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领导的心理素质 第十章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怒则怒,学会制怒
发怒是一种颇具进攻性的情绪行为。这种情绪对领导的威信、形象、工作成效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企业领导发怒也有二重性。当怒则怒,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明显地传递给接受者,树立起大家强烈的责任感、正义感,有利于团结大众,处理危机,这是积极的一面。如在企业中,大是大非问题,当怒则鸣,无不使人痛快,使员工凝聚,使工作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发怒的危害亦不可不察。盛怒之下,易失去理智造成决策失误。
再者,领导轻易发怒,因小事而怒,有损领导自身的形象和威信。在众人眼里,领导者就应该具有宽阔的胸怀,宽容大度,不计前嫌,不计小过,不念旧恶,能容人容事。刘邦能够虚怀若谷、从善如流、隐忍为上,才导致天下英雄归其麾下,最终赢得天下。哲学家奥里留斯说:“愤怒是脆弱的标志,显示受创和畏缩”。发怒不仅耗精力时间,也有损尊严和形象。
作为企业的领导也一样,轻易发怒造成了下属的恐惧心理和憎恨逆反心理,下级因失信失宠而拉大了与领导间的心理距离。接着就是沟通困难,矛盾得不到处理化解,积怒增多,关系紧张,甚至你攻我防,你守我攻,严重影响干群关系,导致领导的激励作用消失,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环境毁之贻尽。最后导致组织的解体,或“大换血”式的重组。
处理愤怒的原则是:停止—思考—行动。思考的步骤是写下以下的问与答:我现在碰到什么难题?我正在或正想做什么?这样做有益吗?我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我该怎么做?正确的做法是:对事不对人,并以直述句进行;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批评对方;注意时机的适当性,把握语言及肢体语言;向适当可靠的人倾诉;还可以采取搁置法,告诉自己改天再谈;另外需要拓展心理空间。
那些不为琐碎小事轻易动怒的人往往是心理空间较大的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不记小人过”,这就是形容那些宽宏大量的人。宋朝时有位宰相,他的家人在跟邻居争地界时吵闹不休,于是给他写了封家书,想让他派人处理一下。当时宰相回信说: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信很是惭愧,于是自动让了三尺;后来邻居听到了这件事也很感动,也让了三尺。这就成了后来很是闻名的“六尺巷”。
另外,要养成接受他人劝告和自我暗示的习惯,从外部诱导中获取制怒的信息和力量。如林则徐就曾在自己的厅堂上高悬“制怒”大匾,每当他遇事欲怒时,就抬头看看这两个字,以自我控制来避免发火。
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
想要成为一个成功领导者,在面临负面情绪时,不仅要能冷却处理自己的不满,有效管理自我情绪,还要能正面影响、管理下属的情绪。以公司立场而言,如果下属犯下过错,或是陷入对上级不满的状况时,领导者务必先舒缓下属的怨气和怒气,设法让其情绪平稳,同时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接下来,员工自然就会进入反省期,所有的不满将会随着时间而淡化,这样彼此之间的关系才可能有挽回的余地。
1.能量排泄法
对不良情绪所产生的能量可用各种办法加以调整。例如,当生气和愤怒时,可以到空旷的地方去大喊几声,或者去参加一些重体力劳动;也可以进行比较剧烈的体育活动,跑两圈,扔几个铅球,把心理的能量变为体力上的能力释放出去,气儿也就顺了。在过度痛苦和悲伤时,哭也不失为一种排解不良情绪的有效办法。
2.语言暗示法
当不良情绪要爆发或感到心中十分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当你将要发怒的时候,可以用语言来暗示自己: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发怒伤自己,又伤别人,还于事无补。这样的自我提醒,就会使心情平静一些。
3.环境调节法
大自然的景色,能扩大胸怀,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对于调节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好的效果,千万不要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生闷气。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人,定期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调节身心紧张大有益处。
4.请人疏导法
人的情绪受到压抑时,应把心中的苦恼倾诉出来,特别是性格内向的人,光靠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还远远不够;可以找一个亲人、好友或可以信赖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求得别人的帮助和指点,可能就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5.自我激励法
自我激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动力之一,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在遇到困难、挫折、打击、逆境时,善于用坚定的信念、伟人的言行、生活中的榜样、生活的哲理来安慰自己,使自己产生同痛苦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6.创造欢乐法
心绪不佳、烦恼苦闷的人,看周围一切都是暗淡的,即使看到高兴的事,也笑不起来。这时候如果想办法让他高兴起来,笑起来,一切烦恼就会丢到九霄云外了。笑不仅能去掉烦恼,而且可以调解精神,促进身体健康。国外有位专家,认为笑对人体有十大作用,这也是对笑能治病的简要的生理与心理的分析。这十大作用是:增加肺活量;清洁呼吸道;抒发健康的感情;消除神经紧张;使肌肉放松;有助于散发多余的精力;驱散愁闷;减轻各自精神压力;有助于克服羞怯情绪、困窘的感觉以及各种各样的烦恼,并且有助于增加人们之间的交际和友谊;使人对往日的不幸变得淡漠,而产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7.改变事情定义
