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边日丽东边雨(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 3、一通折腾,回到起点

缺心眼的“三等级制”

华盛顿将军就任美国总统那一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革命前的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大陆上排第一,虽然法国工商业在欧洲首屈一指,但它的农村资本主义很薄弱,不像英国和美国。我们一想到法国最有名的产品,马上就有答案:葡萄酒、香水、LV,以奢侈品为主,所以法国的工商业是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的。一个LV包最贵的时候能卖到三十几万美元,这个东西出口当然挣钱了。法国奢侈品的制造、生产、销售跟农村关系不大。英国圈地运动,农村彻底资本主义了。美国的种植园种小麦、咖啡、棉花,这些东西都是为了拿出去卖的,都是商品经济,法国就不行了。所以法国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时代,落后于英美两国,跟它的工业结构有关,它的工业结构是丝绸、制瓷、香水,这些东西对于瓦解农村自然经济所起的作用很小,跟中国明清时期一样。

法国的封建专制等级森严,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就是一切平头百姓。除了教士和贵族,剩下的都属于第三等级。资本家是第三等级,要饭的是第三等级,工厂老板和他的雇工都属于第三等级。前两个等级穿齐腿的短裤,长筒袜,高跟鞋,戴着假发,抹着香粉。第三等级是不允许穿短裤的,而是要穿长裤,被讥称“无套裤汉”。无套裤汉的主要成分是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小店主和其他劳动群众,也包括一些富人。他们是城市革命的主力军,是大革命中几次武装起义的参加者。法国的国王公开说,第一等级用钟声为国王服务,保佑国王长命百岁;第二等级用宝剑为国王服务,就是三个火枪手、三剑客这些人;第三等级用钱袋为国王服务,就是纳税的。两个等级占法国人口的3%,第三等级却占97%,所以这个制度缺心眼,你让这么多的人恨这么少的人,一旦这么多的人翻脸,这么少的人就肯定完蛋了。

中国传统制度为什么那么牢固?就是因为士农工商这四个阶层的身份是可以互换的。农民参加科举,便可以成为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你读书科举不就做官了吗?不一定非得造反。所以朝廷努力扩大统治阶层。从宋朝开始,科举做官的人60%是白丁子弟,查三代连个秀才都没中过,你想官二代用得着读书科举吗?所以净是白丁子弟读书做官,统治阶级的队伍就越来越稳固。

法国这个制度就很缺心眼,凭什么我们97%的人纳税,那3%的人整天就敲钟、耍剑?太欺负人了!所以法国的革命很容易成功,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专制制度的阻碍,不革命的话,第三等级的身份就没法转变。

国王开会想赖账

当时统治法国的是波旁王朝,革命前的最后一个国王是路易十六。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有名的锁匠国王,不理朝政,整天修锁、修表,跟明朝天启皇帝有得一拼,那是“木匠皇帝”,这是“锁匠国王”。路易十六结巴,不愿意见大臣,整天就是修表、修锁,他宣称欧洲没有他打不开的锁,革命时他被抓住关在监狱里,要上断头台了,那锁他也没打开。他的王后是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特雷西亚女皇最宠爱的小女儿,从小惯到大的姑娘嫁给人家做王后,你想这能是好人吗?玛丽王后花钱就跟撒传单似的,债台高筑,根本没有数字概念。她买一条项链500万法郎,没钱就跟银行家即第三等级借钱,追债的天天去她家。王后嫁到法国王室20多年,她的生活圈子,就是以凡尔赛皇宫为圆心,20英里为半径画一圆,压根儿就没出过这圈子。整天不干正事,尽搞些个化装舞会、宴会啊,乱七八糟,骄奢淫逸。从来没有去外面看一看她的子民们生活得怎么样,没有进过一户普通巴黎市民的家。

外面闹灾荒,她漠不关心,有人说老百姓吃不上面包,她说吃不上面包可以吃蛋糕啊。这跟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傻皇帝晋惠帝有一拼,闹灾荒老百姓没粮食吃,皇上说可以吃肉啊,我就不吃粮食,专门吃肉。有这样的国王和王后,国家能好得了吗?政府债台高筑,欠债高达45亿。法国政府一年的收入就四五个亿,连还利息都不够,更甭说还本了。这种情况下,国王只能在1789年5月被迫召开三级会议,这个三级会议有175年没开了,这次召开会议,实际上路易十六想把欠的40多亿赖掉,还想接着借,想跟人民征税,一下就把人民给惹火了,导致了革命。

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凡尔赛宫是太阳王路易十四修的,宫殿里到处雕刻着长着人脸的太阳形象,那就是路易十四的象征。开会的房间里有一排一排的廊柱,廊柱外边坐的是第三等级的代表,廊柱内坐的是一、二等级的代表,最远处是一个穹顶王冠,王冠下边是国王陛下的宝座。大门是用沉重的白色镀金的橡木制作的,底下都是繁式的雕花,上边是带太阳的人脸,非常漂亮。

