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谁骗谁?谁能骗谁? 使臣早言,皆已诛,安得至今?
这时东方六国诸侯,已经准备进攻秦国,刘邦更是带着数万人攻进了关中的南门——武关,这是前面讲过张良的故事。刘邦不敢贸然进攻咸阳,因为他不知道咸阳的军备到底怎么样。于是聪明的他,派了一个使者私下去见赵高。
刘邦的使者见赵高,要和他谈什么事呢?不管怎样,总之对秦二世都不会是好事。我们按常理推想,他总不可能是代表刘邦来投降秦二世的,对吧?
这一刻刘邦心里想的应该是,当年楚国义帝曾许诺“先入关中者为王”,而如今项羽已大败秦军,他无论如何都要比项羽先进关中。
怎么样能先入关中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兵不血刃进入关中。谁能帮助他兵不血刃进入关中呢?这个人选,不就是没有退路的赵高吗?
局势已经糜烂到这个地步,丞相不用负责任吗?丞相如果不用为局势负责任,那前面两个丞相冯去疾、李斯又是怎么死的?
赵高怕二世质问他,索性就说他生病不见二世。赵高不朝见,二世急了,不断派使者来责备赵高,要他尽快解决盗贼的事情。于是赵高害怕了,和女婿咸阳令阎乐以及弟弟赵成合谋,他说:
上不听谏,今事急,欲归祸于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
你看赵高的反应,天下为什么糜烂到这个地步?都是因为“上不听谏”,与我无关。前面二世想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大臣,如今赵高就想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二世,这对君臣简直就是一丘之貉。
赵高这时打算要换掉二世皇帝,重新立公子婴为君。名义上是“子婴仁俭”,实际上是因为这样的人最好控制。
赵高如何杀二世?这场弒君之役,《史记》有着详细的描述:
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令乐召吏发卒,追劫乐母置高舍。
遣乐将吏卒千余人至望夷宫殿门,缚卫令仆射,曰:“贼入此,何不止?”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安得贼敢入宫?”乐遂斩卫令,直将吏入,行射。
郎宦者大惊,或走或格,格者辄死,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
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斗。
“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又看到这个“诈”字没有?这是关键词,我们最后会讲。
郎中令谎称有大贼要攻击咸阳宫,于是赵高就命令阎乐带人杀进宫中。特别注意下面这六个字,“劫乐母置高舍”。阎乐是他的女婿,赵高却派人把阎乐的母亲绑架回来关在他家里,这就是人质,让阎乐不敢违背他,只能干到底,这不就是一群小人吗?
阎乐攻入宫中,把负责守卫宫殿的卫令仆射都抓起来问,有大贼杀进宫殿来,你们为什么不阻止?卫令说,我们在宫殿附近都设有岗哨,没有人回报说有贼入宫啊?可怜的卫令,你还跟他讲道理,人家是来跟你讲道理的吗?阎乐连回答都懒得回答,干脆就把卫令给宰了。
这时随侍在宫中的郎官和宦官们,发现阎乐杀了进来,有的人逃跑了,有的人留下来格斗。结果格斗的人全部被杀光,郎中令和阎乐杀入殿上,箭都射到二世宝座的帐幕之上,就知道当时的情况有多危急。
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于此!”
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安得至今?”
二世这时怒召左右护驾,左右全部跑光光,只有一名宦官,“侍不敢去”。你们看看《史记》用字有多妙,不是不愿去,不是不能去,而是“不敢去”。
各位仔细读这段文字。第一,二世称呼这个宦官什么?他称呼这个宦官为“公”!公是尊称,胡亥是天子,居然叫一名宦官为“公”!你就看看到了情势危急的时候,二世悲惨的样子。
第二,二世责问:“何不蚤(早)告我?”情况这么危急,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还是把责任推给别人。今天到了这个地步,责任统统都是别人的,他自己完全没有责任。
第三,宦官下面回答得更妙。我能活到今天,就是因为我没告诉你真话,前面告诉你真话忠言的人,不是全部被你杀光光了吗?如果我敢说真话,还能活到今天吗?
这是多么讽刺的一刻,胡亥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的?汉代有一句俗话:“谁为为之?孰令听之?”事情到了这个状况,是谁造成的?又是谁听任这个事情发展至此的?简单地说就是,情况悲惨到这个地步,到底是谁的责任?不就是二世你自己的责任吗?
你的父亲秦始皇固然施行暴政,但也给你留下了万里江山,留下了百万雄兵,还留下了文武大臣,留下了宗室兄弟。这些能够担当国事的文武大臣,是谁杀的?不就是二世你自己杀光的!这些能够帮助你的宗室兄弟,是谁杀的?还是二世你自己杀光的!
所以秦朝的命脉,是六国断送的吗?当然不是,是胡亥把六国的所有阻碍全部铲平,他这个天子自己断送了秦的命脉!
你杀尽了天下人,最后这一刻终于只剩下你自己了。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胡亥,难道不是吗?
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
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
乐曰:“不可。”
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
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
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
阎乐曰:“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
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你们看看这一段,阎乐称二世什么?他竟然称二世为“足下”!阎乐应该称二世为陛下,其次一等也要称殿下,再次一等也应该称阁下。他所有的尊称都没有,却用了一个对平民的称呼——足下。你就看看在这一刻,阎乐眼中的二世沦落到了什么地位?
二世不愿意辛苦去管理政务,只想尽情享乐。中国有一句话说得最好,乐极然后就会怎么样?生悲。如今二世生悲的时候,终于到了。
阎乐说:“天下共畔(叛)足下,足下其自为计。”“自为计”的意思就是叫他去自杀,可是二世不想死啊!为什么说这个人是个小孩,这不是污蔑他,你们看看这个人的想法能幼稚到什么地步?
二世说,我能不能见丞相?为什么他要见丞相?因为他到这一刻还相信,赵高不会杀他的,这一定是什么事情弄错了,一定是有什么误会。只要他见到赵高,赵高一定能帮他解决问题的,这不就是个小孩幼稚的想法吗?阎乐当然说不可以,因为他知道赵高不想见二世。
二世说,你们不让我做天子,给我一郡当王就可以了。阎乐不答应。
二世说,那我做万户侯就好了。阎乐还是不答应。
二世说,我什么都不要了,你让我跟我的妻子和儿女都去做老百姓,像其他公子一样,好不好呢?不用担心,胡亥,你难道忘了你的兄弟是什么下场吗?像其他公子一样,你以为你会有什么下场?
阎乐说:“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你看这句话说得多冠冕堂皇。“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阎乐为何敢如此决断?必然是赵高交代过他,二世今日非死不可。
于是二世就这样自杀了,说实话,前后看来二世实在不像有自杀的勇气,“被自杀”的可能性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