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程历史纪实 第十四章 改变战争天平的砝码——美国的介入

一、“我不能,但摩根先生可以”——被绑架的美国

为了战胜同盟国,法国人将征兵条款的年限一再拖延,这让法兰西流光了它的鲜血,而大英帝国则通过歇斯底里的发债,花光了从诺曼王朝到温莎王朝之间用各种手段辛苦积攒下的全部黄金储备。协约国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有能力挽救其命运的,只有坐大洋彼岸悠闲观战的中立国美国。不过美国可不是轻易为协约国所动的,钱可以赚,但参战则另论。在这千钧一发当口,英国人想出了一条妙计,用1000万美元的佣金,粉碎了美国历时百年的门罗主义,也就是它的中立政策,从而把美国拖到了协约国漏洞百出的战船上。

1915年,华尔街的摩根财团成为协约国在美国采购军需品的代理人。摩根财团收到一笔价值5亿美元的军火订单,这在当时可是一笔惊人的款项。这笔生意的佣金是5亿美元的2%——整整1000万美元。条件是,这批5亿美元的军火资金由摩根财团负责利用华尔街筹集,也就是说,要暂借美国人的钱来为英国人解燃眉之急,先垫付军火费用。战争初期,美国并没有希望从战争得到更多的经济好处。战争的第一年,即1914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布赖恩,就明确建议美国金融家不要对协约国贷款。1914年8月布赖恩在与总统商量后,再次通知金融家,向交战国贷款违背了“真正的中立精神”。长期在“门罗宣言”的滋养下,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希望摩根财团能够远离这份礼物,因为它显然破坏了中立的行为,但是摩根却不想放弃这笔百年难遇的生意,他开始行动了,在摩根的支持者们的反复宣传下,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美国人渐渐修正了对于“无为即和平”的偏执理解,毕竟财富唾手可得,而鲜血却远在地球的另一面。

现在形势逐渐变化了,协约国因为战争,从美国购买农产品、工业品和军用物资,进口量逐步增加。这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帮助。不仅仅是银行家和军火商,大多数美国人也从中得到了好处。财政部长麦卡杜强烈要求改变不向交战国贷款的政策,他的理由是为了保持美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繁荣,继任国务卿兰辛也认为有必要改变政策。摩根财团以美国国债的方式向美国定购了5亿美元的军火,在这批军火生产的带动下,美国经济也随之开始繁荣起来。激动人心的工业收益带动整个华尔街证券市场欣欣向荣,锣鼓声中,由摩根财团承销的5亿美元战争债券销售一空。美国政府为此向协约国提供了30亿美元的贷款,用来帮助协约国购买美国军火与其他补给品,英国这个垂死的老牌帝国终于从濒临崩溃的边缘缓过气来。美国担心协约国减少进口会引起美国“生产缩减,工业萧条,资本闲置,金融混乱和劳工阶级的普遍骚乱”,为了自己的经济繁荣,只得贷款给协约国,让协约国拿美国的钱来买美国的货。摩根公司实际上成为协约国在美国的金融代理人。美国公司与同盟国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美国的国务卿兰辛对贷款的问题解释道:“先生们,如果不同意贷款,贸易就无法形成,生产就会受到限制,工业就会萧条,劳动力和资本就会闲滞,金融就会混乱,劳工阶级就会不安定,民主国家就会受到损害……”自此,美国投资客的钱通过摩根财团的手,变成源源不断的贷款进入美国军火商的账户,再变成一船船军火驶往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亿美元激增到1916年的32亿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1914年的1·7亿美元猛跌到1916年的区区100多万美元,几近于无。战争期间,美国还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100多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因此,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军火一船又一船地给英国人送过去了,但英国人的钱却没能及时返回来,英国人说数目庞大的黄金漂洋过海太危险了,搞不好会被德国人掳去,所以让美国人不必着急,好在英国在美国人眼中还有些信誉——而且没有也没办法,已经上道了就只能走下去。英国人此时付账的方式也就变得简单起来了,直接由美国贷款,这就使得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美国成了协约国的支柱和主要基地,协约国终于为自己搞到了一个输血基地。

为了让手头上那些贷款数字有效,除了继续发放债券,摩根集团以及所有协约国的投资者们只能拼命祈盼德国人尽快投降——彻彻底底地高举双手投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德国人的口袋里掏回投资与红利,而摩根们则可收回债券发行费,而不是无穷无尽的官司。随着战争的深入,中立使美国大发横财的同时,也将美国一步步拖入战争。与协约国一边庞大的贸易额使美国与协约国联在一起,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的贷款即将付诸东流。尤其重要的是,美国金融家与工业家的命运同协约国也紧密联系在一起。战后共和党参议员杰拉尔德·奈所成立的国会调查表明,美国1917年的参战很大一个原因是金融家和军火巨头的操纵。这些人几乎只与协约国做生意,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希望协约国取胜,这样才能大赚其利。

当1916年底在欧洲战场上占据了上风的德国人提出了足以让摩根财团跌进地狱的要求——为了和平停战——时,美国人傻眼了:和平当然美好,可谁来为那100多亿的战争贷款买单?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德国人没战败,当然不可能替敌人掏钱,而英国人早已是穷得没有一个先令了。再说英国人也不愿付啊,只要打下去,这笔钱早晚得由德国人掏。务实的法国总理在法国众议院暴风骤雨般的咒骂声中,依旧嘹亮地宣称与德国进行谈判的任何念头都是“卑鄙和可耻的”。而劳合·乔治首相在英国下议院也再次重复了伟大盟友的决心——我们必须把对德国的战争进行到底。在俄国已发生“十月革命”后,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与德国单独议和并退出了战争,德国人从苏俄那里获得了巨额的赔款,除了粮食以外,还有大批从东线解脱出来的军队,战争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德国人倾斜,这时候着急的已经不只是协约国和摩根财团了,美国的金融家与工业家甚至美国政府的命运都已与协约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先生们,我们不是花钱来欣赏败仗的!”1917年的春天,眼高手低的协约国终于听到了美国人的警告声,而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听到的良言相劝是:“总统先生,我们都知道,如果这笔借到欧洲去的钱最终变成坏账,就是上帝,他也得从这儿走人。”

威尔逊总统决定参战,可是始终找不到好的借口。因为自己曾经是个“和平总统”,现在突然要食言,所以借口一定要完美。就在威尔逊绞尽脑汁的时候,德国人给了威尔逊机会。1917年4月6日,被“民意”劫持的威尔逊总统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对德宣战文件:“鉴于1915年的5月7日,德国潜艇在西南爱尔兰的外海击沉了一艘英国运输船‘卢西塔尼亚’号,随船死亡的2000名旅客中有124名是美国公民,美国特此决定放弃中立立场,正式对德宣战。”护财之情与爱国之心让美国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扇窗户、每一张桌子都燃烧着反德参战的狂热情绪。由于美国同交战双方纠缠不清的利害关系,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的了。不管美国领导人的主观意图如何,不管美国在名义上是否还保持“中立”,美国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卷入战争。在英法联军濒临破产,在协约国即将分崩离析的1917年,100亿美元贷款面临着一笔勾销,利害攸关,美国不得不参战。历史以宏大的叙事方式,阐述了一个古老的犹太法则——当你欠下了一百元,你是债务人;当你欠下了一百亿,情况恰恰相反。

当然,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对德宣战演说中说到参战的目的时却是绝对大义凛然的:“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威尔逊总统那番激情的演说,让许多议员都流下了眼泪,他们觉得总统的请求是极其严肃认真的。但议员们当真会那样天真么?有人会相信么?当威尔逊总统离开国会大厦返回白宫时,国会大厦外面街道两旁的人群向他欢呼。威尔逊坐在车中,悲伤地摇摇头说:“好好想一想,他们所欢呼的是什么,我今天所发表的演说,带给我们年轻人的是死亡的信息,而他们却如此地欢呼。”

二、政界“百灵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绰号“政界校长”的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出生于弗吉尼亚州,小时候他被认为是一个迟钝的初学者,9岁时还不识字,但17岁以后通过努力学习,成绩进步很快,1886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曾获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博士学位,他本人也因博学多才、善于辞令而享有“百灵鸟”之称。1912年,威尔逊当选美国总统,连任两届,是美国历史上“学术地位最高”的一位总统,也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1962年美国历史学家把威尔逊排在34位美国总统的第四位——位于林肯、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之后。

1912年,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被视作温和改革者的威尔逊在几乎每一轮投票中都落后于克拉克,只是由于克拉克没有达到三分之二的法定选票而不得不继续进行新一轮投票。就在威尔逊决定放弃,马上就要发表承认失败的声明时,情况发生了一场戏剧性的变化:纽约市有一个很腐败的坦慕尼协会决定支持克拉克而一举压倒威尔逊。这导致三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威廉·布莱安转而反对克拉克,称他是“华尔街的代表”,并改为支持威尔逊。他的改变引来许多代表的效仿,威尔逊与克拉克的力量对比开始逆转,威尔逊最终在第46轮投票中胜出。1912年,民主党派的威尔逊当选为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此后他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新自由”改革。“一战”爆发后,美国在威尔逊“中立”的旗帜下,一边摇晃着橄榄枝,一边加紧军火生产,大肆扩充军备,同欧洲的两大集团做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由债务国摇身一变,成为了最大的债权国。

在这个时期,尽管奉行无限制潜艇战的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对美国船只展开攻击并造成人员损失,威尔逊也只是威胁德国停止其行为,而继续将美国置于战争之外。英国宣布对德封锁,严禁一切装载战争禁运物资的中立船只驶往德国,虽然威尔逊对于英国侵害中立方权利的做法表示了温和的抗议,但如英国所预料的,他并未采取任何行动。公正地说,他这个时间的“中立”其实是有偏向的,只不过是时机尚未成熟。美国当时的国务卿威廉·詹宁斯·布莱安就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质疑,后来却因此而辞职。1916年,威尔逊再次获得总统竞选重新提名后,在竞选中打出了“他让我们远离了战争”的口号,提示选民他任期内既维持了坚定的国策,又避免了与德国或墨西哥的公开冲突的业绩,在这个不参战的口号下,威尔逊获得连任。在获得总统连任后,威尔逊为确保一个更宽泛的外交政策,警告美国公民不要在交战阵营中选择他们的所属方,尽管载有大量美国公民的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的事件给威尔逊增加了参战压力,但美国的中立原则还是得到了维持。由于德国发起无限制潜艇战,威胁到美国的商业海运,这种中立性开始倾斜。针对德国所实行的无限制潜艇战,威尔逊的口气也日趋强硬起来,他警告德国他不会容忍给美国人造成生命损失的潜艇战。

