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袁总理弄权逼宫 清皇帝下诏退位
连日以来,英驻汉领事斡旋停战撤军,黎元洪要求清军五日内退出汉口、汉阳百里之外。北洋军军统段祺瑞表示愿意遵约撤军。
不意事隔两天,清军从汉口、汉阳对准武昌开枪开炮,大有战火重开之势。武昌城内顿时大乱,居民又在哭喊逃命。黎元洪急问左右:“清军为何违约开火?”
众人也莫名其妙,黎元洪急忙派人去汉口英国领事馆查询一切。
民军侦探从汉口、汉阳归来报告:北洋军上街示威游行,高呼口号:“打倒南京政府!”
“打倒民军总统!”
“为袁宫保决一死战!”
中午时分,外交人员由英领事馆返回说:“清军因袁世凯未当选总统,鼓噪请缨进攻武昌。”
黎元洪听取各方报告,胆战心惊。一面饬令各军严阵以待,一面召集文武官员会商。孙发绪抱怨道:“这全是成立南京政府引起的变故。”
众人无计可施,只有把清军违约炮击等情电告南京临时政府及上海议和代表,请求交涉。
至晚间,枪炮声停歇,黎元洪又召集会议,研究局势。孙发绪大发牢骚道:“南京选孙文为大总统。其实,黎大都督德高望重,华盛顿复生亦犹不及。鄂中将士首义有功,而南京政府竟对湖北漠然视之,太不公平。”
黎元洪则郁郁寡欢,想起数月劳顿,竟为他人做嫁衣裳,心中忿懑,只是不露声色。忽然,张振武拍案而起道:“防守十里铺时,给我两门大炮,汉阳就不会丢失。优势尽在湖北,孙文必然来武昌报到,绝不会出现在南京设政府的怪事!”
孙发绪再加煽动,众人更加乱说一通,有人提议发表通电,不承认南京政府。黎元洪充耳不闻,放手让大家闹去。
隔一日,黎元洪忽接南京各省代表团来电:“各省代表会三日上午开选举临时副总统大会,我公当选……”
接着,各省都督又相继发来贺电。黎元洪这才转忧为喜,急忙找人起草复电。
1月5日,湖北代表杨时杰等人由南京奉命恭送临时副总统印经绶到达武昌。黎元洪派员欢迎并设宴接待,请杨时杰坐首席,文武官员陪侍左右。黎元洪满面春风,亲自向诸代表敬酒,觥筹交错,好不热烈。孙武也从南京返回,席间与孙发绪并排而坐。孙发绪低声问孙武道:“公从南京回来,对南京政府有何观感?”
孙武叹道:“无善可陈。南京政府排鄂,且拟用湖北矿产及赋税抵借外债,并造谣说:武昌内政不良。”
孙发绪故做愕然道:“竟有这等事?为何不予抨击?公居首义首功,为何不赏?”
孙武忿然道:“首义之功,全都被居觉生(居正)拿去了,其他人根本不在话下。”
孙发绪道:“南京政府竟如此漠视鄂人,而鄂人功高多才,正该另树一帜,以与之相抗。”
孙武道:“我也有此同感。借重先生大笔,拟一电文,不承认其南京政府。章太炎先生有句名言:‘革命军起,革命党消’,可以此训饬南京政府。”
孙发绪便即席草拟电文。孙武看过,藏入袖内。
酒过半酣,孙发绪向孙武耳语后,忽起身说道:“现有重要消息,南京政府拟以湖北汉冶萍公司向日本抵借外债,不知是否属实?”
孙武应声道:“我也听说过,此事非反对不可。”
于是,举座震惊,群起物议。有人提出:以湖北全体名义通电,不承认南京政府。
正闹得不可开交,杨时杰忽站起身,高声说道:“孙发绪先生安徽人,尚知爱湖北,我是湖北代表,岂不知自爱?我刚从南京归来,怎未听到这种消息?”
