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 6 章
吴彩儿是真没想到,自己不过就是过来看看,居然还赚了三十五文钱,要不是一个人忙不过来,她都有心自己经营酒楼了。
把锅洗了,收拾了下火塘,确定是没有火苗,又打了水,往里面浇了。
小心能使万年船,火可不是弄着玩的东西,再三确定不会起火,吴彩儿才出了厨房,又上二楼雅间转了一圈,打量一番,才是下楼,锁门回家。
走到半道,吴彩儿想起是得去粮店买点米、面,家里米不多了,面也就够摊张大点的饼,如果不赶紧买,顶多是支撑个三四天就得断炊。
可她自穿越过来,很少出门,又没继承到前任的记忆,这会儿要去粮店,真的是两眼一抹黑,该走哪条道,往哪边去,是一概不知。
想了想,回去问何娘子自然是不能回去的,白费那功夫干嘛,还不如就在路上寻个人问一下呢。想到这儿,吴彩儿便开始打量四周,幸亏这会儿正巧是饭点,来来往往,行人不少,从中挑了个面善的妇人,走了过去,带着笑打招呼道:“这位婶子,我向你问个地儿。”
妇人停下脚步,打量了吴彩儿一眼,心里嘀咕,这么个俊俏妇人是哪家的媳妇哦,怪好看的。嘀咕归嘀咕,但也不耽误回答:“没事儿,孩子,你问吧。”
“婶子知道附近的粮店在哪吗?”吴彩儿问这个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按理说,是不应该不知道粮店在哪里的。
妇人“啊”了下,有些不敢相信这么大的人不知道粮店在哪里,不过她疑惑归疑惑,还是将粮店的位置告诉了吴彩儿:“你顺着这路直走,看见左边有桥的话,就过桥,下了桥直走,注意右边,没多久就会看到粮店了。”怕吴彩儿不注意过了粮店,叮嘱道:“那家粮店是挂着灯笼的,半新不旧的大红灯笼,门口还挂了桃符,注意一点不会走过的。”
直行,遇桥左拐,直行,注意街道右边,看到大红灯笼就是了。
脑海里过了一遍,确定是记住了,吴彩儿欠身拜谢:“谢谢婶子,扰你回去吃饭了。”
“没事没事,就几句话耽误不了,你赶紧去吧,赶紧买了粮食回去做饭,时辰可不早了。”老妇人是不觉得自己被耽误了午饭,她回去吃现成的就行,反倒是担心起吴彩儿,这会儿买了米面,回去做饭,那得很久才能吃上,早过了饭点了。
吴彩儿:“我午饭已经是吃过了,就是看家里的米面不多,便想着出来买一点。”她刚刚是有买一个炊饼,一个人不高兴煮,时间也不早了,就对付吃一下。
“哦哦,这样啊。”老妇人听说吴彩儿吃过了,便点了点头,放下了一丝担忧,聊了几句,就走了,她得赶忙回去,不能让全家人就等她一个。
县城说大不大,但也不小,按着老妇人的指点,吴彩儿是走了一路,估摸着有三里多地,带着点喘,找到了粮店。
确实如同老妇人所言,大红灯笼,挂着桃符,很好认。
这会儿饭点,粮店里就一个小二扒着饭,掌柜还有账房是都没在,应该是外面吃饭了。
小二见着客人,忙丢开饭碗,快速的嚼着,两三下,大力往下咽,嘴里不剩多少米的时候招呼道:“嫂子是有什么要买的?”
小二年纪很轻,嘴边绒毛刚长出来,声音也是公鸭嗓,身量不高不矮,体重也不胖不瘦,肤色是健康的小麦色,瞧着很精神。
吴彩儿被称呼嫂子,一愣,她还不知道自己这个身体有没有结过婚呢,没一点迹象。不过不仅是连丈夫的迹象,就连父母长辈存在的迹象也没有。
其实这很恐怖的,一个女子,独自生活在一处大宅子里,有不少钱,但,却没有亲近人。
这很不可思议,古代可不是现代,宗族、家庭,可不会让一个人独自的待着,一个人,也不可能在这样一个时代,很好的活着。
可吴彩儿穿过来的这个身子,却是处处表明,就她一个人生活,而且居然没有人上门欺侮,这是很奇特的。
要说吴彩儿没察觉这一点,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故意不去往这方面想,不去思考,这具身体的具体身份,以及还有没有家人。她是故意不去寻找,怕寻到熟人后,会带来大麻烦。
对于小二称呼自己为嫂子,吴彩儿是囫囵应了,告诉对方自己的目的:“我想买点米,还有面,你这边是个什么价?”
小二领着吴彩儿往里面走,介绍道:“我们粮店在县城里价格可是有名的公道,你来瞧瞧,有新米,也有陈米,嫂子是要哪种?”
