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焚情 57、“圣地书院”只招收教徒的子女

同年秋季,在青岩河畔的姚家关,赫然出现了一幢气派的建筑物。这就是法兰西神父白斯德望捐资所建的学堂——“圣地书院”。

这做工考究的建筑物,乃西洋“哥特式”双层结构,它占地约一亩多。北教堂累计耗费白银达万两之巨。

然而,鞠躬尽瘁的皮埃尔·白斯德望,却看不到那幢美丽的建筑物——他病了。他只能无奈地躺在北教堂的那间卧室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唤母邦的名字:法兰西,法兰西!

在北教堂那间摆满了书籍的卧室里,五十九岁的皮埃尔·白斯德望,享受着他生命中最后的时光。这几个月,他无法主持北教堂的弥撒活动,只好叫本多鲁暂时代替他召集信徒,或是在经堂里主持宗教仪式。

鞠躬尽瘁的白主教,终于未能亲自参加“圣地书院”的落成典礼。咸丰九年初春——即那次谈话不久,年近六旬的皮埃尔·白斯德望在贵州主教府溘然长逝。

“比尔,法兰西。法兰西……!”弥留之际,白斯德望突然一使劲,坚强地坐起来,凄楚地望着围在床边的人们。他们中间,有法兰西神父本多鲁、胡缚理、仍各、尼迈,也有中国神父骆文灿、杨通绪,还有王老楞、罗廷荫、钟老板等十余位中国教徒。

“法兰西。法兰西……!”他斜过身,抓住比尔·胡缚理的双手。

他的手带着余温,把胡缚理的双手握了又握,捏了又捏。无论胡缚理、本多鲁还是白斯德望自己,他们都泪如雨下。“主啊……!我的法兰西。法兰西!我的上帝……!”最后一次叨念完“法兰西”,白斯德望疲乏地倒了下去,并安详地闭上了那双深蓝色的眼睛。

按照白斯德望生前留下的遗嘱,北教堂当天就举行仪式,宣布:

自今日起,比尔·胡缚理继任贵州主教。三天后,胡缚理主持了白斯德望的葬礼。距省城东北十里处的六冲关,成了皮埃尔·白斯德望的长眠之地。

不久,青岩堡的“圣地书院”,如期举行了竣工落成典礼。随后,经主教胡缚理批准,北教堂在贵阳城中散发招生告示。

枟告示枠称:“本书院本着造福于民的宗旨,招收各类子弟入馆就学。凡在本书院就学的蒙童,费用全免。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生员收取修金或其他任何费用。”消息传开,“圣地书院”设在各地的报名处人山人海。省城中有的人家甚至不辞辛苦,把子女直接送到了几十里之外的姚家关“圣地书院”。但是,只有天主教徒的子女报上名,成了“圣地书院”的正式生员。没有为子女报到名的家长,为此纷纷找北教堂质问。

神父们就此答复曰:所谓“圣地书院”,乃北教堂培养神职人员的修道院。只招收天主教教徒或教徒的子女入学。其他人士的子女若想进圣地书院读书,父母必须双双受洗入教。

蒋霨远得知这一消息,禁不住摇头冷笑道:“果然不出老夫所料啊!”除此而外,中丞大人没有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