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崇祯皇帝终局

崇祯执政共十七年,至大清开国,恰是一半。皇太极先收察哈尔,再征朝鲜,使李朝俯首称臣。满八旗、蒙八旗之后,再建汉八旗,实力日蒸,从此一心西顾。而农民军自荥阳大会后,加强了联络、协调,队伍日益壮大。

此后八年,崇祯再无新意,再无建树,唯有拆东墙补西墙,一日难过一日。调度乖戾,用人不明,自毁长城,难收人心,奸相当朝,良臣殆尽。虽是勉力支撑,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将太子朱慈烺和永王朱慈炤、定王朱慈炯送出,周皇后、袁贵妃上吊自杀,其他妃嫔被崇祯亲手一一砍杀,十五岁的长平公主被崇祯砍断左臂,昏死倒地,崇祯再难下手,留了公主一命。三天后,李自成在煤山找到上吊自杀的崇祯和总管太监王承恩尸体。崇祯衣内搜得一纸,上写“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李自成将崇祯、周后、袁妃一同葬入早逝的田妃墓。时内臣不降殉难者还有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太监褚宪章、张国元、方正化。

最先出降的是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仪门,向农民军投降,司礼掌印太监王德化率内员三百人至城门外迎李自成。

李自成入城之后,搜得各库存银竟达三千多万两,金千万两。其中户部存银仅五十万两,其他大多为内帑所贮。李自成逼迫大明遗臣捐钱,严拷之下,竟得七千万两,其中太监所出与勋戚同,比文武百官多出一倍。

刘宗敏掳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爱妾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李自成连战皆北,入京四十二天后撤出北京。

《明史·流贼传》中评价庄烈帝:

庄烈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庄烈虽锐意更始,治核名实,而人才之贤否,议论之是非,政事之得失,军机之成败,未能灼见于中,不摇于外也。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当夫群盗满山,四方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抚两端,茫无成算。内外大臣救过不给,人怀规利自全之心。言语戆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其所任为阃帅者,事权中制,功过莫偿。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驭过严而至于不能制。加以天灾流行,饥馑洊臻,政繁赋重,外讧内叛。譬一人之身,元气羸然,疽毒并发,厥症固已甚危,而医则良否错进,剂则寒热互投,病入膏肓,而无可救,不亡何待哉?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流贼也。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历朝历代均不乏良、平、李、郭之辈,唯在上能慧眼识之,任用专笃。远之弃之已是庸主,而崇祯是贬之逐之杀之。庄烈之败,首在用人。人人都知谄媚之徒必佞,直言之士必忠,但人人都喜近佞远直,人性之先天缺陷。成就任何事业,用人都是首务。用对人是关键,但也最难。其次在用钱。

明朝末年,一千万黄金约合八千万白银。崇祯朝年税收不过三百多万两白银。如果把这一亿一千万两白银用于招抚、减赋,则起义烈焰可缓甚至可平亦未可知;用于边事,使将士用命,武器更新,大明王朝当可再苟延残喘若干年,何至白白送与李自成?有一种说法,认为崇祯根本不知道帑银有多少。真是如此,也说明崇祯用人失误。

名噪人物终局

朱慈烺——太子和永、定二王走散,十五岁的太子匿于民间,在李自成严旨搜捕下被迫出降。永、定二王投外祖父周奎府,被周奎献出。

李自成并未加害三人,后均不知所终。

袁崇焕——死时47岁。乾隆四十七年皇帝亲为其平反。

公元1952年,国家主席毛泽东亲笔批示保存袁崇焕墓。佘义士的后人始终遵循先祖遗嘱,为袁崇焕守墓,直至公元2004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政府市政规划,拆迁守墓平房,共计374年,但佘家后人依旧在祠堂内守墓。墓在“文革”中被毁,2002年重建,2006年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在广渠门内,庙在龙潭公园内。

郑森——即后来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南明隆武元年(1645),郑成功得封忠孝伯、御营中军都督,赐国姓、改名成功。清军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郑成功哭谏不听,遂与其父决裂,与叔父郑鸿逵(郑芝豹)、郑芝莞起兵抗清。

清军攻打闽南南安,其母田川氏已从日本迁居南安,于战乱中自缢身亡。郑成功先后攻取金门、厦门,取得海上控制权,留叔父郑芝莞守厦门,被清军偷袭得手,郑成功将怯战以逃的叔父郑芝莞斩首。

顺治十年二月,清廷遣郑成功亲弟郑渡、郑荫往议和,郑成功拒绝联师北伐,一度以大军包围金陵,震动东南,后功败垂成。率军渡台湾海峡,击败荷兰人,占领台湾。康熙元年五月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

