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真实世界 中国曾经有一种神奇的货币,叫“金圆券”
我们这些金融行业之外的人,对“通货膨胀”四个字可能没什么深刻认识。真正的“通货膨胀”有多可怕?看完这篇文章,你可能就会有一点感受。
1
1948年7月29日,蒋介石在莫干山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
此时的国民党政权,已感受到了黑云压顶之势:共产党的军队已经挺过了国民党最初的“全面进攻”,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率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之后,开始发动了局部战略反攻。尤其是在东北,共产党的军队已经控制了绝大多数的土地和人口,国民党军队被压缩在沈阳、长春和锦州三个互不连接的区域内,一场战略大决战一触即发。
但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蒋介石在莫干山召开的这个会议却不是谈军事,而是谈另一件事:钱。
由于内战,国民党的军费开支疯狂增加,财政赤字直线上升,但在这关键的时刻,国民党政权的官方货币——“法币”挺不住了。
法币,是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开始推行的国内流通货币,由于一开始发行量不大且稳定,所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多年抗战,财政吃紧,只能大量印制法币。到抗战结束时,法币的发行总额已经达到5569亿元,比全面抗战前夕增长了约400倍。
面额为1000元的法币
超发货币,自然会带来货币贬值的效应。
以100元法币为例,在1937年可以买到两头牛,到1938年就只能买一头了,到1939年只能买到一头猪,到1941年只能买到一袋面粉,到1943年只能买一只鸡,而到1948年,买上一小捧大米都已经困难了。
发动内战后,国民党政府财政收入的75%都砸到了军费开支上,所以只能饮鸩止渴,靠疯狂加印法币来填补财政窟窿。在这样的背景下,到1948年,法币发行额已经令人瞠目结舌,达到了全面抗战前的47万倍,居然出现了这样一种窘迫景象:印刷厂刚印好的法币还没出厂,钞票面值已经在市面上一落千丈,甚至已经抵不过刚才印刷的成本了。
时任行政院院长宋子文曾试图用“抛售黄金”来回笼法币,稳定物价。结果一边是抛售中央库存黄金的60%回笼了1万亿元法币,一边是政府又加印了3万多亿元法币,最终宣告计划失败。再加上“黄金风潮案”,宋子文只能引咎辞职。
经济如果垮了,军事肯定也垮了。面对这样的境况,蒋介石只能把经济工作会议摆到了军事工作会议的前面——先解决粮草,才能有人打仗。
怎么解决?蒋介石的想法是要一揽子解决问题——放弃法币,发行一种新货币。
“币制改革”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牵扯到方方面面,需要非常缜密的论证和研究。在当时国内炮火连天的环境下,本来就已经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权还能进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币制改革”吗?
面对众人的劝阻,蒋介石却一定要改。
因为他信任一个人。
2
这个人,就是新上任不久的财政部部长,王云五。
王云五是三个月前才被任命为财政部部长的,他其实并非金融专业“科班出身”,而是一个出版商——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
必须承认的是,商务印书馆在王云五主政时期局面为之一新,出版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书,可以说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王云五也颇有经营头脑,商务印书馆在他的经营下办得有声有色。
也正是因此,王云五被当时负责组阁的行政院院长翁文灏任命为财政部部长,随即又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拿出“币制改革”的整套方案。
其实当时蒋介石是让俞鸿钧和王云五各拿出一套方案的。时任中央银行总裁的俞鸿钧拿出了一套“不改法币本位,用新币负责缴纳税收和买卖外汇”的温和改革方法,按这个方法,大概能将当时中央财政的收入提高到支出的40%~50%。
王云五。他还发明了“四角号码检字法”
但是蒋介石全盘否决了俞鸿钧的方案,因为他更看好王云五的方案——彻底推翻法币,推出全新币种:金圆券。
王云五的方案是这样的:新推出的金圆券,每元法定含金0.22217厘,由中央银行发行,发行总额定为20亿元,面额为1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金圆券1元,折法币300万元,折东北流通券30万元。
在1948年7月29日的莫干山会议上,蒋介石正式认可了这套方案,但他有点不放心,在31日专门咨询了中央银行前总裁张嘉璈。
经济学科班出身的银行家张嘉璈一点都没给蒋介石面子,直言不讳地指出:“政府要发行一种新币,必须要有充分的现金或外汇储备,而且要能保证新币的每月发行额度比旧币减少,不然肯定会导致物价飞涨,新币贬值。”
而张嘉璈说的这几个“必备要素”,国民党政府当时一个都做不到。
8月17日,蒋介石还是不甘心,再一次咨询张嘉璈,张嘉璈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8月18日,蒋介石第三次召见张嘉璈,甚至把《币制改革计划书》的文本都拿给他看。但张嘉璈看完还是告诉蒋介石:你们肯定守不住20亿元的发行定额,新币种可能在几个月内就会大幅度贬值。
但此时的蒋介石已经没有退路了:行要上,不行也要上!
