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父母需要知道的几点

现在,韩国越来越多的妈妈开始学起了英语,尽管对她们来说这已经有点晚了。妈妈们希望能够在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辅导孩子。她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以便迎接全球化浪潮的到来。

☆英语教育

妈妈不必成为“英语博士”

现在,韩国越来越多的妈妈开始学起了英语,尽管对她们来说这已经有点晚了。妈妈们希望能够在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辅导孩子。她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以便迎接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现在学习英语已经成为韩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但是我认为,妈妈没有必要为了培养孩子学习英语,自己也成为英语专家。

在美国,很多韩国移民子女因为不会英语,在学校里被同学孤立。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极其不利,为此,在美国我开始用英语和韩国语进行“双语教育”。

起初,我是为了帮助那些英语不够熟练的孩子尽快适应美国的教育环境,后来在许多人的帮助下,发挥集体的智慧,创建了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我事业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不断向美国政府递交请愿书,向他们诉说了第二代移民的苦衷,最终美国政府第一次破例将移民子女的语言教育问题纳入了预算。我的语言教育工作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我所教的学生们的父母,有很多是中年才移民到美国的,所以大部分不会英语。不过这有没关系,父母不会英语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没有太大的影响。在我所教过的学生当中,有的还非常幼小,甚至还不会自己上厕所,经常尿裤子,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后,这些孩子所取得的成绩却十分令人吃惊。

更神奇的是,孩子们经过系统化的教育后,学起英语之外的语言,也驾轻就熟。通过英语的学习,他们领悟了学习外语的方法。

无论是学习哪个国家的语言,孩子要熟练掌握外语必须遵守几点原则。在掌握了这几点原则后,别说英语,就是学习第三国、第四国外语也不在话下了。

找一个学习的帮手

现在的韩国,幼儿英语培训学校、各种英语童话书、英语磁带随处可见,铺天盖地。从教学质量上来说,无论哪一所英语培训学校、哪一本英语教科书都存在一定的可取之处。

孩子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教材内容,关键是这些书是否能被孩子所吸收,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理解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将所学到的东西付诸于实践。

在学习英语时,家长应该为孩子找一个学习的帮手,也就是找一个能够检验孩子学习效果的人。人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学完新的内容后,总是忽视了复习和应用。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即使孩子在课堂上学得再熟练,也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那么孩子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

学习帮手不仅仅是辅导孩子学英语,更重要的是起到检验孩子学习效果的作用。大部分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是在不断犯错、改正错误、再犯错、再改正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过对所犯错误的正确认识,可以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人们对所犯的错误,通常印象最深刻,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点的记忆,甚至比一次性记住的效果更好。

谁来做这个帮手呢?帮手没有必要是英语方面的专家。初期的英语学习中,帮手的主要任务是检验学习成果,所以不必有多么高的英语水平。但重要的是,这个帮手要能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外语时的胆怯心理,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孩子害怕犯错误,那么一旦犯了错误则会极大地打击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因此,学习帮手一定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打消他们害怕失败的心理,让孩子把英语学习看作一种乐趣。

学习的帮手可以是近邻、亲戚,也可以由妈妈直接来担任。只要稍微留心一下,您就可以在身边找到很多好的学习帮手。但是,如果妈妈认为只有英语专家才能帮助孩子学习英语的话,那么恐怕就很难给孩子找到学习帮手了。

培训学校和家庭教师是孩子学习英语的第二种选择,但前提是要保证培训学校或者家庭教师能够促进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孩子能够起到真正的辅导和督促作用。

不要死记“a、b、c、d……”

在进行双语教育的时候,课堂上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们反复地听英语磁带。这些磁带里录有不同水平和不同内容的英语句子。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反复听这些磁带,有时还要求他们回家去听。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通过反复地听,熟悉英语句子的结构和单词的发音,对英语首先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培养孩子们的语感。

这就和婴儿学说话一样,婴儿在学说话的时候,最先就是从“听”开始的。不管孩子们自己愿不愿意,每天都会听到大量的对话,孩子们听惯了这些对话,对人们所使用单词的发音、句子的结构和语言环境就产生了感性上的认识。不知不觉地,孩子们渐渐明白了人们对话的内容,然后就尝试着去说,通过这一过程最终学习了说话。因此,学英语要先从“听”打开突破口。

现在,韩国的一些妈妈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刚一出生就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孩子连母语——韩国语还没有完全掌握的时候,就不厌其烦地在孩子们面前“a、b、c、d……”地教他们学英语。这样对孩子英语入门没有任何意义,对他们来说这些字母不过是一些图画和记号罢了。

