当地的地方官知道袁世凯是个大人物,所以特地派来了一支兵马保护袁世凯。
之后,袁世凯便过着不问世事光风霁月的生活。
袁世凯的别墅前有一个小池塘,里面长满了荷花,到了六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起来美极了。袁世凯还在院子里开辟了一个花园,里面种着各种奇花异草,他为这个花园取名为“养寿园”,还将花园里的楼阁题名为“养寿堂”,主楼旁边的侧楼题名为“谦益堂”。
养寿堂和谦益堂的名字可是大有来历,“养寿”和“谦益”是慈禧赐给袁世凯的两个词语,算是对袁世凯的规劝和忠告。慈禧是一个非常老辣的女人,一下子就指出了袁世凯的缺点,并建议他适时注意和改正。袁世凯家族里的男人很少有活过六十岁的,慈禧给他“养寿”二字就是建议他多注意养生,别太汲汲于权力;“谦益”是建议袁世凯不要居功自傲咄咄逼人,要学会低调做人淡定为官。
袁世凯用慈禧给自己的赐字命名两个楼,用意非常清楚,他相信自己一定能东山再起,现在正是韬光养晦的时候。
隐居的这段日子里,袁世凯用了很大的心思反思自己在官场上的失败之处,他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够低调不够谦虚,而且修养不够,过于锋芒毕露,过于迷恋权力,所以才招致众人的嫉恨,做官最关键的是知进退。
闲云野鹤的日子倒也惬意,袁世凯经常到洹水去钓鱼,还自诩为陶渊明的弟子。
但袁世凯天生是一个政治动物,他是不可能放得下政治的,闲暇之余,他写下了一些诗,这些诗最能反映他的心态,譬如《忆庚子旧事》:
八方烽举古来无,稚子操刀建远谟。
惭对齐疆披枳棘,还临燕水补桑榆。
奔鲸风起惊魂梦,归马云屯感画图。
海不扬波天地肃,共瞻日月耀康衢。
这首诗名为怀旧,其实反映的还是他念念不忘政治和权力的心理。另一首诗就更直接地表达了他对于壮志未酬的遗憾:
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士当时苦未酬。
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
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
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为了让朝廷相信自己归隐,袁世凯还和哥哥袁世廉在船上钓鱼合影,照片中,袁世凯披着蓑衣,手持钓竿,一副醉心于山水的样子。袁世凯将照片印了几百张,分发给亲朋好友,还让人把自己的诗歌连同照片发表在报刊上。照片和诗一登报刊,立即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袁世凯很希望载沣能注意到自己,重新起用自己,袁世凯实在有些闲得无聊了。载沣正处于焦头烂额的关头,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起用袁世凯的。
载沣最痛苦的是,大清国在他手中并没有好转,反而一天不如一天。国家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财政拮据。载沣不懂经济,没钱只知道向洋人借钱。只可惜载沣跟洋人没有交情,载沣开口,洋人并不借。到了这地步,载沣只好向老百姓伸手要钱了。乱世中,老百姓本来就很苦,你再向他们伸手要钱,他们只好造反了。
载沣不用袁世凯,袁世凯就只好继续养老了。虽然袁世凯在家里休养,但是他生日的时候,老部下们纷纷过来拜访他,这些人主要是北洋集团的人物,有张勋、段祺瑞、王英楷、刘冠雄等人。由此可见,袁世凯虽然退休,但是实力仍在。
部下过来拜寿,袁世凯是喜忧参半,一来高兴这些人还没忘记自己,二来担心部下如此举动会引起清廷的猜忌。这时候大清的国运已经快消耗殆尽了,所以袁世凯的这些部下才敢明目张胆地过来拜见他。
这一切是不是预示着袁世凯很快就要复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