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大性情·东西对峙 第七章 任性而无序时代的牺牲品

燕昭王在台子上堆满了黄金,闪闪发光,也照花了乐毅的眼睛。

乐毅原是赵国人,乐羊之孙,赵武灵王沙丘之乱,乐毅无奈,去了祖父的封地灵寿。乐毅年轻气盛,心有不安,到了魏地灵寿,便就近去找魏昭王谋求个事做。谁知去后,魏昭王既不知乐羊是谁,更不知乐毅是谁。——他当然不知道,乐羊是战国初年魏文侯时期的人物,其间经武侯、惠王、襄王、哀王等已是四五代了。乐毅才华出众,武艺超群,志向远大,一点犹豫都没有,直接去了燕国。那里除了有躬身为他扫地的燕昭王外,还有堆如小山的金子啊,那实在太诱惑人的胃口了。谁知去后,燕昭王以其生于赵、仕于魏而待以客礼,乐毅大失所望,当场坚辞不受,说出生地是任何人都不能自己选择的,仕于魏是为了避乱。大王看得起我,这些能作为用不用一个人的理由么。我想当燕臣,无意做客卿。这么一说,燕昭王便发现这个乐毅是个有性格的人,遂让他做亚卿。——亚卿这个官职似乎还可以,好像还位居也是作为人才刚刚引进而来的剧辛之上。乐毅叩谢,很快就把乐氏宗族全部迁来,入了户籍,成了燕人。

一、雪耻复仇,横扫齐国大地

燕王哙昏庸让位导致一场闹剧悲剧发生在燕昭王心里是为惨痛教训之一;

放纵子之之类的阴谋家野心家篡权当政在燕昭王心里是为惨痛教训之二;

内乱让齐国有了可乘之机几近亡国灭族在燕昭王心里是为惨痛教训之三。

转眼,二十八年了!燕昭王痛心疾首,说二十八年,是个什么概念,我也从一个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眼看就步入了老年,不定哪一天,我一口气上不来,还没有报了齐之深仇,那我死也不能闭眼。乐毅非常理解燕昭王这二十八年来的痛苦徘徊和复仇愿望,但就目前情况看,燕还不具备战胜齐国的实力。认为要实现灭齐的愿望,必须借助其他几国的力量。乐毅基于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和燕昭王商议,燕与赵最为亲密,先请于赵,赵一同意,韩必从之。然后,请于魏,理由是齐相孟尝君避难在魏,心恨齐,必从之。这样联合起来,我们便和齐势均力敌,有得一番较量了。

燕昭王听了乐毅的鼓动,让乐毅亲自去赵,赵平原君听后,请示赵王,赵王同意。巧合的是恰有秦国使者正出访赵国,乐毅便也不放过这大好机会,与秦使说明共同伐齐的计划并力邀之。秦使回去后便向秦王汇报,秦王考虑这个齐国竟不把秦看在眼中,还要取周天子而代之,我还没代呢。如果不把他的嚣张气焰打下去,会成为秦将来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而且这天下诸侯,齐是秦最大的对手,借诸侯之力灭秦之劲敌,上哪找这么好的事情。秦不仅同意,且积极参与。于是在公元前二八六年秦取得魏国的安邑之后,秦宣布带头发动合纵攻齐,一下就从应邀参与的身份发展成了以盟主的地位来主谋联合伐齐了,秦昭王对天下大势的判断可是清楚得很啊。剧辛的任务是说魏王,魏王觉得涉及孟尝君的老家,便先去问他,谁知孟尝君竟力主伐齐。剧辛就去韩国,韩王听说大家都没意见,他也就少数服从多数了。

燕、赵、秦、魏、韩统一了思想,约定了日期,燕派出了国内全部精锐部队,秦这次真是谦虚得很,力主乐毅为赵、燕两国的“共相”,并为五国联军的统领大将军。同时秦又派御史起贾驻在魏国主持监督五国联合的事,再派大将蒙骜统率秦军越过韩、魏先进攻齐的河东,作为发起进攻的先声。当然这其中还有着挟制三晋进兵的作用。

