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作品 《果铁警探打破蛋》
Inspector Ghote Breaks An Egg
●H·R·F·基亭(H·R·F· Keating)/著
●宋瑛堂/译
内容简介
孟买刑事调查署的果铁警探,奉命伪装成鸡饲料推销员,来到偏远的小镇,调查一件十五年前发生的可疑命案。
命案的嫌疑犯是在小镇可以呼风唤雨的议长,而果铁警探得以与之抗衡的只有誓死破案的决心和一盒鸡蛋。
果铁受到层层阻碍,他发现,命案的相关证人都已莫名失踪或受到议长的控制,然而最棘手的是,当地一位广受信众爱戴的圣人,宣称要绝食至死以阻止果铁警探的调查……
导读推荐 打落牙齿和血吞/编辑部撰述
以结果论来说,基亭这一步棋可以说是下对了。因为果铁警探在虚拟世界中活跃了四十年,像他这样让读者投入情感又能引发无限想像的侦探可没几位。
提及侦探这种行业,大部分人脑袋里首先出现的名字多半是福尔摩斯或白罗,这些崛起于古典时期的神探有个共同特色:非富即贵。意思是若非生来便口衔金汤匙的豪门贵族,不然就是养尊处优、不愁吃穿的有钱人家。这等人怎肯纡尊降贵,混在一伙既没品味又没涵养的贱民之中办案呢?说穿了,那只是他们无聊时藉以打发日子的休闲娱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展现自己高人一等的聪慧。这群彷彿不食人间烟火的闲人神探,个个都具备料事如神的超人智慧,此乃第一等侦探也。
至于第二等侦探,是被打落人间尘世的凡夫俗子,他们办案一来是为了糊口饭吃,二来是因道德感作祟想要伸张正义,冷硬派侦探即为其中代表。还有一种更次等的侦探,世间的人情冷暖也尝遍了,却没有白种人的肤色与优越感,果铁正属于这一类侦探。
其实从西方人的角度来看,果铁根本是个印度阿三,探长头衔听起来虽然气派,但实质上只是大英帝国官方雇用的印度人种中等级稍高的警务人员罢了。出外查案时,大小恶棍占他便宜,高官贵人欺负他异色人种。回到家呢,必须安抚老婆大人的喃喃牢骚,而且还得降伏青春期小孩的莽撞冲动。拿传统的叙事观点来检视,果铁绝对称不上是英雄式的主角,虽然他勇于向官僚体系挑战,但迫于官阶不高的无奈,尤其是面对那些来自总署的高傲特派员、或有政治影响力的达官贵人,果铁就如同卑贱的难民般在他们面前苟延残喘,幸好他总能临机应变,既使是打落牙齿和血吞,也能适时劝诱说服上级和下属与他合作办案。
有评论家指出,基亭将众生万相转换成果铁这位虚构警探:有时是最后的胜利者,有时却是倒了八辈子楣的衰鬼;时而必须扮演正义的复仇者,时而又是无可奈何的牺牲者。果铁当然也有性格上的缺点,所以他会像你我一样狼狈困惑、暴躁易怒,但关键时刻总是能果断坚毅、冷静自持,成为令人敬重的罪犯克星。
名探系列小说何其多,但是像果铁探案这样能把大英帝国殖民主义对印度文化的冲击现象,藉由文学形式表达出作者的深刻观察,并将通俗的推理小说提升至经典文学之林,这般成就实属少见,这即是基亭能够享有大师地位的首要原因。基亭为人谦逊,他在自挑的《百大最佳推理小说》(Crime and Mystery:The 100 Best Books,1987)书单中并未选入自己作品,其实他多年来佳作频出,因此其他名家毫不吝惜在“史上最佳100推理小说”各自选了《最后一击》(A Rush on the Ultimate,1961)、《完美谋杀》(The Perfect Murder,1964)、《印度大君命案》(The Murder of the Maharaja,1980)等杰作。然而基亭的早期作品太过天马行空想像成分居多,原因在于他从未涉足印度这个国家,难怪《观察家报》(Observer)的莫里斯·李查森(Maurice Richardson)曾说“基亭的小说机智诙谐,但是太过娇揉造作,幸好结构完整无瑕如同一副漂亮的假牙。”后来他屡次造访印度,作品因而逐渐趋近真实。
众所皆知,我们的詹店长一向颇有主见,他在选书方面也常有惊人之举。在基亭近五十本的作品中,他独独挑了《果铁警探打破蛋》(Inspector Ghote Breaks an Egg,1970);和其他作品相较之下,这本《果铁警探打破蛋》极具极简主义风格,不仅缺乏光怪陆离的时空场景,也没有匪夷所思的杀人动机,主要出场人物更是没几个,整个故事被精简到了极致,只剩下精华的部分,就像蛋一样体积虽小但自成一世界。或许,嗯,我们私下揣测,詹店长这回是要向极简主义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