在还没有熟悉英语的语言环境时,就开始死记硬背单词,也没有什么作用。通过不断地听英语句子,在熟悉了句子的结构和发音之后,再挑出句子中的单词,将拼写、发音和意思一起记忆也为时不晚。之后再通过单词的替换,记忆更多的单词,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Whereisaschool?”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句子。在孩子反复听这个句子并熟悉了句子的结构和发音之后,再让孩子去学习这句话对应的每一个单词的发音和拼写。记住这些单词后,还可以用其他单词去替换“school”,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掌握更多的单词。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对英语的句子就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很容易掌握。

而且通过这一过程,孩子还能更好地掌握英语的韩文意义。有时候看到周围的人在教孩子英语时,将韩文的意思也告诉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在学英语的时候,就像是鹦鹉学舌,只能当时模仿一下发音,而英语的韩文意思也会很快就忘记了。其中的原因就是孩子依赖韩文意义学英语,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不够。

必须背诵需要熟记的内容

对于学习英语是否需要背诵这个问题,目前存在很多争议。

有些妈妈会问这样的问题:“对还不熟练的英语,孩子们需要去强记吗?幼儿英语教育一定要背诵吗?”

实际上,根据我英语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对幼儿学习英语,背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于是,又有许多妈妈问我:“让孩子去背诵那么多东西,不会产生副作用吗?这会不会埋没了孩子的创造力?使孩子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其实,这些妈妈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要知道,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记忆力已经发育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只要感兴趣,孩子们学习知识的能力非常强,记忆知识轻而易举。

在孩子听一个句子的时候,如果对句子内容感兴趣,孩子会很快记住整个句子的读法和内容。

从未在外国生活过的孩子,如果对英语学习感兴趣,通过适当的辅导和反复的听说练习,孩子可能有一天会忽然用地道的语调说出整句整句的英语来。因为孩子会将感兴趣的东西100%地储藏在大脑里。

孩子的记忆有无限的潜力。认为过度地记忆会使孩子丧失创造力、产生抵触情绪的认识是错误的。孩子抵触学习不是因为过度地要求他去记忆知识,而是因为此前的错误学习方法使他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怀着浓厚的兴趣去记忆,那就绝对不会妨碍他创造力的培养,适当的记忆,反而能够提高孩子的创造力。

小时候,父亲曾经教我一首英文诗。当时,父亲先一句一句地读给我听,然后给我简单地解释每一句的意思。

我对诗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很快就将它记到了脑子里。即使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能将那首诗完整地背诵出来。那之后,父亲又用相似的方法教我背了许多首英文诗。在背诵的过程中,我的英语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如成人,不能保证孩子一天都能集中注意力去记忆知识。教孩子再多的东西,即使他有很强的记忆力,如果注意力不能集中的话,也吸收不了。

所以我建议家长们,幼儿学习英语的时候,一天只要学习一个句子,经过反复地记忆,最后能够正确地背诵下来就可以了,万万不可求多求快。

中国古代先哲孔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随时复习学过的知识。通过反复地背诵、复习,孩子的英语每天都会有喜人的进步。

学单词以动词为主

越小的孩子,越热衷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孩子把一本童话书看了又看,那就说明孩子对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感兴趣。

掌握了孩子的这个特点后,可以利用这一点,使孩子更快更容易记住英语单词。

小孩子都不喜欢安静地待着,一天之中几乎没有一刻闲着的时候。在教孩子英语单词的时候,先教孩子动词比教名词的效果更好一些。吃、喝、玩、睡、说……这些动词更能引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动作,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样随时随地都可以边做示范边教给孩子,孩子在做动作的时候也学会了英语。

在吃饭的时候,边做吃饭的动作边告诉孩子“eat”是吃饭的意思。每次吃饭的时候都重复这个词,不知不觉地,即使妈妈不说,孩子也会一边说“eat”一边兴高采烈地吃饭了。这比只教干巴巴的名词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在熟悉了动作之后,可以将词汇的范围扩大到形容词。如“angry”、“pretty”、“beautiful”等可以引起孩子兴趣的单词。随后,再教孩子副词、名词。

有些心急的妈妈总是盲目地先教孩子名词,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名词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学习达不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孩子有可能会厌倦这样的学习。

巧妙利用录音机正确掌握英语发音

孩子学习英语的时候,妈妈要避免一个错误,那就是轻率地教孩子不纯正的发音。在教发音时妈妈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让孩子掌握标准的发音后,再学习其他内容。

我建议妈妈们利用录音机来教孩子的英语发音。通过听标准的英语录音,孩子可以正确掌握成年人所听不出来的细节部分。如果孩子们从小就注意语音的学习,那么像“L”和“R”这样困扰韩国人发音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正确的发音对孩子学一口地道的英语非常重要。

