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 7 章

农场的酱油厂,用的是传统古法酿造法,一缸酱要发酵至少半年,村里人吃的都是抽出来的第一道酱油,也叫做生抽。

这边普遍喜欢吃生抽,加上还是古法酿造,路过酱油厂时,那味道浓郁十足,香得很,用来拌粥就很好吃,

不过酱油比起其他的调料就要贵多了,提一壶酱油要吃一个把月,每天用的都很省,炒菜是不舍得加进去的。

只有煮肉才舍得加一点。

肥肉相间的猪腿肉并不需要多加猪油烧锅,等锅一干,方应礼就把切好的猪肉放进锅里。

啪啪……滋滋……

大灶锅冒气白烟,铁锅里的肉在热度的刺激下跳了跳,没过一会就有猪油香飘出来。方应礼简单翻炒,等白肉里的猪油控出来一部分,就可以倒入半勺酱油半勺粗盐。

有酱油跟粗盐加进去,浓浓肉香味更上一层楼。

方应礼看肉块泛起酱油色的焦黄,就知道这肉熟了可以吃,立马蹲下身把多出来的柴火捞出来,在石板空地上拍拍,等上面的火熄掉,放回到旁边剩余的柴火里。

走道堆放的干柴不多了,看来这两天得上山一趟。

如此想着,方应礼从橱柜里翻出个看起来还算干净的盘子装肉。

方应礼端着肉进前堂的时候,牛娃早就不让周慧岚喂他吃鸡蛋而是眼睛发亮地盯着方应礼看……

嗯,准确的来说是盯着方应礼手中的肉。

太香了。

他不想吃鸡蛋,想吃肉肉了。

牛娃果断抛弃眼前的鸡蛋汤,欢快地跑到方应礼面前:“爸爸…… 爸爸……肉、肉肉……”

方应礼:“等小叔跟小姑回家再一起吃。”

小孩子舔舔嘴唇,依恋不舍地爬上椅子盯着放到桌子上的肉,但听到方应礼这么说,乖乖地趴在椅子上看着,没有动手去碰。

瞧着小孩不停地吞咽口水,方应礼满意地笑起来,两老把小孩子教养得不错,而后他就转过头去看周慧岚。

周慧岚本来带着笑的看着牛娃,忽然感受到方应礼的视线,还愣住了一下,不明所以地跟着他四目相对。

方应礼见她有反应,立即眨眼睛。

周慧岚:“……”

方应礼接着“咳”一声,抬起手指向桌上的肉。

周慧岚明白过来:“……”

敢情是想要让她夸?

这也太幼稚了吧。

她有点说不出口地移开眼睛,不想搭理方应礼。

方应礼不乐意了,他都明示得这么清楚怎么还没反应过来,难不成还要他直说?以前舍友都不用他等,都是从他做饭一直夸到把饭吃完,还要再夸一遍。每次他都被夸得很开心,他最喜欢的就是有人夸他做饭。

要不然谁会去做饭!

唉,周慧岚这表现,看来他今天是得不到夸奖了。

“你别看了。”周慧岚被他灼灼的目光看得十分不好意思,现在这目光不仅热烈,还带了一股幽怨,比隔壁村的寡妇看人的眼神还要渗人,她都觉得自己不夸一句良心要受到谴责,她深深吸气,“你做得真不错。”

方应礼幽怨的眼神陡然转变,心情顿时愉快起来。

屋内气氛融洽,方应礼收回炙热目光,对着她说道:“我去接同路巧娥。”

周慧岚:“好!”

她迫不及待想让方应礼离开一会。

心脏扑通扑通地猛跳,谁能受得了,反正她不行,她头皮都麻掉了。

红湖小学十一点半放学。

现在十一点四十分左右,距离放学过去十分钟了,平时这个时候兄妹两早跑回家,今天他们在等大哥方应礼来接。

有位老师走出来,看到他们站在学校大门墙角边遮阳,过来问:“你们怎么还不走?”