黄宗羲——黄尊素子。为父申冤归乡后,发愤读书,终成一代大家。著作宏富,在经学、史学、思想、地理、天文、历算、经济、教育诸多方面都有精研著述,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首倡“民本”、“民主”思想,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清军入关后,召集里中子弟数百人组成“世忠营”参加反清战斗,达数年之久。失败后返乡闭门著述,清廷屡次诏征皆不就。享年86岁。

倪元璐——蒙谗言罢归。崇祯十五年闻清兵入关,北京震动,求救兵于天下,毅然尽鬻家产以征兵,募死士数百人驰赴京师,崇祯拜为兵部右侍郎,再拜户部尚书,又拜礼部尚书。

李自成入京,城陷之日,整衣冠拜阙曰:“以死谢国,乃分内之事。死后勿葬,必暴我尸于外,聊表内心之哀痛。”遂自缢殉国,卒年52岁。亦是一代书画大家。

张溥——温体仁为首辅,向崇祯进谗言,并指使人炮制出《复社首恶紊乱漕规逐官杀弁朋党蔑旨疏》,又制《复社十大罪檄》。复社中有黄道周等大臣,作《留都防乱公揭》揭露阉党。温体仁被罢官,张溥等复社成员出金二十万赂要津,全力推动座师周延儒复出。

周延儒复出不久张溥即病卒,时年40岁。张溥时为文学领袖,一生著作宏丰,编述3000余卷,著有《七录斋集》文12卷,诗3卷;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春秋三书》32卷、《历代史论二编》10卷、《诗经注疏大全合纂》34卷;为《宋史纪事本末》及《元史纪事本末》补撰论证;另著有《万宝全书》,记述博弈娱乐(如象棋棋谱、中式骨牌)概况。32岁主盟召开著名的虎丘大会,“山左、江左、晋、楚、闽、浙以舟车至者数千人”,朝野震惊。

吴伟业——崇祯十年迁东宫讲读官,十二年再迁南京国子监司业,十三年升中允谕德。十六年升左庶子。崇祯自缢煤山,吴伟业号痛欲自缢,为家人所觉阻之。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召拜吴伟业为少詹事,居官仅两月,因与马士英、阮大铖等权臣不合谢官归里。

顺治十年“诏举遗佚,荐郯交上”,有司再三敦逼,吴伟业控辞再四,二亲流涕相求,不得已乃应诏入都,授秘书院侍讲,寻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四年借口身体有病辞官归里。

康熙十年病死,时年64岁。吴伟业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后人称之为“梅村体”,一生写诗千余首。戏剧作品有《秣陵春》、《通天台》、《临春阁》等。专著有《春秋氏族志》、《春秋地理志》、《复社纪事》、《绥寇纪略》等。

秦良玉——秦良玉独子马祥麟被征调到湖广御农民军,战死襄阳。死前给母亲写信:“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见儿绝笔,秦良玉泪下如雨,心如刀割,提笔在信纸上写道:“好!好!真吾儿!”崇祯自杀,秦良玉服孝痛哭。

清军南侵,秦良玉已73岁,毅然接受南明隆武政权赐封太子太保、忠贞侯封号以及总镇关防官印,继续高举扶明抗清旗帜。

南明永历二年,永历帝加久卧病床的秦良玉太子太傅,良玉瞿然而起,拜伏受诏,感泣道:“老妇朽骨余生,实先皇帝恩赐,定当负弩前驱,以报皇恩!”但几日之后,秦良玉病重抱恨而终,葬于石柱县东龙河北岸的回龙山(今石柱县大河乡鸭桩村),享年75岁。

杨嗣昌——杨鹤子。崇祯十年,受命为兵部尚书,主持镇压农民军。张献忠、罗汝才等兵败降明,李自成被击溃,残部18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

次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十二年五月张献忠谷城再起,各地农民起义烈火复燃,崇祯帝命杨嗣昌督师,击张献忠于太平县玛瑙山(今四川万源县),大破之,斩3600余人,坠谷死者无算。十四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阳,杀福王朱常洵。二月张献忠袭襄阳,杀襄王朱翊铭,朝野震惊。杨嗣昌大恸曰:无面目见上,遂服毒死,年54岁。

孙传庭——崇祯九年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擒杀闯王高迎祥。十一年捕杀农民军2000余人,与洪承畴合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仅以18骑突围。陕西境内的农民军被镇压。再率部入河南,大败十三家。八月清兵入长城,奉召主持京师防守,升兵部右侍郎,指挥各路援军。