三级会议召开的时候,第一、第二等级的代表入场时走雕花的大门。第一等级的代表穿着精美的法服,白色绸缎上面用金线绣着圣像和十字架,带着沉甸甸的法器——纯金制成的十字架和权杖。第二等级的代表,全都是戎装佩剑,戴着假发,抹着香粉,穿着短裤,高跟鞋,长筒袜,勋章叮当响,宝剑上的钻石晃得人睁不开眼。他们一进去,大门关上,两边小门打开,第三等级的代表无套裤汉们进场了。他们穿着黑色或者灰色的衣服,什么难看穿什么,这帮人肯定很生气,我是穿不起吗?大资本家这么有钱,国王还欠我几百万呢,是法律规定我不能穿好看的,那些贵族穿的还是我借给他的钱买的呢。

原来第一等级的代表和第二等级的代表是各300人,第三等级的代表是600人,你一听好像还行啊,但问题是前两个等级的人口才占3%,第三等级的人口占97%,凭什么97%人口的比例跟3%的一样多呢?这就不应该了。再者,开会的时候特别逗,分厅开会,特权等级的代表在一个厅,第三等级的代表在另一个厅,到讨论结束最后表决的时候,不是按人头表决,是按等级表决,一个等级一票,甭表决你就知道几比几,肯定是2:1。一个等级一票,就算第一等级代表10人,第二等级代表10人,第三等级代表1万人,那都是2:1,没用。所以现在第三等级代表就要求大家在一块儿开会,不能在密室里暗箱操作,我盯着你、你监督我,表决时按人头表决。如果按人头表决,肯定不会有第三等级的代表去支持特权等级,相反特权等级当中的自由派贵族,低级教士,倒有可能去支持第三等级,甚至高级教士都有可能支持第三等级。因为他们主张修改法律,教士也是凡人,也想结婚,可是之前的法律不允许。

以前会议召开时,国王陛下走进会场,三个等级的代表起立脱帽,向国王陛下欢呼致敬,然后特权等级代表戴上帽子坐下来,第三等级代表要拿着帽子站在那里,听国王讲话。这次第三等级的代表也把帽子戴上,坐了下来。国王一看,要出事儿,这帮人不服啊。于是国王心里开始打鼓,他本来就结巴,一紧张就更结巴了,一上台就说,咱直奔主题吧,先生们,今天把你们叫来,就是问你们要钱。第三等级的代表们一听,什么?要钱?骂着娘退场了,到王宫草坪上,咱自己开会,不跟他们玩儿了。接着,自由派贵族、低级教士也跟着出来了,剩下的大贵族和高级教士们一看,就剩咱哥儿几个了,也跟着出去吧,会场里就剩国王老哥一个了。王宫的草坪上可热闹了,大家继续召开会议。三级会议立刻改成了制宪议会,要制定宪法、限制王权,把法国变成一个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国家。出来看热闹的国王鼻子都气歪了,马上调集军队镇压。这一镇压,巴黎人民怒了,起来攻打巴士底狱,大革命就算是爆发了。

内忧未消,外患又来

1789年7月14日,后来成为法国的国庆节。法国是世界上唯一坚持每年国庆都阅兵的国家,当然人家阅兵不像中国还得练,人家不练,平时怎么走国庆还怎么走,我觉得他那不叫阅兵,叫游行。我第一次去法国的时候,正好是7月16日,阅兵式刚结束两天,最新式勒克莱尔主战坦克都没开走,就在大马路上搁着,市民可以爬上去参观欧洲国家甚至东南亚,开车路过空军基地,飞机一架架在那儿停着,不怕人破坏,也不保密,卫星一照全能看见,没有什么神秘的。巴士底狱被摧毁后,建了一个广场,相当于一个环岛那么大,上边有个青铜的纪念柱,顶上立着一个金色的自由女神像,举着个火炬。据说巴士底狱的墙基还在,就是那一站地铁的墙。为什么要费半天劲儿攻打巴士底狱呢?因为这里是关押政治犯的监狱,是封建统治的象征。打下来之后发现里边就7个犯人,还都是刑事犯。

攻打巴士底狱之后法国就开始了初步改造,君主立宪了。君主立宪派又叫斐扬派,因为他们在斐扬俱乐部活动,他们是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代表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金融资产阶级,顾名思义,开银行放高利贷的。他们的钱主要借给国王。国王欠45亿,不是欠老百姓的,老百姓直接就收税了,不用欠着。所以他们坚决要求保留国王,国王死了跟谁要账去?

另外,自由派贵族再怎么自由,他也是贵族,他跟国王有血浓于水的关系。当时自由派贵族拉法耶特侯爵担任国民自卫军总司令,被称为两个世界的英雄,帮助美国独立战争,还在法国领导革命,大金融资本家巴伊担任市长。当时的统治机构,一开始是制宪议会,后来发展成为立法议会。

大资产阶级统治的时候,制宪议会首先发表八月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对法国进行了初步的改造。但是这个改造很不彻底。然后,制宪议会颁布了着名的《人权宣言》。《人权宣言》全称是《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君权神授思想,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把启蒙运动的政治主张,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下来,说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这些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宣言》彻底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里就又是老生常谈的一句话,资本主义社会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但财产可以通过个人奋斗获得,而出身通过奋斗是改变不了的。《人权宣言》并不是法律,它只是法律性文件,是一张纸,不是一本书,蓝底金字,非常漂亮,上面绘有两个女孩儿,一身白衣长翅膀的是胜利女神,卢浮宫里没脑袋那个,穿蓝衣服的叫玛丽安娜,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象征。就其外延意义而言,她还是自由与理性的拟人表现,与代表法兰西民族及其历史、国土与文化的“高卢雄鸡”相对。她跟国花、国鸟一样,相当于国妞。