如果孩子接触的不是纯正的发音,就学不会纯正的英语。长大后,再想改过来就十分困难了。

有的妈妈想直接由自己来教孩子英语,这就要求妈妈们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劝这些妈妈们还是利用录音机来完成这项工作吧。

在孩子6岁后再学习语法

韩国式的英语教育中有个很大的弊病就是偏重语法。实际上,在熟悉句子后,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不用教语法自然也就会了。

在美国进行双语教育的时候,我也为语法教育问题花费了不少心思。语法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将每个词连成句子的道理。就像是解数学题一样,掌握了解题的思路,就可以轻松地做题了。

但是,对小孩子来说是很难明白语言中抽象的道理。我认为,在教语言的时候,无论是听力还是口语,开始得越早越好。但只有一项例外,那就是语法学习。现在,小学已经开始普遍设立英语课,我认为孩子学习英语语法最早要在6岁之后开始才比较合适。

我在这里所指的语法学习不是说如“否定词”怎么用、“过去式”是什么样的填鸭式教育。而是指在对话中,通过对句子的反复练习,让孩子自己领会每一个单词应通过怎样的语法使用。

“I’mhungry.Areyouhungry?”

“No,I’mnothungry.”

“Yes,I’mhungry.”

在这段对话中出现了三个“I’m”。通过反复地练习,在熟悉句子内容的过程中,即使不用详细解释,孩子们也能自己领会第一人称“I”要和表示第一人称动作的“am”一起使用。

学习语法的时候,孩子的年龄要能跟得上这种形式的学习。同时,在授课的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要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而要通过循序渐进、反复地练习,让孩子自己去领悟。

☆适应社会

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和领悟

孩子在步入社会后,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社会,仍将一事无成。即使孩子拥有发达的头脑、超众的能力,但若与社会格格不入,在别人面前缺乏自信,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还是没有用武之地、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

最近,在汉城地区,有近40%的孩子沉溺于网络。这意味着我们的孩子们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孩子在学校被孤立,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为了逃避现实,便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到了虚拟世界当中。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在一些综合性医院里,已经专门设立了人际关系门诊。

有人认为适应社会就是要性格温顺、心情保持愉快,其实不然。真正适应社会的能力是要使他人能与自己产生共鸣,可以同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孩子的这种能力不是哪一天就突然具备了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孩子幼年时,如果妈妈不去有针对性地培养他适应社会的能力,那么当孩子真正步入社会后,就会因为不适应这个社会而遭到无情地淘汰。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妈妈应当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确保孩子和妈妈的感情

孩子在家庭中存在问题,在社会上也会出现问题。

孩子最先是通过妈妈来了解这个世界的,年幼的时候,妈妈是孩子的全部。如果感受不到妈妈的母爱,孩子对这个世界也会产生不满。

在妈妈那里有了挫折感,孩子会对整个世界持否定态度,陷入忧郁之中。他会认为这是一个令自己很痛苦的世界。这样的孩子在成人后,与别人的接触中总会存有戒备之心,无法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小时候和妈妈关系密切,形成默契的孩子,也会同他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做起事来会信心百倍。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妈妈同孩子的良好关系,是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适应社会的基础。为了使孩子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妈妈必须首先保证自己和孩子建立融洽的关系。

如何判断孩子同母亲的关系呢?这就要求母亲在生活中,对孩子的细微变化都很敏感。

偶然中我发现了爱丽丝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枯叶从树枝上落下,在地上随风翻滚的情景。在读诗的那一瞬间,我的心感觉到一丝酸楚。

现在,我和孩子们已经成为一家人了,但是爱丽丝仍然没有完全信任我,这使我心里非常不安,怎样才能使孩子向妈妈敞开心扉呢?

读懂了孩子的心思后,晚上我对爱丽丝说:“爱丽丝,今天晚上和妈妈一起睡好吗?”

彼得和南希听到这句话后,也大声嚷嚷着要和妈妈一起睡,我故意大声对他们说:“不行,今天就我和爱丽丝两个人一起睡。”爱丽丝骄傲地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去睡觉了。

孩子不像成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经常把这种感情带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坐在街上哭、无理取闹、突然不说话、行为反常,这些都是信号。作为妈妈要能从这些信息中,看出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果妈妈不能及时掌握这些信息,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就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孩子同妈妈的关系,对孩子今后步入社会是否有信心、能否健康生活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孩子的坚强超乎妈妈的想象

每天早晨,我总是在上班的时候顺便开车送三个孩子去幼儿园和学校。自从南希上幼儿园后,送他们的时候,三个孩子总是一起并排坐在后座。送三个孩子上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三个孩子也很喜欢坐在车上嬉笑打闹。

但是没过多久,有一天,南希在幼儿园门前下车后突然说讨厌去幼儿园。

当时南希所去的幼儿园是一所小学的附属幼儿园。因为家里没人照顾南希,而我上班可以顺便送孩子,于是就让南希提前一年上了幼儿园。

面对无理取闹的南希,我也无可奈何,不管怎么劝说她也不听,最后她抓着我的裙摆开始大哭起来,看着大哭的南希我感到很为难。

“是不是带着南希去上班呢?幼儿园里出了什么事了吗?”