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了“币改方案”,之后行政院也讨论通过。
当天晚上,蒋介石以总统名义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通过广播播放。
这份“处分令”除了说明“金圆券”的面值及其与旧币的兑换比例,还强调了一点:“禁止私人持有黄金、白银、外汇。凡私人持有者,限于9月30日前收兑成金圆券,违者没收。”
张嘉璈,字公权,东京庆应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长年在中国金融界身居要职,1949年后移居澳大利亚
蒋介石宣称:“共产党最怕两样东西,第一样是世界大战,这个明年肯定会发生,第二样就是我们进行币制改革,稳定经济。”
3
1948年8月23日,金圆券正式发行。
应该说,情况有些出人意料:金圆券发行后,全国的经济居然进入一段“蜜月期”。
著名社会活动家杨杏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之子杨小佛对这段“蜜月期”印象颇深。
国民党政府在正式推出金圆券后不久就下达了一个“八一九限价令”,即全国所有商品的售价以8月19日为准,一切交易不能超过此价。
在这样的背景下,家住上海的杨小佛在头两天居然用4元金圆券,买到了食品商店里断货已久的美国产鲍鱼罐头,然后还用1.2元金圆券在南京东路的沙利文西餐馆吃了一顿大餐。
在金圆券发行之初,由于国民党政府态度坚决,又严格下达了兑换的期限,摆出了一副“铁腕”姿态,所以全国的老百姓虽然有点将信将疑,但还是乖乖把手里的法币等各种旧币以及辛苦积攒的黄金、外汇都交到了银行,兑换成了金圆券。
8月23日,发行金圆券的第一天,在江浙沿海一带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银行门口都排起了长队。在上海外滩中央银行门前,上海市民从早上六七点就开始排队,很多人排到下午一两点都还没排上。
8月28日,金圆券发行满五天,全国已经有价值2720万美元的金银外币兑换成了金圆券。在之后的数周里,全国的商品价格受“八一九限价令”控制,也基本维持在金圆券发行前的价格。
国民党内部一片雀跃,财政部部长王云五自然也备受鼓舞,认为这次币制改革“必将成功”。
但是,“蜜月期”真的就只维持了一个月左右。
作为亲历者的上海市民杨小佛,很快发现了一些普遍现象:商店橱窗里虽然还稀稀拉拉地摆着一点商品,但都只展示而不卖了;饭店里的饭菜分量开始大幅度减少了;就连早点铺的包子、油条、阳春面,居然也开始“限量供应,卖完为止”了。
1948年8月,上海市民排队在银行兑换金圆券。当时政府的表态是:逾期不兑将被全部没收,情节严重者还将被投入监狱。而上海坊间还有传闻:政府进口了先进仪器,可以探测出墙壁夹层中是否藏有黄金,一旦发现,就要把人抓起来。一时间人心惶惶
这是典型的“有市无货”的征兆:商人们在“限价令”的威逼下,开始使用一切手段囤积商品,减少损失了。
而头一个月的“内部消息”确实也不容乐观:金圆券发行首月,就超发了8000万元。
相对于老实上缴“硬通货”的普通老百姓们,那些多少有些内部信息获取渠道的工商业企业主和金融资本家,早就洞悉了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家底,所以纷纷开始耍起了滑头。
在这个时候,退无可退的蒋介石只有一招可以用了:用铁腕政策,让那些资本家乖乖带头就范。
4
金圆券一发行,蒋经国就被老爸蒋介石派到了上海。
上海是全国的金融中心,工商业高度发达,各种金融资本家的势力也盘根错节。可以说,上海是否能做好金圆券的兑换工作,关系到全国“币制改革”的成败。
这一年,蒋经国38岁,已经成了蒋介石的左膀右臂。所以尽管他到上海时的头衔是“上海经济管制副督导员”(俞鸿钧是正职),但人人都知道,“皇太子”亲自坐镇上海,是来显示蒋介石的决心的。
对于这场“上海打虎”行动,蒋经国颇有信心。他定下的策略是:“此次经济管制,是一次社会改革运动,如果用革命手段来贯彻这一政策的话,那么,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蒋经国一到上海,就在九江路中央银行大楼三层设立了经济督导员办公室,亲自坐镇指挥上海的经济管制。
首先,他舆论先行,发表题为《上海向何处去?》的“告上海人民书”,宣誓:
“天下再没有力量比人民力量更大,再没有话比人民的话更正确。
“人民的事情,只有用人民自己的手可以解决,靠人家是靠不住的,要想将社会翻过身来,非用最大的代价不能成功!