“我们没有办法阻止事情发生,但我们可以决定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意义”。你可以选择是“问题”,亦可选择是“机会”,结果总是如你所愿,想想看在这件事中带给你的是什么教训及警惕,下次避免重蹈覆辙,这就是将“问题”转化为“机会”,因此你的定义就是你的结果。
8.改变人物画面
专家研究发现,人的头脑对数字、文字很难记忆,但对画面却是历久弥新,永难忘怀,你为什么过得不快乐,是因为脑海中有不愉快的画面?因此如何修改脑中画面,创造活力,就是决定我们幸福人生的枢纽。迪士尼乐园有许多卡通人物,其中最受大家喜爱的是米老鼠,华德迪士尼把人们最讨厌的老鼠借着画面转换,成为欢乐的象征,你也可以。
得意而不忘形
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要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冷静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要做到喜不失常,得意而不忘形,乐而不失风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是要喜而有度,保持一颗平常心。当工作有了成绩,受到上级表扬、下属称赞时,要做到乐能自持,喜能自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被“喜”冲昏了头脑。
二是要一分为二,做到喜中思忧。在成绩面前,领导者要保持清醒,注意在“上级放心,同级叫好”时,自觉地找不足、找差距,使工作一直处于先进地位。反之,则往往是喜中藏忧,前功尽弃。所以,领导者对自己要有“鸡蛋里面剔骨头”的精神,工作顺利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挫折;有了成绩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问题;形势大好时,要想到可能存在的忧患。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者在不断地克服自身问题中前进,在赞扬声中进取。
三是要谦虚谨慎,把功劳归于大家。领导者要始终有这样一个观点:任何工作成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当领导者为工作上取得成绩而欣喜时,要想到这是大家的功劳,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不仅如此,面对成绩,领导者应该冷静反思如果自己的工作做得再好些,成绩是不是还要再大些呢?这样就不会因为有些成绩而得意忘形了。
情感和理智总是有一定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说,“怒不变容、喜不失常”作为领导者自控艺术的理想境界,不是容易达到的,但只要具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是能够逐步接近这一境界的。
怒而不形于色
“一怒之下踢石头,只能痛着脚趾头。”在现实生活中,这方面的教训不胜枚举。有的领导者动不动就使脾气、耍性子,火冒三丈,怒气冲天。其结果,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影响了工作,而且会导致情绪对立,事态扩大,伤害同志间的感情,甚至使矛盾激化,酿成祸害,遗恨终生。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因此,古今中外有作为的领导者,无不时刻注意“制怒”。而要真正做到“制怒”,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长期的修养和磨炼。
第一,要正视缺点,不要自我原谅。
清朝着名爱国将领林则徐,看出了发怒的危害,自书“制怒”条幅挂于中堂,以此自戒。而有些领导者却不以为然,往往视发脾气是生活小节,不是什么大毛病,不但不检点自己,还总以为自己是“恨铁不成钢”,“我心是好的,只是有些急躁”,甚至认为是有个性的表现,没有火气就没有魄力等等,以此原谅自己。要做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就必须正视这一缺点,把“三思而后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随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弹性。
第二,要全局在胸,做到“两个非常宽阔”。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各级领导“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善于容人,通达事理,这是领导者应具备的气度,也是一种美德。领导者有了宽阔的胸襟,大事讲原则,小事不计较,善于念人之功,谅人之短,扬人之长,就能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气氛。我军的着名将帅中,很多都集刚柔于一身。他们果敢而又理智,严厉而又宽容,耿直而又灵活,在强敌面前“横刀立马”,在部属面前“温暖如春”,无一不具有提挈千军的非凡气度和激扬士气的宏大气魄。
第三,要增强理智,培养自己的耐心。
领导干部做工作,涉及到的都是具体人,而且常常处于矛盾的焦点。如果遇到一点事情就沉不住气,耐不住性子,稍有不顺就着急上火,那就很容易丧失理智,感情用事。这样往往会把事情办糟,甚至闹出乱子来。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者,往往以怒制怒,以怨报怨,结果,不仅无助于化解矛盾,反而酿酒成醋。由此可见,有耐心也是一种领导才能,是一种领导艺术,只有耐心细致,始终方寸不乱,情理结合,才能“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理清“乱麻”,解开“疙瘩”,化解矛盾,减少工作失误。
第四,要有雅量,不要随意“迁怒”。
雅量是一个人的高尚情操。一个志在成就事业的人,必须具有雅量。在现实生活中,上下之间,班子内部,因工作发生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若相互谦让一下,便会“海阔天空”、“烟消云散”,甚至结下深厚友谊。要做到遇事讲雅量,就要学会宽容人、体谅人、理解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尤其是自己心情不好时,不能拿下级当“出气筒”。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个适用范围,发怒也是如此,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采用。问题在于能否用理智控制感情,知道限制自己,在需要发怒时,愤怒的情感会比和颜悦色的态度更为有力,更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