我的脑子里产生了很多念头,但最后我还是坚决地对南希说:“南希,其他小朋友不是都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了吗?南希再怎么哭,妈妈也得上班去。你为什么讨厌去幼儿园呢?告诉妈妈好吗?”

南希听了我的话后,依然不停地哭,我想她只是不想去幼儿园罢了。我又看了看南希,叹了口气对她说:“妈妈要走了”,然后把她交给了幼儿园的老师,转身上班去了。

到达学校后,我接到了南希幼儿园老师的电话,她说南希现在还在哭。我问老师南希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电话一端传来了笑声,老师说,孩子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肯定会不太适应,这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不用担心。

在那之后,又经历了几次这样的过程。每次心软的时候我都想把南希带走,但是,每次我又强忍了下来。我想,如果破例一次,再想开始就困难了。

南希不久就不再哭了,也不会无理取闹了,她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她明白了无论自己怎么闹妈妈还是会将她送到幼儿园的,于是她开始自己去寻找其他能够带来欢乐的方法。从此以后,南希不仅可以从妈妈这里,还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欢乐,她也开始享受这种欢乐。

南希比我想象的要坚强得多,她不再是爱撒娇的小孩子了,在小朋友里,她成了一个孩子王,和小朋友们相处得十分融洽。这使我明白了,以前只不过是我自己一厢情愿地认为她最小,应该得到格外的照顾。

妈妈总是认为孩子应该得到更多的照顾,总觉得孩子柔弱娇嫩,应该待在妈妈身边。只要孩子一哭就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担心孩子受到什么委屈。

其实,孩子比妈妈想象的要坚强得多,对事情的反应能力也很快。孩子又哭又喊,不愿离开妈妈的怀抱时,妈妈可以试着挣脱他们的小手。当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会很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

练习同别人单独打交道

现在我和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们相聚,聊起往事的时候,总有一些话题要被反复重提。尤其是孩子们小时候旅行的事情,总要被反复地说上好几遍。

由于丈夫工作的原因,我们不止在美国本土,而且在日本和夏威夷等地也生活过。那时,一到周末我们就出去旅行,孩子们在旅行的开始总是要接受一番考验。

“彼得,现在你去订房间。”

孩子中无论是谁,只要一到宾馆,就要有一个人把行李交给妈妈,然后直接去前台订房间。我要求孩子们直接同那些穿着整齐的服务员去交涉。对孩子来说,直接同素未谋面的大人单独交涉,是一件需要胆量的事情。

第一次,彼得不停地回头望着站在大厅的我,脸上露出不安的表情。但是我一动也不动,只是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

“CanIhelpyou?”

看孩子总是望着我,已经猜出来意的宾馆服务员亲切地询问彼得。面对笑脸相迎的服务员,彼得结结巴巴地对起话来,对话结束后,服务员将彼得领去看房间。几分钟后,还红着脸的彼得向我跑了过来。

“妈妈,我订完房间了。从窗户能看到外面的大树。”

我总要求孩子们直接面对面地同陌生的大人交谈,渐渐地,他们克服了畏惧心理。他们可以大方地同别人交谈,有时候甚至还开些玩笑。现在经营公司的彼得,一想起这些往事总是说:“我现在做生意时使用的谈判技巧,都是从那时候学来的。可以说,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进行商务谈判了。”

彼得的话不是在开玩笑,经过这样的练习后,彼得在同陌生人谈话时不再紧张不安了。而且他总是主动同别人交谈,他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孩子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接触社会的。

同陌生人接触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对孩子们来说,通过这些细小经验的积累,可以更加有勇气面对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通过同外面世界的接触,在同陌生人的交谈中获得交往的经验,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在同社会的接触中,可以逐渐培养孩子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孩子离开自己身边后,妈妈可能还会担心孩子,但是,孩子应该迈出面向社会的第一步。只有经过这样的历练后,孩子才能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点。

☆交流--全身心地去感觉

“妈妈您不知道”、“妈妈别管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听到这种话时,心里一定有些酸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妈妈和孩子之间开始有了一层隔膜。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妈妈和孩子之间就会产生一种陌生感,而孩子到了青春期时,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妈妈对于这种陌生感越来越不知所措。于是,总是尝试着通过谈话来消除这层隔膜。“今天学校有什么事情发生吗?”、“和朋友们相处得好吗?”但是,这样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

妈妈平时不注意听取孩子的意见,经常对孩子唠叨:“你是我生的,我还不了解你?”久而久之,孩子也不愿意和妈妈交流了。发生这种情况,大部分的原因在于妈妈。

“我一直在努力和孩子交流,为什么说错误在我呢?”