方同路:“杨老师好。”

方巧娥跟着喊:“杨老师好。”

杨欣点头,静静地看着他们不说话,身上属于老师的威严气息不言而喻,学校里调皮的学生都很怕她。她教的是二年级跟三年级的语文课,方同路跟方巧娥在读二年级,正好是她的学生。

方同路回答她的问题:“杨老师,我们在等大哥。”

“你大哥醒来了?”杨欣语气中带上了关心。

“嗯,昨晚就醒过来了。”方巧娥歪着头看向杨老师,脸上带着喜悦的天真,小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晃动脑袋的时候小尾巴跟着摇起来。

杨欣还是很喜欢这个小女孩的,比她女儿大三岁,但是看着并没有比她女儿高多少。

她女儿在家由她妈妈带,她妈妈带孩子很厉害,小孩子在她的手里基本养得白白胖胖的,她儿子现在五岁就很胖,她都想要让她儿子减肥了。

但方大力觉得孩子胖一点好,怎么都劝不动,暂时就不打算管了。

方应礼跟他方大力是同个生产队的,平时关系也不错,能醒来就好,她问了几个小问题之后,又将问题转回到最初上面:“他怎么还没来?”

“来了来了!”

方应礼小跑着过来。

出门后,他才想起来学校是十一点半放学的,家里没有钟表,但学校有铃声,刚刚他在炒肉耳边声音比较大,错过学校铃声了。

他远远就看到方同路跟方巧娥旁边站着个人,小跑走近,就知道这人是谁。

方应礼礼貌地笑道:“杨老师好。”

杨欣“嗯”地点头,表情淡淡地问他身体怎么样。

方应礼:“都挺好,明天就能去上工。”

两人没有多聊,杨欣的背影很快就从视线里消失。

方应礼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对着方同路跟方巧娥说道:“抱歉哈,我刚没听到铃声,不知道你们放学了。”

方同路凑过来,鼻子翕动,几秒后震惊:“大哥今天炒肉?”

“啊?”鼻子这么灵?

方应礼觉得方同路鼻子好灵,这么点味道竟然都能闻到。他没想到小孩子许久吃一次肉,对肉味很灵敏,加上今天做的是酱油炒肉,那个味道就更香更持久。

方应礼身上的肉味并不算很淡。

方同路闻到了,方巧娥凑过来自然也闻到了,两人飞快地喊着赶紧回家,他们现在肚子好饿,都想快一点回家吃肉。

不过等他们到家,方同路跟方巧娥吃了一块肉后就再也不动筷子去碰那盘肉。

他们以前都是每顿吃一块肉,剩下的留给大哥跟爷爷奶奶吃,第二天如果还有剩的,他们就还能再吃一块。

但……

方应礼不想让他们继续保持着这个习惯。

他拿着筷子去夹肉,在方同路跟方巧娥,还有跟着停筷的周慧岚的碗上都放上一块肉。

周慧岚没想到自己也有。

方应礼也不看她,自顾自地吃起粥,白粥配酱油炒肉说实话真的不好吃,哪怕他已经有两顿都是光吃稀粥,还是觉得这肉太肥。周慧岚为了能吃到更多油水,专门挑的是七肥三瘦的后腿肉,他还没吃过这么肥的肉。

吃了两块,他就不再动那盘肉,吃掉两碗粥,他去盛了满满一碗蛋花汤。

总算是吃到一顿饱的,方应礼心里还算满足。

下午还有两节课,这次方同路不让方应礼去送他们上学。

因为他听大哥跟嫂子聊天的时候,听到大哥等会要去菜田那边,菜田跟学校是两个方向,如果大哥要送他们去学校,就要多走一里路。

方巧娥虽然很想让大哥继续送她去学校,但被方同路瞪了一眼后,就不敢再提。

于是,方同路跟方巧娥是自己去学校的。

他们平时都是这么来的,方应礼并不担心,只叮嘱他们放学要早点回来,不要去后山玩。

后山就是原身爸妈出事的地方。

最近几天都没人去那里,但他还是不放心地提醒几句。

两个小孩出门上学,家里就剩方应礼、周慧岚跟牛娃,周慧岚在陪着牛娃玩用稻草折的小蜻蜓,看着周慧岚比他心灵手巧,更加会哄小孩子。

午时的太阳光进到前堂里,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初夏的农村开始燥热起来。方应礼让周慧岚跟牛娃去里屋玩,那里阴凉,坐着比较舒服。