接着,法国召开了立法议会,颁布了宪法,这就是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当然,法国在1875年以前,政局十分动荡,平均五年左右就出一部宪法。这时候,普奥两国联合起来进行武装干涉。普鲁士就是后来的德国,奥地利当时也是德意志的一部分,你说普鲁士和奥地利,平白无故的为何干涉法国革命?人家革人家的命,碍着你哪根筋疼?原因是他们怕法国革命风潮会传染给自己国家。万一本国老百姓一看,法国人民多牛,把国王推翻了,咱闲着干吗,哥几个上。大家都来做革命的弄潮儿,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动摇,那麻烦就大了。因此,普奥两国主张欧洲的封建国家联合起来,组成干涉军去干涉法国的革命,法国形势立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原来的法国军队并不是不能打仗,但是这个时候,不想打仗了。我们知道,第二等级,也就是贵族,是拿宝剑为国王服务的。他们不愿意为了维护民主制度,维护宪法而战,所以法国的贵族们在前线倒戈的倒戈,叛变的叛变。海军大臣在战争刚一爆发的时候就下令全军休假,仗打起来,人没了,这不是存心瞎搅和嘛。陆军大臣则带着作战计划叛逃了。国王给他的大舅子——奥地利皇帝写信,鼓励他大胆地向巴黎进军,沿途有我们的人接应。前线老打败仗,法国人民怒了,组成了义勇军,开到前线去抵抗侵略,保卫祖国,其中来自马赛的义勇军谱写了一首战歌,就是后来着名的《马赛曲》。

极其搞笑的“绅士打仗法”

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了君主立宪派,也就是斐扬派的统治。君主立宪派的统治被推翻之后,法国就开始了吉伦特派的统治。吉伦特派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大商人、工商业资本家的代表。吉伦特派统治时期,国家权力机构从立法议会转到国民公会,国民公会是由普选产生的,一人一票。吉伦特派彻底废除了封建统治。法国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法国农民和中国农民一样,最需要的是土地,看到土地,那个亲切呀,所以革命的结果就是分配公有土地。

这时,发生了法国历史乃至欧洲历史上着名的“瓦尔密大捷”,由迪穆里耶和凯勒曼率领、主要由无套裤汉组成的法国志愿军在凡尔登附近的瓦尔密,第一次击败了普鲁士军队。“瓦尔密大捷”打退了外国干涉军,扭转了法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从此法军开始全线反攻。

那时候欧洲人的战争被称为绅士们的战争,那个仗在我们今天看来觉得很好玩,因为当时的士兵们所使用的步枪是滑膛枪,枪膛里边没有膛线,弹丸飞出去就跟着感觉走了,风一刮就偏了,不像今天枪膛里有膛线,子弹是旋转着出去的。今天如果你的身体被子弹命中,打成贯通伤,也就是把你打穿了的话,肯定子弹进口是个小眼儿,出口是个大洞。那会儿枪没有子弹,是打弹丸的,杀伤力也没那么大。操作方法是把将近一人高的枪斜过来,从身上的火药囊里掏出火药往里倒,再把弹丸填进去,拿捅条捅瓷实了才能开枪。最熟练的射手,一分钟发射两到三发,还没弓箭快呢,准头也不行。所以双方开枪的时候就让士兵排列成整齐的方阵,以营或者连为单位,大仗能上团方阵,指挥官走到最前边,戴着高高的羽毛帽子。那时候没有手机,为了让士兵能看见他,所以要戴着这种帽子,举着军刀,戴着白手套。后边是旗手和鼓手,旗手高举着旗帜,鼓手敲着鼓,一二一、一二一,大家一块儿走,走个百十来米就把队伍拉整齐,不齐不行,一个方阵一个方阵地蠕动。进入双方火枪射程之内的时候,双方士兵面对面站着开始射击,谁也不隐蔽,也没必要隐蔽,你放心,一般情况下打不着你,基本就练胆儿。

18世纪的战争很绅士,开枪之前双方还互相谦让,这边说:“嘿,英国的绅士们,你们先开枪吧。”那边回答:“哦,法国的绅士们,你们先开枪吧。”最后可能约好一块儿打。为什么要一个连或者一个营为单位,排着方阵开枪?就是保证命中率。因为单打命中率太差了,10米外都打不着人,几乎得面对面打才行,只能是大家一块儿堆,一百多枪开过去了,对方死仨人。双方接近前先开炮,不要害怕,那炮更没个准儿,因为那会儿大炮没有反后坐装置,炮弹一打出去,炮就跑没影了。哪方的方阵一乱,这仗就打输了,因为个人之力根本没法跟集体较量。