让我们来听听在孩子学习时妈妈同他们的对话吧。“作业做完了吗?”、“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吗?”、“在培训班学的内容复习了吗?”这种关于学习的内容占了谈话的80%~90%。

如果从妈妈的立场来看,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妈妈认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所以妈妈张口闭口都是在和孩子谈学习。但是孩子却不认为这是交谈,对孩子来说,这只是妈妈在命令自己去学习。

这样周而复始,孩子就不愿再同妈妈进行交流了。如果同妈妈的谈话都是令人厌烦的“学习”,孩子宁可自己一个人深浸在空想之中。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妈妈仍在试图同孩子进行沟通。但是,“同妈妈无话可说”的想法已经深深地植根在孩子的脑海里。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孩子会拒绝同妈妈对话,甚至回避同妈妈的接触。

怎样才能做到和孩子有效地沟通呢?妈妈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同孩子进行沟通的习惯。为了同孩子进行友好的沟通,妈妈在认识上必须做一些改进。

妈妈不是老师

在韩国,妈妈总是想成为孩子的老师,于是她们会为孩子检查功课、制定学习计划、监督复习在学校和培训班的功课……而这些都应该是学校老师的职责。

为了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妈妈第一个认识上的转变应该是意识到“自己不是老师”。

妈妈要履行的职责和老师的职责是不同的。老师的职责是授课,老师在学校里将知识传授给孩子们,而孩子要无条件地听老师讲课。如果妈妈在家里也像老师一样滔滔不绝地讲话,孩子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在家里,孩子更希望有人听听自己的想法。

我是一名教授,但在家里我不会教孩子们在课堂上应该学的知识,我通常是通过一些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去学习。在家里,我的身份不是一名教授,而是一个家庭主妇,一个妈妈。孩子们也不是我的学生而是我的孩子。我在家里努力忘掉自己的教授身份,使自己更像一个妈妈。我的责任就是听孩子们说话,将家庭营造成一个可以让孩子们自由表达自己想法的地方。

妈妈总觉得孩子在回避同自己的谈话,但我认为孩子其实很愿意找人交流。但遗憾的是,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培训班,甚至在家里,孩子只能充当一名倾听者,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同别人交谈。所以妈妈不能像老师一样,总是不停地说给孩子们听,而是要经常听一下孩子的想法,成为孩子可以交流的对象。

由孩子提出谈话的主题

韩国的妈妈们在同孩子交谈时,总是占据主导地位,这成为同孩子交流的一块绊脚石。

一般情况下孩子组织语言的能力要比妈妈差很多,无论孩子多么善于表达,也说不过妈妈。妈妈不要总想通过对话来说服孩子,这样孩子会认自己是在被迫听妈妈讲话,没有交流的诚意。

交流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对方。在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对方的同时,首先要听取对方的想法,同孩子的交谈也是如此。

孩子在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地方时,就很难再对别的东西感兴趣。举个例子,孩子想看漫画,但是妈妈却让孩子去学习,孩子能听妈妈的话吗?这种情况下,对妈妈的话孩子只会“左耳进右耳出”。

如果妈妈愿意坐下来倾听,孩子才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说完自己的想法后,孩子才会有兴趣听妈妈讲话。他认为自己已经表达完了自己的意见,应该听听妈妈的想法了。在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妈妈同孩子的沟通就容易多了。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相信交流的话题不是以妈妈而是以自己为主的。

不要替孩子解决问题

我的孩子直到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是第一个寻求我的意见。但是,我从来不会给孩子答案,而是通过同孩子的交流,让他们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

我们家在吃完晚饭后,有1个小时的对话时间。说是对话,其实就是随便地聊天。聊天的主题多种多样,聊同班的朋友、所看的书、听的音乐……总之,和自己有关或者关心的事情都可以成为聊天的话题。

在这段时间内,我通常什么也不说,只是饶有兴趣地听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他们的意见也不统一,这时候他们就要征求我的意见。通常我不会说出自己的意见,只会给出一些提示,最后的结论还是要由孩子们自己得出。

习惯了这样交流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把问题藏在心中。他们感到无论是什么问题通过交流都可以解决。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出过什么大的问题。在事情恶化之前,他们已经通过同家人的交流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有趣的是,在习惯了通过交流解决问题后,孩子们有些不便说的问题,也可以大方地说给别人听了。爱丽丝就连找异性朋友的事情都来找我商量。

