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伯里克利时代 连续当选

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评价伯里克利时代最著名的是以下这句:


“表面上看实行的是民主政体,实际上是一个人统治的国家。”


这句话让人们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政体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出现一人统治?

名门出身并没有为伯里克利带来什么利益。那些反对派成员也几乎全都来自望族。同样,伯里克利的有钱人身份也没有特殊的意义。城邦国家雅典的当权者个个都是无须公款私用的有钱人,以至于法律中没有盗用公款这项罪名。

再者,雅典人如果有意参与国政,不管出身高贵还是财力雄厚,都得在部落选区中获胜,必须被选拔为将军。

相当于城邦国家行政区的部落并不集中在一起。经由克里斯提尼的改革,各部落分散在雅典的阿提卡地区的三个地方。候选人想回到选区拉拢选民,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将军的选举每年一次。

在这种情况下,伯里克利自30岁初次当选将军以来,连续32年当选,史料中从未有过他落选的记载。

城邦国家雅典赋予全体公民即20岁以上的男性选举权。如果学者的推算无误,那个时期拥有公民权的雅典人应该在6万人左右。部落选区共10个,每个部落的选民大约是6000人。

伯里克利的选区是阿卡曼提斯部落。这个部落的6000位选民中,有半数以上的人由始至终将选票投给伯里克利。长达30年以上的“当选无疑”让现代的政治家们羡慕不已。

连续当选是伯里克利能实现一人统治的原因之一。

一度与伯里克利同时当选为将军的索福克勒斯,在第二年的选举中落败。曾与他一起奔赴战场的伯里克利称这位同辈兼好友写悲剧比当将军对雅典更有意义。或许是出于同样的判断,索福克勒斯所在选区的选民们才没有把选票投给这位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中最优秀的一位。


在2500年前的雅典,掌管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所有国家事务的最高行政机关是政府内阁,它由10个部落选出的10位将军组成。不同于现代国家内阁的是雅典不设总理一职,因此无法任命各部门首长。

10位将军中有像索福克勒斯那样在政治上认同伯里克利的成员,可是反对派同样有机会当选。客蒙虽然遭陶片放逐,但他的支持者仍大有人在,这些人就是伯里克利的政敌。

如此状态下,要实现一人统治,伯里克利必须说服其他9位将军接纳自己的想法,这种可称为“内阁一致”的工作必不可少。如果事先沟通不到位,那么决定国家政策的公民大会上极有可能出现强烈的反对之声。没有什么比内阁分裂更容易失去民心。如果民众对当权者的不信任反复出现,民主政体就会崩溃。

话说回来,民主国家雅典的最高决策机关是公民大会。20岁以上的男子人人都有参加大会并投票的权利。若政治家希望自己的设想成为国策,公民大会就是斗争最激烈的战场。哪怕是成功取得“内阁一致”的政策也经常会在公民大会上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