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讲 理亲王府 三、乾隆毁迹
这座理亲王府后来怎么会灰飞烟灭呢?
雍正帝在位期间,虽然对允礽的长子弘皙严加防范,不许其随便出府,但对允礽的妻妾子孙,在生活上还是让他们丰衣足食,享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还进封弘皙为理亲王。王府待遇从郡王升为亲王。
雍正帝病故,乾隆帝继位,理亲王弘皙及其王府,发生大变故。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宗人府福宁告发弘皙,经过审讯,弘皙“胸中自以为旧日东宫嫡子,居心甚不可问”,乾隆帝生日弘皙“欲进献,何所不可?乃制鹅黄肩舆一乘以进,朕若不受,伊将留以自用矣”。命革去亲王,仍准在郑家庄居住,不许出城。(《清高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二月,有人告发弘皙问“皇上寿算如何”等。乾隆帝大怒,旨定:将弘皙“在景山东果园永远圈禁”。(《清高宗实录》卷一百六)是为“弘皙案”。这两条罪状——“居心甚不可问”和“伊将留以自用”,都似是而非!
乾隆帝为什么要以“似是而非”的“罪状”定弘皙的大罪呢?在年龄上,乾隆帝弘历比理亲王弘皙小17岁。若不是康熙帝废了太子允礽,当今皇帝应当是弘皙,而弘历仅仅是亲王或郡王,所以弘皙与弘历这堂兄弟二人,对此都是耿耿于怀。这是他们内心深处最隐蔽、最脆弱之处,根本就碰不得。当乾隆帝听说弘皙有一丁点相关议论时,敏感点受到触碰,反应便异常强烈。
弘皙被黜宗室,改名四十六,其子孙照阿其那(允禩)、塞思黑(允禟)子孙之例,革除宗室,系红带子。弘皙于乾隆七年(1742年)九月二十八日去世,享年49岁,葬于郑各庄西南黄土南店村一带。后复入宗室,恢复原名。弘皙的王爵,由允礽第十子弘继承,降为理郡王。王府由郑各庄迁到城里,后在东城王大人胡同(今北新桥三条东口路北华侨大厦一带)。
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二月,郑各庄兵丁全部(带家眷)被派往福州驻防。官兵调走,整户跟随,人走房空,连根拔除。其空闲房屋,毁仓空地。从此,理亲王弘皙及其郑各庄王府成为历史的陈迹。
文献资料遭焚损,宫府建筑被平毁,郑各庄的行宫、王府、城池与兵营,从此在地表上消失,在史册里消隐,由是成了清史的一桩悬案。但是,前文征引的满文档案、文献典籍、历史遗迹和田野踏查,则破解了这桩历史悬案。
从康熙帝五十七年(1718年)始建,到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弘皙案”发生,再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郑各庄兵丁派往福州驻防后谕令毁废,宣告了清代郑各庄康熙行宫与理亲王府历史的结束。清郑各庄行宫、王府、城池与兵营历时共四十八年。清郑各庄行宫、王府、城池与兵营,康熙经始,雍正兴盛,乾隆结束,今有遗迹,这是康雍乾三朝激烈残酷、曲折起伏、错综复杂、内含玄机的宫廷斗争的一个侧面、一幅缩影,既具重要历史价值,又为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