中国拍的很多历史剧反映战争场面都太搞笑了,不懂古代战争怎么打,得是一个阵一个阵地打,哪能像他们拍的那样,那不叫打仗,那叫打架。一帮人混到一块儿,你抱着我,我抵着你,谁都分不清谁了。那儿击鼓前进,鸣金收兵,都混一块儿了,鸣金怎么收兵啊,一收把敌人都收进来了。古代打仗强调阵法,强调集体,不是个人。

瓦尔密大捷

普奥联军以前跟法国打仗,因为法国人不想打,基本上普奥联军一开炮,法军的方阵就散了,造成联军对法军极其轻视,你们这帮家伙主张自由,军队能自由吗?自由就是无组织、无纪律。你们这帮家伙就是一帮乌合之众,没有战斗力。这次瓦尔密之战还是这样,双方列阵,普奥联军开炮,开炮之后,想当然地认为法军就溃散了,于是联军乐呵呵地开始冲锋。冲锋的时候,军官的战刀也没拔出鞘来,士兵的枪也没装弹,反正就是上去占领法军阵地呗,鼓手也不敲了,大家爱怎么走怎么走,稀稀拉拉,三三两两,跟游行似的。来到法军的阵前,进入步枪射程之内的时候,普奥联军惊讶地发现,这次法国人没有跑,法国人看到联军之后,把自己帽子摘下来,帽子上绘着三色国徽,扔向天空,高喊:自由万岁,法兰西万岁!然后射击。这么长时间,扔帽子,接着戴上,再射击,联军都来不及装子弹,一下子被打死了80多个,伤了300多人,15万普奥联军就撤退了,这就叫瓦尔密大捷。打败15万人的“大捷”,怎么也得歼灭个十万八万的,歼灭了八十几个敌人,受伤三百多,这就大捷了?欧洲的战争特别好玩,跟咱们中国不一样,中国古代打仗一定要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欧洲战争不以这个为目的,他以攻城略地,以勒索赎金为目的。今天你稀里哗啦把他打跑了,明天他把队伍整理齐又找你来了。

瓦尔密大捷之后,外国干涉军撤走了。干涉军一撤走,对法国最主要的威胁就消除了。于是法国的国民公会开始进行审判,审判之后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断头台是路易十六本人参与设计的,他觉得刽子手拿斧子劈人有两点不好:一是慢,二是累。拿斧子砍人绝对是高技术活,国王要是处死很不忍处死的老臣,对他最大的恩典就是给找一个老刽子手,活干得漂亮,少受罪,往那一趴,一斧子下去,没感觉疼呢,脑袋掉了。如果说国王特恨你,就找一个刚入行的刽子手,17岁,一斧子剁腿上,又一斧子剁肩膀上,对不起,又剁错了。路易十六觉得这太不人道了,所以他发明了一个断头台,躺在床上,脖子那儿放一夹板,上面一龙门吊,吊一个大铡刀,0.6米宽,一松绳下来,据说在0.6秒钟之内就把人的脑袋切下来了,没有任何痛苦。你想啊,几十公斤重的大刀切脑袋,就是切不着,砸也砸死了,这下刽子手就解脱了。这回路易十六亲自上去试了试,真挺快的。

国王一被杀,这娄子捅大了,你们法国胆敢弑君?于是英国、西班牙、俄国、奥地利组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来打抱不平。英国反对法国处死国王,你们弑君真是胆大包天啊。可是英国人忘了他们一百多年前就处死过国王,还是拿斧子砍的,比法国还狠。英国自己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了,现在法国搞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但不支持,相反还遏制,明显能看出来英国的用意,我发展起来了,就不想让你也发展起来。于是,英国和法国开战了。反法同盟的形成对法国构成了致命的威胁,与此同时,法国王党也跟着起哄,开始暴乱。你把我们国王杀了,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国家一乱,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最严重的就是物价飞涨。

物价出现问题,国家就出大问题了。所谓皇上不差饥饿兵,你要想让老百姓跟着你去打仗,得先让他填饱肚子,他吃都吃不饱,跟你练什么?但是吉伦特派最反对限制物价,因为他们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涨价对他们来说好得不能再好了。可是共和国的人民都生活在饥饿中,生命都不能保证,共和国显然是虚无缥缈的,在这种情况下,巴黎人民举行了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建立了雅各宾派的统治。

敌人何其多

巴黎人民就喜欢起义,只要一不满意就起义,把革命一次次推向高潮。因为巴黎老起义,过去咱们中国人,尤其官方的人,到法国访问,最爱跟人套交情的话就是,我知道巴黎人民是富有革命传统的人民。其实人家巴黎人最忌讳说这个,觉得我们当年不成熟、不懂事时干的这事儿,我们都忘了,你中国老记着这些干吗呀?