这下你看啊,秦将蒙骜、赵将廉颇、韩将暴鸢、魏将晋鄙全都聚齐了,你听这几位的名字,便知道这都是战国数一数二的最出色的将领和最为杰出的军事家,他们各率一军,到燕国汇合。这时,我们便在历史上看到了一支真正称得上浩浩荡荡的千军万马,威武雄壮,杀赴齐国。

你还别说,齐湣王的心态可真是好得很,一点不乱,自将中军,胸有成竹地和大将韩聂与联军大战于济水(今山东济南西北)之西。毕竟实力悬殊,一番较量,齐将韩聂被乐毅之弟乐乘斩杀,齐军大败,没了斗志,仓皇逃回齐都临淄。齐湣王认真想了想,原以为我的实力可兼并天下的,如今看来真还不行,数一下,燕、赵、秦、魏、韩五国都齐了,唯楚没来;那只有求之于楚,看能不能来救我。去楚求援时,齐湣王答应把淮北之地尽还给楚。就在这个当儿,燕、赵、秦、魏、韩五国把齐临淄以外的边城全部荡平,悉数攻取。

在这一次流血战乱四处奔逃的人群中,一个叫田单的人在历史中凸现出来。事实已经证明,田单是个大军事家,并与乐毅齐名,比乐毅智慧。悲惨的是他在齐多年,一直没被人发现,也没被齐湣王提拔重用。五国兵一来进犯,天下大乱,田单与族人逃至安平。神魂未定,田单就安排族人把车轴头全部截去,基本与车毂平,并用铁圈加固。安平人就觉得这个叫田单的人有毛病,哄笑不已。没多少时候,乐毅兵来攻安平,瞬间城破,人们争相出逃。车多人挤,拥塞一处,很多人因车轴相碰,进不了,退不回,轴折车翻,皆为燕兵所擒,唯田单一族顺利乘车逃脱直奔即墨。

伐齐大局已定,胜负已见分晓,赵、秦、魏、韩觉得没什么事了,就率兵回去了。回就回吧,乐毅不回,破釜沉舟,自引燕兵,一气打到齐都临淄。湣王不知道,眼见大军浩荡杀来,以为五国兵到,从北门仓皇逃跑,于是戏剧性的故事接连发生了——

湣王逃跑至卫,卫君亲自到市郊迎接。这一高规格的迎接不当紧,逃难中的湣王猛然觉得自己还是那个不可一世的大国之尊了,遂摆出昔日君王的架势,威风凛凛进入卫城,正殿居之。令卫君把好吃的好喝的都给他送来,稍有怠慢,便厉声呵斥。卫的大臣看不下去,当夜用了一帮地痞流氓社会闲杂人员把湣王的车马辎重偷得一干二净。湣王大怒,把卫君叫来,说你就是哭,也要把偷我东西的盗贼全部捉拿。卫君毅然挺立起来,什么狗屁湣王,你也不看看到了什么份上,还这么指手画脚的,什么东西,干脆躲了起来不见湣王,安排人连饭也不送了。

湣王等了一天,也饿了一天,立即蔫了,不再耀武扬威,饿是很不好受的。突然想到,这卫君不会一气之下对他图谋不轨吧,吓得连夜逃出城去。

湣王逃跑至鲁,鲁君到市郊迎接,湣王让手下人问话,说你们准备怎么招待大王啊。鲁君说,按鲁国最高规格接待。湣王手下人说,混蛋!湣王,天子也,天子到此,诸侯都静候以待,每天每顿都要亲自伺候以膳食;天子用膳之后,静候一侧,听候吩咐。小小鲁国的最高规格接待怎么可以!鲁君听后,说这爷我伺候不起,遂转身回城,让人把城门闩上了。