“只打老虎!不拍苍蝇!”
在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四的下午,蒋经国的办公室向民众开放。走进他办公室的人,有商人、妇女、劳工等等。
然后,蒋经国就真的动起手来了——践行“用人头平物价”的承诺:林王公司总经理王春哲因私逃外汇被判死刑;上海警备司令部科长张亚民、大队长戚再玉因勒索罪被枪决;宪兵大队大队长姜公美因破坏经济管制被枪决;申新纺织总经理荣鸿元、美丰公司总经理韦伯祥、中国水泥公司常务董事胡建梁,都因私逃外汇、窝藏黄金等罪,被捕入狱。
当时上海著名的百万富翁、林王公司总经理王春哲被捕现场,上海媒体大肆报道,对人震慑不小
在这样的威慑之下,一些工商界的“大佬”开始畏惧了。上海的煤炭大王、火柴大王刘鸿生立刻上缴黄金800条、美金230万元。刘鸿生对自己企业的负责人说:“蒋太子满脸杀气,他什么都干得出来,不敷衍不行啊,要防他下毒手。”
然而,即便是这些工商业巨子,最多也只能算“大苍蝇”。
蒋经国发现在《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之前,有人私自走漏消息,提前抛售股票。蒋经国随即带人闯进上海交易所,用枪顶着负责人让其交出所有账目,结果发现两个抛售大户:一个大户是财政部机要秘书陶启明之妻李国兰,陶启明随即被捕入狱;另一个大户名叫杜维屏,同样也被关进监狱。
下令关押杜维屏的时候,蒋经国不是没有犹豫过,因为杜维屏有个老爹,叫杜月笙。上海滩一时轰动:“蒋经国连杜先生的儿子都抓,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
看到蒋经国如此铁腕,上海的市民们更加配合兑换金圆券了。从8月到10月,上海共收兑黄金114万两、美金3452万元、港币1100万元、银子96万两。在整个币制改革过程中,上海是收兑成效最好的地区,收兑金额占全国的64%。
杜维屏和从犯公审现场
但是,杜维屏的老爸毕竟是杜月笙。
杜月笙知道儿子被抓后,也不找蒋经国要人,而是在蒋经国9月下旬召集的一次各行业企业家会议上,公开说了这样一段话:
“犬子维屏违法乱纪,是我管教不严,无论蒋先生怎样惩办他,是他咎由自取。不过,我有一个请求,也是今天到会各位的一致要求,就是请蒋先生派人到扬子公司查一查。蒋先生若是不方便,各位同人和记者先生可随杜某去开开眼界。”
这一段话,把蒋经国顶到了杠头上——扬子公司当时违法囤积的货物,是全上海最多的。但扬子公司的董事长,叫孔令侃,孔令侃的老爸,叫孔祥熙。
孔令侃是宋美龄最疼爱的外甥,孔、宋两大家族也是蒋介石最重要的两大支撑。
但事已至此,决定破釜沉舟的蒋经国派人查封了扬子公司上海总部,并封锁所有仓库。
上海舆论顿时兴奋起来:野生的小老虎被打完了,亲生的大老虎他真的敢打吗?