吉伦特派被推翻后,雅各宾派上台。雅各宾派代表的是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上台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革命政权。第一个措施就是给农民分地,农民一看好啊,举双手赞成。当初吉伦特派也分地,但是分的是农村的公有土地,雅各宾派把贵族的土地全部没收,分配给农民,当然它这个分配是赎买,不是白给。雅各宾政府给农民提供贷款,赎买土地,这样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第二个措施是限价法令,限制物价。吉伦特派就是因为反对限价被搞掉的,所以雅各宾派同意限制物价。第三个措施是惩治嫌疑犯。第四个就是发布总动员令,号召法国人民参军,保卫祖国。征召了42万军队,打退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其实这些措施应该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如果在和平时期采用,那可能就会出事儿,但雅各宾派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迷恋暴力,觉得这样管理国家是最有效的。罗伯斯庇尔是律师出身,据说他参加三级会议的旅费都是借的,这种人对社会往往危害最大,因为他怀才不遇。你看小偷盗窃公园护栏,弄个井盖,这个对社会有危害,但是不至于那么大,因为他干不出大事儿来,他绝对不会想,有一天我不偷了,我去推翻政府。罗伯斯庇尔这种人最可怕,还有希特勒,中小知识分子、中产阶级出身,对自身的境遇不满,仇恨社会,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老子吼一吼,地球抖三抖。很少有出身富有阶层、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掌权后搞独裁、清洗。见惯了钱就不拿钱当钱,为什么贪官基本都是苦出身?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现在不捞啥时候捞?罗伯斯庇尔就认为,暴力打天下,暴力治国,这招最管用。

四条措施里要数限制物价在平时最不能用的了,这个措施明显是最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我做一块面包,成本是三块,我卖五块钱,现在政府让我卖七毛,卖八毛就抓我,我生产一个赔两块三,再生产一个再赔两块三,我还是关门吧,谁爱干谁干。所以限制物价是最不能用的。当然了,惩治嫌疑犯也不能用,你怀疑他是共和国的敌人,就让他上断头台,这合适吗?显然不合适!《人权宣言》也好,宪法也好,里面都讲过,人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既然财产都不可侵犯,生命能随意剥夺吗?你说他是共和国的敌人,他就上断头台,就算他是共和国的敌人,他该不该死?他骂了两句跟扔一颗炸弹罪过应该是不一样的。

可罗伯斯庇尔不管这套,他怀疑你是共和国的敌人,你就得上断头台,到最后甚至罗伯斯庇尔的私敌,统统都给送上了断头台。当初他做律师的时候,打官司输了,你赢了,行,共和国的敌人,上断头台!打赢过我的,都得上断头台。他追一个女孩儿没追上,然后他就把这女孩儿的老公一家全送上了断头台,让这女孩儿在底下看,你后悔吧,跟我多好!所以当时的断头台,是法国最繁忙的机器。罗伯斯庇尔恐怖专政的这一年是法国最恐怖的一年,统计这一年被杀的人数,有的说5000人,有的说4万人,还有说6万人的。法国思想家罗兰夫人曾说过,“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革命风潮说起就起,群众给煽惑起来就不受控制了,你煽惑完群众,再想让群众冷静下来,很难做到。这种恐怖专政,显然不可能长期持续,不然法国就玩完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1794年爆发了热月政变。热月政变发生之后,雅各宾派的统治就被推翻,罗伯斯庇尔上了断头台。法国人非常幽默,在罗伯斯庇尔碑上刻了这样一行文字:我,罗伯斯庇尔长眠于此,过往的行人啊,请不要为我哀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别想活。

英雄童年老挨揍

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恐怖专政。雅各宾派专政搞得太过了,这应该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任务吗?限制物价,这哪儿是资产阶级革命,成计划经济了,玩过了。这一玩过了就还得再回来,回到革命应该发展的正常轨道上来,于是,又出了一个党派——热月党人,还是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跟斐扬派一样,转了一圈又回去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就应该是大资产阶级领导,因为它经济实力最雄厚,政治上最成熟。热月党人成立了督政府,把雅各宾派一些过激的行为和一些过激的措施加以纠正,同时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但是,督政府软弱无能,对外老打败仗,对内王党叛乱它也解决不了。督政府有五个督政官,最高的是银行家巴拉斯,直到1799年的雾月政变,他被弄下去了。巴拉斯一被弄下去,督政府结束,推翻巴拉斯的拿破仑就建立了执政府。

拿破仑是法国着名的民族英雄,法国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出售各式各样的拿破仑像,铜的、泥的、铁的、锡的、铝的、塑料的,什么材质的都有,还有些印在杯子上、T恤衫上,挂商店橱窗上,反正“出镜率”最高的就是拿破仑。

拿破仑于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原来科西嘉岛是意大利的热那亚共和国的一个省,在1768年,被挫败的热那亚人将他们在科西嘉的权力卖给法国人,法军大举入驻该岛,这个岛才归属于法国。岛民是说意大利语的,拿破仑的母语是意大利语,所以拿破仑算不上是一个法国人。在科西嘉岛归属法国之后,拿破仑就到了法国的学校念书,因为个子矮,老受同学欺负。据说成年的拿破仑只有一米六几,这一米六几的个儿,在咱们今天黄种人的成年男子当中,找媳妇算困难了,在白人里边,几乎相当于侏儒。南欧还好点儿,到西欧、北欧国家看看,平均身高一米八三,基本上过来一个小伙子就能有一米九以上,过来一个女孩儿就一米七以上,见不着特别矮的人。所以西欧、北欧的人瞧不起南欧和东欧的,你们长得没我们好看,个子没我们高,更何况你们还穷。