湣王逃跑至邹,邹君刚刚去世,湣王接受了卫、鲁的教训,决定为混口饭吃,还是放下架子谦虚一点亲去吊唁邹君。但大家都知道湣王是天子,天子来吊,那邹君的棺材都应该避开抬走,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复杂的吊丧的仪式。于是邹人不乏揶揄地说,我们国家在天子您的面前太小了,小走狗,小爬虫,小芝麻,小绿豆,真是不敢惊动劳烦天子,遂也闭而不见。湣王这个时候觉得自己才是小走狗,小爬虫,小芝麻,小绿豆,而且是落水狗,可怜虫,都拿我开涮,讽刺我哩。

天无绝人之路,他的随从一个叫夷维的突然想到了一个地方:莒州。

再说乐毅,带领军队,横扫齐国大地。到了画邑(今山东临淄西),听说齐太子的老师王蠋住在那里,乐毅就勒住了他气吞山河一往无前的战马。下令,画邑方圆三十里内,不准一兵一卒进犯!然后安排人带了黄金去看望王蠋,以燕王的名义邀请他应聘于燕,王蠋以自己年老多病为由推辞。去人说,我们上将军交代,说你答应应邀去燕,即用为将,封万户侯;拒绝,就进兵血洗画邑!王蠋听后,仰天长叹一声,待来人走后,就颤抖着站起了身子,径直走出门外,坦然而安详地找了一根绳子,又搬了一个木凳,站上去,把绳子在树上绾了一个活结,套上自己的脖子,奋身一跃,那干枯的生命和坚贞的灵魂就飘在了空中了。乐毅怜惜而心痛,让人厚葬之,立碑曰:齐忠诚王蠋之墓。遂下令全力攻城,只六个月,风卷残云,下齐七十余城,尽编入燕之郡县。最后,齐国只剩下湣王藏身的莒州(今山东日照莒南)和田单所在的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两座孤城了。

只剩两座孤城,乐毅觉得不过掌中玩物,拿下它只在旦夕之间。说我得玩一会了,歇歇再说,到时候和平解放,让他们自己出来投降。同时,王蠋的死也给了他一个重要启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才是胜利的根本。于是,乐毅让全军将士原地待命,围而不攻。改攻城为攻心,并重申军纪,不得无故扰民。又向当地群众公开宣布废除齐之旧时的残暴法令,宽其赋税,优待齐国大臣尤其是那些有影响的名人,还给齐桓公重新建祠设祭。民心大安,很快恢复了战前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二、功亏一篑,忠心天日可昭

楚顷襄王接到齐湣王的求救信后,心上盘算,他答应尽割淮北之地给我,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先去把地割过来再说,至于救与不救和怎么救,到时再见机行事,乃命大将淖齿领兵二十万,以救齐为名,去齐割地。楚顷襄王交代,不论发生什么情况,你就掌握一条:只要对楚有利就行。

淖齿到了莒州,齐湣王可算是看到了救星,还没怎么着呢,马上拜淖齿为相国,天下真是没有比这更为草率荒唐的事情了。淖齿倒没激动,认真分析了他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燕军如此强盛,我怎么救齐,困在这小小莒州城里,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让我当你的什么相国便以为就能把乐毅撵走了,开玩笑:你就是让我当齐王,我也救不了你。问题是顷襄王派我来救齐割地,我救不了齐;救不了,我把齐得罪了,也把燕得罪了,更把楚顷襄王得罪了。你还别说,这真还有点复杂,有点严重。淖齿骨碌碌转着他的小眼睛,然后阴森地笑了。当天晚上,淖齿派了亲信秘密去见乐毅,说楚将决定帮助燕在城里杀了齐湣王,条件是与燕共分齐地,并立淖齿为齐王。乐毅对此几乎没作考虑,立即答应。淖齿听了亲信回报后,高兴得一下跳了起来,说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淖齿迅速行动起来,按计划向他的王者梦想推进,在一切安排妥当后,淖齿就在莒州一个叫鼓里的地方将楚国二十万大军整装列队,邀齐湣王前去检阅。恬不知耻的齐湣王那会儿也像一个国家的元首那样,神采奕奕,隆重庄严,迈着坚定的步子,检阅人家楚国强大的军队就像检阅自己国家强大的军队,频频向将士们招手致意。