1917年3月,当一场具有空前规模的世界战争正在激烈进行时,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了,但是,新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顾人民反对,一意孤行地继续战争,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人民进行了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并满足俄国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渴望,苏维埃政权决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俄国的退出,使战争的天平开始出现了倾斜,这就迫使一直观战的美国不得不表态了。

随着国力日益增强,以欧洲为重心的国际旧秩序逐渐瓦解,美国决策者们体认到了美国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威尔逊坚信美国式的民主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制度,因此要将这一制度向全世界推广。在这一观念的驱使下,他领导的美国政府要更广泛、更深入地插手世界事务,他不想成为战后欧洲的看客,他必须要成为国际事务的主导。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此时若不参战,美国在此之前援助协约国用于战争的那些贷款将要打水漂了。1917年,两大军事集团已打得精疲力尽之时,威尔逊认为该到出场的时候到了,便以“使世界安全并确保民主”为名,促使美国参加战争,威尔逊宣告,将进行一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在两大集团厮杀了2年零9个月之后,美军踏上了欧洲的战场,直接投入了战斗。威尔逊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为战争的胜利作了很大努力,由于美国这支强大生力军的加入,战争迅速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威尔逊于1918年1月提出《公正与和平》十四点方案,此方案成为与战败国和谈方案的基础。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但威尔逊所提出的十四点方案被当成废纸扔到了一边,协约国需要的是要德国永世不得翻身。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在国会讲演,呼吁军方支持对德宣战,现场反对者寥寥。

1918年12月4日,“乔治·华盛顿”号轮船载着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平会议的美国代表团驶离纽约港,码头上,人群涌动,鸣枪致礼。在所有舰船汽笛齐鸣中,“乔治·华盛顿”号轮船缓缓地驶过自由女神像,开往亚特兰大。在那里,一队由驱逐舰和战舰组成的护航舰队将护送满载人们希望的它驶往欧洲。威尔逊本人也作为美国总统破天荒第一次出国。此次出席巴黎和会,不仅仅是为了缔结对德和约,还要解决战后国际布局问题,而且威尔逊此行还带去了他的得意之作——成立国际联盟。这名信仰和平的美国总统,此时已是全世界瞩目的英雄和正义的化身,这当然与他领导美国改变了“一战”进程有关。用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的话来说,他们既感谢美国派兵帮助协约国对付德国,也想分享威尔逊有关建立一个和平世界的愿望。对于威尔逊的巴黎之行,他的反对者们指责他违背了宪法,甚至连他的支持者也认为此番可能不是明智之举,不知是否会因为涉足这种无休止的谈判纷争而丧失威尔逊的威信。威尔逊对此的态度十分明确,在他看来,赢得和平和打赢战争同等重要,也是他对渴望美好世界的欧洲人民和美国人民的义务。对此,一位愤世嫉俗的英国外交官的评论比较刻薄,在他看来,威尔逊前往巴黎就像一个初入社交圈的女生为第一次舞会而着迷一样。

这时的美国真的是非常重要,当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被战火摧残的时候,它却没受到任何影响,在经济上甚至由此获益。它借给协约国的贷款,当时看来恐怕其几辈子也还不清。而更让威尔逊名扬四海的,则是他那闪耀着人类理想主义光芒的“十四条”。人们都相信他的演讲,相信靠着他的个人努力,就能建立一个人人都抛弃仇恨、人人都共同努力以永远避免战争的世界。陪同威尔逊总统前往欧洲的是比他小17岁的新夫人伊迪丝·伯林,这是总统夫人的特权。伊迪丝·伯林热情、活泼、爱笑,喜欢高尔夫球、购物、兰花,并热衷于各种聚会。她的眼睛非常漂亮,不过有人认为她略过丰满,嘴巴太大而衣服稍显太紧,领口太低而裙子太短,但威尔逊觉得她很漂亮。


图为国际联盟一次会议中的集会场面。

1919年,作为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之一,威尔逊带着他宣扬已久的、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缔结了《凡尔赛和约》。威尔逊极力倡导国际联盟方案,旨在确立美国领导下的战后世界秩序,他为此东奔西走竭尽全力。成立国际联盟的方案在巴黎和会上终于通过了,但可笑的是倡导并竭力为之奔走的美国却开始反对这个方案了:这时,美国国内政治形势出现了逆转,被共和党人控制的国会拒绝批准威尔逊方案,后付诸公民表决,结果这一方案未完全被通过,由于国内孤立主义思潮等种种原因,最终也未被美国国会通过。提出国际联盟的美国,却未能参加国际联盟。威尔逊一手促成了“国联”,最终反被他自己的人民抛弃,这一巴掌打在了威尔逊的脸上。虽然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但威尔逊还是因此获得了191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他是继西奥多·罗斯福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美国总统。

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讲求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顿时章法大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唐·吉诃德”。可以说威尔逊充满信心地带到巴黎和会上的东西全都打了水漂,而当年正是他拍了胸脯保证之后,德国人才下定决心以十四点方案为和谈基础投降。但法国人使威尔逊的保证落了空,他的十四点原则在巴黎和会中成为了一纸空文。在巴黎和会中声称要让世界找回正义的威尔逊,又在中国青岛问题上自打耳光。可以说,巴黎和会是威尔逊个人理想主义的惨败之地。克里孟梭对威尔逊的评价是:“他让人捉摸不透,我认为他不是坏人,但不清楚他有多好。”他还觉得威尔逊清高、傲慢。“他对欧洲一无所知,而且想理解他简直太难了。他以为按照公式和十四点原则,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上帝也只提出十诫而已,威尔逊却谦逊地要把十四点强加于我们,最空洞的十四条戒律!”

在个人性格上,威尔逊也与他在巴黎的亲密同僚劳合·乔治和克里孟梭不同,在他们看来威尔逊始终有点令人费解。他究竟是位什么样的领袖呢?一方面引用《圣经》中最高贵的语言,但同时却对异己冷酷无情;一方面热爱民主,但却鄙视大多数同行;一方面力求服务于人,却朋友寥寥。他到底是泰迪·罗斯福所认为的那种“前所未有的虚伪冷血的总统”还是贝克所认为的那种如克伦威尔之类少见的理想主义者?没人说得清楚。这个看上去美誉遍及世界的老人周围竖立着高耸的围墙,他那自由主义的、乐观的性格,在阴郁的、习惯了钩心斗角的欧洲政客面前实在不堪一击。人们对他客套而宽容,像看着一个天真的孩子四处演讲,然后在私下里却一点一点地把他的原则吞蚀掉。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威尔逊没能使美国加入国际联盟是他任内所犯的最大失误,甚至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任期内的最大失败之一。《凡尔赛条约》中的种种苛刻条款招致了德国民众对条约的极大怨恨,最终导致了希特勒的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威尔逊对战后美国老兵复员的问题未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复员过程进行得异常混乱,400万士兵在身无分文、没有任何安顿计划和救济的情况下就被送回了美国,最终埋下了1932年镇压“一战”老兵悲剧事件的种子。

威尔逊有着强烈的扩张主义倾向,为了建立和巩固美国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对巴拿马运河的绝对控制权,美国对墨西哥、尼加拉瓜、海地、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等进行过威胁、干涉、控制甚至战争;威尔逊坚决反对用革命的手段清除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病,反对妇女获得选举权,对黑人有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还在1918年夏天时,威尔逊接受了呼吸道方面疾病的治疗,这一没有公开的插曲预示了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即将到来。

威尔逊在1919年底中风,这使他的身体状况变得很糟,而此前他的健康状况就已经很差,曾有过几次中风的前兆。这次中风发作,令他几乎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左半边身子完全瘫痪,左眼也失明。至少几个月的时间内他都要使用轮椅,而在这之后他也要靠拐杖走路。威尔逊的残疾情况直到1924年2月他去世前始终没有对外公开。1920年总统选举,民主党人失败。当年,下野的威尔逊获诺贝尔和平奖,4年后病逝于华盛顿,享年67岁。综合来看,尽管威尔逊有许多局限性,但仍不失为白宫有史以来为数不多的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总统之一。

三、美国参战的导火索——齐默尔曼电报

大战进行到了第三个年头,精疲力竭的德国人手中只剩下一张可用之牌了,那就是它的潜艇,1917年初,德军经过仔细分析和计算后得出的结论是,无限制的潜艇战将在5个月内迫使英国求和。虽然也估计到了美国介入的危险,但德国认为,美国在海上和陆上的潜在影响在两年内是微不足道的。德国期望在这段时间,通过潜艇战以及陆上的作战给同盟国带来胜利。这一计划实施后不久,英国船只的损失猛增至每月90万吨,由于风险太大,英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水手们开始拒绝出海,协约国估计,英国的粮食和必需的原材料贮备最多只能坚持到7月份。

德国宣布对英国进行无限制的潜艇战的同时,为了抗衡美国日渐增长的敌意,德国外交官开始为结成德国与墨西哥的同盟而进行秘密谈判。如果德国与美国爆发战争,德国将与墨西哥结成防御同盟,条件是“墨西哥将重新获得失去的领土——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英国既而出招反制,而这一招却是致命的,比起无限制潜艇战要成功很多,智慧很多。英国的这一妙计便是利用间谍战,通过谍报挑拨离间,最终诱使美国这头雄狮走上战场。如果说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是美国介入“一战”的火药的话,那么齐默尔曼电报可以说就是那根点燃了火药的导火索。

1838年1月8日,艾菲尔德·维尔展示了一种使用点和划的电报码,这是摩尔斯电码的前身。作为一种信息编码标准,摩尔斯电码拥有其他编码方案无法超越的长久的生命力。摩尔斯电码在海事通讯中被作为国际标准一直使用到1999年。1997年当法国海军停止使用摩尔斯电码时,发送的最后一条消息是:“所有人注意,这是我们在永远沉寂之前最后的一声呐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长距离传送信息的技术有了大幅度发展,用摩尔斯电码发送的电报和无线电报不久便在战争中显示了其胜负攸关的作用,各个国家都马上把它应用到了战争之中。自从无线电和摩尔斯电码问世后,军事通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无线电通讯完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己方接受电文的同时,对方也可“一览无遗”,因此人类历史上早就伴随战争出现的密码也就立即与无线电结合,出现了无线电密码。而电报的加密和破译也就登上了舞台。1914年8月,德国无线电台发出了“儿子诞生”(即战争爆发的隐语)的消息后,德国对法国正式宣战,由此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从这个时候起,各交战国的情报机构开始的一系列的情报活动首先是围绕着密码破译来进行的。

