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儿童期(2~12岁) 一、不要过度呵护婴儿期的孩子

婴儿期结束之后,孩子就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时期:儿童期。

伴随着孩子会说的话越来越多,他们哭的次数会越来越少。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意味着人类用一种语言形式代替了另一种语言形式。

如果他们拥有了足够的语言能力去表达自己的痛苦,而且这种痛苦没有严重到无法诉诸语言的程度,他们就不会以啼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了。所以说,如果孩子总是哭闹,肯定是看护他的人哪里做得不好了。

如果爱弥儿边哭边叫嚷着他“很疼”的时候,我绝不会过去看他,直到他止住哭声,我才会到他身边去。

如此一来,他慢慢地就会知道哭是没有用的。若想请求别人的帮助,他必须保持安静,或者只能哭一两声。

孩子们是根据别人对他们哭声的反应来判断自己的感觉的,所以他们的哭声里的意思每一次都不相同。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孩子无论受了多大的委屈或者是遭遇了多大的伤痛,只要没有人在他旁边,他就很少哭。他之所以哭,大多是因为想让别人听到他哭。

如果他跌倒了,摔伤了头部,磕破了鼻子或者擦掉了手指上的皮,我不会表现得一脸慌张,而是平静地站在旁边,或者过一段时间再走过去安慰他。

是他自己跌倒在地,所以他就得自己承担后果。其实,受伤的时候,受伤所带来的恐惧感比受伤本身更让他难受。

他会根据我的反应来判断自己受伤的程度。我表现淡定的话,自然就会减轻他所能感觉到的痛苦。如果我慌慌张张,他肯定也会紧张;如果我若无其事,他也会觉得无关紧要。

我要在他小的时候就锻炼他的勇气,让他学会看清那些小痛苦,这样将来才能直面更大的痛苦。

我不会整天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爱弥儿,如果他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一点点伤痛的话,我会觉得是自己的失职。

人生中难免会遇到伤害,这是他应该知道的第一件事情,也是他最应该知道的一件事情。孩子们的柔弱是他们没有遭遇过伤害的必然结果。

孩子自己跌倒了,他不至于摔断自己的腿;孩子不小心用棍子打到自己,他不至于弄断自己的胳膊;就算他手握一把刀子,他也不会因握得太紧而划伤自己。

除非是我们不经意地把孩子放在高处,或者把他一个人丢在火炉旁,又或者把危险的工具放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否则孩子不会仅凭自己的力量就把自己折腾得遍体鳞伤。

有的人使尽了浑身解数来保护自己的孩子,可等孩子长大了他们就会发现,孩子比小的时候更加柔弱了。一点点挫折就可以把他击垮,一点点伤痛就让他觉得自己就要丧命。

我们都有好为人师的心理。有些东西,孩子仅凭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学会,可我们非要去教他,而对于那些必须经过我们的引导孩子才能学会的事情,我们却置身事外。

我们想方设法教孩子走路,生怕孩子因为保姆的失职而延迟了学走路的年龄。我们费尽心思,可到头来有多少孩子都走不好路,留下了终生的遗憾啊。

我不会给爱弥儿准备那些诸如学步车、学步带之类的工具,我要让他自然而然地学会如何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的前面。走到石子路上的时候,或许我会扶他一把,其他时候我都会让他自己走。

我也不会让他整天闷在屋子里,而是要带他到室外,最好是草地上,让他尽情地跑,尽情地跳,就算跌倒100次我也不会在意。他很快就能明白跌倒后再爬起来的意义,这足以弥补跌倒所带给他的小小的疼痛。

虽然我的学生会经常受点儿小伤,但他的心灵是快乐和自由的,而你对你的学生的保护也恰是对他的束缚,这只能让他终日处于郁郁寡欢之中。我实在不知道你的这种做法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