让周慧岚带小孩去里屋是有原因的,方应礼刚醒,下午肯定有人上门来问东问西,周慧岚刚嫁过来不久,很多人都不认识,还有一些人……想到之前传着的绯言绯语,他眼神冷了下来,现在没时间处理,不代表他真的不介意这件事。

于是出门前,他特意关了前堂走道的门。

走时,把家里的锄头跟竹篮子一起带走,还有一顶草帽。

草帽戴上,按照原身的记忆,方应礼步伐加快不少,他穿越到这里来,并不了解这边的风气。所以一开始接收到记忆时,还为八字硬克死双亲老婆这件事感到震惊。

这半天接触下来,他觉得有这样的风气好像也正常?

这边教育落后,连中学都没有,唯一的中学在路东农场,村里目前在路东中学读书的学生不多,十根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大多数人都跟原身差不多,读到小学五年级毕业就不再读书。

原身读书时间不算太晚,小学五年级毕业的时候是14岁,还不到16岁上工的年纪,当时原身的爷爷家有牛,他堂哥比他大五岁,早过了放牛的年纪,所以原身放了两年的牛才去的生产队。

这期间,原身学到不少东西,他还跟爷爷上过很多次山,认识不少的中草药,这个时候的野生草药能卖钱,价格不贵,但不好找。可是能挖到的都是钱,谁都想去挖。

他不用上工,有大把的时间,最厉害的时候挖到的草药能卖到五块钱,不过大多数都是几角一块的。那段时间,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上不少。

可惜不是天天能去挖草药的,有时候一天都挖不到一根。

草药是论斤收购,大多数时候都是攒个一星期去农场那边,买给那边一个叫做“陈二”的卖货郎,他挑着担卖杂货跟针线之类的小物件,会收购碎布料跟草药,去镇上倒卖给中医诊所,赚个差价。

如果能去镇上就好了,镇上工作机会多,以方应礼目前的水平来看,想要找到个工作应该不难?

方应礼不是很有信心,这个时候是吃关系户的,原身在镇上一个亲戚都没有,他还没有学历,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更是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今年的高考时间已结束,成绩都出来了,不过也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哪怕是明年的高考,方应礼想去参加也参加不了。

所以想要从高考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这里入手,对方应礼来说比登天还要难,他可以直接放弃这条路了。

至于做生意,不在方应礼的考虑范围内。

一是家里这么穷,剩下的两块三毛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花完,二来他们家还欠着陈婶子10块钱。

他好像记得方大力说过他老婆现在教学工资每个月有40块,但农民是挣不到这个钱的。原身妈有时候做小工,给别人建房子时搬砖,每天有一块五毛钱。

但不是天天都有,一年干不到几次。对于他们来说一年挣到10块钱就很不错。

普通人家每年会在生产队里分到粮食,所谓的“人七劳三”说的就是上交公粮后,剩余的三成按照工分来算。

但分下来的粮食其实并不是很多,满打满算,每天分不到一斤粮食,这还是有工分的才能分到粮食。

原身家就只有他跟他妈有成年人计算的工分,弟弟妹妹还有牛娃是没有的,只有补贴份额。

弟弟妹妹现在年纪大,吃的粮食并不算少,加上自家田地每次产的差不多两百公斤粮,扣掉稻谷加工环节损失掉一部分,每年不过增加三百多斤。

所以,原身家的粮食一直都是紧巴巴的。

好在还有0.2亩的旱田,平日里煮粥少加点米,多放点其他青菜进去,也能填饱肚子,就是更容易饿。

除此之外,原身家并没有其他多余的收入来源。

想要靠着目前的状况改变命运,是绝对不行的,方应礼想通这一点,什么宏伟大志已经抛到后脑勺了。

还不如走一步看一步,先把旱田里的情况摸清楚,明天去公社报道,努力把这次的工分补齐,接下来再琢磨着怎么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