孙武掏出电文草稿,说道:“无论如何,非反对不可。”
杨时杰气极,拍案道:“破坏革命团结,谁敢负责?我不署名,谁敢用湖北全体名义发通电?”
查光佛劝解道:“和议尚在进行,大敌当前,不该自起纷争。据闻袁世凯将在京津另组政府,而不承认南京政府。袁世凯所忌者:唯南京与武昌两地。孙子谋攻篇说得好:‘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如此做法,明明是伐交之术,破坏我革命团结。”
孙武仍不以为然,坚持道:“南京如此对待湖北,我宁承认袁世凯,而不承认南京。”
查光佛辩驳道:“袁世凯现还是敌人,你想投降敌人吗?南京政府,是吾诸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南京政府的成立,是由鄂军政府及各省反正军政府合组而成。你若不承认南京政府,则应先不承认各省军政府。从根本上,应最先取消湖北军政府。如取消湖北军政府,当立即解散军务部,取消足下的军务部长职务,军政府以下各部全部解散,然后拱手北京朝廷。老兄能做到吗?南京政府决非我湖北一省所能反对掉,你为何自行挑衅,予敌人以可乘之机?!”
孙武面红耳赤,无言反驳,只是坚持道:“不管谁反对,电报非发不可。”
黎元洪见争吵不休,如果通电反对南京政府,他的副总统又何以自处?急忙出面说道:“诸君勿躁,这样会坏事的,可以设法和平解决嘛!”
宴会不欢而散。
袁世凯得悉南京政府成立消息,更是怒火中烧。只因上海和议秘密商定,只要袁氏帮助民军推倒满清,便以大总统职位做酬答。如今半途杀出程咬金来,南京方面忽举孙文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心中气急败坏,暗筹对策。忽又接南京孙文来电解释称:“……暂时承乏,而虚位以待之心,终可大白于将来。望早定大计,以慰四万万人之渴望。”
电文且在报端披露,这既似公开诱降,又等同把秘密协议公之于世。袁世凯考虑再三,复电孙文,权代辟谣道:“……临时政府之说,未敢与闻。谬承奖诱,惭悚至不敢当,惟希谅鉴为幸。”
同时,袁世凯开始对南京政府施加压力。首先将他任命的全权代表唐绍仪“辞职照准”。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转电民军议和代表伍廷芳,否定过去签订条款。电报宣称:“……自后所商事件,概由本大臣与贵代表直接电商,冀和平解决。”
袁世凯又授意他的北洋军将领段祺瑞、冯国璋、段芝贵等将校四十余名,电请内阁代奏:
主张君主立宪,坚决反对共和。
袁世凯又持折入朝,向隆裕太后跪奏:“现南北双方在沪议和,惟民军要求条件太苛,宜依段、冯诸将主张,即行讨伐。惟苦于军费无着,洋人借款不能提取,无法开战。臣奉职无状,罪该万死。愿辞内阁总理之职,请皇太后处置。”
隆裕太后则温言慰留,说道:“不要这样,我母子既以国家大事相托付,当勉为其难。即使回天无术,也决不把过错放在你身上。将来皇帝成立,吾必将卿之忠荩情形告诉皇帝。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只求能以我们母子为念吧!”
说罢,垂泪不已。袁世凯道:“如能集资一千二百万两,臣愿为国效尽死力,半年内可定大局。”
此时,清廷库空如洗,隆裕太后嘱袁世凯向皇族亲贵磋商筹措。庆王奕劻慨然捐十万两,其他三万五万不等。载泽主张最力,仅出五千两,且是次年三月期票。袁世凯愤然道:“要我开战,又不给我军饷,这不是置我于死地吗?”
