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尘埃落定 张飞之死

张飞死于一场谋杀,他手下部将张达与范疆在发兵前一天动手,将其刺杀,并割下首级,顺江逃亡,投奔孙权。

张飞的死,在史料上的记载就这么简略,我们不知道张达和范疆的作案动机,也不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杀死了这位万人敌。

好在《三国演义》将这些空白情节补足,所以我们现在都知道,张飞是为了帮关羽报仇,责令张、范二人连夜打造白盔白甲,否则处斩。张、范发现这根本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铤而走险,趁张飞熟睡之际,一刀刺进张飞腹部,再割下其首级。

虽然上述是小说家言,不能当成历史来读,但小说上的说法,就真的一点历史根据都没有吗?

有,而且不止一点。

根据史料记载,关羽和张飞是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主管。关羽很讨厌那些读书的士大夫,但对待低阶士兵却相当友好。而张飞则正好相反,他礼敬读书人,还曾因敬慕刘巴的名声,特意跑到人家里睡了一晚,但他对待属下却相当苛刻,非打即骂,动不动还要砍人。刘备就曾警告过他多次,说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但他仍我行我素,最后果真死在自己属下的手上。

据此合理推测,张飞极有可能是对张、范二人进行了侮辱性的人身攻击,甚至是以死威胁,张、范二人或是为泄愤,或是为自保,于是合谋杀死了张飞。

张飞死后,遗体便葬在阆中,后人也在阆中为张飞立了庙。至于张飞的人头,其实也不在孙权那里。据说范疆和张达带着张飞的首级顺江逃亡,路上就将首级丢进了长江之中(大概是为了躲避盘查,毕竟那东西又大又沉,太过显眼)。张飞于是托梦给一位渔夫,将他的首级打捞起来,葬在四川东部的小镇云阳,使得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

云阳不久后也立了一座张飞庙,一直保留到今天,因为庙中收藏了很多名画字帖,使得云阳张飞庙比阆中张飞庙的名气还大。公元2007年长江三峡大坝兴建造成水位上涨,当地政府将张飞庙迁移了三十二公里。

镜头再转回公元221年。

张飞之死对于刘备东征的冲击很大,张飞在军中的资历最深,又担任过宜都太守,当初征服益州,他带兵一路沿长江打进来,对于长江沿岸作战经验丰富,再加上他擒严颜、败张郃的威名,各军都督的位置原是非他莫属。

失去了张飞,赵云奉命留守,马超又不得重用,刘备这回东征,显然缺少了一个既有威望,又有经验的将领担当起统筹、领导的角色。

不过,显然这些困难仍旧无法阻挠刘备进攻荆州的决心,他自己就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宿将,于是他决定亲自带领年轻的荆州将领,好好打这一场属于荆州人的战争。

经过刘备的重新组织后,担起都督诸军重任的,是南郡人、时任领军的冯习,前部则由同是荆州人的张南负责,这二位仁兄先前的事迹均不明,只知道是随刘备从荆州入蜀,估计两人的年纪都不大,职位不高,也没什么功劳,都督诸军或都督前部这种重责大任,自然也是头一遭。

有道是“每个人总要有第一回”,但那只适用于小打小闹,像这样大规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战役,派两位“新手”上场,只能证明此刻刘备的神志,已处于半疯狂的状态。

东征行伍中其他的荆州将领还有辅匡、傅彤、向宠(向朗的弟弟)、赵融、廖化等人,刘备让他们独立统率部队。这些将领在之前都没有可圈可点的醒目战绩,刘备或许是想利用这次作战给他们好好磨炼一下,希望可以从中提拔出一两个至少有刘封水平的统帅级人物。

参加东征的荆州人还有马良,当时他担任新帝国侍中一职,相当于国策顾问,是本次东行身份最高的文职官员。另外还有庞统的弟弟庞林,刘备让他加入黄权的部队,负责江北的作战。

除了荆州人以外,刘备还动员了巴地的将领,巴地多山,民风善战,自古有“巴将蜀相”的说法。

首先加入东征队伍的是巴将之首黄权。经过汉中之战后,他已经成为刘备最信任的巴蜀将领。他挺身而出,自告奋勇要为刘备打前锋,不过刘备当然不会让这位外乡人抢走荆州人的风头,便让他当镇北将军,率军从江北进军,防御北方的魏军。

随军出征的还有巴郡阆中人程畿。在刘璋时代,他曾担任汉昌县长,手握精锐的板循佣兵,是一个性格硬朗的悍将。另外一位非荆州籍的将领是吴班,他是吴懿的族弟,北方陈留人,细算起来也算是刘备的小舅子(或大舅哥),率领水军,担任全军前锋。

弃黄权而不用,却让自己的亲戚、同样非荆州籍的吴班担任前锋,刘备的私心可见一斑。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的复仇大军正式从江州开拔,沿长江直指荆州而来。荆州各兵团士气昂扬,打从入蜀以来,已经十年未尝一败,他们早已不是当年刘表麾下的那支仪仗队,这次面对江东水贼,荆州人要让他们把不该吃的吐出来,并付出相应的代价。

然而他们不知道,对于大多数的荆州将领及士兵而言,这次东征将是他们的最后一战。

刘备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