淖齿跟在齐湣王的后面,小声说,你脸皮可也真厚啊。身为齐王,来检阅我们楚国的军队,还像真的一样,你就不觉得臊得慌么?遂喝令兵士把湣王拿下。湣王大骂淖齿混蛋,淖齿说混蛋是你。齐之灭亡,早有预兆,天下血雨,天在告诫你;地裂千丈,地在告诫你;当关而哭,人在告诫你。而你依然不能引以为戒,杀忠良,灭谏臣,欲废周,迁九鼎。今齐地尽失,你竟偏安一隅,苟且偷生,无所作为。上对不起天地祖宗,下对不起臣民子孙,你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个世界上。正说着,那个叫夷维的疯了一样冲了过来,上前抱住了湣王不松。淖齿举剑斩了夷维,两手一较力,拧了湣王的手腕,反转过来,用绳子捆了,带回后把湣王吊在了屋梁上,剥皮抽筋,不三日,湣王气绝。

淖齿很快写成表章,一式两份,一份呈燕王,一份送乐毅,便在莒州城里逍遥自在地等待回复,然后好做齐王。

其时,这世界上有个人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齐大夫王孙贾,十二岁时丧父,家有老母,无有他人。这个王孙贾赶巧不知怎么七拐八弯地就被当时还很善良的齐湣王知道了,带到齐都做官,得一份薪水养家,完全是破例照顾,这让贾对这个大慈大悲的齐湣王感激涕零拼死效忠。齐湣王仓皇出逃,贾紧紧追随其左右。不想在卫的时候,他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奔波劳顿,再加上饥渴惊怕,夜晚倒头便睡,待天亮时醒来一看,齐湣王一行人早于夜间丢下他走了。贾茫然不知所措,无奈就孤身一个人回家去了。

娘说:你咋回来了?

贾说:儿随大王一路奔卫,王半夜悄悄走了,也没喊我。

娘说:大王去了何处?

贾说:不知所往。

娘说:儿啊,你早出晚归,娘就站在门口从早晨到晚上一直望着你等着你;你晚出不归,娘就站在门口从晚上一直望着你等着你直到你回来。那么君望臣,就像母望子,你是王臣,王夜晚出走,你竟不知去处,也不去找寻,还有脸跑回家来,我真替你难过。

贾被娘说得满脸羞愧,即刻离家去了,终于得知齐王去了莒州,遂披星戴月一路追赶。到了莒州,才知道齐王已经被人吊在那屋梁上咽气了。贾悔恨交加,悲愤不己,双膝跪在莒州城内的大街上,袒露出瘦削的左肩,对众人大声呼喊,淖齿楚徒,相齐而弑其君,而弑其我齐人之君啊。国之将毁,族之将灭,愿意和我一起诛杀齐之仇人淖齿者,就和我一样袒露出你的左肩来!一街围观的人听后,由感慨而感奋。说连这十几岁的孩子都有如此忠义报国之心;我们这些正值壮年满腔热血一怀大义者,理当责无旁贷而奋起从之!于是在一种特殊情境的感染下,一时间竟有四五百人当街袒露出左肩来,纷纷回家操了刀枪棍棒,直奔淖齿处杀将过去。

淖齿是一点都没想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那会儿,他正在齐王奢侈豪华的宫殿里,听齐鲁之乐,赏美人艳舞,惬意地饮着美酒,一片歌舞升平呢。忽听得门外厮杀喧闹,急起身取了器械,贾与四五百余山东好汉已经杀到他跟前来了。一片混乱中,刀劈斧剁,淖齿已碎成肉酱。

其时,这世界上还有个人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齐湣王的儿子法章。齐国突起风云,齐王败走,法章就在那如潮流般奔逃的人群中换了一套破旧衣衫,自称是临淄穷汉王立,投莒州太史家当佣工,与之种菜浇园。勤勤恳恳,力作辛苦,很久以来,竟隐蔽得很好,无一人认出或怀疑过他是皇子贵族。

