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逃亡 壹 流落江湖
父亲、兄长、妻子,伍子胥所有的亲人都死了,他现在是个无家的人。国家国家,没有了家,伍子胥从此对自己的祖国也再无半点感情。他后半生的唯一目的,就是报仇!为了报仇,他不惜借助别国的力量灭亡自己的祖国,他究竟是一个大丈夫、一个英雄,还是一个楚奸、一个卖国贼,这只能让后人去评说了。在这里我也不想妄下决断,我只想说,无论伍子胥是成就了千秋功名,还是招来了万载骂名,他,其实是一个可怜人,一个被命运玩弄,苦苦挣扎在背叛与仇恨之中的可怜人。可怜人自有可恨之处,也有可爱之处。他的所作所为,一切都是命运使然。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伍子胥敢爱敢恨刚烈坚忍的性格,决定了他宁愿轰轰烈烈地活着,也不愿悄无声息地死去。伍奢说得一点儿没错,伍子胥此生注定是一个干大事的人,他将一往无前,绝不回头。
如果一个国家不爱她的人民,那么她还有什么权力要求人民爱自己的国家?这句话在伍子胥那儿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而当伍奢父子在楚国引颈受戮的时候,伍子胥已经逃到了长江边上。他将所穿白袍挂在路旁的树上,引开追兵,孤身逃入了茫茫的大山之中。
追兵扑了个空,只好垂头丧气地跑回去复命。楚平王大怒,命令全国通缉伍子胥,画影图形,重赏知情报告者。
与此同时,伍子胥得知了父兄的死讯,他痛哭着奔跑在丛林沼泽之中,悲伤逆流成河。
跑了半天,伍子胥累了,他筋疲力尽地躺倒在一片荒草中,思索前路。
想了半天,伍子胥最后决定去投奔在宋国逃难的太子建。
可是好死不死,他刚跑出丛林,就撞上了一队楚国兵。
伍子胥慌忙逃命,却被来人叫住。
原来是熟人,刚从他国出使回来的楚国大夫申包胥,伍子胥的好友。
伍子胥不跑了,因为他知道申包胥的为人。这是个肝胆相照的好朋友,绝对不会害自己。
两个好朋友在这种情形下相遇,百感交集,可想而知。
伍子胥哭诉了一番,说:“楚王杀了我的父亲和哥哥,现在我该怎么办,兄可有教我?”
一边是臣子之忠,一边是朋友之义,申包胥的内心十分煎熬。他说:“我现在还能说什么呢?我要是叫你报仇,就是对楚王不忠。要是叫你不要报仇,就是对朋友不义。你还是走吧,就当我没有碰到你!”
伍子胥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杀兄之仇,不容于世。今吾将覆楚,以雪父兄之耻。”
申包胥喟然长叹:“你要为父报仇,作为朋友,我不会阻止你,也不会泄露你的行踪。但是作为楚国的臣子,我也有自己必须履行的责任。你能灭楚,我就能复楚,咱们各自完成自己的使命吧!”
言毕,两人洒泪而别。
命运无常,以至于斯乎!
从这之后,伍子胥和申包胥虽因家国之变,天各一方,却惺惺相惜,两心相知。可是这两个好友日后将各为其主,在战场上一决高下。
伍子胥终于逃到了宋国,和同病相怜的太子建会合了。可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一摊乱局。
宋国的国君宋元公长得很猥琐,又比较爱撒谎,宋国人都很讨厌他,结果宋国豪族华氏趁机造反,两边大打出手。伍子胥和太子建商量宋国不能待了,只好又收拾包袱逃到了郑国(今河南新郑)。
郑国当时在诸侯中属于亲晋派,和楚国的关系十分紧张,听说太子建和伍子胥跑来投靠他们,十分开心,立马将两人安排在五星级宾馆,好酒好肉招待。
郑定公很想帮太子建报仇,可惜郑国国小民弱,心有余而力不足。郑定公于是为太子建出主意说:“寡人不是不想为你报仇,只是凭我们郑国实在不是楚国的对手,你不如去找我们的老大晋国,他们比较牛!”