就在扬子公司被查封的第二天,宋美龄直接飞到了上海,当面要求蒋经国和孔令侃和解。蒋经国不肯,双方大吵一架。
不久之后,已经与中共在东北展开战略决战的蒋介石从前线连夜飞到上海,把蒋经国臭骂了一顿。
第二天,上海警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扬子公司所查封的物资均已向社会局登记”。而积极报道“扬子案”的《大众晚报》《正言报》被勒令停刊。
上海哗然,全国哗然。
蒋经国当时还在上海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举行了十万青年大检阅,宣告成立由3000人组成的“行政院戡乱建国大队”和“大上海青年服务总队”。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100多辆摩托车开路,几十辆轻型装甲车和1000多匹战马紧随,后面是数万人的游行队伍,沿路高喊“严格执行八一九限价”“不准囤积居奇”“打倒奸商”“只打老虎,不拍苍蝇”
蒋经国的老部下贾亦斌登门质问蒋经国:“扬子案究竟办还是不办了?”蒋经国黑着脸,回了一句:“我是尽孝不能尽忠,忠孝不能两全啊。”
扬子公司被放生,“只拍苍蝇,不打老虎”的说法立刻传遍全国,蒋经国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权威顿时灰飞烟灭,市场信心顿时崩溃。
从10月起,上海的物价掉头急升,再次飞涨。
据民国记者、蒋经国的朋友曹聚仁记录,那些日子蒋经国“几乎天天喝酒,喝得大醉,以至于狂哭狂笑”。
5
1948年11月9日,俞鸿钧给蒋介石发了一封密电:顶不住了。
截至11月9日,才发行三个月不到的金圆券,已经印刷了19亿多元,逼近了当初20亿元的限额。
但与此同时,因战争而急剧扩大的军费窟窿却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吞噬着国民党政府的所有财政收入。
在这样的情况下,俞鸿钧只能向蒋介石申请:尽快放宽金圆券的发行限额。
11月11日,行政院公布了《修正金圆券发行办法》《修正人民所存金银外币处理办法》,宣布:取消金圆券的发行最高限额,准许人民持有外币,可以在银行开始流通;金圆券存入中央银行一年后,可折提黄金或银币;外汇汇率由原来1美元折合4元金圆券,增加至20元金圆券。
这等于变相承认:“币制改革”方案失败!
三个月时间,两份文件一来一去,中国很多普通老百姓家庭的财富一夜之间就蒸发了。
11月20日,各地授权银行的存款兑换金银业务开始办理,各个兑换处人潮汹涌,排起了长龙。在上海,很多市民往往要露宿街头,才能在第二天黎明时分排上队去银行兑换。12月23日,对金圆券完全失去信心的上海市民约10万人在银行门口挤兑黄金,结果造成踩踏事件,105人受伤,7人死亡,是为“黄金挤兑惨案”。
黄金挤兑惨案发生后,俞鸿钧被免去中央银行总裁职务
1948年的上海黄浦江边。1948年11月,国民党的一艘“海星号”缉私轮由上海秘密开往台湾,上面运载的是国民党政府通过金圆券从民间兑换来的200万两黄金。这是国民党第一次开始往台湾运送黄金(关于国民党运送黄金去台湾的故事,请参考《历史的温度2》收录的《一九四九,百万黄金大挪移》)
而此时,比各地人潮更汹涌的,是政府开足机器印刷金圆券的势头。
仅11月一个月,国民党政府就印发了13亿元金圆券,12月更是印发了49亿元。
但这些数字,和后面的印发数额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截至1949年4月,金圆券发行总额已经飙升到4万亿元。但这个数字还是太缺乏想象力:之后的5月仅一个月,就发行了63万亿元,6月又印发了63万亿元,总额达到了130万亿元,是1948年8月发行金圆券时印发总额的24万倍。
金圆券面额从原先的最高100元,突破到了500元、1000元、5000元、1万元、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
而当时一张100万元的钞票,能买到一个馒头就已经很不错了。
6
到了1949年5月,很多人可能这辈子都见不到的种种“奇观”,相继发生。
在很多单位,到了发薪日,以金圆券结算的工资是先统一发到一个人手里,而不是发到每个人手里,因为领到工资的人必须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去兑换成银圆、美元或黄金,再发给众人,不然的话,可能就这几个小时工夫,领到手里的金圆券就只值几小时前面值的一半了。对于当时很多的普通老百姓而言,简直晚上连觉都不敢睡,因为睡觉前可能自己的钱还够买一袋米,等一觉醒来,就只够买一碗米了。
当时民间流传这样一首歌谣:“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工资像团雪,放会儿就化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看似是“段子”,但其实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
有人从浙江定海往上海寄一封普通信件,需要贴价值16万元的邮票——每张邮票面额1000元,要贴160张。无奈之下,此人只能反过来将信封贴在邮票上。“信封贴在邮票上”的段子就开始流传开来。
上海有一位老太太早上去买菜,提了一个竹篮子,里面堆满了金圆券。走到途中内急,她把篮子放在厕所门口就进去了,等她出来,发现竹篮子被人偷走了,那一堆百万面额的金圆券堆在地上,无人问津。
500万元面额的金圆券
金圆券当时贬值到了怎样一个地步?