无论是在韩国还是在美国,和异性交往都是很敏感的话题。但是,爱丽丝却主动寻求我的意见,这是因为她没有经验,所以她觉得有必要听取一下我的意见。我对爱丽丝说出了我的想法,当然,最后还是由她自己来做决定。

☆兄弟姐妹之间的爱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身边的人是你坚强的依靠。爸爸、妈妈,还有兄弟姐妹们。其中,兄弟姐妹们是你生活在这个世上最长久的依靠。几乎在相同的时间来到这个世界,从小就一起生活,在遇到困难时,兄弟姐妹总会义无返顾地支持你、帮助你。

我很庆幸,我的孩子们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在母亲的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我总是为孩子们牵肠挂肚。但是,三个孩子之间的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多少消除了我的担心。

兄弟姐妹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互相给予妈妈所不能给予的东西。父母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但是,即使父母再怎样无私地付出,有些东西也是无法给予孩子的,这些东西只有同一代人才能互相给予。

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代沟。无论父母多么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这个年代的苦闷和烦恼有些是父母永远也理解不了的。而处于同一时代的兄弟姐妹则不同,父母做不到的兄弟姐妹可以做到。

维持竞争关系

有这样一个故事:父亲教两个孩子钓鱼,两个孩子中,弟弟的钓鱼技术比哥哥好。长大后,两兄弟各奔前程。哥哥成为一名成功的学者,弟弟成为一名记者。有一天,弟弟对哥哥说:“我经常羡慕哥哥,爸爸总是表扬你。”

听了弟弟的话后,哥哥说道:“不是这样的,其实爸爸更喜欢你。你钓鱼的技术更好。”

我经常想起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父亲通过钓鱼,来维持两个兄弟的竞争关系。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

哥哥从钓鱼技术好的弟弟那里产生了危机感,为了战胜这个危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而弟弟因为父亲更加赞赏哥哥,从而激发了自己的好胜心,加倍努力拼搏。

事实上,兄弟间既是同伴又是竞争者。兄弟间在形成兄弟关系的同时,也开始了竞争。他们竞争最重要的砝码就是父母的爱,这样的竞争是从双方的比较开始的。

“妈妈喜欢弟弟那样做”、“哥哥那样做会受到爸爸的批评”,双方开始从行动上做比较,然后选择是去模仿还是改掉。

兄弟间这种自然的竞争,可以激发上进心、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为是自己选择的竞争,更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就像两个水平相似的长跑运动员一起跑步,可以创造更好的纪录一样。

这时候,父母的作用十分关键。父母从中要进行适当的调节,因为孩子们一味的竞争可能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因此有必要把竞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彼得曾经在全国性的大会上获得过优秀发明奖。获奖后,彼得非常高兴,因为长期以来,他一直生活在姐姐爱丽丝的阴影下。

彼得故意在姐姐和妹妹面前把奖状递给我。在大家传看奖状时,我注意到,爱丽丝只瞥了一眼,就递给了我,脸上冷冰冰的。

我只淡淡地表扬了彼得一句,然后对爱丽丝说:“我们的爱丽丝上次不是也得了奖吗?当时妈妈没有表扬你,真抱歉!”

爱丽丝马上释然了。晚上吃完饭后,我抽空把彼得悄悄地叫到跟前,抱在怀里在他耳边说:“你知道妈妈现在有多么高兴吗?我真是为你而感到自豪。”

我这么做,使爱丽丝确信妈妈对她的一贯肯定,而彼得也感受到了妈妈为他而自豪。爱丽丝从彼得那里已经有了危机感,但是在得到了妈妈的肯定后,她会继续努力地学习。彼得知道了自己的努力会令妈妈十分开心,也更加勤奋了。

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爱丽丝面前一个劲地表扬彼得,彼得就会产生自满的心理,而爱丽丝也会因为彼得的骄傲而感到失落。

有的父母故意让孩子们进行比较,这样会给每个孩子造成伤害。被比较的对象会因为父母的关注而感到压力。而比较的对象,则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而丧失了自信,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应该让孩子们自然地去比较,而不能刻意引起他们之间的竞争,也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否则,孩子们不会正确认识自己,而是更关心父母对自己的看法。

孩子们对细微的事情非常敏感。我每天在孩子们入睡前都要给他们读半个小时的书。我把每个孩子的房间门都打开,坐在走廊里给他们读。有一天南希对我说:“我的房间离妈妈最远了,请您往我的房间这边移一点。”

彼得听到南希的话后,大声说:“别肆耍也盘坏铰杪璧纳裟兀?/p>

紧接着,传来彼得的一阵笑声。我只要一歪头就可以看见彼得房间里面,原来彼得是捂住耳朵故意说听不到我说话的。结果孩子们因为这个问题竟然吵了起来。不知道又争论了多久,南希最后哭了。

这时我这才知道,原来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他们安静下来之后,我对他们说:“彼得、南希,你们来这里量一下,妈妈在离你们相同远的地方读书。”

一直默不做声的爱丽丝听到这话也忽然叫了起来:“为什么把我漏掉了,也要从我的房间量一量。”

在以后为他们读书的时候,他们总要因为这件事而争吵。

于是我不再估量距离,而是找出尺子,让孩子们直接去测量。孩子们找到一个都满意的位置后,把椅子搬过来,还做了一个记号。

“从今天开始,我就在这个位置读书,这样公平吧?”