有个人对他用心了,那是一个青年女子,就是太史的小女儿。

太史的这个小女儿外秀内慧,聪明伶俐,她只美丽地去了园中一次,就从法章身上所特有的风貌与独具的气质判断出,这个叫王立的男子乃非常人也。便让侍女把王立叫到闺房来问话,王立低着头,仿佛还有些害羞。无论这太史家的大小姐怎么撩拨挑逗,娇嗔诱逼,他就是不说。待王立去后,小姐便有了心事。哼!这个小王孙贵族,能瞒过我的眼睛。就那从里到外一身的贵介之气,怎是几件脏旧衣服能遮掩去了的。这个人将来一旦时机成熟,从我家门再走出去时,那就很难估量了。

小姐对王立由疑心而上心、而用心、而动心、而倾心,不断让侍女送去衣物,还神魂颠倒地天天往园子里跑,与之眉目传情,亲密接近。久了,正值青春少年的王立也由疑心而上心、而用心、而动心、而倾心了,终于于那天傍晚一片绮丽晚霞中瓜棚豆架下,把太史家美丽的大小姐拥在了怀里,并把自己的一切一一相告,二人便当即私订终身,立了夫妇之约。也于是在这之后天长地久的相爱的日子里,便也有了如泣如诉的肌肤之亲,而太史竟一点不知道。还觉得这小伙子越发精神了,夸他把个园子侍弄得青枝绿叶的。王立就抿嘴偷着笑,对小姐说,老爷子不知道,我还把他家大小姐侍弄得也青枝绿叶的。小姐就柔情地拧了他一把,对王立瞪了水灵的大眼睛说,你坏!

其时,这世界上还有个人也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田单。

即墨坚守城池,与莒州共同成为齐国的最后堡垒,田单就在那里。不幸的是在这关键时刻,即墨守臣病死,军中无主,正手足无措时,有人就把田单举荐了出来,共拥立为将军。田单大智大慧,一身武艺,精通兵法,颇具帅才,知非常时期,天降大任于斯人,手操铁铣,与守城兵士一起训练;并把自己的宗族妻妾,都编入队伍行列之中,满城兵民都感到这个田单要破釜沉舟与燕决一死战了,于是大受鼓舞,决意要与田将军一起保卫即墨,保卫齐国,保卫家乡。

即墨在动,莒州也在动。当初四散逃去的齐国诸臣,听说王孙贾者,少年猛士,奋力除逆贼楚将淖齿,惭愧不已。说我等身为齐臣,望风而逃,不如一个晚辈少年,它日怎有脸面说于后世子孙。便纷纷从四面八方聚拢到了莒州,投王孙贾而来,然后派人四处寻访齐王尚存于世的子孙。这个时候,王立与小姐论证分析,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是该自己现身的时候了。王立便对太史说,我就是湣王的儿子法章。太史吓了一跳,用眼睛仔细看去,半天从口中吐出一个字来,像!立即去告知王孙贾,王孙贾喜出望外,立即组织了隆重的仪仗,浩浩荡荡去太史家迎接齐国世子法章。法章即位,是为齐襄王。

这个时候,乐毅依然没感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城一围,三年未克,有人在背后就开始打他的主意了,这个人我们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骑劫。而这只是一代杰出军事家的乐毅最终成为一个任性与无序时代的牺牲品的开始或者前奏。

骑劫有勇力,善谈兵,与燕太子乐资一向交好。骑劫鼓动太子,说齐王已死,现在就剩两城未拔,即墨和莒州,你不觉得这里面好像有什么文章么。乐毅用几个月时间,连下齐国七十余城,之后三年,却不能攻破小小即墨和莒州,这里定有奥妙。乐毅反反复复围城不打,还倒退九里,安抚百姓,广施善举,他这是要征服齐国民众的人心啊。有了民心的归附,乐毅到时候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做齐王了。太子觉得骑劫的分析有理,马上跑去说与燕昭王听。昭王大怒,说我先王二十八年的血海深仇,非乐毅不能报;即便是乐毅真想当齐王,也是应该的。昭王说完这番话后也就算了,谁知他一气之下,竟命人把乐资重重打了二十大板。乐资搂着疼痛难忍的屁股,心上便刻下了对乐毅的仇恨。之后,昭王怒气未消,索性拜乐毅为齐王。乐毅哭了,表态死也不敢受命做齐王,他感谢昭王对他如此这般的信任与厚爱。