拿破仑小时候同学老欺负他,他激烈反抗,每次跟同学打架,实际上都是被打,但是拿破仑不服输,你打我一次我就要还你一次,打我两次我就还你两次,频繁主动出击。后来同学们都打烦了,说你拿破仑每次都打不过我,你平时也不练习练习,学个葵花点穴手什么的。拿破仑很坚定地说,我总有一天会打过你,到时候你丫别跑。那哥们儿服了,说你真行。过去北京小流氓一见面,先不上去拿刀砍人,照自个儿大腿来一刀,大盐粒子一抹,对方服了。如果这你都不怕,那就用烧红的烙铁,照自个儿来一下,流氓都这么干。现在流氓不行,烧完人就跑,绑完票拿到赎金就撕票,没有“职业道德”。国外流氓还有职业道德,拿到赎金一般不会撕票,保证人质的安全。拿破仑打着打着,声名鹊起,就打进军校了。进了军校还不忘保持光荣传统,继续打,打出新水平。可是打归打,拿破仑学习也没落下,成绩特别好,尤其是数学和历史。所以他具备指挥官缜密的头脑和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

一路攀升如“火箭”

说实在的,历史学科主要是大人物学了有用。小人物学了也就是出去旅游时能看得懂介绍;吃饭的时候能跟人聊聊宫保鸡丁是哪个宫保发明的;看电视剧最起码能看出这是哪朝的事儿。但大人物学了一定有大用,吸取历代王朝治乱兴衰的教训。

拿破仑16岁军校毕业,授炮兵少尉,在战争当中锻炼了自己,到大革命爆发的时候,他已经升至上尉,加入到革命阵营当中。在打败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土伦战役中,拿破仑崭露头角。他灵活运用炮兵,打退了土伦港里的英国军舰,击败了王党分子,年仅24岁的拿破仑,由炮兵上尉破格晋升为准将,成为近代军衔制度诞生以来最年轻的将军。

校官一天没干过,跨过少、中、上校,直接从上尉蹦到准将去了!没料25岁那年,拿破仑将军光荣退休了,为什么呢?热月政变爆发,赏识拿破仑的是罗伯斯庇尔的弟弟——小罗伯斯庇尔。小罗伯斯庇尔上了断头台,拿破仑也跟着吃挂落儿,被认为是跟小罗伯斯庇尔一党的。开除军籍,蹲了一百多天监狱,他一再写信申诉才被放了出来。放出来之后,就让他退休了,拿破仑整天穿着一件破旧的灰色军大衣,可怜巴巴地在塞纳河边溜达,思考着法国的未来。那大衣别人穿到膝盖,他穿盖到脚面。

第二年,王党在巴黎发动叛乱,两万四千多名叛乱分子进攻督政府,督政府的卫队不到六千,巴拉斯找谁谁不理、叫谁谁不应,怎么办?关键时刻扒拉不到人啊,巴拉斯彻底晕菜了,准备放弃巴黎逃跑。这时候有人提建议,说咱们还有一个退休“老将”拿破仑呢,要不把他招回来试试?巴拉斯一听,死马当活马医吧,就把拿破仑招来了。拿破仑一来,从仓库里拖出50门大炮,对着叛乱分子就轰,一下就把叛乱分子打败了。叛乱分子琢磨这哥们儿怎么这么愣啊,在城市里面动用大炮,这可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啊。巷战开炮,不管三七二十一,轰,叛乱马上平定,巴拉斯立刻让拿破仑重新回来服役,当时他只有26岁,晋升为少将。

第二次反法同盟组成后,英国唆使奥地利经过意大利进攻法国。当时拿破仑就向督政府建议,主动出兵,在意大利迎接奥军,喜酒在自己院里喝,仗在别人院里打。督政府觉得主意不错,可是咱没兵啊,拿什么应战?拿破仑马上接茬儿说自己听过一支莱茵军团整天闲着没事儿干,不用白不用,督政府一听,不错,你用吧。拿破仑到了那儿一看,三万八千多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除了60的就是16的,脑袋上没头盔,脚底下没鞋,枪不是没刺刀就是缺弹药。拿破仑毫不气馁,搬过来一个弹药箱站上边演讲,要不然人家看不见他。想为祖国赢得荣誉吗?想改善饮食吗?想穿新军装吗?想发财吗?我带你们到意大利去。士兵们就被拿破仑煽惑起来了,在这儿几个月没发饷了,待这儿不得饿死啊,走,跟着拿破仑玩儿命去。

拿破仑领着这支军队进攻意大利,欧洲的报纸上出现一幅漫画,一个大脑袋小身子男人领着一帮叫花子进攻意大利。结果拿破仑出人意料地翻越了欧洲第一高山——阿尔卑斯山,能做到这一点的除了拿破仑,只有古代迦太基的名将汉尼拔。拿破仑在翻越阿尔卑斯山顶峰的时候,感叹道:“阿尔卑斯山,我比你高一米六二。”山临绝顶我为峰,意气雄豪,一下出现在奥地利军队的背后,打了奥军一个措手不及。奥地利70多岁的老将被迫缴械投降。拿破仑声名鹊起,成为欧洲第一名将,当时他才27岁。