我一边读书一边想了很多。孩子们对细微的差别竟然敏感到这种地步,孩子们的想法和大人有很大的差别……

孩子们不只会在乎妈妈给予其他兄弟姐妹的东西,连兄弟姐妹和妈妈的关系也很在意,而妈妈们却总是忽视这一点。

和以前的大家族式生活方式不同,现在只有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孩子们认为兄弟姐妹会夺走父母给自己的爱,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连一点点小事都要斤斤计较的原因了。

从那之后,如果哪个孩子不舒服,在照看那个孩子之余,我还要照顾到其他两个孩子的心情,不能冷落了他们。在想表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也会找其他理由,三个孩子一起表扬。

我觉得世上最微妙的关系就是小孩子之间的兄弟姐妹关系。这种关系用大人的思维是很难理解的。妈妈在处理孩子之间的关系时,要抛开大人的思维,不要忘了,在妈妈眼中的小事,对孩子们来说可能就是一件大事。

要承认每个孩子的个性

韩国的妈妈们总是给孩子定一个标准,然后经常拿这个标准把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做比较。而这个标准通常就是学习成绩。

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不同的性格,孩子更加是这样。一样的父母生出的孩子个性各不相同。但是妈妈们总是看不到孩子们不同的个性,只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如果符合妈妈规定的标准就是有能力的孩子,不符合标准就被认为是没有能力的孩子。

有的孩子因为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在和兄弟姐妹的比较中处于下风,他们也认识不到自己的特长,于是就以为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将自己排除在这个家庭之外。

正在抚养孩子的父母们,首先应该弄清孩子们的不同个性。认为只有“学习好才是好孩子”的想法,只会剥夺孩子的个性。通过孩子的个性,可以了解孩子适合做什么。一般情况下,语文好的孩子英语也好,唱歌好的孩子画画也好。在弄清孩子的个性后,就要针对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

也许有的妈妈会这样问:“如果太注重孩子的个性,会不会影响孩子同其他兄弟姐妹的相处呢?”

当然不会。孩子们个性的发展反而会使兄弟姐妹间的关系更加和睦。以我的经验,孩子们通过比较,相互影响,相处会更加融洽。

从小就很内向的彼得,在具有领导才能的爱丽丝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外向型的人,可以口若悬河地发表自己的主张。南希除了具有音乐细胞外,还具备了逻辑推理和思考能力,最终成为了能言善辩的律师。而她的逻辑推理和思考能力正是受了彼得的影响,善于辩论则是受到爱丽丝的影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个性迥异的孩子们忽然有了共同点。这正是兄弟姐妹互相影响的结果,他们吸收了其他人的优点。

电影《像流淌的江水》中有这样的台词:

“不知道河里的小鱼对游向何方是否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但是,最终所有的小河都会汇入一条江,而江水最终也会流入海洋。”

江水川流不息,有的江水湍急,令人不敢涉险;有的江水平缓,成为鱼儿的乐园。但是,所有的江水不管怎样流,最终都会注入大海。

如果有人想阻止江水的流淌,或者将它引向其他的方向,都会被江水所吞没。

教育孩子就和这个道理一样,孩子们就像是不同的江水,但最终都会流向一个地方。如果父母想要改变江水的流向,最终只能导致江河的决堤。

怎样调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怎样教育孩子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如果真的为孩子们着想,就让孩子们自己去竞争、自己去比较、相互影响吧。父母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爱,足够的信任就可以了。随着孩子们的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他们也会由相互竞争转变成相互促进的。

☆思考--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每个人都有感性和理性两种认识。理性认识需要进行逻辑思考,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通过逻辑思维考虑该如何解决问题就是理性认识。在通过理性思维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对事物的感知就是感性,感性是理性思维的基础。最近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感性认识能力是人们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几年前韩国开始流行“感性指数”这一说法。报纸和电视上连篇累牍地宣称“感性指”低的人将不适于社会生存。敏感的妈妈们害怕孩子的“感性指数”低于别人,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到可以培养感性认识能力的学校去学习。

在学校培养感性认识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思考的多样化。培养感性认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让孩子在面对一个事物时,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是培养感性认识的核心。

但是,强迫性的思考是不可取的。孩子面对不关心的东西,如果要求他去思考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才是培养孩子感性认识的捷径,而这个捷径就隐藏在生活中。

不要忽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许多提问是没有答案的。“人为什么会死?”、“人们为什么要进行战争?”孩子类似的问题无穷无尽。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真的令大人们很为难。

不知道您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天孩子忽然问:“妈妈,我是怎么生出来的?”