乐毅无辜,乐毅有幸,但这都不妨碍他最终注定成为一个任性无序时代的牺牲品,因为在此不久,昭王崩,乐资立,是为燕惠王。得此消息,最为之幸灾乐祸的是田单,他看到了齐国复兴的希望,便借机让人四处散布流言,说乐毅这下可真要自立齐王了。燕惠王对谣言信以为真,如果乐毅一旦为齐王,对燕国就构成了无形的威胁。决定使骑劫代乐毅,招乐毅回国,乐毅知回国绝对没有他的好事,遂弃其家,去了赵国。那是他的故乡。亲不亲,故乡人,况且乐毅一代将才,乐毅归来,赵王大喜,封乐毅于观津,号望诸君。

后来在骑劫大败,燕全军覆没于齐之后,燕惠王大为后悔,写信给乐毅表示深深的歉意,想让乐毅看在先王对他的信任与厚爱的分上,能不能消除相互间的成见与隔阂,回燕效力。乐毅给燕惠王写了一封回信,这就是那封著名的《报燕惠王书》,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摘录于后,重温历史留给我们的那段生命的无限感慨:

——对不起,我乐毅既是无常无知无用也是无心无肝无辜无能之辈,故我不愿不可不能不再尊重王的命令顺从你的意愿,我如此傲慢而又谨慎,狂妄而又小心,坚强而又软弱,爽快而又委婉,是怕伤害先王的英明,损害你的道义,故当初不辞而别不近人情不好意思。如今你派人来还在拿我所谓的过错责问我责怪我责备我责难我,我觉得你派来的亲信特使,未能体察先王之所以信任厚爱我的深刻道理,也不了解我之所以忠诚忠心侍奉先王的浅薄心意,我只好只有只能用书信代答。

——大凡圣贤圣明的君王决不会把优厚优裕的俸禄私自送给自己的亲信,而是劳苦功高的人就奖赏他们,才能相称的人就重用他们。故严格考察高级干部的德才能绩之后而授予官职的,是成功的王;严谨品评工作人员的真善美丑之后而结交朋友的,是智慧的士。以此来比较衡量鉴别,那么先王无疑表现出了超凡脱俗超然于世超出当代任何一位君王的超拔思想,故我才有了勇气借以代替魏国出使的机会,到燕国去亲身体验考察。意外的惊喜是果然得到了先王的错爱厚爱和偏爱,让我厕身于宾客之中,凌驾于群臣之上,进而不与宗亲宗室宗族长辈通气商量,就任命我为燕国亚卿。而我这人又缺乏自知之明廉耻之心谦恭之美辞让之德,厚了脸皮欣然接受。

——先王命我攻齐,为燕二十八年前的屈辱雪耻复仇,联合秦赵韩魏,猎猎战旗飘扬挥舞下,滚滚硝烟天地弥漫间,萧萧战马腾越奔驰中,联军气贯长虹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所向披靡,齐王齐军齐臣齐民四散如蜂群,逃跑如鼠窜,偏安于即墨,苟且于莒州。其战车兵甲、金银礼器、珠玉财宝尽收燕王囊中,雪其耻,复其仇,解其恨,并发战争之财,陡增燕之国力。于是举办大型展览于国内,陈列齐国万千财宝礼器于宁台,悬置齐国恢弘吕钟于元英宫,原来被齐豪夺抢掠走的燕之镇国之宝的大鼎也失而复得物归原主,就连燕都蓟丘绿化环境栽种的竹子都是从齐国移植而来。自春秋五霸以来,政绩战绩功绩业绩没有人能与先王不分仲伯一比高下相提并论的,故先王封官封地封号封赏给我,使得我竟也昏昏然飘飘然自以为像个小国诸侯一样。而我这人又缺乏自知之明廉耻之心谦恭之美辞让之德,厚了脸皮欣然接受。

