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淮上风驰岳家军 伪齐建国记

建炎四年(1130年),经过金国军事首脑们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把目光集中到一个叫刘豫的人身上,准备把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新傀儡政权交给这个人打理。

刘豫,字彦游,景州阜城(今河北崇县)人。世代务农为生,为了改变命运,他每天起早贪黑,拼命读书,终于在元符年间登第,鱼跃龙门。

按说,这是一个肯吃苦,有出息的读书人,应该会得到许多人的尊敬。

而事实并非如此。

他自私、贪婪、刻薄、爱慕虚荣,为很多人所不齿。据他的同乡反映,在读书时代,他经常将同舍同学的口盅、内衣窃为己有,甚至连一些诸如砚台、笔套之类很小的物件也不肯放过,一旦偷到手,就很无耻地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根本不知“廉耻”为何物。

靖康初年,金人南侵,刘豫任河北提刑官,为了保命,他竟弃官不做,易容潜逃,大隐于野,在真州(今江苏仪征市)一躲就是两年。

建炎二年(1128年)正月,赵构重新起用他知济南府。

老实说,这对有逃跑污点的官员来说算是重用了,可是刘豫大为不满,说现在山东盗贼四起,让我去济南,那不是送死吗?像一团口香糖似的,粘在建康府,百般推诿,不肯赴任。

不肯赴任就算了,他反向赵构提出“请易东南一郡”,要求在东南做郡守。人心不足蛇吞象啊!主政的黄潜善等人被彻底激怒,异口同声要求赵构严诏勒令刘豫按期到济南上班。刘豫不甘不愿地去了。

世界很大,转角有爱,对刘豫来说,生活的转角来了。

这一年冬天,挞懒领兵围攻济南,利诱刘豫投降。

刘豫“惩前忿,遂蓄反谋”,很有几分赌气性质地要献城投降——大金天子,我把灵魂卖给你,我只要荣华富贵!

济南的百姓读书虽然没有刘豫多,但都很有气节,他们集合起来,拦在济南府衙门前,振臂声讨刘豫,不许他开城。看着愤怒的人们,刘豫害怕得不行,他选择了妥协,口头上答应了广大民众,称自己要与济南城共存亡。到了晚上,却派人暗中绞杀了济南守将“大刀”关胜,趁着夜色,缒城而出,投降了!

济南到手,挞懒将刘豫任命为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知府,令其子刘麟知济南府。也从这时开始,刘豫和挞懒建立了一种寄生虫和寄主的关系。

在金国内部,最初议立傀儡皇帝的人选并不止刘豫一个,刘豫生怕自己在竞选中落选,偷偷把数十车的金银珠宝送给挞懒,拜托他帮自己活动。得了好处的挞懒不遗余力地帮他出面办事,在上司粘罕跟前大讲刘豫的好话。

粘罕是金国领三省事、晋国王、都元帅,执掌着金国军国大权,刘豫能不能当上儿皇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粘罕的态度。

刘豫担心过不了粘罕这一关。但事后证明,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粘罕为了保证自己在这一场“僭号”活动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也在四处物色人选,正发愁找不到好操控的人呢。听挞懒如此这般大赞刘豫,心思早有些动了。

不日,他派出了一个考察团到河南地界“咨军民所宜立者”,迎接这个考察团的全是刘豫事先安排好的群众演员,演员们为了顺利拿到的劳务费,皆高呼:“刘豫宜立!”

考察团回来报告结果,粘罕当场拍板:“那就是他了。”

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金太宗吴乞买正式下诏册封刘豫为儿皇帝,国号大齐,定都大名府。

吴乞买的诏书很有意思,他说,刘豫做上“子皇帝”,既是邻国的国君,又是大金的儿子,从此以后,只需大金皇帝及大金使者面前站立,除此之外都可以行使皇帝的礼仪。(“今立豫为子皇帝,既为邻国之君,又为大朝之子,其见大朝使介,惟使者始见躬问起居与面辞有奏则立,其余并行皇帝礼。”)

九月,刘豫即伪位,奉金为正朔,称天会八年,大赦境内各州各县。

这分明是一场闹剧。

远在临安的赵构听到这个消息却不敢发作,反倒命人将刘豫伪朝官员留在东南的家属,“厚加抚恤”,希望刘豫和刘豫集团里的人都能回心转意,为大宋效力。

刘豫不是张邦昌,他做上了皇帝,自我感觉良好,将自己的母亲奉为“皇太后”,立自己的宠妾、曾是宋徽宗宫女的钱氏为皇后,任命自己的儿子刘麟为尚书左丞相、各路兵马大总管。

次年改元“阜昌”,将都城迁往宋朝旧都东京,甚至将他家历代祖先的牌位迁入北宋太庙。史书上载,刘豫此举,搞得天怒人怨,“是日,暴风卷旂,屋瓦皆振,士民大惧。”

伪齐建立之初,的确给金人带来了一些直接的利益。其中最明显的是分担了金人在淮东、淮西和京西三个战场上的压力,另外,金人还利用刘豫的“汉奸效应”,招来了一大批无耻之徒,投身于伪齐,充当爪牙。

这其中表现得最突出的是巨贼李成。

建炎二年(1128年),李成被岳飞赶出滁州,日子过得很惨,在江淮一带流窜,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可是,在乱世之中,刀枪就是王道。他用刀枪取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挨饿的除了李成外,还有许许多多的难民、流民、兵痞、盗贼……很多兵痞流民为求一饱,为了能继续生存下去,不断地聚拢到李成的周围。短短的两年,李成居然又集结了二三十万人。

和历史上所有不安分的人一样,当钱、女人都不是问题的时候,李成开始渴望更高更庞大的权力,希望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割据政权,过一把帝王的瘾。

有人问他:“天下何时定?”

李成装模作样地吟哦道:“凭君莫问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赵构曾向他招安,李成也假意投诚,称自己:“恨非李广之无双,愿效颜回之不贰。”他大字不识一个,却喜欢胡乱套用,可笑!

李成有一个部将,名叫马进,奉他的命令攻陷临江军,在军资库中获得了一套捻金小盘龙红袍,本来是四川进贡给朝廷的御物。马进为了讨好李成,就上缴了。不料,李成却看着龙袍长叹说:“你马进还不懂我李成的一颗心吗?”竟将龙袍焚毁。

然而,此后不久,他却屡屡派马进进犯洪州(今江西南昌市)。

对于李成这种口是心非的表现,赵构非常生气,趁金人的注意力在全力打造和包装伪齐的时机,把李成一举剿灭。

这年十二月,赵构任命张俊为江淮招讨使,全权负责剿灭李成。

张俊吓坏了,新年刚过,就赶紧上朝入辞,“盛言李成之众”,劝赵构算了。

赵构心里有气,大为不满地说:“为国事分忧,你怎么可以推托呢?再者说了,现在朝中大将都有建功,只有你,寸功未立,得加把劲儿啊。”

张俊大急,争辩说:“凭什么说我寸功未立?”

赵构道:“你看看人家韩世忠擒苗傅、刘正彦,功绩显著,再看看你自己。”张俊惶恐,只好硬着头皮领命,不过,他向赵构提出了一个要求——“请以飞军同讨贼”,请求赵构拨岳飞全军跟随他讨贼。岳飞现在就是他的强心剂,如果没有岳飞随行,那是万万不能领命的。

赵构只得同意。看来,南宋不可无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