这种问题虽然有答案,但是却十分难以回答。“爸爸和妈妈,在晚上相爱,就生出你来了。”即使直接这样和孩子说,孩子也不会真正地明白。妈妈面对这种问题不知道该怎样应付过去,最后只能回答:“因为爸爸和妈妈结婚了。”

这样回答完后,妈妈暗自松了一口气,以为自己的回答很巧妙,但是没有想到孩子的问题接踵而来。

“爸爸为什么和妈妈结婚?”

“因为爸爸和妈妈相爱。”

“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相爱?爱是什么?”

这时候孩子连最初问的是什么都忘了,妈妈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最后妈妈用生气的语调终止了对话:“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虽然孩子还有很多问题不明白,但是却不敢再问了。因为他已经觉察出妈妈有些不耐烦了。

在回答了几次孩子荒唐的问题后,妈妈就开始故意避开孩子的提问,而且还会觉得这样的对话是在哄小孩子玩,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

这样想就是妈妈的错误了,孩子是因为真的很好奇才会问这样的问题,而妈妈回答他们也绝对不是在浪费时间。阻止孩子的提问就是主动放弃了培养孩子感性认识的机会。

培养孩子感性认识的方法,就在这不停回答孩子的提问当中。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孩子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思考,实在想不明白才向妈妈求助,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在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中,孩子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孩子的思路也在不断扩展,这是孩子感性认识的基础。

在孩子问“为什么”的同时,也要问孩子“为什么”。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

有一天正在吃晚饭的时候,南希突然向我提出这个问题。当时南希刚上幼儿园不久,对她突然的提问,我只有用常理来解释。

“人的年龄大了,身体就会衰弱、生病,衰弱到一定程度人就会死。”

南希似乎不满意我的回答,反问我:

“不是的。人不是神创造的吗?”

“是的。”

“那么神为什么让人死?”

这时候,我明白了南希问这个问题的初衷。小孩子是不会明白为什么神创造了人类,又会让人死的。我没有回答南希而是反问孩子们:

“你们都是怎么想的呢?神为什么会让人死?”

孩子们没有想到我会这样反问,一时间都陷入了沉思。最后,三个孩子都说不知道。

我听了孩子们的话后,笑着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想一想,再回答吧。”

几天后,我再次向孩子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孩子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已经记不清孩子们具体是怎样回答的了。爱丽丝好像回答:“如果人不死,一直生活下去就会越变越懒。”彼得说:“如果人不死地球上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不管他们的回答多么可笑,重要的是他们为了寻求答案经过了不断地思考。

妈妈们总是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显得手足无措,以为必须得给孩子一个答案。实际上,并不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答案,只要能让孩子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就足够了。反过来问孩子“为什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和孩子最常说的话就是“为什么”。

“这个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通过不断地问“为什么”,让孩子们为了寻找答案而开动脑筋,经过这样不断地思考,孩子们的思路就会逐渐扩展开来。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和一个公主。国王只有这么一个公主,因此视她为掌上明珠。有一天,公主想要天上的月亮,国王为了达成公主的愿望,把所有的大臣都叫来,一起商量办法。大臣们都说月亮离地面太远了,而且又很大,摘下来是不可能的。

一个小丑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示能够完成公主的心愿。他来到公主面前问公主:“公主殿下,月亮有多大,怎么才能摘到?”公主回答说:“你这个笨蛋,月亮只有我的指甲那么大,只有我窗前树梢那么高,顺着树爬上去就可以够到了。”

于是国王就给公主做了一个只有指甲大的月亮,公主满意地笑了。

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不如成年人,但成年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爱拘泥于固定思维模式,对一个事物不会再有更多的想法。对成年人来说月亮就是月亮,但对公主来说,月亮只是一个梦想。只要能够实现梦想,即使只有指甲大小的月亮也是可以的。

孩子的想象力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提问,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如果妈妈对孩子的想法和提问只停留在固定的思维中,孩子的想象力就会受到限制。

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感性认识丰富的人,妈妈首先要改变传统认识。不要总为孩子上什么培训班而苦恼,应该先听一听孩子提出的问题,然后经常问一下孩子“为什么?”以开拓他们的思考空间,“为什么”的提问中隐藏着孩子的感性认识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