“一战”初期,人类间谍活动被公认为交战双方的主要威胁。但是后来事实证明信号情报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其重要性确实比在以往任何一场战争中都要突出。1917年1月17日,英军截获了一份以德国最高外交密码加密的电报。这是一份由德意志帝国外交秘书阿瑟·齐默尔曼于1月16日向德国驻华盛顿大使发出的加密电报。这个电报是德国人用新的密码系统发出来的,传送给德国驻华盛顿大使,然后继续传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电文将在那里解密,最后要交给墨西哥总统。

人们都知道,密码是秘密情报战中的秘密武器,离开了密码就谈不上情报的秘密。破译是通过破解侦察对象的密码,从中获取情报的手段。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密码不被破译,千方百计破译别人的密码,是各国情报机构最基本、最经常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业务工作。在“一战”中,英国人早就掌握了德国人所用的电报密码,在多格尔沙洲海战中,英国人就曾靠破译德国人的电报而取得了胜利。这次英国人虽然意识到了这封电报的重要性,但因为德国人使用的是一种新的密码,英国人一时破译不出来,正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却突然发现德国人犯了一个错误,原来接到密件的德国驻华盛顿大使在他的华盛顿办公室里将电报用新的密件本译出后,却又用老的密件本将电报加密后传送给了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冯·伯恩托夫,英国密码破译专家们在得到新老两个版本的电报后,经过努力终于破译了这封电报。

英国海军谍报机构截获并破译了该密电后,电报的内容让英国人高兴万分,就像“二战”时收到日本偷袭珍珠港消息时的心情一样,因为这是一份足以给美国参战心情火上浇油的电报。原本就注重舆论宣传的英国人马上将这封电报的复印件交给美国驻英国的大使W·H·佩奇,而佩奇立即将它转交给美国国务院,不过英国人和美国人约定好了,不说这封电报是英国人送来的,而说该电报是美国自己截获并破译的,不然的话世人一定会质疑这封电报的真伪。很快美国就通过新闻机构将它公诸于世。

这是一封建议与墨西哥结成对抗美国的军事联盟的电报,它的内容为:“我们计划于2月1日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与此同时,我们将竭力使美国保持中立。如计划失败,我们建议在下列基础上同墨西哥结盟并协同作战,我们将会向贵国提供大量资金援助,墨西哥也会重新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失去的国土。”虽然后来墨西哥总统卡兰萨正式拒绝了德国的这个提案,但它在发送过程中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

尽管1915年英国的远洋客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死了100多个美国人,但那场风波很快就过去了,只要德国此后对其潜艇的攻击行为加以限制,美国仍将一直保持中立。至1917年以来,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已陷入了艰苦的阵地战中,任何一方都没可能取得决定性的进展。英国人企图实行海上封锁困死德国人,而德国人的潜艇也在努力切断英国人的供给线,双方都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此时的英国希望能借这封电报促使美国早日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来。

就在这个时候,这封电报出现了,这岂不是英国的福音?这封电报果然如那些政治家们所预料的那样,迅速地挑起了美国大众的愤怒情绪,原先美国人以为自己只是远离战场的看客,而现在德国人却想把战火从美国后院点着,这实在是让美国人无法容忍了。整个美国都开始担心墨西哥的举动。威尔逊总统决定,凡在交战地带航行的商船将予以武装。电文破译后6个星期,也就是在俄国因“十月革命”退出了“一战”之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美国对德宣战,这时正是关键时刻,美国如果这时不加入战局中,协约国极有可能就招架不住德军的打击了,因为德军已经没有后顾之忧了。此时,站在美国总统身后的是一个团结起来的愤怒的国家,齐默尔曼的电文使所有美国大众都相信德国是美国的敌人,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对德国的怒气。随着美国加入战场,德军立刻陷入劣势,最终走向全面失败。一封小小的电报,扭转几个国家与无数人,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和发展,这次破译由此也被称为密码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密码破译。

其实不管怎么看,这都是美国人对自己要参战在找个正义的理由,对齐默尔曼电文的破译并不见得有那么巨大的作用,美国的参战是其利益所在,这封电报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参战的借口,该参战的时候有没有它其实都是一样的,甚至有人分析,这封电报原本就是造出来以供宣传之用的。但不管怎么说,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得知,谍战在战争中对局势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在“一战”中,谍战这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也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四、协约国的救星——在法国登陆的美军

1917年很可能是历史将永志不忘的一年。美国背弃了乔治·华盛顿关于不卷入联盟的忠告而参加了一场“结束战争的战争”。自1915年以来,美国缓慢的参战趋势已经明显,这一点从华盛顿对柏林之间的外交函件日益尖锐的措辞就可以明显看得出来。1914年大战刚爆发时美国的中立无疑受到绝大多数美国人民的支持。但是,在三年的战争中,各种因素的组合慢慢地改变了公众舆论。而英国控制着全球电报网,在宣传领域中德国人的愚蠢和英国人的老练也对改变美国公众舆论起了一定的作用。德国潜艇的威胁加上持续损失惨重的地面战僵局使得英法两国在1917年年初的日子都很不好过,1917年4月2日,德国没有丝毫停止潜艇战的迹象,威尔逊总统同时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演讲,认为美国不能继续袖手旁观了,两院都以绝对多数通过了总统的倡议。大战打到这个分上,交战各方都已是精疲力尽,美国打算出场了,只要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美国海军就可以帮助英法消除德国潜艇的威胁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在列强中并不突出,是个负债累累的债务国,可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下子富起来了,如列宁所说,“它从负债累累一跃而为各国的债主”,全世界有20个国家欠美国的债,连本来最富有的英国也欠下了美国44亿美元的债款。美国地处北美,与战区远隔重洋,战争为美国提供了发财的机会。不过,战时美国与同盟国和协约国的贸易是不等的。由于英国封锁,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猛跌,几至于无,与协约国的贸易量却增加了三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对英国人的封锁措施比对德国人的活动更担心,美国坚持海上自由,向交战双方提供战争物资,船主因为英国对同盟国特别是对德国的封锁而感到十分愤怒,不过美国船主渐渐发现,派越来越多的船只装载着战争物资驶往英国、法国非常有利可图,这种商船因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加上英国人的巧妙宣传,导致了美国舆论转而倾向协约国。

大战爆发后,美国没有马上参战,而是静观事态变化,以坐收渔人之利。美国政府认为,这次战争的结果将是“没有胜利的和平”,双方实力都会受到很大损失,任何一方都不会得到决定性胜利,“那时整个世界的前途就会决定于我们手中”。直到1917年,威尔逊总统还使美国置身于战争之外,并且他没有让美国军队做好为全面欧洲战争作战的准备,美国所拥有的只是钱、劳动力和武器的生产能力。在大概一周内,国会授权政府向协约国提供一笔30亿美元的贷款,一份财政部公告解释说,这笔贷款用于支持协约国作战,否则,美国军队将付出更大的代价,不仅仅是人员上的,而且是金钱上的。美国不希望它投入到协约国的金钱打水漂,已决心把自己绑到协约国的战车之上。大战开始时,美国尚未做好战争准备,陆军只有25万,此时参战力不从心,同时,美国人民反战情绪普遍,威尔逊又面临1916年的总统竞选,便以“威尔逊使国家免于战争”为口号,迷惑选民捞取选票。1916年威尔逊已在总统竞选中获胜连任,美国这才开始招募、训练军队,准备踏入欧洲战场。近一年后,美国做好了战争准备。

由于英国对德国的经济封锁,1917年时的德国已处在十分困难的的境遇中,英国人的意图是困死德国人,当然其中包括德国平民。在主力舰队无法突破英国封锁的情况下,德国企图用潜水艇来打破英国的海上优势。1915年2月,德国就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对环绕大不列颠和爱尔兰领海以及英吉利海峡中的敌国商船一律击毁,事先不加警告,中立国的船只也不例外。由于美国的强烈抗议,德国于1916年5月暂时停止无限制潜艇战。但到了1917年2月,德国对在陆上赢得战争已越来越不抱希望,又恢复了无限制潜艇战,企图通过潜艇封锁迫使英国在“6个月以后投降”。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不仅为美国支持协约国的舆论提供了材料,也为美国参战提供了很好的借口。1917年,掌握了德国军政大权的鲁登道夫继续推行无限制潜艇战的冒险,似乎产生了称心的战果,在1917年的头三个月中,130万吨以上的协约国和中立国船舶被击沉,4月的损失近90万吨,这种成就多数是出自英国海军部顽固地反对采取护航制的缘故,只剩下仅够6周食粮的英国,迫切需要美国支援,以与德国潜艇的威胁搏斗。

战争头几年,关于对德国实施水面封锁的问题曾在英美两国之间引起摩擦。美国不满英国在公海上干涉它的航运。但是,德国的潜艇战的实施却是以美国人的生命为代价,1917年德国在英伦三岛和欧陆协约国周围特定海域对各国航运开展无限制潜艇战,此时已成破釜沉舟之势。

威尔逊下令把驶往交战地带的美国船只武装起来,美国第一艘武装商船启航,威尔逊还在希望德国人不要走到击沉美国商船这一步,由于没有公开的法令,他不准备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在“卢西塔尼亚”号和“苏塞克斯”号事件中,威尔逊一本正经地要求作为中立国的美国有权进入战区并且要受到保护,而德国的潜艇在攻击敌人前则必须要先露出头来打个招呼。有那么些历史学家,热衷于帮助威尔逊回忆,他们试图声称这位总统热爱和平,不遗余力地试图阻止美国卷入战争,而这就很难解释威尔逊下一步的举措了。这位总统,打破了美国此前的全部传统,号召为商船配备美国海军的大炮和海军士兵,指示他们:凡是遇到冒头的德国潜艇,即行开火!得了这样的指示,美国商船一头驶往了战争区域。

