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尘埃落定 开战反战

蜀汉章武元年,新鲜出炉的大汉皇帝刘备抛出了东征的议题。此举立刻便在成都朝廷内引爆了激烈的论战,反对得最为激烈、立场最为鲜明的,是跟随刘备多年的翊军将军赵云。

赵云义正词严对刘备道:“咱们的仇人是曹操,不是孙权,只要灭了曹魏,孙吴想不臣服都难。如今曹操虽然死翘翘,但他的儿子曹丕篡位,我们应该顺从天下民心,出兵北伐关中,占据渭水、黄河上游,则关东义士必定会接应我们,此乃正义之战。现在我们先和东吴开战,只怕会没完没了,反倒会令曹魏坐收渔利。”

除了赵云之外,广汉人秦宓也认为天时不对,不可伐吴。

此时的刘备已是战意昂扬,他懒得说服这些反对派,干净利落地将秦宓打入大牢,然后令赵云留守江州,不得随同出征。

即使不看之后惨败的结果,以当时的客观情势来看,刘备集团才刚历经两次严重挫败,兵力有限,想要夺回荆州的确非常困难。就算成功取得南郡,又要同时面对北、东两面的夹攻,怎么算都是一笔赔本生意。

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刘备执意出兵荆州?

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个被经常拿出来讨论的话题,最常见的答案,当然是刘备对关羽的兄弟义气,当时曹丕身旁的谋士刘晔便对刘备攻吴做出过非常深入的分析。

刘晔认为:第一,刘备集团原本就是个战斗集团,之前的失利只能用之后的胜利来弥补,一定要不停地发动战争,才能强大自己;第二,刘备和关羽关系非比寻常,在这个以道义自诩的集团中,刘备如果说出“对孙权要‘以德报怨’”之类的屁话,恐怕连自己内部这关都过不了。

这两个理由当然都成立,但笔者认为刘备非要攻打荆州不可,主要还是因为来自荆州兵团的压力。

当年刘备带了几万名荆州军人来到蜀中后,许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梦想:你们将是天府之国的主人,拥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当你们再次回到故乡时,你们不只是富人,还是英雄,将受到所有父老乡亲的尊敬与崇拜。

结果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梦只实现了一半。

荆州人倒是成了益州的主人,财富确实是积累了不少,但故乡荆州却丢了,还是丢在“万恶”的江东人手中,荆州军人们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什么北伐中原,老子现在可没这个心情,回家!走人!

刘备称帝时拜马超为凉州牧,拜张飞为司隶校尉,拜吴懿为关中都督,可见刘备其实还是将凉州、关中作为主要的战略目标,但在荆州兵团的强大压力之下,他必须先将兵锋东指,至少也要向孙权讨一个说法先。

在这场有关“开战或反战”的论战中,一个关键人物的态度,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便是刚成为帝国二把手的诸葛亮。

然而遗憾的是,在这场论辩中诸葛亮始终保持沉默,并没有表明立场,直到隔年刘备战败的消息传回来,留守成都的诸葛亮这才叹了口气,不无伤感地说:“如果法正还活着,他一定可以劝阻老板东征,即便是东征,也不会败得连裤子都不剩。”

诸葛亮这句著名的“马后炮”,引来后世的无限遐想,最常见说法是:和法正相比,诸葛亮根本不受刘备的信任,所以战前的发言没有分量。而一些“反亮”人士则认为这种论调恰恰是诸葛亮“军事才能的不足,沟通能力欠佳”的有力证据。

易中天教授在他的《品三国》中有另一番见解,他认为:在此时此刻,刘备和诸葛亮已经面临理念上的分歧。刘备想割据,而诸葛亮重复兴。这种理念上的冲突,造成诸葛亮在此紧要关头的闭口不语。

易先生的解释对不对呢?

笔者不敢说错,但总觉得太过于“形而上”了,所谓“理想、民族、大义”之类,跟现实相比,显得是那样苍白而无力,我们只要稍微留意下诸葛亮当时所身处的内外环境,就不难发现他有口难言的真正原因。

问题仍旧出在江东那边。

自吕蒙死后,诸葛瑾接替了南郡太守的位置,倘若刘备东征,诸葛瑾所在的南郡,必定是第一目标,诸葛亮和他老哥虽分属两个阵营,但兄弟关系是铁一般的事实,此刻他如果提出任何反战言论,必然会被人理解为“以私废公”,甚至是“私通外国”(后来诸葛瑾在江东就有这样的传言),即便刘备信任诸葛亮,但这份信任也将大打折扣,倒不如省点口水,中立就好。

另一方面,诸葛亮本身就是荆州集团的代表,一大票荆州干部都是他领进门的,当这些同侪都用荆州方言高喊“消灭东吴、还我荆州”时,诸葛亮恐怕也不便提出相反的意见,因此,中立就好。

有些时候,分析事情没必要想得那么复杂,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分析出来的结果也许更加贴近真相。

话说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六月,东征决策拍板定案,刘备亲自来到巴地首府江州,各路蜀军也陆续集结,准备顺着长江水流,一举荡平荆州。然而就在出兵的前夕,一个传令兵突然冲入刘备大帐,说巴西阆中军队有密报,十万火急。

巴西?阆中?十万火急?

刘备只觉得眼皮一跳,失声道:“难道……三弟他出事了?”

很遗憾,刘备这次猜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