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讲 国宝南迁 三、从分到合
抗战胜利,国宝东归。文物避寇,三路西迁,几经转徙,幸免劫燹,最后分别迁定于四川的巴县、乐山、峨眉。文物回归,三处集中,会于重庆,历时一年。于1947年5月始,首批文物,从重庆启运东归,水陆兼行,合计10批;12月8日,末批南迁国宝,运抵南京入库。
三地合一。巴县、乐山、峨眉三处文物东归,不求迅急,只计安全,首先汇集重庆。集中的次序,首巴县,次峨眉,次乐山。集中仓库的分配,在重庆向家坡,房屋依山势建筑,按上、中、下三层,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仓库,由前巴县办事处保管;乙组仓库,由前乐山办事处保管;丙组仓库,由前峨眉办事处保管。仓库修缮告竣,集中工作,立即开始。遇到的困难是如何汇集——水路运输,洪水期,时间短,轮船小,容量低,按五个月期限难以做到;常水期,仅通木船,危险性大。铁路运输,来回转拨,费时费力,容易破损。汽车运输,较为方便。于是决定,先将巴县、乐山、峨眉三处文物用汽车运集于重庆,然后以登陆艇载运,随大江顺流东归南京。
巴县文物,1947年1月21日启运,共80箱,行20公里,经时八天,运到重庆。三个月后,峨眉文物,于5月15日,先以一辆轻车编特号前发,沿途实地履勘;履勘所得,且经一月商讨,始定车运全程为由峨眉,循乐西(西昌)公路,径达乐山,转由乐内(内江)、成(成都)渝(重庆)两公路而直抵重庆。雇用商车,又加公车,分21批,9447箱,运达重庆。又后,乐山文物则在峨眉文物集中结束之日启运,而乐山、安谷间,犹须赖水运。故运输全程,因客观条件所限,自成为两阶段:安谷—乐山之间,水程转驳;乐山—重庆之间,陆程车运。乐山库存文物移运程序,先许祠,次土主祠,终以武庙。许祠与土主祠,距乐西公路一华里许,田埂狭隘,难以通车,遂于公路旁设临时站,以备装载。装成之车,次第集于新南门外县立图书馆门前广场,结队待发。文物转驳,分两期进行。初期自1946年9月10日到30日,中间因下雨停工五日,计转驳16天。当时以陆程车辆稀少,转运不及衔接,致临时转运站仓库存箱塞满,而暂停水程转驳。次期,自同年11月22日到29日,中间因雨停工三日,计转驳五日。所有迁储安谷乡六库文物,分33批,7286箱,最后运达重庆。巴县、乐山、峨眉三处所藏文物统计,据欧阳达道《故宫文物避寇记》,因其间略有变化,故数字少有差异,只供参考。巴县、乐山、峨眉三地文物,都已集中重庆,再向南京集结。
集结南京。巴县、乐山、峨眉三地避寇国宝,共16815箱,东归南京。国宝避寇,万里辗转,几度惊险,安然回归,来去离合,恰为10年。在文物集结的过程中,路经风雨,有惊无恙。如首次转驳的文物,恰逢中秋佳节,明月东升,天气清爽。各筏均经覆盖竹簟(diàn,席)、油布。时过午夜,天气骤变,狂风暴雨,天亮方停。所有员工,初闻风雨,互相唤起,率同筏工,冒雨在各筏加盖油布。天明复查,有的受湿。当即卸运入库,开箱逐一检视。经查内有一二箱文物部分受湿,立即晒晾,待干重装。但是,拆箱一看,文物无恙,仅衬草、棉花、纸张受潮,随时更换重装。经查凡是未渗湿的箱件,都因箱内衬垫蒙盖的牛皮纸阻水。实不幸中的大幸。
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的文物库,敌伪时期被充作武器库和伤兵医院。原库内文物2954箱,分存于北极阁等四处。1945年抗战胜利,迅速办理收复文物保存库及散存文物。于1946年1月21日后,进行文物清点接收工作。全体人员,分成七组,遂于1月25日清点接收封存北极阁文物。其余三处,相继点收,至5月10日而完成。四川由巴县、乐山、峨眉三处集中到重庆的国宝,也安全完好地集结到南京收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博物馆在1939年9月3日正式宣战前,多数藏品就抵达指定隐匿地点;9月5日,所有重要物品都撤离疏散。美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最有价值的收藏品,大都会博物馆等馆藏艺术品被转移隐蔽。
文物再分。国宝西迁,屡经险厄:如翻车,如雨淋,如触礁,如炸弹,千辛万苦,备尝艰危,终于东归,由十年分散,而一朝合聚。但是,文物迁回南京后,国内战事,日趋紧张,有关决定,国宝迁台。迁台国宝,分为三批:第一批320箱,第二批1680箱,第三批972箱,共2972箱。(那志良《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这约占南迁文物总数18970箱的15.6%,当然,其中大多是精品。
迁台过程,也有故事。第一批文物,用海军军舰运送,海军人员家属,闻讯赶来,拖儿带女,携带行李,挤满了船。怎么劝说,也不下船。请来桂永清司令,百般劝慰,许愿另派船,才都下了船。第二批是商船,还算简单。第三批又是军舰,船一开到,海军官兵眷属,就挤满了舱位。箱件运上了船,物人混在一起。押运人又请来桂司令。他向大家开导,希望诸位下船。官兵眷属哀求说:希望老长官,帮他们的忙——男女老幼,哭成一片。那种凄惨的场面,桂司令也落了泪,只有准许他们随船。据当事人回忆,海浪拍船,狗在狂吠,风声涛声,孩子哭声,似末日来临。(那志良《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这船不是专运文物的,沿途港口,都要停靠,1949年1月29日开出,2月22日才到基隆。不久文物转到台中,先暂借存于糖厂仓库,后转到台中雾峰北沟库房和地库。我曾在1997年有幸参观了这座简陋并已废弃的地库。
1965年11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新馆落成,位于台北市士林外双溪。迁台国宝,经过点查,保管良好,概无损失,这是因为“保管人员能以古物为生命之一部分”。后凿山洞,修建地库。1992年我有幸应邀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库,特别是山洞里的国宝地库。库藏文物,如珍藏的瓷器,裹以丝绸,塞以棉花,放在铁皮木箱里,用丝绵或棉纸等物,层层包裹,密密充塞,防火防盗,恒温恒湿,保存完好,令人赞叹。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约65万件,分为器物、书画、文献与档案三大类(包括后来征集的文物藏品)。
国宝避寇南迁、西迁,抗战胜利,文物回归。后主要分藏状况是:其一,运迁并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2972箱60余万件。其二,存南京博物院南迁文物2176箱104735件。其三,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所存11178箱,绝大部分于1950年、1953年、1958年三次返回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这三处是南迁文物回归后分藏的概况。
故宫文物,原合为一。沧海变迁,时局动荡,现分藏于两岸。《三国演义》开篇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分开来说,都是大故宫的一部分;合起来说,全都是大故宫的文物:总之,共同典守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