于是,诈称发生兵变。隆裕太后不得已,发内帑黄金八万两劳军。袁世凯榨取军费军饷后,将黄金白银存入外国银行,却仍按兵不动。
南京政府成立,黄兴出任陆军部长兼参谋总长。江浙联军攻下南京后,军队更换冬装,军需紧急,军费开支浩大。黄兴托张謇借款三十万元,作为政府开办费用,很快开销告罄。各军事首领以为孙文携带巨款回国,便用各种名目请求款项。一日,安徽军军长持孙文所批十万元条子,来陆军部领取开拔费,去江北布防。黄兴情知无款,只好命秘书李书城陪同领款人去财政部支取。打开金库一看,仅剩百余元。领款人詈骂而去,李书城叹息不已。
晚间,黄兴偕李书城去见孙文,询问向英美借款事有无头绪。
孙文坐在办公桌前,放下外文报纸,说道:“外国人曾向我说过,只要中国革命党取得政权,组织了政府,他们就可同中国革命党政府商谈借款。我就职以后,曾向他们要求借款,并已电催过几次。昨日我还发电催问,请他们实践诺言。但今日是星期六,明日是星期日,外国人在休假日是照例不办公的,明日不会有复电,后天可能有复电来,我再告诉你们。”
黄兴和李书城默默告退出来。回到陆军部,同事们前来探听借款情况。李书城道:“孙先生比较乐观,他已电报催过几次,近期可能有消息。”
一位同事道:“我看不过是盲目乐观而已,外国政府还没承认我们,又怎会借款给我们?”
另一同事发牢骚道:“什么外国政府必定承认啊,外国可以借款啊,全是放大炮,根本不可信。”
黄兴解释道:“不能这样说。孙先生在国外的友人大多是在野的政治家,还未取得政权。他们可能与执政者有些联系,可以向执政者建议给我们以援助。但欧美的政治家借款给中国,首先考虑的是攫取特权,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帮助中国革命。例如我们向日本要求借款,日本要我们把汉冶萍公司同他合办,我们无法应允,他就不肯借款。孙先生当然不会拿国家主权去换取外国借款。我们对孙先生应该有此认识,不要抱怨孙先生。”
周围同事仍不以为然,各自散去。黄兴留下和李书城商量道:“今天发生安徽军领军饷的纰漏,主要原因是总统府与陆参两部联系脱节所致。我原拟提名让你出任陆军次长,你表示谦让,推荐蒋作宾任次长。现我想派你去总统府任军事秘书,以便加强陆参两部与总统府的联系,不知你同意与否?”
李书城道:“我服从命令。但我对整个局势不太了解,做起事来心中无底。现在上海议和暂停,外界有些传闻,不知孙先生对议和究竟持什么看法?”
黄兴道:“在让位给袁世凯的问题上是有不同看法的。孙先生和一部分同志认为,袁世凯是个巨奸大恶,把建立民国的大任付托给他是靠不住的。党人应率南方起义将士继续战斗,趁此全国人心倾向革命之际,彻底扫除障碍,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国家,可以事半功倍。我和另外的同志看法则不同。袁世凯是个奸黠狡诈、敢作敢为的人,如能满足其欲望,他对清室是无所顾惜的;否则,他也可像曾国藩一样替清室出力,像搞垮太平天国一样来搞垮我们。而他决不会善罢甘休的。只要他肯推翻清室,把北方半壁江山奉还汉族,我们给他一个民选总统,任期不过数年,可使战争早停,人民早过太平日子,岂不更好。否则。袁世凯会是我们的敌人,如不能战胜他,我们不仅得不到中国,连现在光复的土地还有丧失的可能。”
李书城叹道:“归根结底,我们没有自己的军队,我们的军事力量不足。吴录贞当到第六镇统制,下面叛乱,终以身殉。湖北新军原是基础最好的,长期作战,仍然敌不过北洋军。汉阳失守后,黎元洪退出城外。袁世凯便通过汉口英领事提出停战,黎又悄悄回城,黎元洪必然对袁世凯感激不已。吾党月初举黎元洪为协理,黎元洪未拒绝,但也未尝再愿对袁开战。江浙联军更不消说,攻克南京有功的浙军司令朱瑞,与段祺瑞有师生之谊,他已向段密通消息,表示拥袁上台。安徽军前来索开拔费,说不定是来探听虚实的。”
黄兴道:“不仅如此,其他各省都督及统兵大员,本是清朝大僚和地方绅士,他们与袁世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们看来,拥戴气味相投的袁世凯比拥戴素不相识的革命党要好得多。我们借不到外债便无军费军饷,一旦议和破裂,要他们听命革命党而对袁作战,那是很值得怀疑的,他们很可能反戈相向。现在南方各军,除少数正规军有作战能力外,其他新编士兵未受训练,实际是乌合之众。从汉口、汉阳作战失败经验看,依靠这种军队去冲锋陷阵,一直打到北京,是决靠不住的。凡是考虑到以上各种情况的人,都主张对袁妥协,举袁为总统。”
李书城道:“现在议和为何陷入停顿呢?”