孙传庭请见皇帝,因杨嗣昌阻挠而未成。孙传庭引病告休,崇祯怒而囚之。十五年再度起用为兵部右侍郎。

五月李自成与罗汝才合兵西进,孙传庭战败。崇祯十六年授兵部尚书,并加督七省军务,在潼关战死,年51岁。

卢象升——崇祯九年九月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十一年冬,清军南攻。与清军多次作战,屡战屡胜。一意主和的杨嗣昌不但不报,反而诬卢象升按兵不动,并断绝了他的给养。

卢象升率领不到5000人的部队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与清军作战,陷入重围。激战终日,力竭阵亡,年仅39岁。后追赠兵部尚书,谥忠肃。有《卢忠肃公集》。

曹变蛟——曹文诏侄,生年不详。文诏死,曹变蛟被洪承畴荐为副总兵,因击杀高迎祥升为总督佥事、临洮总兵官。

后于潼关击败李自成,再晋左都督。后随同洪承畴入京师,屯遵化,用为东协总兵官。崇祯十三年清兵南侵,五月从洪承畴出关,驻宁远,大战清兵,屡获胜利。后被清军偷袭屯粮之所,辎重尽失,粮道被断,因此连吃败仗,大同总兵王朴、山海关总兵马科、宁远总兵吴三桂、山西总兵李辅明相继逃跑,只有曹变蛟、王廷臣两镇之兵坚守不动。半年后,副将夏成德做内应,松山被攻克。清军诱降,曹变蛟、王廷臣和辽东巡抚邱民仰以及参将以下百余人持节不屈,全部壮烈殉国。

左良玉——在陕西、河北、河南三省围剿农民军的过程中有胜有负。崇祯十一年大败张献忠,并挥刀击中献忠。

十三年,杨嗣昌拜左良玉为平贼将军,在川陕交界的平利重挫张献忠,加太子少保。十七年封宁南伯,北京城破,崇祯自缢,左良玉尽出私财二三万,散给诸将,稳住军心。福王立,晋宁南侯,拥兵80万,成为南明重要屏蔽。弘光元年以“奉太子传国密诏清君侧”为名,传檄讨马士英,被黄得功击败。四月至九江,已是久病之躯,江督袁继咸责以大义,良玉大哭曰“予负袁公!”呕血数升而死,时年47岁。其子左梦庚拘袁继咸,降清。袁继咸为清兵所执,不屈身死。

祖大寿——生年不详。献大凌河归降皇太极后,即请归锦州为内应。旋即负约,又为崇祯守城10年。皇太极两次御驾亲征攻打锦州、宁远,都无功而返。崇祯十一年击败多铎军,擢为少傅左总督。

十四年四月,清兵再围锦州,整整一年,洪承畴14万援军被击溃,洪承畴被俘。祖大寿粮尽援绝,再次投降。

降后为满清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写信劝他的外甥吴三桂投降,吴三桂拒绝。顺治十三年病死。

钱谦益——崇祯十四年,娶名妓柳如是。

十七年,福王朱由菘在南京建弘光政权。钱谦益谋就礼部尚书。清顺治二年,清兵进逼南京。柳如是劝钱谦益殉国,钱不能。弘光亡,钱降清,为礼部侍郎,充修明史副总裁。顺治三年称疾乞归。

四年受谢陛案牵累被逮,柳如是扶病随行,上书陈情,誓愿代死或从死。顺治五年又因黄毓祺案受株连囚狱。经柳如是全力奔走营救,请托斡旋,才得以免祸。出狱后,暗中与西南和东南海上反清复明势力联络。康熙三年病死,享年83岁。钱谦益文章名扬四海,号称“当代文章伯”,开创了有清一代诗风,领袖群伦。

洪承畴——崇祯九年率军在临潼大败农民军,高迎祥中孙传庭埋伏,被洪承畴俘虏,解京磔死。

十四年清兵围锦州,祖大寿告急。洪承畴率八总兵兵马驰援,重挫清军,但在崇祯催逼下贸然出战,被清军切断明军粮道,断绝归路,三总兵遁走,十数万人土崩瓦解,先后被斩杀者53000多人,自相践踏死者及赴海死者无数,洪承畴突围失败被俘降清。

清兵入京后,被顺治任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授秘书院大学士,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及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尽量避免过多的武装冲突和流血,为促使国家迅速统一和安定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斩杀了拥护明王室的左佥都御史金声、大学士黄道周、长乐王朱谊石、瑞安王朱谊防、金华王朱由产、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谊贵等人领导的抗清武装,他的母亲和弟弟洪承畯也面责他不忠。康熙四年死,享年73岁。

周延儒——崇祯十四年复起用为首辅,加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任用东林党人,免除战乱地区百姓所欠粮税,允许受灾地区百姓以夏麦代漕粮,赦免戌罪以下犯人,起复因谏遭贬的官员,起用有名望的朝臣,追赠已故大臣。