晋升中将的拿破仑,建议督政府远征埃及,督政府批准了。在金字塔下,法军打败埃及马穆鲁克骑兵,整个埃及几乎都被法国征服了。于是,英国又组织了反法同盟,这时拿破仑扔下部队回到了法国,回国后就策动了雾月政变。督政府被推翻,拿破仑建立了执政府,他本人是法兰西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后来,被选举为法兰西共和国的终身执政,所谓终身执政,就是不死不算,这一年他29岁。但是,拿破仑觉得做法兰西共和国的终身执政不过瘾,于是在1804年把法国由共和国改成了帝国,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的自信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拿破仑采取了一系列内外政策来巩固统治。第一,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中央各部部长完全听命于拿破仑,全国88个郡的郡守由他任命,取消了地方自治机构,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拿破仑对当时的民主派力量采取高压政策,剥夺人民民主,同时对王党势力也坚决镇压。第二,为解决财政危机,进行财政改革,由中央统一管理税收。创立法兰西银行,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增加出口,保护关税。第三,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支持海外贸易。第四,颁布民法典,这件事儿确实永载史册。拿破仑晚年战败,被英国人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岛,在这个岛上待了6年去世。临终前回忆自己的一生时,他说我一生的光荣,并不是打了40场胜仗(拿破仑一生经历了52次大小战役,他赢了40场,占80%),滑铁卢一仗的失败,抹去了这一切光辉的痕迹,但有一样东西是永垂不朽的,它将永远被后人记住,这就是我的法典。第五,在教育上,拿破仑创办了法兰西大学和公立的中学。拿破仑的对内措施完全都是促进法国发展的。

拿破仑为什么这么自信?这部法典为什么会永垂不朽?原因是这部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规范。这部法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法》、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前文曾说过,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1791年宪法,都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并不解决民事问题。比如做买卖被骗了,怎么跟人要钱讨债?跟妻子离婚,财产怎么分割?被人打瞎一只眼,怎么要求赔偿?这些东西宪法可不管,这是商法、民法、刑法的范畴,而这些法都是拿破仑最早制定的。

封建时代的法律,出发点就是人与人的不平等。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学生到衙门告我,说老师借着上我们家家访的机会,把我们家的电视机抱走了,所有人都可以作证,就是老师干的。好,你到衙门告我,状子递上去了,首先打你40大棍,为什么?因为你以下犯上,你敢告老师。然后开始查,那电视机是你抱走的吗?我说是我,还给人家,我还给你就完了,你挨了40棍子。如果一查没这回事儿,不是我抱走的,你家保姆抱走的,你竟敢诬告老师,那么等待你的下场可能就是凌迟处死。

天地君亲师——天、地、皇上、父母、老师,得罪了都是大逆不道,都将凌迟处死,所以不能得罪老师。老师偷了电视机就等于送他了,上你家吃饭是看得起你,跟你要钱是不见外。要是搁今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老师偷了你们家电视机可能就罪加一等,你还为人师表呢?上学生家把电视机抱走了,你也不嫌沉。搁在大清,你要是想告我,你就先得掂量掂量值不值,为这一破电视,你跟床上躺仨月。不值,算了,我认了,老师抱走当我孝敬了,他没让我买个新的就不错了。

名将曾是“陈世美”

拿破仑帝国与反法联盟多次战争,一再打败奥、普、俄、西等国。英国打不了,因为英国有海军,有海峡天险。1805年拿破仑派出法国跟西班牙的联合舰队想征服英国,结果在特拉法尔加角,被英国的民族英雄、独臂独眼的纳尔逊海军上将打得全军覆没。但是纳尔逊上将打败了拿破仑的联合舰队之后,在战斗即将结束的那一刻,被一名法军狙击手击中,临终之际,听到他的副手向他报告,说法国舰队已经投降了,纳尔逊才闭上了双眼。军人最理想的死法,就是在战争的最后时刻,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纳尔逊上将,12岁参加海军,有34年的海上作战经历,死的时候46岁。今天伦敦的特拉法尔加广场,又叫胜利广场,正中有一根柱子,上边立着一位独臂独眼的海军上将,那就是纳尔逊子爵。拿破仑干不过英国,打别的国家就都没意义了,因为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里最强大的,一再联合别的国家组织反法同盟,前后七次,拿破仑打败了前五次,后两次没练过。

拿破仑在英国还没被征服的时候犯了两个大错误:入侵西班牙和远征俄国,这两步走得是元气大伤。西班牙拖住了30万法军精锐,在西班牙还没被解决的情况下,他又远征俄国。俄国哪儿能打啊?人家就一个字儿对付,跑。拿破仑时代法国不到3000万人口,俄国7000万人,你杀点儿算什么,跑!拖到冬天,活活冻死你,然后俄军反攻。拿破仑进攻俄国是60万大军,最后生还的不到两万人,基本上全军覆没了。

