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中国的两位伟大导师

公元前6世纪,是人类走向青春期的美好时代。就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历史上两位伟大的导师,他们便是孔子和老子。

本书写到这里,我们还没详细谈过中国古代的历史,这是因为我们至今对它仍不是很了解。我们期待正在崛起的中国探险家和考古学家,能像欧洲人在上一个世纪探究自己的历史所做的那样,可以完整地勾勒出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原始文明孕育于大河流域,出自原始的日石文化。与苏美尔、古埃及文明一样,中国的原始文明也具有日石文化的一般特征。他们的生活以庙宇为中心,君王和祭司在神庙中主持季节性的血祭仪式。至于他们的城市生活,应该与六七千年前的苏美尔人、古埃及人以及和一千多年前中美洲的玛雅人,十分相似。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以活人献祭的情况,那么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有历史记载之前他们就已经改用牲畜来祭祀了。中国人很早就已经开始使用象形文字了,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

事实上,与欧洲和西亚的原始文明经常遭遇沙漠和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骚扰一样,原始的中国文明也不断遭到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这些游牧民族在语言上、生活上均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中有匈奴人、蒙古人、鞑靼人以及突厥人。就像北欧和中亚的日耳曼人一样,他们也不断地变化,分化、组合、重组,但这种变化多是指称谓上的变化,其本质却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与日耳曼人相比,这些蒙古系的游牧民族拥有马匹的时间要早很多,而且他们似乎在公元前1000年就已经从阿尔泰山一带发现了铁。和西方的游牧民族一样,这些东方的游牧民族也曾经多次获得政治上的统一,成为某些文明定居点的征服者、统治者和复兴者。

正如欧洲和西亚的文明不是日耳曼人和闪米特人的文明,中国的原始文明也应该不是蒙古人的文明。中国的早期文明极有可能是浅黑人种的文明,在这一点上,其与最早的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达罗毗荼人的文明是一样的。根据史料记载,中国文明从一开始就呈现出融合和征服之景象。不管怎样,我们发现中国早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了诸侯国和城邦国家,它们彼此之间有着某种默契,最终形成一个没有什么凝聚力的联盟,并定时向他们所敬畏的天子朝贡。

公元前1125年,周朝取代商朝,成为新的统治王朝。周朝的统治尽管显得有些松弛,但国家基本还是统一的,而且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古埃及的托勒密和印度的阿育王的王朝时期仍没有改变。在周朝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逐渐出现了分裂的局面。于外,位于周朝北面的匈奴人,不断南侵周朝,并且还建立了他们的属国;于内,周朝各诸侯国纷纷割据,不再向周天子进贡。一位中国历史界的权威曾说过,到公元前6世纪,中国实际上已经分裂为几百个独立政权了。这一历史时期,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尽管当时是一个诸侯混战的时代,但中国的文化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发展,相反,还显示出更加繁荣的发展势头,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如果进一步了解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也有自己的雅典、米利都、帕加马和马其顿。然而有关这些方面的历史,我们知道的并不多,所以无法整理出一条完整连贯的线索,所以只能做一个大致的说明。

或许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更能激发人们的智慧,世界上的许多智者都是在纷乱年代中走入人们视线的,如犹太人在遭到亡国劫掠后出现了先知,希腊在分裂中产生了哲学家,而中国也在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中涌现了一大批的先哲和贤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孔子和老子。

孔子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曾在鲁国当过官。可能是在某种与希腊人的冲动相似的情绪的影响下,孔子创立了一所学校,传授人知识,探究更深层次的知识文化。当时中国“礼崩乐坏” 的社会现实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和教育思想,建设一个更好的国家,给百姓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他周游列国,希望能寻找到一位支持他的诸侯。然而,他的希望落空了,虽然他一度找到了这样的诸侯,但是他们往往因为谗言而拒绝了他。有趣的是,在一个半世纪之后,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做过同样的事儿,不过柏拉图的运气要好得多,其最终被西西里岛叙拉古国王迪奥尼修斯聘为顾问。

最终,孔子在怀才不遇的心情下去世了。他曾十分遗憾地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在其迟暮失意之时,孔子大概没有想到他的思想学说对后人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更没有想过他的儒家思想竟然发展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一直有“三教”之说,其中之一便是儒教,另外两个分别是佛教及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教。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十分注重个人品行修养,其注重程度与希腊人重视客观知识、犹太人注重实施正义以及乔达摩注重内心的“无我”的程度相当。在所有人类的导师中,孔子是最强调公共精神的一个。面对战乱不断、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中的社会现实,他忧心忡忡,痛苦不已。他追求的是美好而崇高的世界,他希望将所有人都打造成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他提倡尽量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各方面都建立更为全面、更为完善的礼法准则。他树立做人的理想——严于克己、温文有礼、富于公心,这便是“仁”。这种理想被孔子赋予了永恒的力量,使得它在中国北方的人群中得到了发展。

与孔子同时期的中国,还有一位著名的学者,便是老子。老子曾长期任职于周朝的皇家图书馆,学识渊博。和孔子的思想学说比起来,老子的学说显得更加玄妙、隐晦和难以捉摸。老子认为,无论何时,人们都应该保持一种清心寡欲的、耽于想象的朴的心态,如此一来,才不会迷失在享乐和对权势的追逐的旋涡中。他留下的作品,文字十分洗练,但文意却晦涩难懂,就好像是谜语一样难以解读。老子去世之后,他的学说遭遇了和乔达摩的教义一样的厄运——被肆意篡改,染上了一层浓重的神话色彩,甚至还沾染了一些奇异而又复杂的迷信思想和戒条。

中国的文化发展历程与印度文化的发展如出一辙,那些新的思想都要与人类幼年产生的神秘的原始思想进行斗争,与各种光怪陆离的传说交锋。然而,结果总是后者占了上风,这些新的思想往往被强制加以某些荒诞的、迂腐的、古老的仪式。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可以发现,佛教和道教(用老子的学说作为教义的宗教派别)都有着寺院、祭司、僧侣和祭祀习惯。他们即使没有在思想上保留着跟古代苏美尔、古埃及相似的宗教祭司习俗,但至少在形式上延续了某种古代风格。然而,儒教却与之不同,因为其教义有限且通俗易懂,所以才能保持真传,避免被人曲解。

就思想和精神而言,生活于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的人大多尊奉儒教,而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人则大多信仰道教。因此,从那个年代起,中国的事务就经常体现这两种思想精神的冲突,即北方精神和南方的争锋相对,如北京与南京的矛盾——前者守旧、保守、秉直;后者富有怀疑精神、浪漫、务实。

公元前6世纪,周朝国势渐弱,国威荡然无存,老子辞官归隐。此时,诸侯之间的纷争愈发激烈,简直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

当时,国势较强的诸侯国有三国,分别是北方的齐国和秦国、地处长江流域的楚国,它们都具有对外扩张的实力。后来,齐国和秦国结盟,迫使楚国屈服,退兵求和。从此后,秦国日益强大。大约在印度阿育王执政时期,秦王夺取了周王朝的祭祀神器——周鼎,取代周王完成祭祀典礼。公元前246年,秦庄襄王的儿子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称帝)即位,后来他征服了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结束了国家分裂的状态,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

与亚历山大大帝相比,秦始皇还算比较幸运,其在位时间长达30年。对中华民族来说,秦始皇强有力的集权统治,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一个统一而强盛的时代。为了抵御北方匈奴人的入侵,秦始皇倾全国之力,修建了宏伟浩大的工程——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