美国参战前的“中立”,只不过是为了发战争财和等待参战的最好时机。1917年,战争已近尾声,两大军事集团都已精疲力竭,美国此时参战,既可轻易获胜、捞取战利品,又有利于战后夺取世界霸权。更何况对美国来说,不参加欧洲战争,不去扭转德国在欧洲专横称霸的局面,将意味着不仅仅失去贸易,而且相对地降低美国在世界国家之林中的地位,利害攸关,不得不参战。威尔逊总统等待德国政府重新考虑它的海上威胁是徒劳的,将近2月底时,载有美国国民的英国班轮“拉科尼亚”号没有接到警告就被鱼雷击沉。3月中,美国船舶“孟菲斯城”号和“伊利诺伊”号也被击沉,又死了几个美国人。以此为由的威尔逊说潜艇战是“与全人类作对的战争”,在呼吁战争的演讲中,威尔逊争辩说:“美国将为伟大的道德原则而战,这场斗争不单为反对德国,而且为反对全部的专制政治。”为了保住美国的利益和在和平会议上弄到个席位,威尔逊就必得成为一个参战国的领袖。

在1917年初,美国越来越接近战争的边缘,威尔逊断绝了与德国的外交关系,把商船武装起来,4月2日更在国会里发表演说:“世界必须安全民主,权利比和平更可贵,我们将为自己最珍惜的东西而战斗,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1917年4月6日,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使许多美国人丧生和美国与协约国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等为借口,威尔逊召开了国会特别会议,认可美德之间的战争状态,两天后,参议院通过了参战的决议,同德国打仗现在已是正式的了,刚刚5个月之前以“他使我们处于战争之外”为纲领勉强赢得大选胜利的这位总统,如今变成“武力,最大限度的武力,没有吝啬和限制的武力”的倡导者。


图为美国招募志愿兵的广告牌之一。

美国同奥匈帝国的外交关系于4月8日断绝,但直到12月7日方才宣战。美国对德宣战后,政府立即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爱国主义宣传热潮。“武装起来,最大限度地武装起来,毫无限制地武装起来!”这是威尔逊总统向全国发出的战斗号召。当德国决心开展无限制潜艇战时,它就有意地接受了各种风险,但它认为美国的武装力量将为数很少——当时美国的正规陆军总共不到30万人,空军只有微不足道的150人。但在短短几个月之内,美国陆军和国民警卫队就招到了近70万名志愿者,另有300万人被征召入伍,到1918年11月,美国军队男女军人已有了480万人。1917年,持续了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了关键时期,巨大的战争消耗使协约国和同盟国都精疲力竭。为了响应协约国关于在欧洲尽快出现一支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美国部队也会有助于鼓舞士气的建议,美国抽调分散的正规陆军部队拼凑成第一师,该师主力加上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团于1917年6月抵达法国。此前先期到达的是陆军花名册上年轻的少将约翰·潘兴。4月,美国正式加入协约国一方与同盟国作战,这对于德国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它极大地改变了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战争的天平迅速向协约国一方倾斜。从6月开始,新锐的美国部队源源不断地开向欧洲。

美国参战后,它的海军也加入了反潜护航战斗,消除潜艇威胁的主要方案就是将商船集中起来组成编队,进行武装护航。在以前的战争中护航行动被证明非常有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却一度被认为过于保守,难于组织。不过这种方法的效果很快又被证明了,从5月开始,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逐渐减少。到1918年初,美英新下水的船只数超过了损失的船只数,而它们击沉的德国潜艇,不久就比德国所能建造的更多,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失败了。1918年,英美使用更先进、更有威力的水雷,共同布置了一个巨大的雷区,从苏格兰以北的奥克尼群岛一直延续到挪威的领海,一共布了7万多枚水雷,使得德国潜艇要进入大西洋更为困难,英美海军基本解除了德国潜艇的威胁。这不仅对英国的存亡有着重大意义,而且使得美国部队能够跨越大西洋登陆法国作战,最终挽救了协约国的命运。


一支协约国护航舰队中的一部分抵达一个不知名的港口。注意舰身上斑斓的伪装图案。

五、“恐怖的杰克”——潘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执行所谓的中立政策,实际上是“坐山观虎斗”。美国开始向交战国大卖军火,到处发战争横财,军事实力得到空前的提高。当欧洲对决的双方厮杀得两败俱伤的时候,美国开始蠢蠢欲动。美国看到欧洲战场上英、法同德国都打得差不多了,为了战后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大的发言权,决定向欧洲派遣远征军,并任命陆军上将潘兴为美国远征军的司令。1906年时,约翰·J·潘兴还只是名上尉,并且对如此之低的军衔来说,他的年龄也偏大。当时,西奥多·罗斯福越过862名比他军阶高的军官,戏剧般地把他提升为陆军中最年轻的准将。

约翰·潘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欧洲战场上统率200多万美国远征军的最高司令长官,是美国唯一在生前获得特级上将称号的美国将军,1860年生于密苏里州林恩县拉克利德。1886年西点军校毕业后去骑兵部队服役,是一位勇敢、严厉、极富献身精神的指挥员,素有“铁锤”之称。他曾参加过剿灭印第安人的血腥战争,担任过西点军校战术教官,在校期间获得“黑杰克”的绰号。1898年参加美西战争,后来又几度供职于驻菲美军,在棉兰老岛上屡建战功,备受前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喜爱,以至于当他看到法律不允许他将潘兴从上尉提升为少校或上校时,干脆直接将潘兴擢升为准将。美国参战后慷慨地支援协约国,到1918年夏,运往海外的食物和补给,增加到每月近100万吨,但是,望眼欲穿的部队运输船只直到1918年春才开始到达。即使在那个时候,协约国军事领导人仍低估美国的作战能力和工业潜力。当福煦预言大战将持续到1919年秋时,很少有人持不同的意见。

在强烈的反对声中,威尔逊总统说服国会对每一个21~31岁的体格健全者实行征兵制,后来年龄改为18~45岁。将有400多万人在陆军服役,80万人在海军服役。潘兴重建他的部队,决定每一个美国师应包含2·8万人,约两倍于相应的英法部队。他的命令证实了一个普遍的欧洲人的观念,即美国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大手大脚的。1917年5月26日,陆军部长贝克签署了授权潘兴指挥美国远征军的命令,据说这位部长私下里曾对人说,他对担任美国远征军司令的潘兴只准备下达两个命令:“一个命令是去,另一个命令是回来。”由此可见他对潘兴是多么信任。威尔逊在对待潘兴的态度上竟和贝克部长极其相似,他对军事工作不感兴趣,最希望由将军们自己去管打仗的事。

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总是以一个正规军人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他认为,军人和民兵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严整的军容。“严以律已”的潘兴并不“宽以待人”,他要求他的部下也得和他一个样,因为其对军容风纪的要求几乎严格到令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他的部属私下里送给他“恐怖的杰克”这个外号。潘兴得到了“美国的法律、条令、制度和习俗所能给予一位战时在战场指挥陆军的司令官的一切权力和职责,并享有相当于部局长们平时和战时的权力和职责”,“总而言之,他拥有根据本指示精神积极进行战争直至取得最终胜利所需的一切权力”,一贯非常自信的潘兴很快就把这份被称做“格兰特之后无人比拟”的权力运用得十分娴熟,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美国于1917年4月所做的准备很差,只有20万人,用马刀劈砍的骑兵是陆军中的精锐,陆军内外没有一个人曾受过堑壕战的训练,且主要是按照美国内战时期的作战经验进行训练。而欧洲战场上固定战线的战术,根本不同于以前的战争,它是辅之以机枪、手榴弹和白刃战的使人丧魂落魄的可怕的炮战。美国加入协约国后不久,数百名英法军官横渡大西洋,去训练新兵的攻守方法,但美国人到达法国,才是真正训练的开始。

按照陆军部的规定,步兵在美国本土训练4个月之后,就可以派到法国去。许多参加过墨西哥战役的老兵们想得更简单,在他们看来,这次战争不过是一次快速清剿行动的翻版,德国人只要一交手就会四散逃命,然后便可舒舒服服地凯旋而归。当潘兴到战场上走了一趟后,他不仅被双方在这场可怕的消耗战中进行的大屠杀吓了一大跳,而且对美国部队完全没有经过这种战斗训练感到震惊。身材高大的潘兴是位一丝不苟的铁腕指挥员,他不愿意让远征的士兵们仓促上阵,去充当协约国的炮灰。美国由于战争而急速扩军,派到欧洲战场上去的大都是没有作战经验的人,许多新入伍的士兵连武器都不会用,因此潘兴要求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他们先是在美国国内的营地和法国的后方接受军事知识的灌输和训练,然后以师、团为单位去没有战争的地方进行实战锻炼,直到具备了独立作战的能力,再开到真正的战场上去。


潘兴(右一)和协约国最高司令福煦及黑格、裴坦在一起。

来到法国后的潘兴不仅要借鉴英、法、德军的经验,要求部队必须进行堑壕战的战术训练,还要求参战美军克服英法军队困守堑壕战线的消极思想,加强“火力与机动”的突破战术训练。如此长时间的训练,实在是急煞了性情急躁的法国人,为早日减轻压力,摆脱困境,法国人恨不得一脚把美国兵踢到战壕里去。伴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不仅法国人和英国人越来越不耐烦,而且连有的美国军官也认为潘兴的训练计划搞得太过分了。在组织美军师方面,法国人建议1·7万人为适当的规模,大了则不灵活,作战时无法有效组织,并且受火力压制时难于机动,对计划的改变不能迅速作出反应。但播兴没有听这些建议,他要求组织2·8万人的师。他认为,大兵团利于持久作战,并能集中成密集队形突破德军防线。

1917年,法军总司令贝当和英军总司令黑格听说美国派来的远征军司令是潘兴时,不禁一惊:“恐怖的杰克”?怎么会是他?这可是个很难打交道的家伙!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潘兴坚持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基于“合作”的原则,美国不属于法定的协约国,美国远征军是“协约国军中单独和独立的组成部分,这一身份必须加以保留”。在这一点上,潘兴的指令与协约国的愿望相反,协约国试图迫使潘兴将美国远征军拆成连级单位分派到英法联军中去,从而使美军变为法军和英军兵力的蓄水池。6月下旬,美国陆军抵达法国圣纳泽尔,潘兴预见到西线战场将会变得更加危急,美国只有派出大批部队参战,才能有进攻的优势。当时,美军在各国之中的实力较弱,英法等协约国完全不信任美军能有多大的作战能力,决定把美军编入英、法等军队中充任后勤。从国家尊严角度考虑,潘兴对这种布置极为不满,极力坚持保持美军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力主美国增加兵力于欧洲战场,他的主张得到总统威尔逊的支持。

