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2)

  雷胜平心想自己的机会可能来了,连忙整了整西装领带,跟随肖荣径直走了出去。

  “小伙子,你很机灵,我最喜欢这样的人才。”肖荣开门见山,“虽然张扬了点,但看得出来,你的确是有点真才实学。不过我要提醒你,虽然我欣赏你,未必周围的人都欣赏你,该收敛的时候还是要收敛一些。”

  “是,肖总。”雷胜平谦逊地点了点头,刚才的那股霸气似乎已经烟消云散。

  “能不能谈谈你对基金行业的一些印象和看法?”

  “哦,这些年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挺快的,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管理层的扶持下,基金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哦?都暴露了什么问题呢?”

  “比如说利益输送。当年那篇《基金黑幕》就曾经掀起过轩然大波,并遭到当时十大基金管理公司的联名反对。此后,市场上仍然断断续续地传出关联基金之间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的报道。”

  “这个事情的确在部分基金公司存在过,但随着信息披露的逐步规范,已经好多了。还有什么问题?”

  “我觉得基金行业在营销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雷胜平知道,身为基金行业高管的肖荣并不希望自己过多地指出基金行业的内幕,他更多的是想听听关于基金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于是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产品营销。

  “嗯,营销方面有什么问题啊?”

  “我觉得基金产品营销普遍存在着重认购、轻申购的现象。无论是基金管理公司还是代销机构更多地追求首发规模,而忽视持续营销。原因也不奇怪,国内投资者有着购买新产品的偏好,很多投资者宁愿认购新基金也不愿意申购老基金;另外,基金管理公司和代销机构都把首发规模作为衡量营销人员业绩的主要标准。这都是造成基金产品营销重认购、轻申购的原因。”

  “你说得很对,但这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基金销售渠道的限制。受制于银行和券商的渠道限制,这两个代销机构都不可能把最优质的客户拱手让给我们。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肖荣很欣赏雷胜平对基金行业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尽管不够全面,但已经接近了要害。“小伙子,不错,你已经通过面试了,希望你毕业之后能够到元丰来。”

  “谢谢肖总,我一定珍惜这个机会。”雷胜平按捺住心中的兴奋,平静地回答。

  就这样,毕业之后,雷胜平如愿进入了元丰基金管理公司。

  (七)

  初到元丰基金的时候,雷胜平时时刻刻小心翼翼,经常想起长辈们的教导,特别是导师吴汉通与他的一席畅谈。毕业前夕,吴汉通对雷胜平说,随着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必将进入一个金融脱媒的时代。基金在这个进程里面大有前途。所谓的金融脱媒,就是指在金融系统十分发达的环境下,资金寻求投资回报的渠道十分广泛,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资金将从银行向券商、基金公司转移。在这样的背景中,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新兴的金融中介机构必将取得迅猛的发展。因此,雷胜平在这个时候进入基金行业,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

  雷胜平则更多地从自身的爱好出发,他把投资看作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痴迷于在市场的波动过程中获取利润。吴汉通深知雷胜平的个性,他提醒雷胜平基金管理人的主要任务是按照预期的目标构造一个有效的投资组合,而这一过程是建立在现代金融理论基础之上的,至于技术分析之类的东西不能作为投资的依据。此外,作为长辈,吴汉通还告诉雷胜平要注意为人处事,别像在学校的时候那样锋芒毕露,毕竟社会和校园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不要把自己看成一朵花,别人都是豆腐渣,这样不好。”吴汉通最后说道。

  “是的,吴老师,我懂了。”尽管雷胜平并不完全同意老师关于技术分析无用论的观点,他觉得CAPM模型这些东西其实未必适合中国的现状,但他并没有反驳,同时他心里也感激老师对他为人处事方面的提醒,其实自己有时候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往往一高兴就抛到脑后了,以后工作了可不能这样,毕竟自己离基金经理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