黄兴道:“议和之始,伍廷芳已允诺举袁为大总统。现又选出孙先生为临时大总统,引起袁的怀疑,故议和停顿。经解释后,近期可继续开议。据上海张謇说:清廷有些顽固派阻挠清帝退位。袁乃故意使议和停顿一下,再迫使清帝就范。”
黄兴与李书城谈至深夜始散。
袁世凯的特命全权代表唐绍仪表面辞职,但仍羁留上海,与伍廷芳转入地下谈判。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约同列强五国代表,拜访双方首席代表,提出意见书,施加压力,敦促妥协。至阳历一月中旬,双方秘密达成协议:清帝在优待条件下自行退位;退位后,孙文辞去临时大总统;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见时机成熟,便开始逼宫。先授意北洋军嫡系冯国璋等数十人联名致书内阁:“前月各营仅发半饷,现更艰难。查亲贵大臣财货寄顿外国银行者数千百万,若不尽买公债,以抒危难,非但财不能保,杀身之祸,即在目前。”
同时,尚未光复的东三省总督、热河都统、河南、山东、吉林巡抚、湖广总督段芝贵等合词上奏:“……现调查各亲贵存储外国银行之银共三千余万两……今军界迭电亲贵大臣出银饷兵,武人不惜生命,赤心报国,如再犹豫,祸且不测。”
皇室亲贵见折大惧,先说家贫,主张和平解决。御前会议后,又杀出一股主战派来。以良弼为首组成“君主立宪维持会”发布宣言,组成宗社党,拟除掉袁世凯,重组皇室内阁。以铁良为清军总司令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载泽又具折奏劾袁世凯。一时间,京城风云诡谲,主战派气焰嚣张。袁世凯自知理屈,十分惊慌。
此时,京津同盟会暗杀部开始行动。先炸袁世凯未成功,袁世凯从此称病不朝。再炸宗社党首领良弼,刺客与良弼同归于尽。连番暗杀,把北京城搅得风声鹤唳。谣传说:良弼宗社党先暗杀袁世凯,以便取而代之。另有人说:袁世凯回头派人炸良弼,以报前仇,皇室贵族无不人人自危,宗社党人纷纷出京逃往天津、青岛租界避难。
隆裕太后在宫中整日以泪洗面。袁世凯派外交大臣胡惟德代他入朝,隆裕垂泪说道:“我们母子(指宣统)全靠你们啦!”