陈米也是有分,有那种瞧着还好,也有那种已经暗沉的米。新米的话,是那种瞧着就舒服的白,也没蛀洞,闻着也有股纯然的米香味。
指着看着还好的一种陈米,小二道:“嫂子,这是前年的米,保存的还好,多过几遍水,吃着是吃不出来异味,价格在八百文一石。”又指着旁边差些的,道:“这个就要便宜些,七百文一石。”
新米,也不是谁家都会买的,很多穷苦人家,会买陈米。
吴彩儿扫了一眼,便放弃了,她宁可是少吃一点,也不会买这些陈米的,味道不好,她有些吃不下去,所以是让小二介绍新米:“你和我说说新米吧,我买点新米。”
小二是看吴彩儿穿着,不像是有钱人家出来的,所以是给推荐了这些陈米,现在见对方问新米,忙带着吴彩儿往新米那儿去。
“嫂子自己来看看,这新米好不好,一石一两银子,这还是去年风调雨顺,价格才这么便宜,不然有点歉收,这价格可就不是这点了。”
吴彩儿伸手抓了一把米,摊到手上,细细瞧了,她还真怕对方新米和陈米混一下卖给自己,瞧了之后,吴彩儿发现确实都是新米,最起码这一袋是这样。
粮食的价格吴彩儿是有听过一嘴,就是贾牙人问的,说杨远往年买米都便宜些,去年收成好,今年米面价格都不高,问他今年买米是不是还便宜,记得当时杨远说他买新米还是要比他们买便宜一些,在九百六十文一石,贾牙人说她买的话在一两一石。
小二开的一两,看来是没有因为没见过自己而要个高价,吴彩儿道:“我要一斗米,面也来一些,恩,面粉就要五斤吧。”
听了吴彩儿要的,小二让等一下,去拿了珠算,咔咔,掰了一番,道:“一斗米,一百文。面粉的话,十三文一斤,五斤是六十五文,总共一百六十五文。”
吴彩儿身上是有钱的,有一个碎银子,铜钱也有二百文左右。
在古代,银子是不太好用的,尤其是对于小户人家更是如此,大多还是铜钱。
将那吊钱拆开,仔细数了一百六十五文,递给了小二,剩下的几十枚,拿绳子串了,继续塞进了衣服里。
出门带这些钱真的是让吴彩儿受够了,笨拙而且又重,但没办法,这古代可没手机支付,再麻烦不喜欢也要带着。
小二接过钱,是也仔细数了一遍,确认了数目不差,搁进了柜子里。
麻利的帮吴彩儿称面,还有装米。
米面是分开装,那种麻袋,这两个袋子又收了吴彩儿十五文。
东西都称好后,吴彩儿为难起来,这面还好,就五斤,她还能拎得动,可这一斗米,约摸有10kg,也就是拢共二十五斤。
二十五斤,如果说是一瞬间,那么咬咬牙,吴彩儿还是能够拎得动,不过,她家离这儿可有三里多地,负重二十五斤走三里地,那根本就办不到!
小二是看出了吴彩儿的为难,他道:“嫂子,要不你回去让大哥过来吧,这些米面帮你收着,放心,我们店最重诚信,满县城都是知道的,不会因为你离开而动你袋子里的粮食的。”
回去也没用啊,家里可没个男人,吴彩儿自家知道自家事儿,没有走,问道:“可知道附近有牛车没有?”马车不要想,那是稀罕物,驴车和牛车才是平民能够用的着的。
小二刚要答,这时候门外进来一个女子,朗声道:“快,给我称一斗米,陈米,就那不是顶坏的那种。”
眉眼好看,肤色不是极白,却也不黑,身高约摸到了吴彩儿眉毛,在这时代,算是高的。
小二显然是认识的:“好,你等着这就给你称,对了,你可知道刘家大伯在附近不,这儿有个嫂子想要叫牛车。”
女子道:“怎么,就不让你姐我挣点钱,我家驴儿也能送呢。”转头去看吴彩儿,张嘴要喊嫂子,可一想自己的年纪,又摸不准是不是自己要大些,最后道:“额,也不叫你嫂子了,估摸还没我大呢,我叫王妮儿,你呢?”
“吴彩儿。”
“哦,彩儿,你要叫车啊,不如让我送你,放心,我有把子力气,不会让你动手搬的。”王妮儿是不想错过赚钱的机会,既然碰上了,自是要赚的。
吴彩儿并不介意是谁送,只要能够送到家里就是,点头道:“好。”
见吴彩儿答应,王妮儿便催促起来:“你这猴头最是磨蹭,该告诉你家掌柜,饿你几顿。”
手里不停,小二道:“姐,你可劲冤我吧,我哪里磨蹭了,快过来看看,有没有少你的称。”
王妮儿往那去,仔细瞧了下,点头:“谅你小子也不敢少姑奶奶的称,皮剥了你。”
将手里的袋子递给小二,王妮儿动手和小二一起将米装了,将铜钱数了,给小二。
“走,彩儿你家在哪。”王妮儿动手,把东西搬到驴车上,招呼吴彩儿坐好。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求收藏,打滚求收藏,不给收藏就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