美国是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入战争的,从而必须面对组织、装备、训练、运输以及供给一支在欧洲的远征军的任务,少得可怜的正规军部队成为连续两批运抵欧洲军队的核心力量。潘兴选择凡尔登以东的洛林地区作为美军的作战地带,来自美国的供应线将直达法国西南部的港口,除轻武器之外,火炮等军械由美国的盟友提供。潘兴到达欧洲时,正值协约国军处境狼狈,由于俄国的退出,德军得以把军队集中到西线战场,协约国的军队处在节节败退之中。1918年上半年,德国计划并实施了几次进攻,协约国损失非常惨重。协约国伤亡和被俘总人数达到80万,同时他们几乎失去了所有在1916~1917年间漫长、血腥的进攻中所拿下的土地。不过协约国还没有溃不成军。


前往欧洲的美国运兵船。由于护航系统相当成功,所以搭载着美国士兵的运兵船,在前往法国的途中没有一艘被德军潜艇击中的。

1918年5月28日,第三次埃讷河会战中,鲁登道夫沿“贵妇大道”实施进攻,一举突破了法军的防御。潘兴急调邦迪少将指挥的美军第二师和迪克曼少将指挥的美军第三师增援法军。与此同时,在西南约8公里的坎蒂格尼,美军实施了大战中的第一次进攻。美军第一师夺取了德军严密设防的坎蒂格尼村并多次击退德军的反冲击,尽管该战仅是一次局部的作战行动,但打败经验丰富的德第18军团的部队,仍然鼓舞了协约国军的士气。美军在坎蒂格尼战斗中的大获全胜,使潘兴激动不已,他致电美国国防部:“我坚信,我们的军队在欧洲首屈一指,我们的参谋人员不比任何军队逊色。”他甚至拍案怒斥:“谁胆敢再问我美国人会不会打仗,我就对他不客气!”至1918年7月,战略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协约国手中。协约国司令官贝当、海格和潘兴在博蒙召开会议,对今后的作战作了深入的讨论和准备。协约国采纳潘兴建议,变战略防御为主动进攻,不久即发动了亚眠战役和圣米耶尔战役。

六、“渗透战术”的创始人——胡蒂尔

奥斯卡·冯·胡蒂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陆军上将,在人类的战争史上,他主要是以“胡蒂尔战术”而广为人知。“胡蒂尔战术”也叫“突击群战术”,更通俗点说,又叫“渗透战术”,可以说,这种战术就是后来德军机械化作战学说的前身。胡蒂尔是一位有能力而且坚定的指挥官,也是第一位成功使用该战术的集团军司令官,他以突破堑壕战方面的成就在“一战”中成为一名非常出众的德军将领。

在作战中,突击群战术的核心是利用小股的作战部队,利用对方防御上的间隙和接合部,渗透到对方的防御体系当中,打击敌人重要目标。根据这个思想,在进攻发起前,先经过密集的炮火覆盖,接着在弹幕徐进的掩护下,派出数支精良的小分队,即所谓“突击部队”,切断交通线,割裂防御部署之间的关系,为正面的攻击创造条件。在里加战役中,胡蒂尔面对的是俄国帕尔斯基指挥的第十二集团军,编有16万人,而德军的第八集团军下属三个军,约6万人,胡蒂尔的军队在这次战役中展示了德国军队新的渗透战术。该战术是德国总参谋部基于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战术发展而来的,在短时间的密集炮火准备后,以小的战斗单位绕过敌人的强点渗透到对方前线。这些部队在突破无人区的时候可以交替掩护,并绕过敌军火力支撑点,迅速通过敌军防御部队的间歇突破到敌军纵深,切断敌军通讯,而后大部队才发起攻击。由于在这种战术中,强击部队要突破敌军防线并在缺乏支援的情况下作战,因此他们的装备和战术都与之前的德军步兵有很大不同。

胡蒂尔在“一战”中对这种突击群战术的成功应用,使得英国人称之为“胡蒂尔战术”——这一称呼保留至今。1917年9月3日,胡蒂尔的军队占领了里加。到三天后战役结束,第八集团军以4000多人的损失造成俄第十二集团军近3万人的损失,并一直推进到里加湾海岸,胡蒂尔也因为杰出的战绩荣获了德国的“蓝马克斯”勋章。在“一战”中,成功应用了“突击群战术”的还有年轻的隆美尔,1917年10月,作为山地步兵营下属的分队指挥官,隆美尔率领着两个连的兵力,在夜间大胆地向意大利军队防线的后方穿插进去,当天拂晓,这支部队就已经占领了意大利防御后方的一个制高点,并升起了德国军旗,意大利军队见后方被德军占领了,顿时防线开始崩溃。这次战役隆美尔俘获了40名意大利军官和1500名士兵。不过,这种突击群战术登峰造极的应用要数德军在1918年在西线发动的春季攻势,西方军史学者称为“和平攻势”,在这次战役中,胡蒂尔指挥新编第十八集团军,充当由鲁登道夫发动的德国大规模春季攻势的先锋部队。在第一天的进攻中,渗透战术发挥了作用,德军突破了英军的第一道防线,英第四军团惨败,迫使英军退到索姆河一线。同时,德军另派出一个师,径取法国首都巴黎,只是由于德军缺乏足够的后备力量不得不中途而返。这次战役被誉为步兵作战技术的典范,一直作为欧美国家军事院校战术教学的典型材料。

1918年6月9日,胡蒂尔在马兹实施了成功的努瓦永-蒙迪迪埃攻势,但他很快被法国非常有效的防御和德军的资源不足所遏止。随后他的部队在这场战争的其他时间里只能保持防御态势,不过胡蒂尔的巧妙指挥成功地防御住了英法联军的多次进攻。胡蒂尔进攻的停止暴露了突击群战术的一大弱点,就是对后勤补给要求比较严格,由于强击部队实质上是小规模合成部队,它对于后勤的物资也不是单一的步兵为主的传统部队所能比拟的。而此时的德国,已不可能继续维持攻势所必须的后勤补给。1918年11月,德国爆发了革命,德皇被迫退位,德国也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德国的许多将领在战后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称是被人“在背后捅了一刀”。停战后,胡蒂尔带领他的军队穿过莱茵河回到德国,他在11月10日对军队发表的告别演说中提出德国军队并没有在战场上被打败,而是被后方的政客“在背后捅了一刀”,“我们不是被敌人击败的,而是因为受制于外部环境才被迫如此,我们不得不放弃了我们经过激战才占领的土地,我们仍然高昂着头回到我们深爱的祖国”。

在整个“一战”过程中,只有德军在不断改进它的步兵进攻战术,而机动性就是这种变革的核心。因此不难想象,在“一战”后各国都有了自己的机械化战争先驱出现的时候,唯独德军在“二战”初期成功地在战争中应用了机械化战争的理论。在以坦克为主的机械化战争装备的推动下,战场上的突击行动的机动性能被大大提高,机械化的装甲部队不仅具有强大的火力,而且还能够实施快速深远的纵深机动作战,这就使得胡蒂尔的突击群战术得到了极大发展,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最重要的战术指导理论。

七、“中心开花”——破产的米夏埃尔行动

由于德国的无限制潜艇作战,使美国找到了加入欧洲战事的借口,美国的参战,使得本已精疲力尽的英法等协约国像被注射了一针强心剂,美国的雄厚工业实力,不久就把战争胜利的天平压向了协约国一方。此时鲁登道夫已入主德国总参谋部多时,作为一个优秀的战略家,鲁登道夫完全知道美国参战对德国意味着什么,因此,力争在美国运够充足的兵力之前,结束在欧洲的战事。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退出了战争,德国从两面作战的窘境中解脱出来。德军的实际统帅鲁登道夫上将看见了扭转战局的一线曙光。鲁登道夫决意使1918年成为决定性的一年,他打算在西线集中他所能用的全部兵力,在美国的干预能决定结果之前,粉碎协约国或赢得有利的和平。由于俄国永久退出大战,整个冬季运兵列车滚滚向西,东线只留下几个师以保证把谷物运往德国,同时密切注意尚无足轻重的苏俄赤卫队。在1917年秋季,鲁登道夫的战术专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进攻理论——“突击群战术”,在紧跟着的整个冬季,德国一直在围绕这种新的战术,紧张地组织和训练一支由若干精锐师组成的规模不大的集团军。大约有40个师的“强击部队”得到了新式装备,补充进最优秀的军士和军官,接受了新的理论指导下的严格训练。鲁登道夫也对局势信心百倍,他的部队现在对新式进攻形式已经很有经验,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人数优势。此时,卷入革命的俄国已宣布退出战争,东部战场的士兵也可以转移至西部,鲁登道夫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进攻机会,并在1918年春天发起了攻势。

面对德国人即将发动的强大攻势,协约国首脑迫切希望美国增派大批士兵。但直到1918年初,他们眼睁睁地看着37个师还在美国本土组建和训练,因此对眼前的状况颇感不快。协约国担心美国是否有能力装备和运送一支独立的野战军队,还怀疑美军指挥官和参谋人员是否有能力组织和指挥这样一支部队去抗击身经百战的德国人。实质上,协约国是想把美国部队分别编入法国和英国的现有军队编制之中。1918年3月西部战线看上去很平静,但是英军司令官黑格认为这是德国一场大规模进攻之前的暂时平静,恳求增加兵力,但是首相劳合·乔治和他的战时内阁却无意将更多的部队投入一条已经白白消耗了英国许多精锐部队的战线。劳合·乔治希望在巴勒斯坦捞取收获,至于欧洲的西部战线嘛,只要能守住就行了。削弱黑格的兵力会迫使他保持守势,从而可以保全许多人的生命。再说了,在西线战场上,少去几个英国人,自有别国人去顶上,英国人是会算这笔账的。

