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灵人杰

茅盾,1896年7月4日诞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一个姓沈的家庭里。取名德鸿,字雁冰,小名燕昌。“茅盾”是他写作《蚀》三部曲时用的笔名,也是他120多个笔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有国际知名度的笔名。

一颗种子降落在地上的时候,因土地肥瘦的缘故,往往影响以后的生长和果实的成熟。所幸的是,茅盾降生在一个有文化底蕴、物产丰富、较早具有开放意识的地方。这个地方,人杰地灵!茅盾自己也颇自豪:“我的故乡向来是一个鱼米之乡。”

乌镇,地方不大。但以它独特的地理位置,铸成了它那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茅盾出生时,乌镇为两省(江苏、浙江)三府(湖州、苏州、嘉兴)

七县(乌程、归安、石门、桐乡、秀水、吴江、震泽)的错壤之地。所以当地方志上讲它是“镇虽一隅,实三郡六邑之屏藩也。”乌镇又是杭州到苏州的水路中间,距上海嘉兴也不过是半天的路程。因此,这个水乡小镇,却常能得大都市的风气之先。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开放的风气,较早地在乌镇萌发,规模也日渐大起来,到上世纪初,这个小镇,已经颇具规模,全镇东西长7华里,南北也有7华里。一条市河(其大名叫车溪)由南而来,穿镇而过,浩浩荡荡北去。河东叫青镇;河西称乌镇。茅盾家在青镇,但习惯上统称乌镇。当时在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杭嘉湖平原,水乡小镇的繁荣,都是靠附近农村来支撑的。所以乌镇的“乡脚”特别远,十里之内,赶集进镇都到乌镇。而附近乡里,又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水稻和蚕桑成了乌镇农村里的主要支柱产业。这些物产源源不断地运往镇里,又换回农村必需的日用品,从而活跃了镇上的经济。千百年来,年年岁岁,岁岁朝朝,慢慢使乌镇这个小镇,变成有文化有历史的水乡古镇,成为江浙交界的一个重镇。

悠悠岁月,涤去尘埃,留下的是丰厚的文化积淀;历史的进步和开放,也使茅盾祖辈和先贤十分崇尚知识和文化,形成了良好的氛围。镇上,除了穿镇而过的市河外,还有两条名字很典雅的河,绕镇而过,一条叫澜溪塘,一条叫紫云塘,与镇内的市河一水相连。镇内小河纵横婉蜒曲折,临河而起的水阁木楼,绰影幢幢,河面不大,小桥轻卧,垂柳依依。浓郁的水乡风味,在乌镇发挥到极致。后来茅盾走遍大半个中国,对水乡这种独特的风韵,无限依恋,他曾说:“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生涯,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驾乱飞’,也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特殊的地理条件,温和而又四季分明的气候,吸引了不少文入学士,尤其是宋南渡以后,一大批来自中原的皇亲国戚和饱学之士,来江浙一带择地落户,加速这一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何况乌镇这个地方,早在梁朝,就有昭明太子在乌镇苦读成大器的记载。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陈与义(简斋)

在绍兴五年出任湖州知府时,特地在乌镇芙蓉浦上筑室读书,并取名“南轩”。

两年后,他又到乌镇,并与乌镇叶天经、高僧大、圆洪智三人过从甚密。因此,陈与义在《简斋集》中有不少诗作是与天经、智老赠与之作。后人为了纪念陈与义等三人的友谊和文学上的贡献,特地在“南轩”旁修筑了“三友亭”。在乌镇先贤中,一个叫严辰的人是咸丰九年(1859年)的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因为文章中用了“女中尧舜”四个字,触怒慈禧太后,严辰便辞归故里。回乌镇办学堂,修桥铺路,行善济贫,修县志。严辰这种传统的儒家风范,在乌镇为人传颂和仰慕。在18世纪到19世纪初之间,乾隆开“四库全书”馆,乌镇一个叫鲍廷博的藏书家,专门进献孤本藏书,深得清朝政府嘉许。后世刊印的“知不足斋丛书”就是这位茅盾故里先贤所奉献。

这些故里先贤,可以说在国内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也给小镇添了不少文化色彩。因此,小小水乡古镇,也很时髦地定八景之类的东西,如曾定:

古山云树,双塔凌云,文石流觞,双溪皓月。自然,这些都是文化人的雅事。

也正因为文化经济的发达,镇上也添了不少私家园林,据不完全统计,有50多处。有唐代的丞相裴休府、宋代安定郡王赵伯府、秦申王桧园、太师何恭敏铸宅、安抚王彦宅、尚书顾岩宅、节度丁胜宅、诗人丁南宅、沈知丞宅、沈左藏宅、六杉园、尚书莫泽宅、东皋园、张抡宅;元代的员外颜旒宅;明代的竹深处、横山堂、桂月轩、春晖楼、宝岘楼、听风楼、少司寇沈应龙宅、真君子第、参议王隆德宅、琪园、灵水居;清代的师俭堂、高节寒香圃、宝敕楼、副宪徐世峰宅、蠡勺园、宜园、半亩园、给谏陆秉枢宅、同知张廷杰宅、肖家花园、孝廉李日曦宅、翰林第、颐园、庸园;及近现代,又有适园、梅花馆、柯亭别墅,以及丁家花园等。这一大堆园林,在历史沧桑中,毁兴更替,留下的,却是丰厚的文化底蕴。

