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弱与强 8、所求越多所得越少

前文曾多次指出过,“道”为生成天地创造万物之母,要是能谨守其“母”——“道”,就能认识其“子”——天地万物;要是能守其“母”以存其“子”,终身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要想守“母”以存“子”就须守之于内而不求之于外,越追逐外物就越远离“大道”,所求者越多则所得者越少,所见者越大则所知者越小。

私欲重精神必定驰骋于外,精神驰骋于外必定见大求多,其结果是目迷五色而眼昏,耳悦声哗而听聋,志惑荣华而神乱,情溺好恶而心劳。闭目塞听而精神内守,终身就免去了一切劳扰;营私纵欲而俗务缠心,终身就不可救药。

志气虚静就会耳聪目明,耳聪目明就能察微见细,能察微见细才能叫作“明”。

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商朝的天下就葬送在他手里。可在他登位之初有多少人能预见到后来的悲惨结局呢?当时人们满以为在这位精明国王的治理下,商朝的江山会坚如磐石,满朝大臣无不欢天喜地,独有纣王的叔父箕子闷闷不乐。一天,当纣王叫人用象牙做了双筷子时,别人都觉得用这种筷子才符合国王的身份,也与宫廷的整个陈设十分谐调,而箕子见侄儿用象牙筷子却十分恐惧,许多人都感到有点莫名其妙,纷纷指责他是庸人自扰。面对这些责难,箕子反驳说:“纣王一旦用象牙做筷子,必定再不会用土制的瓦罐盛汤饭,肯定会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美玉制成的饭碗;有了象牙筷子、犀牛角杯子和美玉饭碗,难道还会用它们来盛豆子、菜叶、素汤吗?还会用这些餐具来吃粗茶淡饭吗?国王的餐桌上摆的无疑是美食佳肴,如旄、象、幼豹、驼蹄之类难得的珍品;既然已经使用象牙筷子、犀牛角杯子、美玉饭碗,又吃上了旄、象、幼豹、驼蹄之类的美食,必然不会再穿着短小的粗布衣,坐在简陋的茅屋下用餐了,国王自然要穿起绫罗绸缎来,锦衣之上再套上一层锦衣,衣着既已由简单朴素趋于雍容华贵,也必定会由茅屋迁到富丽堂皇的宫殿,还要筑起高台楼阁来取乐。这样下去将要导致的结果叫人简直不敢往下想,所以见到事情的苗头——由竹筷子改用象牙筷子,我就感到不寒而栗。”

果然,后来的结局被箕子不幸而言中。不出五年,纣王变得好酒淫乐,以酒为池,设糟为丘,悬肉为林,加重天下百姓的赋税以大兴土木,四处搜集狗、马、奇玩、珍宝,在沙丘这个地方建起苑林,把许多野兽虫鸟放在其中,他与宠臣常常跑到那儿去打猎消遣,又请乐师作出新的秽调淫声,成天与妲己一起听靡靡之乐。本来纣王才思十分敏捷,见闻也很广博,然而他却把这些可贵的才智用错了地方——用如簧的巧舌来掩饰自己的过失,用过人的才智来拒绝大臣们的忠言。不知多少忠臣义士在他手上送了命,这样放荡了不久周武王也要了他的命,商王朝也跟着他一起寿终正寝。

把竹筷子换成象牙筷子,这对于一个国君来说是不值得一提的琐事,一般人也会认为这样做理所当然,而箕子却从中看出了纣王滑向腐败堕落的征兆,将它视为商朝走向灭亡的开端,这就是常言所说的“见小曰明”。

恬淡寡欲就能持守柔弱,持守柔弱才称得上“强”。

能得天下成霸业当然算得上胜利者,能打败大敌取得胜利当然要算强者,而真正的强者在于能集中众人的力量,能集中众人的力量为我所用无疑能得人心,能得人心的人肯定恬淡自得,恬淡自得的人必定柔弱自持。

相传周太王亶父居于邠时,不断遭到强邻狄人的攻击骚扰,他给狄人献去皮革珠玉仍不能满足狄人的贪心,担心长期向狄人输贡使得邠地百姓不堪重负,他不得已告别邠地的父老乡亲迁徙到岐周。老百姓见他柔弱自守而又无私无欲,从来不贪占他人逞强天下,大家都扶老携幼跟随他来到岐周,于是后来就有了强大的周朝。这不正是“守柔曰强”吗?

(参见原第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