在胜利是必然的这一点上,德国高级人物中,很少有人例外,冯·霍尔岑多夫海军上将向帝国军事委员会保证德国潜艇不会让一个美国士兵在西欧登陆。但是,即使一长列一长列的火车运来俄国谷物,也不能抵消协约国封锁对德国人民所造成的影响。关键性的食物短缺烦扰着德国,许多德国人呆呆地面对着他们战时的第四个冬天,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有些人的耐心已逐渐丧失。然而德国所面临的形势也潜藏着重大的不利因素,除了精锐的强击部队,德军中的其他部队普遍缺少装备、给养和进行新式战争所必需的训练。再者,其优秀的军士和军官都集中在强击部队,势必造成其他部队战斗潜力的明显削弱。这样,鲁登道夫将不得不抢在美国人到来之前,主要依靠他少量的强击部队取胜,否则德军中的其他部队将不能支撑长期战争。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是一位雄心勃勃、为人严厉、政治上十分老练的军官,他无意使自己的部队接受协约国的调遣。在首批远征军到达巴黎后,他决定将部队集结在凡尔登和摩塞尔河之间的洛林地区。潘兴的参谋部推断,对这些目标发动一次进攻,就可以拦腰斩断横贯法国的德军防线,并迫使德国接受协约国的和平条约。

到了1918年2月,鲁登道夫在西线摆开了178个师,但比协约国的173个师在数量上并不占多大优势。而协约国的空军力量比德国将近强三倍,好在德国战术家在他们需要的地方集中使用他们的飞机,因而抵消了这种优势。在1917年的整个冬季,德国士兵接受了渗透战术的训练,该战术曾被设计出来用于夺取里加的战斗,鲁登道夫向威廉皇子解释说:“我们打开一个缺口,其余部队跟踪而进,我们在俄国就用这种方法。”英国远征军司令黑格曾提出了一种纵深防御的策略,这种策略是对付鲁登道夫的“突击群战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他的指挥部提供的情况证明,要将他的那种系统连贯的理论传达到整个英国远征军是不可能的。在大部分英军的防御阵地,步兵一直处于敌人炮火轰击下的前沿阵地上,炮兵与步兵之间缺乏协调配合,黑格和他的参谋人员明显缺乏实际指挥能力。而德军这些部队均由一些战斗经验丰富、年轻力壮的精干人员参加,按预定计划,在战斗开始前就利用协约国防御部队的间隙和薄弱部分,突入到协约国防御纵深之处,战斗打响后,由大部队向正面之敌发起攻击,而渗透部队则从后面割断其防御体系,再夹击已成孤立据点的前线防御阵地。


尽管德军整体士气低迷,尽管他们在战争中以失败告终,但其像图中机枪部队这样的作战单位还是坚持到了最后。

英国和法国部队驻扎在旧的索姆河战场阿拉斯和拉菲尔之间的地区,鲁登道夫将选择此地作为进攻点,决定采取突袭的进攻方式。英军接受了保卫法军边境阵线的任务。3月21日,持续5小时的炮轰拉开了进攻序幕。在薄雾、毒气和烟幕弹掩护下,进攻如火如荼地展开。从3月10日开始,德军炮轰香巴尼的法国防御工事,并对凡尔登和兰斯两地发动牵制性突击。那天英国的空中观察员报告,有大批敌军乘火车或经公路向与英国第三和第五集团军对峙的防区运动。德军发起的代号“米夏埃尔行动”的进攻,旨在打击作为协约国防御柱石的英军,在接近100公里长的前线,英军和德军的65个师展开了生死较量。在这次战役中,德国再次使用了毒气。在第一天的进攻中,渗透战术发挥了作用,经过特别训练的德军突击部队运用“胡蒂尔战术”,穿过浓雾向前涌进。德军以炮火压制英军的炮兵阵地和观察哨阵地,步兵紧随移动弹幕实施渗透前进,绕过强点,这些阵地将留给后续部队予以清除。德军迅速突破了英军的第一道防线,英第四军团惨败,在战线上形成了一个缺口,迫使英军退到索姆河一线。同时,德军另派出一个师,径取法国首都巴黎,由于德军缺乏足够的后备力量中途而返。但这次代号为“米夏埃尔行动”的战役,还是被誉为步兵作战技术的典范。

鲁登道夫在1918年的第一次攻势,是作战技术的杰出范例,他的军队在8天中前行了64公里,这在长期的静态防御战争中是创纪录的。在战斗中首当其冲的英军,约有17万人伤亡,法国方面是8万。英法的被俘人员共计7万人,被夺去的野炮在1100门以上。当迅速前进的德军缴获了他们的200万瓶威士忌酒时,通常沉默寡言的英国人也震惊了!德国依然幻想着早些取得战争的胜利,决定不给协约国部队以喘息之机,随即于5月27日在佛兰德斯发动了攻势,并在另一个叫作谢曼德达姆的地方采取佯攻。佯攻开始不到一个小时,德军就突破了守军的防线,朝法军的后方挺进。没想到担任佯攻的部队进展如此顺利,鲁登道夫更改了原计划,命令德军在谢曼德达姆的进攻由虚转实,继续挺进。势如破竹的德军又推进到几年前他们败走的地方——离巴黎只有60公里的马恩河畔,但他们的攻势最终还是被赶到战场的美军给挡住了。

当最后的大型攻势纷纷搁浅时,德军离最后的战败已经不远了。突击队战术没能冲破协约国军队的反抗,其坦克让德军感觉压力沉重,士兵军心涣散——这是德军行将覆灭的征兆。

尽管黑格表示反对,高夫还是被英国政府撤职,他溃散的第五军团被罗林森的第四军团司令部接管。英国第五集团军在战场上的失败,迫使协约国作出了建立一个统一指挥部的决定,以便能够迅速地调配部队。福煦被任命为在法国的所有协约国军的总司令。而此时的德军虽然取得了几场胜利,但鲁登道夫也损失了25万受过高度训练的部队,德国的人力严重不足,而美国部队却源源而来,鲁登道夫第一次开始失望了,他发现“敌军抵抗的力量超过了我们的力量,我们决不能被拖进一场消耗战中去”。6月,德军又向协约国军队阵线发动两次袭击,结果却被法国和美国军队所牵制。当时的协约国军队用战机和大炮猛烈轰击德军占领的桥梁,摧毁其补给线。鲁登道夫气数已尽,他的士兵已经没有再继续奋战的勇气和意愿。而在协约国军队方面,每个月却还将有30万美军持续增援。7月,潘兴以8个美军师编成了一个军,由他指挥独立作战,当7月18日协约国的埃讷-马恩河反攻开始时,美国远征军首次以主力部队的姿态出现。到了8月,美国远征军已发展成为由16个师组成的第一集团军。8月8日,在薄雾的遮蔽下,约500辆坦克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前进,等待着穿过亚眠的索姆河南面。防守薄弱的德军阵线很快便土崩瓦解,退后了13公里。由于士气低落,德军头一天便被俘虏了1·2万人,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接着便扔掉武器,处于守势的德军开始全线崩溃。人力和财力均感疲乏的德国统帅部,在国内动员了青少年和年纪较大者加入战斗也无济于事,德军意识到,不要说胜利,就是争取到比较有利于德国的停战谈判也是不可能了。8月21日,英国第三军团继续强行往北推进,第四军团也重新恢复了前进。协约国军队同时进行的连续进攻看来是打垮德军的关键,英军把渗透战术运用得跟德军一样卓有成效,确保了战场上一往无前的挺进。


德国的猛攻最终被协约国遏制。

八、美军初试身手——贝莱奥森林争夺战

1918年初,对于德国来说,战争进入了更为艰难的一年,虽然俄国的“十月革命”使俄国退出了战争,使东线的德军得以解脱,但美军的介入,对德国所构成的威协,却要比俄军对德国造成的威协要大得多。为了赶在美军主力参与欧战前打垮法、英军队,1918年3月,德军在西线倾其全力对协约国发起了猛烈进攻,并试图在夏季胜利结束战争。

鲁登道夫认为,只有通过一次沉重的打击,才能够彻底改变战局,当他把在东线脱身的德军全部调到西线之后,就开始在英法联军的阵地上选择突破口。鲁登道夫准备在佛兰德斯发起打击。但那个地区的英法联合部队非常强大,足以击退德军在那里的任何进攻,为此鲁登道夫设计了一个方案,设法把一部分法国兵力吸引到别的地方去,从而使佛兰德斯地区的战场形势能够对德国人有利。在这场攻击的正面,是法国著名的埃讷河,埃讷河发源于马恩省圣梅内乌尔德附近的森林,先向北然后向西流去,最后在贡比涅注入瓦兹河,全长约300多公里,埃讷省因此而得名。鲁登道夫所选择的战场,就在埃讷河的北岸24公里长的山脊上那条联系法国北部埃讷河和埃莱特河之间的“贵妇之路”。鲁登道夫仔细周到地制订他的作战计划,要攻占这座高达90多米的山脊之前,他的部队首先得要渡过埃莱特河,并穿越其周围到处都是积水弹坑的沼泽地带。在攻占山脊后,德军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渡过60多米宽的埃讷河,并在协约国的援军到达之前夺取南岸。这次战役要想取胜,关键是要靠突袭。为了达成突袭之目的,德国人精心避开了协约国天天飞行在头顶上的侦察飞机,开向前线的部队都在夜间行进,白天都隐藏在路边的丛林中。

当然,法军参谋部对这个地方也不是没考虑的,法军总参谋长贝当也曾一度担心德国人可能会攻占那些陡峭的山脊,但德军成功的伪装,最终打消了贝当的担心,于是防守这一地区的法军大多被调往其他战场,只有几个受过重创的英国师在那里进行休整。就在这次战役爆发的前两周,潘兴手下的战地情报官哈伯德少校曾提出过警告,德军的下一目标将会是埃讷河防区。但福煦和贝当都把哈伯德看作一个未经战斗考验的新手,一个新手竟敢在复杂的情报专业方面进言,这本身就使法军统帅部很感到不快,更何况当时的法军统帅对美军心中还存在着杂念,所以哈伯德少校的告诫未能引起统帅部的重视。