按购买力计算,1949年5月500万元面额的金圆券,只相当于1948年9月1元面额的金圆券。用“万”来做购买单位,早就已经不行了,当时上海一石大米的价格是4.4亿元金圆券。有人专门做过一个精确统计:以每石大米有320万粒米计算,买1粒米,就要130元金圆券。
当时的新疆政府还创造了一个至今仍无法被打破的世界纪录:发行过面额为60亿元的钞票,而那张钞票,当时在上海也就只能买到70粒米或一盒火柴。
金圆券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轻松超过了法币发行14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程度。
7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此时的国民党政府已经摇摇欲坠,但金圆券还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只是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拒收了。
5月27日,上海解放,国民党政府大势已去。
终于,在6月5日,国民党政府宣布:禁止金圆券流通。
但是,即便在逃往广州后,国民党政府依旧在印发金圆券,直到7月3日才完全停止。而且作为替代品,国民党政府随即又推出了“银圆券”,1元面额的银圆券可以兑换5亿元的金圆券。
只是在此时,早已信用全失的国民党政府连最短的“蜜月期”也无法享受到了,在国民党统辖的城市里,老百姓都抵制兑换“银圆券”,连国民党自己的单位和机关也拒收“银圆券”。
金圆券一共发行10个月,成了中国货币史上最短命的货币,在世界货币史上可能也是极其罕见的。
那位曾经做方案的王云五,在“币制改革”方案失败后,黯然引咎辞职。但在1949年后,他还是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并且依旧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和优待。
有人曾分析,王云五不过是受蒋介石之命的“背锅侠”,而且不管怎样,通过发行金圆券,国民党政府还是得到了好处——从全国收集到了当时价值2亿多美元的各类外币、银圆和黄金。
那都是全国各地老百姓的血汗钱。
馒头说
1948年7月29日的那场“莫干山会议”,陈布雷也是参加了的。
陈布雷当时的身份,是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代秘书长,而他更为人所知的一个身份,是蒋介石的“文胆”。
会上,经济外行陈布雷一言不发。会后,他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陈布雷坚持把当时中央宣传小组的100亿元法币经费存入了银行——尽管当时有人劝他换成黄金以避免贬值。
第二件事,陈布雷在会后途经上海时,回到家里,让夫人王允默把家中的金器、银器都整理出来,去兑换金圆券,并表示“我们要带头遵纪守法”。
1948年11月13日,陈布雷在家中服毒自杀。
陈布雷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他对蒋介石、对国民党一直是忠心耿耿的,因为他认为自己选择的是代表国家、代表正义的一方。陈布雷自杀,肯定不是因为自己的家产被自己政府发行的金圆券洗劫了,但确实和发行金圆券这件事脱不了干系,甚至可以说,这是压垮他对国民党信念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陈布雷对金圆券迅速贬值的评价是:“国家利益被牺牲了,个人利益被牺牲了,却便宜了金融家。”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拥有如此大的优势,蒋介石拥有如此高的威望和地位,却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被一开始明显处于劣势的共产党军队逆转局势,真的是一句“一时大意”能解释的吗?
但凡肯用脑子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肯定不是如此。
金圆券的闹剧当然不能被解读为国民党丢掉大陆的唯一原因,但能为这场大溃败提供经济上的很有说服力的一个注脚。
所以,多读一点历史,还是有好处的,知道胜为何胜,败为何败。
当然,也能让人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金圆券改革决策内幕考》(张秀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6年02期)
2.《金圆券崩溃的前因后果》(金园同,《全球商业经典》,2017年07期)
3.《1948年王云五发行金圆券始末》(郭谦益,《江苏钱币》,2016年03期)
4.《1948年亲历金圆券的发行与崩溃》(杨小佛,《世纪》,2011年01期)
5.《1948年金圆券的发行及其最终命运》(王海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07期)
6.《王云五与金圆券币制改革逸事》(王晋阳,《金融经济》,2006年08期)
7.《金圆券的搏杀——蒋经国与杜月笙初斗上海滩》(张宗高,《党史纵横》1996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