太子建一听是这么个理儿,马上动身去晋国寻求帮助。
晋国的国君晋倾公虽然身为中原诸国的盟主,却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他不敢和楚国作对,却打起了郑国的主意。
原来郑国虽然当了晋国多年的小弟,但一直都不是特别听话。再加上最近郑国的新任首相乃是鼎鼎大名的贤臣子产,这可是个厉害人物,晋国好几次去收保护费都被他硬顶了回来。倾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所以,当太子建可怜巴巴地跑到晋国寻求外交援助的时候,晋倾公的坏水一下子冒了出来,拉住太子建偷偷地说:“太子既然在郑国居留,而郑国又很信任你。你若能做我们的内应一起消灭了郑国,寡人就把郑国封给你,到时候咱俩联手,还怕楚国怎地?”
太子建复仇心切,当下也管不了那么多,一口答应下来。有奶便是娘,谁帮他报仇谁就是老大,至于待他不薄的郑国人,他也只好说一声对不起了。
仇恨和贪念会迷住一个人的双眼。太子建本来是个纯洁的好孩子,现在却变成了一个无耻的忘恩负义之徒,都是他那没心肝的老爹和费无忌给害的。
太子建一回郑国,马上找来伍子胥商量,伍子胥却表示反对,他说:“从前秦穆公也曾派内应谋袭郑国,结果无功而返,还遭到晋人的暗算。可见郑国人行事机警,晋国人奸诈狡猾,两边儿没有一个是好惹的。再说了,人家郑国人对咱们可不薄,现在我们却恩将仇报,这话说不太过去吧!”
太子建复仇心切,又贪别人的国家,遂不听伍子胥的忠言,暗中积蓄力量,联合郑国的反对势力,准备找个机会发动政变。
晋倾公和太子建过于小看郑国君臣的情报力量了。子产是什么人,那可是郑国第一的治世能臣啊,这点小伎俩能骗得过他的法眼?很快,子产就查出了太子建的阴谋,将他骗到宫内,对他说:“我们好意收留你,没做过什么对不起你的事,你为何要跟我们玩无间道!”
太子建说:“绝无此事,我可是个好人来的,怎么会这么干!”
郑定公大怒:“你个白眼狼,到了这时候还装,你是好人,寡人就是圣人了!来人啊,把这个不要脸的卧底给砍了!”
可怜的太子建,在楚国被亲生老爸追杀,在宋国被人轻视,在晋国被人利用,临了临了又在郑国被人砍了脑袋,可悲可叹啊,早知如此,还不如在城父把自己的脑袋交给好哥们儿奋扬,也省得客死他乡,最后还落了个忘恩负义的坏名声。
太子建死了没关系,伍子胥可又得接着逃了,不同的是,这次他还得带上一个拖油瓶,太子建年幼的儿子王孙胜。
郑国是不能待了,逃哪儿去呢?晋国的晋倾公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儿;齐国的国君齐景公则是个喜欢吃喝玩乐从不多管闲事的家伙,越发的靠不住;秦国的秦哀公就更别提了,楚平王是他妹夫,两个人是老相好来的。想来想去,伍子胥决定逃到吴国去。吴国是楚国的夙敌,两国打了多年的仗,双方都死了不少人,怨仇极深。一句话,吴国和伍子胥一样恨楚国,他们是同道来的。
归根到底,晋齐等大国堂堂皇皇,被山带河,百姓安居乐业,靠他们去帮八竿子打不到的伍子胥报仇,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吴国就不一样,那里的老百姓全都是断发文身一言不合就要拔刀子的少数民族好汉,这样的人,最合伍子胥的胃口了。一句话,以伍子胥的刚烈性格,他更适合当一个吴国人,把那里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那是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