图中的美军正在用法制75毫米口径野战炮进行炮击。当时美国远征军使用的大炮基本都不是本国产的。

1918年5月27日午夜,德军的攻击开始了,4000门德国大炮同时开火,整个埃讷河防区被炸成了一片火海,空气中弥漫的毒气使人窒息。由于法军把主要的部队都部署在了第一线上,所以在德军最初的炮火打击下损失惨重,仅一天,德军就向前挺进了近18公里。在随后在三天中,德军势如破竹,突破了“贵妇之路”上的英军防线,一举攻到了离巴黎只有约60公里的马恩河地区,巴黎又一次受到直接的威胁。在这关键时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为激励国人而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德国人或许会攻占巴黎,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继续进行这场战争。我们将在卢瓦尔河岸边作战,我们将在加龙河岸边作战,我们甚至将在比利牛斯山区作战。如果最后我们被赶出比利牛斯山区,我们将在海上继续这场战争。”

情急下的贝当只好向正在160公里以外的美军求援,虽然在这之前他还力主将这些“缺乏战场经验”的美军分散到英法的各部队中去。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接到贝当的求援电报后,马上派正在接受基本军训的3个美国师赶往马恩河地区。这些美军是刚成立的队伍,毫无战斗经验,他们所面对的是久经沙场的德军,但士气旺盛的美军楞是把德军阻止在了马恩河的对岸。

在这些前往增援的美军中,美国第二师的第四海军陆战旅被派往贝莱奥森林战区援助那里的法军。6月3日,他们遇到正从战场上溃退下来的法国部队,一位法军少校好心地告诉威廉斯上尉前方的形势,并劝他要赶紧撤退,威廉斯上尉听到法国人要他撤退的建议后,脱口说了一句:“退却?他妈的!我们刚到这里!”据说这句话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美军部队。这个颇具美国西部牛仔风度的美军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一边骂着粗话,一边率领着他的弟兄们冲向已被德国人占领了的贝莱奥森林。树木茂密的贝莱奥森林,遍布岩块和大砾石,德军用三重堑壕把这座森林布防起来,到处都是可以互相支援的机枪掩体和一排又一排的铁丝网。一份错误的法国情报,使海军陆战旅指挥官哈伯德错误地以为贝莱奥森林除东北角外是没有德军的,从而忽视了对这个地区的搜索。6月6日拂晓,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了进攻,他们遭到了德军机枪和狙击手的凶狠攻击,成片成片地倒下,然而美国军人拼死向前,一块一块地与德军争夺森林中的每一个角落,经过20多天的苦战,海军陆战队以伤亡近1万人的重大代价,终于夺取了这片森林。对美军英勇顽强的作战风格,就连与他们作战的德国士兵,都不得不感到佩服,把美军称为“魔犬”。


1918年5月下旬,美国军队陆续抵达战场前线。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从军事角度来看,贝莱奥森林之战的成果并不大,或者可以说它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战斗,但打败经验丰富的德第十八军团的部队,仍然鼓舞了协约国军的士气。此战对德军心理上的打击是巨大的,它意味美军将作为一只强有力的对手出现的战场上。在这次战役之后,德军在协约国军队的联合打击下,一步步走向了失败。“一战”结束后,为了表彰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贝莱奥森林的英勇表现,法国政府把这座当时被炮火打成了秃山的森林命名为“海军陆战队森林”,并在名义上归美国政府所有。现在这片森林又重新长起,成为了纪念在“一战”中美军在欧洲大陆阵亡将士的纪念地。英法两国原本以为刚组成的美军没有战斗经验,在这之前还一直要求将美军分散到英法的军队中去,但美军的初战告捷,令英法从此对美国军人改变了看法。在这次战役以后,潘兴激动不已,他致电美国国防部:“我坚信,我们的军队在欧洲首屈一指,我们的参谋人员不比任何军队逊色。”他甚至拍案怒斥:“谁胆敢再问我美国人会不会打仗,我就对他不客气!”

潘兴开始意识到,美军的战斗力并不比英法联军差,他担心被法军“暂时借用”的几个美军师会变为永久性安排。为了加强对美国参战各师的统一指挥,潘兴成立了美国驻欧洲远征军司令部。进入7月后,抵达西线的美军已越来越多,德军在7月15日再次试图强渡马恩河,并希望通过此役决定最后胜负。但协约国的军队不仅以密集的炮火挡住了德军的攻势,而且还从7月18日起对德军发起了反击,在协约国7月18日的埃讷-马恩河反攻开始后,美国远征军终于以一支独立自主的主力部队出现在欧洲的战场上。

九、濒临崩溃的奥军——意大利战线


阿芒多·迪亚兹将军从1917年11月开始担任意军总司令。

当阿芒多·迪亚兹将军被任命为意大利参谋总长之后,他最先的意图是要对奥匈的军队发动一个攻势,但是快到1918年5月中旬的时候,当他知道奥军也正在着手准备进攻之后,决定不再先发制人,而是要等候让敌人先动手。

1918年6月,对奥匈帝国的军队而言,是个不幸的开始,因为它的靠山德军将要它自己作战了,鲁登道夫决定将在意大利战线上的德军转移到西线,并坚决主张由奥军独自打败意军,他的理由是明摆着的,因为俄国已退出了战争,现在奥匈帝国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意大利。此时奥匈军队在意大利方面共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特伦提诺战线,另一条是皮亚韦河战线。

前奥匈帝国的陆军参谋总长康纳德元帅,现在正在特伦提诺战线上指挥着奥军第十和第十一两个军团,他强烈主张攻击的重点应放在阿赛果高原上,而在皮亚韦河战线指挥第六军团和伊松佐军团的波罗耶维奇将军,则应向派夫河下游进行佯攻。可是波罗耶维奇却不愿意担任康纳德的助手,所以他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要求,现在他们两个都要求增援兵力以实施自己决定性的行动。然而奥匈帝国的兵力是有限的,现任的奥匈帝国的参谋总长是艾尔兹将军,与其说他是一位参谋总长,还不如说他是卡尔一世皇帝的副官。这个毫无决断力的人决心做和事老,结果是两个计划都被采用,而不分所谓主攻和佯攻。奥匈帝国可使用的预备队被分为两部分,一人一半。卡尔一世选这样的人做参谋总长岂能不败?由于特伦提诺战线和皮亚韦河战线之间的山区地形没有横向的交通公路,康拉德和波罗耶维奇这两个人之间难以互相支援,这就造成这两支力量要各自为战的局面,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了两方面都没有充足的力量以扩大他们刚开始所取得的胜利。

16月中旬,两路奥军同时发起了攻势,康纳德的攻击目标是要越过布仑塔河,迅速通过山地,包围在派夫河后面的意军。波罗耶维奇的攻击是指向特瑞维索-米斯特里,而以巴齐格里昂河为第一目标。当决定了这个攻势之后,由于奥军方面不断有流亡者逃到意军战线里去,他们给意军指挥部带去了许多情报,此外英军的电话窃听也获得了许多详细情报。迪亚兹从奥军逃兵那里事先得到奥军的计划后,早已是严阵以待。战役一开始,在皮亚韦河方面,奥军在托纳莱山口的牵制性进攻就被击退,随后康拉德的第十一军团进攻意军的第六和第四军团,在取得微小的进展后,很快即被意军的反击阻止并打退。


1918年6月,奥军穿越皮亚韦河的行动失败了。图为行动中丧生的奥军士兵。

6月17日,波罗耶维奇沿着皮亚韦河下游再次实施进攻,他强渡该河,并突破了意军第三军团约5公里的防御阵地,但当意料不到的洪水和意军的空中轰炸摧毁了奥军的供应线时,他成功的美梦破灭了。到18日,奥军的进攻完全停顿。从6月19日起,意军开始发动反攻,一直对奥军进击到7月6日为止,此时在派夫河西岸已经不再留有一个奥军士兵了。总的来说,奥军此次战役攻击是完全失败了,一共损失了15万人——包括死伤及被俘者在内。而这时迪亚兹还保留有一个完整的意大利预备队军团——第九军团,他立即通过横向集结,阻止了两支奥军之间的联系。由于波罗耶维奇不能从康拉德那里获得增援兵力,只好在6月22日夜间退出了战场。但令福煦气恼的是,迪亚兹竟然没有实施追击。

奥军的这一次失败,可以算是“世界上决定性会战”中之一个,下面发生的维托利奥-威尼托会战就是以此为基础出现的。当时德国人在西线正希望能获得奥军的增援,这一战果使他们的希望彻底断绝了。兴登堡只要求奥匈调6个师到西线去增援,但艾尔兹首先是拒绝,接着又表示同意,最后说要向奥匈皇帝请示,末了却告诉鲁登道夫说,他要先和他的妻子商量一下。

1918年7月后,意军对奥匈的反攻一直是裹足不前,直到确信协约国军在其他战线上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以后,迪亚兹才准备发动两路进攻。意军第四军团将突破奥军防线的中部,意军第八军团在新组建的第十军团和第二十军团的支援下,准备在维托利奥-威尼托强渡皮亚韦河。作出这样的部署,是因为奥匈军队士气低落并陷入混乱,其国内政府则已分崩离析,正向协约国请求停战。

德国驻奥军总部的总代表克拉蒙对6月间发生的意奥之战评价说:“6月间的这场会战对于奥国的国内局势,具有最严重的后果,不仅是这个失败本身,而且还有奥军所受到的严重损失。在匈牙利的国会中,已经引发了一片遣责声,他们要求撤回匈牙利的军队,不让他们受毫无良心的奥国将领的指挥。奥国人民也公开指责皇帝和皇后通敌卖国。”一言以蔽之,这就是奥匈帝国崩溃的开始。

1918年10月23日,蒙特格拉帕之战中,防守中部战线要点的奥军贝卢诺集团显示出了出人意料的顽强性,经殊死奋战终于打退了意军第四军团的疯狂进攻,并使之遭受重大损失。11月初,维托利奥-威尼托之战,奥军第六军团将意军第八军团阻止在皮亚韦河防线。但由法国将军格拉齐亚尼指挥的第二十军团中的法军部队于10月末时,在皮亚韦河的左岸夺取了一个立足点。

在派夫河会战之后不久,许多人都认为奥军的士气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阶段,所以只要大举进攻,即可以使这个二元制帝国自动崩溃。但是迪亚兹却不肯冒这个险,他是一个十分谨慎的军人。自从7月1日起,福煦元帅已经获得了授权,可以协调整个协约国的军事行动,于是力劝迪亚兹进攻,但他还是坚决拒绝。直到9月26日,联军在法国发动了最后一个伟大攻势之后,他和意大利的首相奥兰多才开始勉强接受了福煦的意见。