——大凡圣贤圣明的君王,卧薪尝胆开创万世基业而不废弃,故留名青史光耀古今;呕心沥血凝聚民族精气而能传承,故厚泽子孙百代流芳。若先王这样在历史上堪称一世明君一代伟人,既以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为己任,雪耻复仇,平定天下,顶天立地,气吞山河;又于长辞于世之后,基业稳固,政教不衰,法度严明,一以贯之。不因国家权力更替而顿生纷争与祸端、劫难与动荡;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景象。这就是一个国家传统的伟大延续,民族精神的薪火传承,人文荟萃的灿烂品格。因此,我依然缺乏自知之明廉耻之心谦恭之美辞让之德,在这里为自己辩解辩白辩护。我一直避免身死,竭力建立功勋,以报答先王的信任与厚爱,来证明先王的英明与圣贤,这是我一直固守的上策;而无故遭受侮辱、非议、诬陷与暗算,以败坏先王高山仰止的清廉与名誉,这是我一直害怕的事情。

——大凡圣贤圣明的君子,分手绝交之后,彼此恪守诺言绝不说对方的不是和坏话,乃真君子也;被迫离开他效忠的国家之后,保持气节绝不为自己的沉浮得失辩解辩白辩护,乃真君子也。我之所以连篇累牍斗胆冒昧给你写这封信,就是担心你派来的亲信特使以及像一群巴儿狗一样天天围绕在你身前身后极尽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殷勤献媚并心怀叵测的人,让你多了动听而有害的赞美言辞,少了明察秋毫的清醒睿智。

——哎,我也就是杞人忧天说说而已,乐毅注定是也已经是齐的牺牲品、燕的牺牲品、田单的牺牲品、骑劫的牺牲品、你的牺牲品、一个伟大而无序时代的牺牲品,一个政权的牺牲品。

——就此打住,不复赘言。遥祝国安民安燕安王安。

三、历史怪圈,儿子重蹈覆辙

乐毅一片洋洋洒洒一纸肺腑之言一番深刻论述,尽显一颗赤胆红心一腔热血忠诚一身高风亮节,令燕惠王大为感动,并立即封乐毅的儿子乐间为昌国君。这样一来,乐毅重新与燕国修好,做了燕、赵两国的客卿,在赵国待烦了,就到燕国住一阵时间;在燕国住腻了,就回赵国休闲一番。

乐间在燕国安全住了三十多年,但和他爹的命运一样,同样的问题就来了。原因是燕国更换了领导,是时为燕王姬喜,在听了相国栗腹的盅惑后,决定攻打赵国,让昌国君乐间帮助分析决策一下。乐间说不行,理由我不说。燕王说为何不行,为何不说。乐间说赵国最利西面迎战的国家,赵国人民最熟悉军事战略和战术,王该知道。燕王不听,一意孤行,赵国派威震战国晚期的著名将领廉颇迎战燕军于地,燕军哪是对手,一战皆败,相国栗腹和乐间的同宗乐乘被俘。乐间以其父为榜样,以当年父亲同样的心情,以父亲当年同样的方式,以父亲当年同样的选择,以父亲当年同样的道路,重蹈覆辙,凄然回了故乡赵国。同样,燕王姬喜也大为后悔,也写了一封信给乐间表示深深的歉意,想让乐间看在先王、先王的先王对他们一家的信任与厚爱的份上,能不能消除相互间的成见与隔阂,回燕效力。乐间没有回信,觉得如果回复燕王,只能将父亲当年写给燕惠王的信照抄一遍。他不想再去费事,父亲的那封信将一切都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是的,父亲说的对,我们乐氏注定是这个任性无序时代的牺牲品,政权的牺牲品。

信,终于未复,人也终于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