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千古英雄末路 莫须有

岳飞入狱的消息在朝野一传开,很多忠义之士不顾赵构和秦桧的专制淫威,仗义执言,冒死进谏,奋力营救岳飞。

宗室齐安郡王赵士褭按辈分算,他是赵构的“皇叔”,有感于岳飞的忠义,慷慨进谏说:“中原尚未收复,便祸及忠义之士,这是忘祖、不想回复故土之举。臣愿以全家的性命确保岳飞无罪。”(“中原未靖,祸及忠义,是忘二圣,不欲复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飞无他。”)

大理寺左断刑少卿薛仁辅、大理寺丞何彦猷、李若朴等人,力辩岳飞无辜,要求司法部门必须尽快放人。

甚至,一个叫范澄的福建书生,听说岳飞下狱,焦急万分地向朝廷写了一封长信,以刘宋名将檀道济之死为鉴,力劝赵构收回成命,免除岳飞的罪责。信的结尾说:“我与岳飞无任何瓜葛,不曾有何私交,只是出于公义而已。”(“臣之与飞,素无半面之雅,亦未尝漫刺其门而受一饭之德,独为陛下重惜朝廷之体耳。”)

韩世忠此时已被免去了枢密使的职务,改任闲职醴泉观使。因为他的存在对金人构成的威胁没有岳飞大,命好,更侥幸没被兀术看中,没有指定要他死,上次得岳飞从中提醒,哭着闹着找赵构“自辩”,总算躲过了一劫。

现在他的处境也同样危险,故而努力夹紧尾巴做人,“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游西湖以自乐,平时将佐罕得见其面”。可是听说了岳飞的冤案,坐不住了,拼着一死,闯入秦府找秦桧论理。

“你说岳飞父子谋反,证据呢?拿出证据来!”

“证据就是岳云写给张宪的那封信!”

“信呢?”

“张宪烧了!”

“烧了,那就是没证据了,没证据岂能定人死罪?!”(“呜呼,书既焚矣,是果有书乎!”)

“没证据就不能定人死罪?幼稚!”秦桧狡辩,“实话告诉你吧,岳飞是非死不可,虽然他并不一定有谋反之举。”(“飞子云与张宪书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莫须有”——“并不一定有”的来由。三字狱成千古恨,从来谤语不须多。

韩世忠被噎住了,过了半晌,才愤然说了一句:“就凭一句‘并不一定有’,只怕天下人都不服!”(“相公言莫须有,何以服天下?”)恨恨拂袖而去。

眼看反对杀害岳飞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秦桧不胜其烦。最要紧的是,眼看暮冬岁末,和金人的和议就要签订了,不能再等了!

秦桧给万俟下了个死命令:年终前解决此事。

万俟也想马上处死岳飞,自己好回家过年,“惧无辞以竟其狱”,苦于找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怎么办?真是急死人了。不过,万俟这个大活人没有被尿憋死,他使出了他擅长的阴招——无中生有,胡编乱造。为此,他找来了张俊、王俊等人,一起讨论,共同研究。

在他循循善诱下,王俊努力地“回忆”起了几件这样的大事:

第一件,岳飞受封节度使时,竟然逢人就说:“太祖皇帝三十岁建节,我也是。古往今来,在三十岁建节的,就只有我们二人了!”瞧,这个岳飞,竟敢拿自己和太祖皇帝相提并论,什么东西嘛!

第二件,今年春天,金军入侵淮西,岳飞逗留观望不肯救援,他说:“不怕虎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死活不愿和张、韩两位大帅并肩作战。”后来听说两位大帅在濠州战败,他竟然对张宪说道:“张俊的军队,纸糊的,张宪你带一万人去就能将他们踏平了。”(“似张家人,张太尉尔将一万人去跎踏了。”)然后又对董先说:“韩世忠的军队,豆腐做的,董先你带一万人去也能将他们踏平了。”(“似韩家人,董太尉不消得一万人去跎踏了。”)这是诬蔑友军和山头主义的典型表现嘛!

第三件,在一次高级将领会议上,岳飞公开辱骂朝廷说:“大宋之所以弄成现在这样,只能怪‘上面’不修德!”公开指责皇上缺德、失政,这不是要造反的前兆吗?!

第四件,最有意思。王俊说,去年岳飞从郾陵班师,途经一个村寺,因为天色已黑,大家就地休息。当时军中的高级将领都坐在岳飞的周围,其中有王贵、张宪、董先和我。

夜色清凉,大家团团坐着,都不说话。

突然,岳飞开腔了,他说:“山河破碎,金瓯残缺,大家说说,天下事应如何处置?”(“天下事竟如何?”)

大家都不知他说这话的用意,面面相觑,不敢搭腔。

只有张宪徐徐回答:“天下的走势,国家的归属,都在你岳相公一句话。”(“在相公处置耳。”)

后来睡觉的时候,我握着董先和王贵他们的手,问:“董太尉、王太尉,你们都听清楚了岳相公和张太尉的对话了吧?”(“太尉适来闻相公之言及张太尉之对否?”)

董先和王贵都说:“听清楚了。”

“肯定?”

“肯定。”

说到这儿,王俊说,这件事董先、王贵肯定记得,不信,可以问他们。

万俟惊喜若狂,说:“对对对,得派人去把他们两个找来,但他们现在远在鄂州,时间肯定来不及了,你,还有你,赶紧把材料弄好,先给岳飞定好罪,取证的事,可以迟一点儿再处理。”

隔了一日,材料整理好了,万俟将所有审讯人员聚集起来,准备给岳飞定罪。

令他没想到的是,大理寺丞李若朴和何彦猷看了这些材料,一致认为,先不说这些材料根本不足信,就算这些材料上所列的罪状条条属实,再加上之前说“拥兵逗留、不援淮西”,“飞与其子云致书张宪令虚申警报以动朝廷,及令宪措置使还飞军”等事,全部加起来,岳飞也不过只是口出狂言,“罪当徒二年”——最多不过是两年的徒刑。

听了这两个法律专家的话,万俟眼前一黑,差点没晕过去。

时间推至腊月二十二日,岳飞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在倒计时了,便开始绝食,以求速死。数日一过,饿得骨瘦形销,几乎风吹即倒。

万俟无计可施,便将年方十二岁的岳雷以“入侍看觑”为名,送入牢狱,希望从亲情上,击溃岳飞的意志。

多日不见,父亲竟如同换了一个人,往日矫健雄壮的身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瘦得像竹竿,佝偻得直不起腰来的老人,岳雷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起来。

岳飞停住脚步,怔在当地。

等终于看清了岳雷,神志恍惚中不由得有些踉跄,“垂手于庭,立亦欹斜”,站立不住……

押送岳飞的狱卒见了,将手中的木杖往地面猛一敲,“啪”的一声,呵斥道:“岳飞叉手立正!”(“岳飞叉手正立!”)

岳飞冷不丁吓了一大跳,匆忙叉手立正。

等醒悟过来,把手垂下,自顾叹道:“我曾领兵数十万,今日才知狱吏如此厉害。”(“吾尝统十万军,今日乃知狱吏之贵也。”)

岳飞一生征战无数,南薰门,枪挑刀劈,横行中原,转战三千里,抵挡百万师,威震天下,没想抱冤入狱,竟受一名小小狱卒的如此侮辱,实在令人扼腕长叹!

正是:万死何知狱吏尊,威名盖代古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