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战争寓言 英雄神话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八大奇迹之一,长城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意义深远。
由于长城的特殊内质,漫漫千年历史时空,提起万里长城,人们先想到的是秦始皇。历史是厚重的,修筑万里长城,蒙恬是忠实的执行者。英雄是壮烈的,蒙恬的一生,创造了好几个历史第一:
第一次打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第一次将黄河水开闸疏导、修渠延百里,用于农业灌溉,开发了宁夏平原。
第一次修筑贯穿南北的直道,宽三十至五十米,长达一千八百里;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被誉为两千多年前的“高速公路”。
第一次实行移民戍边政策,为各民族间的交往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生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只识弯弓月”。人们回眸这一段历史时,在增广见闻、领略中国政治真谛的同时,看到了一群叱咤风云人物的真实命运。人类历史,有壮歌,有悲欢,有灿烂,也有浩劫,从记述蒙恬、蒙毅兄弟俩含冤受死和赵高矫诏冤杀扶苏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蒙恬的冤屈也是千古第一。在林林总总的历史冤案中,蒙恬的冤屈同其他冤案一样有其历史必然性。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年间的某日对臣僚说:“朕欲上比尧舜,不使冤案现于本朝。各位不妨说说,古代哪一位将相死得最冤?”在场的有丞相房玄龄、谏议大夫魏徵等人,大家罗列出一些人名来,太宗摇摇头,说出了心底的话:“朕观最冤的是蒙恬。”
蒙恬祖籍齐国,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皆为秦名将。蒙恬少时学狱法,后为狱官。始皇二十六年,他被封为将军、拜为内史,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宠爱。秦统一六国之际,匈奴乘机南下,占据河南地。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受命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次年收复河南地,击退匈奴七百余里,屯兵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蒙恬从榆中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燕、赵、秦数千余里旧长城,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秦朝北方漫长的防御线。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第五次外出巡视时卒于沙丘,随之改变了一大批人的命运,包括蒙恬将军。始皇帝沙丘之死及随后的“沙丘之谋”,要对付的人物是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政治权谋就是这样,当权利欲望达到极至、即将要崩溃时,没有谁能躲得过历史的浩劫或政治的漩涡。后胡亥继位,蒙恬为奸佞小人所诬陷,被迫自杀。
蒙恬本是将门之后,功高盖世,忠君报国的思想深入血液、骨髓。手里有三十万大军和十多万劳役,头脑冷静的他始终没有谋反之心。心念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忘几代蒙氏先祖忠君报国之遗训,忠君重诺。生即如此,死亦如何!司马迁曰: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蒙恬的声音: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历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宁被屈杀,不为贰臣,这是蒙恬的秉性。在开边大将蒙恬的身上,在当时中华第一勇士蒙恬的血统里,人们看到了他的铮铮铁骨、热血男儿、沙场豪情;他的名字令我们心潮澎湃,他的壮烈,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秦朝战将如云,大将蒙恬作战勇敢,出奇制胜,击匈奴、筑长城、修直道,功绩卓著,才能、谋略当是无与伦比,深得秦始皇器重。蒙恬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忠君儒雅的性格,决定了蒙恬最终的选择,同时也注定了后来的历史。
……蒙恬知道大牢在什么地方,自己昂首阔步朝大牢走去。阳周大牢里,戎马一生的蒙恬想了很多、很多,甚至想到很小的时候,祖父总是望子成龙心切,过早地就给他们兄弟俩传授军事知识,逼他们练武,教他们兵法战术……祖父一再教导他们要学本领,忠君报国。蒙恬的一生都生活在忠实地执行每一道命令当中,兢兢业业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其结果是始皇帝放心地将三十万大军交给他长达十个年头。这份殊荣是任何一个秦大将都不曾得到过的。
那是一个可以追忆但不可以超越的时代,于是,一个个故事,带着岁月印痕,一桩桩一件件出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