袁世凯又以重金收买隆裕的总管太监小德张,不断在隆裕耳边吹风说:“现在外债无望,军饷接济不上,前敌军队退下来,民军杀到北京,您的性命难保。莫如让位,仍可安居宫中,长享荣华富贵。袁世凯可以担保一切。”
代表袁世凯暂署湖广总督段祺瑞于孝感大本营,联合前方四十七名将校电奏清廷,请求谕旨,宣示共和。电文措辞严厉,剑拔弩张,历数皇族败坏大局,并曰:“……瑞等不忍宇内有此败类也,岂敢坐视乘舆之危而不救?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挥泪登车,昧死上达……”
至此,隆裕太后终于明白过来,不仅民军反清,而龙旗兵马也将倒戈,再不能优柔寡断了。隆裕太后把前线将领通电宣示皇室亲贵。亲贵阅后惊愕万分,一言不发。翌日,隆裕太后召集御前会议,到者寥寥。众人仍无决断之词,只一人提出从长计议,再做推求。隆裕太后说道:“尔等反复推求迁延不决,将来必然不可收拾。此事还是由我一人承担吧!辞色严厉,宣布罢会。之后传谕述旨,拟诏退位。”
民国元年2月12日(辛亥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紫禁城风摇枯树,乾清宫冰镇长门。隆裕太后携带小皇帝溥仪最后一次临朝。隆裕在正中御座落座,溥仪坐旁边一把椅子上。因是领取退位诏书,众大臣不再三跪九叩,改行三鞠躬礼。领衔大臣走前一步说道:“总理袁世凯受惊身体欠安,未能亲自见驾,派胡惟德带各国务大臣到宫内给太后请安,给皇上请安。”
隆裕太后答应一声,略停片刻,便拿起诏书说道:“袁世凯世受皇恩,把局面应付到今天,为国家、为皇帝都尽了力。如今议和,能使南方满意,做到优待皇室等等条件,也是不容易的。我和皇上为了全国老百姓早日得到安顿,国家早日得到统一,所以我按照议和的条件把国家大权交出来,让袁世凯办共和政府。今天颁布诏书,实行退位。”
隆裕说着,慢慢站起身,把诏书递给胡惟德,又说道:“你把我的意思告诉袁世凯,这道诏书也交给他吧!”
胡惟德毕恭毕敬地走到隆裕座前,躬身双手接过诏书,并安慰道:“现在大局情形如此,太后睿明鉴远,顾全皇室,顾全百姓,袁世凯和群臣百姓岂有不知,绝不辜负太后慈衷善意。优待皇室条件已经确定,今后必然做到五族共和。敬祈太后保重,请太后放心。”
乾清宫内气氛异常肃静,隆裕微微点头做答,溥仪则呆呆地望着。然后,隆裕就领着溥仪退朝了,太监也跟随着走进去。众大臣与侍卫武官鱼贯走出宫门,登上马车,直奔石大人胡同外交大楼而去。
袁世凯早在外交大楼等候。大楼外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戒备森严。大厅两边排列各级武官。胡惟德等大臣走进正厅,袁世凯便迎了出来。胡惟德双手捧起诏书,袁世凯先向诏书鞠躬,接过诏书,再慢慢放到备好的大书架上。胡惟德转达了隆裕的几句话,袁世凯回答说:“是。”
又向众大臣道过辛苦,人们也就互相谦让着到后厅休息了。
清帝退位诏书略曰: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命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
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以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人之好恶……
总期人民安堵,海宇艾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
岂不懿欤。
钦此。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盖用御宝
北京城最先传出宣统退位消息,各商店都挂出五色国旗。居民欢天喜地,拱手相告:“换了朝代了!”
“共和天下了!”
袁世凯也欣喜若狂,当晚剪去发辫。又将清帝退位诏书电告南京政府、上海议和双方全权代表并全国各省机关。专电南京孙大总统、黎副总统、各部总长、参议院,宣布政见曰:“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所公认……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云云。
南京孙文接此电文,立即履行以前誓言,以咨文送达参议院辞临时总统职务,同时推荐袁世凯为继任总统。选举程序不必细表,袁世凯当选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黎元洪告辞副总统职,经改选手续,仍当选副总统。
南京参议院致电袁世凯,催驾南下受职。孙文亦电袁世凯,即派专使北上迎接。于是,袁世凯是否会南下就任临时大总统职务,朝野猜测,沸沸扬扬,一时成为举国上下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