法兰西帝国极盛的时候,拿破仑是法兰西皇帝兼意大利国王兼莱茵同盟保护人兼华沙大公国大公,他一个人就统治了法国、德意志、意大利和波兰。他的哥哥约瑟夫是西班牙国王,弟弟路易是荷兰国王,妹妹是托斯卡纳大公,妹夫是那不勒斯国王,几乎是他们家统治了整个欧洲,如果拿破仑不失败的话,欧盟早就实现了,都是拿破仑家族。现在你到这些国家参观,关于拿破仑的痕迹特别多,欧洲几乎就没有拿破仑没去过的地方。到了1813年莱比锡之战,欧洲的民族主义萌发。拿破仑战败,功亏一篑。

当时拿破仑打败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缘于他的情敌兼政敌贝尔纳多特。这个人原来是拿破仑手下的元帅,后来瑞典国王没有孩子,就把贝尔纳多特接到瑞典做王储,也就是后来瑞典卡尔十四世国王,他跟拿破仑的关系很微妙。拿破仑原来没混出来的时候,跟一个叫德茜蕾的女孩儿订婚,混出来之后就做陈世美了,娶了一个比他大6岁的有钱寡妇,就是约瑟芬。约瑟芬的丈夫是侯爵,在大革命期间上了断头台,拿破仑为了尽早打入上流社会,就傍上约瑟芬了。德茜蕾听说之后,就来巴黎找拿破仑。他们家正开舞会,其实是约瑟芬家,门房不让进,这时候正好遇见贝尔纳多特将军一个人来赴宴,德茜蕾问你能把我带进去吗?贝尔纳多特就把她带进去了。进去之后,德茜蕾看见拿破仑很生气,指责拿破仑忘恩负义,你小子没好下场,泼了一杯酒。贝尔纳多特一看,这丫头有性格,挺好,他俩就结婚了。

拿破仑跟约瑟芬一结婚,就发现约瑟芬这人实在是不怎么样,水性杨花,经常红杏出墙,就很怀念德茜蕾,老去纠缠人家。人家已是有夫之妇,你老纠缠人家算怎么回事儿呀。可以想象,贝尔纳多特有多恨拿破仑。还有一个原因,贝尔纳多特极力主张共和,反对君主制,虽然他本人后来成了瑞典国王,但是他反对法国的君主制,所以拿破仑虽然封他为元帅、公爵,但是他对拿破仑很不感冒。1810年他到了瑞典,毫不犹豫就把瑞典拉入到反法联盟的阵营中,他告诉反法联盟军队的指挥官,不要跟皇帝本人指挥的军队打仗,去打他手下那些有勇无谋的元帅们。拿破仑手下的元帅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皇帝不需要他们的大脑,皇帝替他们思考,他们照做就可以了。于是联军派出骑兵,专门截杀法军的信使,让这些元帅得不到皇帝的任何命令。在战场上,拿破仑手下的好多元帅被迫投降了。羽翼一被剪除,光剩主干就没戏唱了。

1813年莱比锡之战,拿破仑战败,于1814年退位。法国的波旁王朝宣布复辟。波旁王朝复辟之后,拿破仑也玩儿越狱,一度短暂地从被看管的地中海厄尔巴岛逃出,领了1000多人在法国南部登陆,路易十八国王就派军队镇压。拿破仑手下看这阵势很害怕,人家来了好几个团,我们就1000多人,打起来咱不完蛋了?镇静的拿破仑看了一眼部队的旗帜,就跟他的副官们说,别害怕,我去。他把帽子一摘,把胸膛露出来,士兵们,向你们的皇帝开枪吧。就看来镇压他的士兵们疯了似的,冲向拿破仑,把他抱起来往天上扔,皇帝万岁,亲爱的皇帝,你可把我们想死了。

斯人已乘黄鹤去

拿破仑一路被抬着,回到了巴黎。出发的时候1000多人,到巴黎时15万大军,整师整团的人倒向拿破仑。拿破仑得意扬扬地给路易十八写了一封信:国王啊,我亲爱的兄弟,不要再派人来了,我这儿人已经够多了。就这样,拿破仑复辟了,他一复辟,第七次反法同盟组成。滑铁卢一战,拿破仑又一次失败,拿破仑的这次复辟只有100多天,所以叫“百日皇朝”。拿破仑被流放到了距离法国7000公里的遥远的非洲,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在礼炮声中这位征服者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直至今日,拿破仑的死因还是众说纷纭,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医生的验尸报告显示他是死于严重胃溃疡,但新的研究认为拿破仑死于砷中毒,而且从当年贵族爱用的墙纸上,历史学家亦发现含有砷的矿物质。

1840年,法国的“七月王朝”把拿破仑的遗体从这个岛迎请回来,在波光粼粼的巴黎塞纳河南岸,有一座高大圆屋顶的古老建筑,这就是游客必到的荣军院。拿破仑的灵柩就安葬在那里。那个大教堂在巴黎市的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到,因为它的顶是镀金的。今天里边已经没有神像了,完全变成了拿破仑的纪念馆,后边就是军事博物馆。拿破仑的棺椁是7层,跟咱中国一样,天子七椁。最外边是红色大理石的棺椁,周围12根柱子,是12尊胜利女神像。地上用马赛克镶嵌着很多地名,就是他打那些个胜仗的地方,不过滑铁卢肯定没有。

虽然波旁王朝复辟,但并不标志着革命的结束,一直到了1830年,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建立,这才标志着法国革命的最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