与此同时,由英国将军兰伯特指挥的第十军团中的英军部队在右翼夺取了一个大型桥头堡,并打退了奥军第五军团的一部,分割了奥军防线。第二天,意军的增援部队利用不断扩大的缺口发动进攻,奥军的抵抗崩溃了。从11月起,意军进至贝卢诺并进抵塔利亚门托河。随后在西线作战的第六军团中的英法部队突至特伦特,约30万名奥军士兵被俘,此时的奥匈军队,早已是到了最后崩溃的边缘了。

若不是在10月5日,德国和奥匈帝国已经向美国威尔逊总统提出了休战的要求,意大利军队可能还只是在迟疑不前呢。他们为什么会突然不再迟疑,而决定进攻呢?其原因是害怕战争马上就会结束,若是意大利没有一次值得称道的胜利记录,则它在和会中的地位将大受影响。

十、奥匈帝国的结束——维托利奥-威尼托之战

从奥地利官方编辑的战史中显示,1918年10月29日对于奥匈帝国来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天,由于奥匈帝国内部的混乱和其陆海军的加速解体,奥匈帝国的当局者已经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那就是他们承认已经没有能力再把战争继续打下去了。

29日这一天,意大利军的总参谋长迪亚兹从来自空中侦察的报告中得知,奥军已在派夫河正面战场上作全面撤退,于是他调动了他4个骑兵师配合意军的第三、第八和第十这三个军团向沙西里以北的利文扎河岸推进。就在这一天黄昏来临时,奥匈帝国皇帝卡尔一世从奥地利东北部城市巴登维也纳向正在维尼提亚与协约国军队对垒的波罗耶维奇元帅发出了指令,要他撤出维尼提亚,并且指明,只对追兵作必要的抵抗即可。不过这道命令还是来晚了,因为当这个命令到波罗耶维奇元帅的指挥部时,奥匈帝国的第六军团和伊松佐军团的北翼早已经在全面败退之中了。

在协约国军队空军和陆军的猛烈攻势下,此时的奥匈帝国军队已经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在10月29日夜间,奥军全部撤到了维托利奥以北的地方,南面的奥军则一直退过了布鲁格尼拉。意大利军队的追击是从10月30日开始的,尽管败退中的奥军很少抵抗,可意军的追击还是缓慢的,迪亚兹似乎并不急于让他的军队赶上奥军。当意军推进到利文扎河时,发现河上的桥梁都已经被奥军炸毁了,而这条河没有桥梁是过不去的,所以意大利军队只好停下来等待后方架桥人员的到来。

对于撤退中的奥军来说,虽然意军的追击暂时摆脱了,但来自协约国空军的打击却如影随形,疲惫不堪的败军塞满了道路,他们成了英国飞机肆无忌惮攻击的最好目标,受到无情的轰炸和扫射。英国空军不过只有几个中队,可这时的奥军已无还手之力,只好任凭英国飞机攻击,在短短的两天中,超低空飞行的英国飞机向奥军发射了数不清的枪弹和近4吨的炸弹,使得大道的两旁到处都是死人、死马和放弃了的炮车,呈现出一派悲惨凄凉的景象。10月31日,意军在利文扎河上的桥已经架成,在迪亚兹的命令下,意军对奥军的追击开始了,此时的奥军只是忙于逃命,所以意军的追击没有遭到抵抗。


1918年,意大利战场上为数不多的美军部队正在朝奥军阵地投掷手榴弹。

此时的奥匈帝国曾经多次做出努力,希望能够从战争中退出。自从奥匈帝国的新皇帝卡尔一世继位之后,他所接手的是一个摇摇欲坠的帝国,由于协约国的封锁,奥匈帝国的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之中,食物缺乏,人们已经得不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罢工现象接连不断,前线又是败仗连连,奥匈这个二元帝国已经无法维持下去了。在整个欧洲战场,同盟国的败局已定,所以卡尔一世最大的目的,就是怎样能够尽可能有利地退出这场战争。

还在10月初时,同盟国就曾联名向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关于停战谈判的要求,但威尔逊总统的答复是除非同盟国从它们所占领的土地上全部撤出才算是有停战的诚意,否则就不能考虑谈判的问题。卡尔一世得知了威尔逊的这个观点后,马上就命令在前方的弗朗茨·康拉德元帅和波罗耶维奇元帅从意大利的北部撤出。当协约国的胜利显而易见时,接受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是必走之路了。为了讨好威尔逊,又根据威尔逊所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中关于民族自决的要求,卡尔一世轻率地向其臣民们发布了一个宣言。在这个宣言中,他给了奥地利的每个民族组织自治政府的权力,他以为这样做可以在确保每个民族独立的基础上使他们共同维护奥匈的共同利益。可是他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要知道民族独立的口子一开,紧跟着的必然是国家的分裂。威尔逊给卡尔一世的是一颗政治性的炸弹,它不仅不能使奥匈帝国的人民团结一致,反把这个二元帝国炸得粉碎。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是四分五裂了,再也无法将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各民族都成立了自己的自治政府,中央政权的权威已然是荡然无存了。

11月初,根据卡尔一世的命令,奥匈帝国开始与意大利进行谈判,在无条件地接受了意大利所提出的停战条件后,奥匈帝国的皇帝卡尔一世已经不再有任何权力了,11月12日,卡尔一世被迫退位。他曾表示只要保留皇位,可以放弃一切政治活动,但新建立的奥地利共和国不再需要这个皇帝,他和全家被驱逐出境,举家逃亡到了瑞士。奥匈帝国从此变成了历史上的遗迹,哈布斯堡王朝600多年的统治到此寿终正寝了。


这是行进中的塞族部队。11月1日,他们光荣地解放了祖国的首都贝尔格莱德。

1919年9月,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圣日耳曼条约》。主要内容是: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的独立;奥地利将克赖纳和卡林西亚两省的部分地区以及古斯滕兰和南提罗尔割让给意大利;布科维纳、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到此,奥地利不仅驱逐了它的皇帝,连它的国土基本上也被瓜分完毕了。

十一、风雨飘摇中继位的奥匈末代皇帝——卡尔一世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此事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这根“导火索”不但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卡尔一世因此成为了奥匈帝国的新任皇储,并在两年后成为了奥匈帝国的新国君。不过,这位奥匈帝国的末代皇帝很短命,在位才3年,在世也仅34年。

斐迪南大公的妻子索菲亚,是出生于没落的捷克贵族家庭的女伯爵。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她不得不降低身份在一位奥地利大公爵夫人家做侍女。因为没有皇家血统,根据哈布斯堡皇室的严格规矩,索菲亚根本没有条件成为皇帝的妻子,也无法成为未来皇帝的母亲。在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娶她时,奥匈帝国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就和他有言在先,由于索菲亚的身份低贱,她的子女因此没有皇位继承权。当斐迪南大公遇剌后,奥匈帝国皇诸的位子就落到了卡尔的身上。

奥匈帝国末代皇帝卡尔一世的全名叫卡尔·弗朗茨·约瑟夫·路德维希·胡伯特·格奥尔格·玛利亚·冯·哈布斯堡-洛林,是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之弟卡尔·路德维希大公之孙,奥托·弗朗茨和萨克森公主约瑟芬之子。他所面对的奥匈帝国是一个古老王朝统治下的年轻帝国,它的主人属于欧洲最古老王朝之一的哈布斯堡王朝,而这个年轻的帝国只经历了两任皇帝。第一任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于1848年加冕奥地利帝国皇帝,年仅18岁,他在这个宝座上坐了68个春秋。在他执政期间,维也纳变成了世界一流名城。

1911年10月21日,卡尔与帕尔马公主齐塔结婚。1914年,在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后,卡尔成为了奥匈帝国皇位的继承人,两年以后,奥匈帝国的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逝世,卡尔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奥匈帝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作为奥地利皇帝,称卡尔一世;作为匈牙利国王,称卡洛伊四世;作为波希米亚国王,称卡莱尔五世。

1916年11月卡尔一世即位时,奥匈帝国在“一战”中正陷于四面楚歌的处境,为了扭转颓势,他亲自担任了帝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据说他还曾下令使用过毒气。虽然有了一点起色,但奥匈帝国大势已去,卡尔一世不得不向协约国求和。

1917年,他秘密地通过内弟帕尔马王子与法国进行和谈,没想到走漏了风声,卡尔一世只好作罢。随着战争进程的加速,奥匈帝国军队伤亡惨重,士气极端低落。而后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协议,更使奥匈帝国的处境雪上加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奥匈帝国陷入了内乱和民族矛盾激化之中,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协议,倡导奥匈帝国各民族独立。

10月14日,卡尔一世召开皇家会议,接受了十四点协议,同意建立由各民族自治政府组成的联邦制国家,但改革很快失去控制,各民族自治政府纷纷宣称完全独立,并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地利国内的共和派最终又否定了君主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使风雨飘摇的奥匈帝国解体,11月11日,也就是德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的那一天,卡尔一世也被迫退位。

在奥匈帝国瓦解前夕,卡尔一世曾公开表示:“只要保留皇位,可以放弃一切政治活动。”但建立了共和国的奥地利不眷恋皇帝,卡尔一世全家被驱逐出境,而匈牙利也不接纳他,从此,奥匈帝国的末代皇帝携全家开始了国外流亡生涯。第二年4月,奥地利正式废黜了卡尔一世的皇位。

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驱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但1919年罗马尼亚入侵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1920年匈牙利恢复为一个王国,但没有国王。奥匈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卡尔一世企图占据这个王位没有成功,米克罗斯·霍尔蒂成为了执政者。

失败后的卡尔一世被放逐到遥远的葡萄牙殖民地马德拉群岛。马德拉群岛有“大西洋明珠”的美誉,位于非洲西海岸外,距里斯本西南约1000公里,离摩洛哥的海岸线约600公里。一年后,卡尔一世因患肺炎而死,时年34岁。

卡尔一世死后,他的妻子齐塔一直生活在瑞士,终生身穿黑衣为卡尔一世守孝。直到1981年,在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的斡旋下,她才得以重返维也纳。1989年,年近百岁的齐塔在瑞士逝世,她的遗体被运回维也纳,并被安葬在奥匈帝国的皇家墓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