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安宁,朝野称贤。十五年正月初一,帝受群臣朝贺,揖拜周延儒说,“朕以天下听先生。”十五年清兵入关,延儒自请视师,假传捷报。数日后真相被揭,自请流放,崇祯许驰驿归。后贪鄙纳贿之行昭彰,捕入京师,帝命自尽,籍其家,时年51岁。

温体仁——周延儒去,温体仁任首辅。

常熟民张汉儒告发钱谦益、瞿式耜居乡不法,温体仁拟旨逮钱谦益、瞿式耜下诏狱严讯。钱谦益求司礼太监曹化淳为之解免。钱谦益再行贿抚宁侯朱国弼,使参劾温体仁。

温体仁侦知,密奏崇祯,并请治曹化淳罪。崇祯把温体仁所奏转示曹化淳。曹化淳惧,指张汉儒为奸民,枷死。崇祯十年六月,温体仁引疾,得旨放归乡里,十二年卒于家,年67岁。

温体仁为首辅八年,“专务刻核,迎合帝意”,故恩礼优渥,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阶左柱国,兼支尚书俸禄,时无与并者。但未尝建一策,且与朝士结怨甚深。死后赠太傅,谥文忠。南明弘光时削其赠谥。

李自成——崇祯九年,高迎祥被俘杀后被推为闯王,屡败明军,击杀明总兵侯良柱。十年冬遭明军伏击,将卒伤亡散失甚众,率部将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隐伏于陕西商洛山中。十二年复起,得牛金星、宋献策,纳李岩均田免赋建策,深得民众拥护。十四年春执杀福王朱常洵。与罗汝才合兵,众号百万,先后执杀明总督傅宗龙、陕西巡抚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十五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杀罗汝才。十六年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在北京称帝,次日出逃。十七年五月在湖北通山被清军击杀,时年40岁。

张献忠——崇祯十一年正月受朝廷招安授予副将。

十二年五月重举反明大旗。十四年于开县黄陵城大败明军,长驱出川,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十六年据武昌,称大西王。不久克长沙,宣布免征三年钱粮。十七年八月破成都,号称六十万大军,蜀王朱至澍及嫔妃全部自杀身亡,再号称秦王,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后称帝,以成都为西京。

清顺治二年,南明福王弘光政权灭亡,清朝下诏诱降张献忠,献忠置之不理。三年七月,放弃成都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尽杀其妻妾子,对义子孙可望说:“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表明了联明抗清的决心。

十一月在四川被清军击杀,时年40岁。

吴三桂——受清廷封平西王。

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平灭陕西等地的农民军余部,并灭张献忠。顺治十四年攻占南明云贵等地。十六年奉命镇守云南,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晋封平西亲王,兼辖贵州省,永镇云贵。十二年康熙下令撤藩,吴三桂叛清,自称周王,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

十七年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改穿明朝皇帝冠袍,同年秋病死,年67岁。孙吴世璠继位,二十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几乎被彻底杀光。

孔有德——清崇德元年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入关后随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

顺治三年授平南大将军,进攻南明永历政权。五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九年,被张献忠义子李定国围困在桂林,兵败自杀,时年41岁,被李定国焚骨扬灰,朝廷破格予以厚葬,为孔有德建衣冠冢。唯一幸存的女儿孔四贞被孝庄皇后收为养女,封和硕公主。

耿仲明——顺治初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复从豫亲王多铎西讨李自成,移师江南。三年,大破明将杨国栋,克衡州、祁阳、武冈诸郡县,获明将郭肇基。六年改封靖南王,赐金册金印,与尚可喜征广东。师既行,刑部奏论仲明部下梅勒章京陈绍宗等纵部卒匿逃人,罪当死。

朝廷谕仲明,察随征将士携逃人以往者,械归毋隐。仲明察得三百余人械归,上疏请罪,吏议当夺爵,上命宽之。仲明未闻命,十一月抵吉安,自经死,年46岁。其孙耿精忠为靖南王时,随吴三桂叛清起兵。康熙二十一年三藩之乱彻底平息,耿精忠被凌迟处死。

尚可喜——顺治六年封平南王,二月攻陷广州,四十万平民死难约五分之一。驻粤26年,维持社会秩序,重建封建礼教,安抚明末遗民,促进农业生产。康熙十二年第十一次疏请归老辽东,获准。吴三桂起兵反清,尚可喜不从,康熙令留镇广东,独撑局面,牵制10余万叛军无法全心北上。广东十郡已先失其四,广州城危如累卵,尚可喜在后院堆柴欲城破时举火自焚,康熙晋其为平南亲王。十五年二月,其子尚之信响应吴三桂,发兵围困其父府邸。十月二十九日尚可喜病逝,时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