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讲 宫外三堂 一、万历南堂
南堂是北京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坐落在北京西城区宣武门里,即今前门西大街141号。南堂在历史上有三个人——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最为著名,也影响最大。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年),意大利人,耶稣会士,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到北京,向万历帝进献自鸣钟、《坤舆万国全图》等,与士大夫交往。他研读“四书”,同徐光启著译《几何原本》。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建南堂。堂院内除神父住房外,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等。南堂后遭地震、火灾,几毁几建。利玛窦死后,御赐墓地,在今北京阜外车公庄大街6号院内。
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1—1666年),德意志人,耶稣会士,青年时在罗马攻读神学、数学和天文学。东来后,到澳门,学汉语。明天启三年(1623年)到北京,住南堂。与徐光启等共同编修《崇祯历书》。他为朝廷制作的天球仪、日晷等,有学者认为现藏于雍和宫。清军入京后,因多尔衮的一份满文布告,使南堂得以保存。故事是这样的:
清摄政睿亲王多尔衮下令,内城居民,限期之内,全迁外城,包括南堂和汤若望。汤若望书写一份奏疏,略谓:臣自大西洋,航海八万里,东来事主,不婚不官,若急迁移,仪器损坏,修整非易。他申请:仍居原寓,照旧虔修。汤若望随请愿人群,到宫门外,跪呈奏书。许多请愿者,被官兵用皮鞭赶走,汤若望却被一位高官接见。这位高官就是大学士范文程。奏疏经范文程呈递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后,被谕准在南堂门外,张贴满文布告,无须搬迁,保护南堂。南堂就在内城被保护了下来。
汤若望参与纂修历法。顺治七年(1650年)扩建南堂。汤若望任钦天监监正。汤若望治愈顺治帝未婚皇后的病,受到孝庄太后褒奖。顺治帝曾24次到南堂与汤若望神父交谈。顺治帝19岁生日就是在南堂汤若望家过的。康熙三年(1664年),汤若望为杨光先所诬陷,被捕下狱。后鳌拜等拟判汤若望凌迟处死。遇北京地震,被释放羁押。经孝庄太皇太后干预,后来获释。康熙五年(1666年)病死北京,葬车公庄墓地。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年),比利时人,耶稣会士,顺治十七年(1660年)到北京,做汤若望的副手,后汤若望遭冤狱,南怀仁受牵连。这时汤若望年迈多病,受审时南怀仁陪他出庭,代为申辩。南怀仁在狱中对汤若望关怀备至,后为他办理丧事。王公大臣为南怀仁的精神所感动,说:“汤玛法已拟死罪,他人将趋避之不暇,而怀仁仗义为之辩护,诚忠友也。”(《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汤若望得到平反,南怀仁任钦天监监副。南怀仁的主要贡献是:
其一,测天象。南怀仁与杨光先、吴明烜(xuān)在午门前,并在今建国门外观象台争辩,康亲王杰书、大学士图海和李霨等二十余位高官集体观测,讨论历法问题。测验项目包括立春、雨水、太阴、火星、木星天文历法等问题。观测结果是:“南怀仁所言,逐款皆符;吴明烜所言,逐款皆错。”(《清圣祖实录》卷二十八)朝廷摒弃杨光先历法错误,采纳南怀仁正确意见。不久,南怀仁被任命为钦天监监副,从此钦天监“节气占候,悉从南怀仁说”。(《清史稿·南怀仁传》卷二百七十二)
其二,制仪器。南怀仁等先后制造了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天体仪,并绘图解说,成《灵台仪象志》,有精美附图117幅。后增制玑衡抚辰仪。中国天文学家利用这些仪器,进行了二百多年的观测工作,今仍屹立于北京建国门外古观象台,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席泽宗《南怀仁》)此外,书中介绍了如重心、比重、杠杆、滑轮、螺旋等简单机械,以及温度计、湿度计的原理等。清顺治帝孝陵大石碑,由房山运往东陵,怎样过卢沟桥呢?南怀仁建议用西法建滑车,拉大石碑过卢沟桥,解决了这个运输难题。后升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清史稿·南怀仁传》说:自是钦天监用西洋人,累进为监正、监副,相继不绝。南怀仁发明制造了一辆汽车,二尺长,四个轮子,中部有火炉和铜制气锅。气锅顶部有一个喷气嘴。气锅里的水加热后,蒸汽从气嘴喷出,产生的能量,射在涡轮叶片上,推动汽车后轮,驱动汽车行进。这种动力冲动式蒸汽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南怀仁的相关手稿,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后,发表于德国出版的《欧洲天文学》杂志上,使这一科技成果留存下来。有人说“汽车发明在中国”。这话有一定道理,但遗憾的是没有形成生产力。
其三,造火炮。平定三藩之乱时,前方失效火炮运回,请求换发新炮。康熙帝命南怀仁负责检修。他发现多数大炮因锈蚀而不灵,经除锈后,150门大炮仍可使用。康熙帝又命南怀仁主持制造轻型炮,并亲临卢沟桥观察新炮试射,效果良好,康熙大喜。康熙帝又令再造连珠炮。新炮制成后试射,100发中96发,康熙帝把自己身上的貂皮大衣脱下来赏给南怀仁。经南怀仁研发的新型轻装火炮,近一千尊,送往前线。他撰写了关于火炮制造和使用的《神威图说》一书。为表彰其功绩,南怀仁被授予工部右侍郎衔。《清史稿·南怀仁传》:“南怀仁官监正久,累加至工部侍郎。”查《清代职官年表》工部侍郎中没有南怀仁,当为工部侍郎衔。“实录”可以为证:加“南怀仁工部右侍郎衔”(《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二)。(《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二)
其四,做帝师。在一段时间里,南怀仁给康熙帝讲授几何学和天文学,还将《几何原本》译成满文。康熙帝“日召怀仁入内廷,如是凡五月。辄留之终日,使之讲授数学、天文”,有时还学习哲学及音乐,康熙帝也命人教授南怀仁满语、满文。他还陪伴康熙帝东巡,沿途观天测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帝东巡,带上南怀仁,命他测量盛京北极高度,并表示赞赏。南怀仁说:“皇帝对我表示异乎寻常的好感,确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如同他信赖友人一般,盼我不离开他的身边。”在返回京师的途中,一天,康熙帝自然是先上了船,他让随行王公贵族暂且等候,而招呼南怀仁上船,与他一道渡河。
南怀仁居住的南堂,史书记载:京师天主堂,建于明万历间,本朝一再修之,御题额曰“通微佳境”。左右两砖楼,夹堂而立。左贮天琴,午时楼门自启,琴自作声,移时琴止,而门亦闭矣。别有沙漏、远镜、龙尾车之属,以资测验。(《清稗类钞·京师天主堂》页一九五七)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南怀仁在北京病逝,年六十六,也葬于今阜外车公庄利玛窦、汤若望墓地。
南怀仁死后,天主教北堂与宫廷的关系,日益密切,日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