自然,丰厚的文化氛围,也留下不少带有儒家风骨和爱国风范的故事和传说。

镇上有一棵唐代银杏,留下一个悲壮的故事。唐代宪宗元和年间,浙江刺史李琦步安禄山后尘,举兵叛乱称霸,结果把富庶的江浙一带搞得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朝廷派乌赞将军带兵讨伐,一路杀来,打得叛军鼠窜,打到乌镇时,叛将李琦突然要求休战求和。不料,当夜李琦乘风高月黑,偷袭乌赞将军营寨,乌赞将军披衣迎战,跨上他那南征北战的战马青龙驹,追到市河边,突然青龙驹长啸一声,跌进李琦设置的陷饼,并被李琦乱箭射死。

后来,援兵赶到,杀退李琦,重葬乌将军和战马青龙驹,这棵银杏,就是从乌赞将军坟上长出来的。为纪念乌将军和那战马青龙驹,这个地方也就叫作乌青镇,后来一直传下来。自然,这是一个悲壮的传说。还有一个勤奋好学的故事,也在乌镇流传着。梁朝昭明太子少年时,曾随师沈约在乌镇苦读,小小年纪,便通知古今,终日诵书不辍,在文学上终有成就。后人为纪念这位勤学的太子,特在乌镇辟读书馆,并立牌坊:“梁昭明太子和沈尚书读书处”,至今仍在。

茅盾降生的故乡,就是这么古老,这么神秘,这么富有文化!仿佛历史注定乌镇这个地方,会出现一代文豪和大家。然而,茅盾呱呱坠地时,小镇依然是那样平静,河水依然是往浩淼的太湖静静地流去。

茅盾出生时,位于观前街的沈家还是一个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曾祖父沈焕在外地闯荡大半辈子后,晚年捐官在梧州府供职,祖父是个秀才,兄弟间有开店经商的,只是生意不大。父亲是个中医郎中,母亲则是乌镇名医的千金,知书达礼。祖父子女六个,此时都还生活在一起。因此,茅盾的家庭里,几代婆媳、叔侄共同生活在一起。而操持这个大家庭的,不是茅盾的祖父,而是茅盾的祖母——一个来自乌镇农村的勤劳的女性。

茅盾的出生,给沈家带来欢乐。茅盾的父亲沈永锡给远在广西梧州府供职的祖父去信,报告这一喜讯:沈家长房又添长子。茅盾的曾祖父沈焕,字芸卿,早年在宁波安记山货行当伙计,学习经商,负责采购和推销。时常在汉口、天津、保定等地来往,待稍有积蓄以后,便与宁波安记合股经营山货,后来宁波安记者板退休,沈焕便独立经营山货行,这“山货行”也由安记改为“沈记”。晚年,沈焕觉得自己经商精力日衰,又无后继之人,便出资捐个广东候补道。在广州闲居候补,三年后赴任广西梧州府同知。茅盾出生时,这位老太爷还在广西梧州任上。沈焕有三子一女,茅盾的祖父沈恩培,是其长子,茅盾还有二个叔祖父和一个姑祖母,此时大概都还在一个大家庭里生活。“老三房”还未分家。而茅盾祖父膝下,除茅盾父亲以外,还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所以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

然而,这个大家庭并不富裕。在乌镇这个小镇上,也算不上富裕,有钱的富户在乌镇有的是,这些大户一般有田地、有工厂、有商店,在上海等地还有公司。而茅盾一家,除了曾祖父沈焕在梧州任上有些积蓄外,沈焕的儿孙们都不会作赚钱的买卖。从磨难中出来的人,自然要瞻前顾后,沈焕稍有积蓄,便汇款给儿子让儿子在乌镇开两爿店,一爿是京广杂货店,主要经营日用品之类;一爿是“泰兴昌”纸店,主要是针对桑蚕用品的桃花纸、蚕花等。但这个店开始还有些生意,后来由于两个儿子都不善经营,就渐渐清淡起来。对此,老太爷沈焕十分不满,认为儿子“没有出息”。但茅盾祖父是个乐天派,对父亲的训斥和不满,并不放心上,依然故我,我行我素。每天玩牌,喝茶,听唱昆曲,义务帮镇上一些人家写对联等。因他是秀才出身,无心功名,而字却写得很好。沈恩培娶乌镇农村高家桥的一个地主的女儿为妻,高氏嫁到沈家以后,依然十分勤劳,不忘农村风情,春来桑叶发芽后,便开始掸扫屋子,弄来蚕种,养春蚕,率儿女们开始饲蚕,她以为这是个根本。她看到有米泔水等,便在后边院子空地上,搭个猪棚,买来一头小猪,正正经经地养起猪来。

茅盾的一个二叔袒生性耿直,是个不善理商的人。但他与街坊邻里关系不错,后来也在镇上做些公益事业。茅盾的四叔祖沈恩增,字吉甫,小名阿海,他比茅盾父亲沈永锡还小两岁,毛笔字写得十分漂亮,因而老太爷沈焕在广西梧州任上时,将这个小儿子接去,代写书札信函。

在沈恩增上面,有一个姐姐,叫沈恩敏,即茅盾的姑祖母。这个姑祖母后来出嫁给本镇卢家,为卢福基的继室,卢福基与元配所生的儿子即是卢学溥,就是茅盾的卢表叔。卢家本是乌镇望族,在缙绅中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因而茅盾祖辈中,也与缙绅结上这一层姻缘,脐身缙绅这一层社会关系里。

但是,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沈家的经济并不宽裕,这也决定了沈家在乌镇社会地位也有限度。曾祖父在广西任上,要考虑自己任满后的生活,不可能给家里寄很多钱,在乌镇开的两爿店,却因经营无方而仅微利。另外没有田租、又没有地租,因而家庭的经济开支只好由祖母精打细算了。幸好她很勤俭,把这个大家庭操持得有条有理。

此时,清政府日愈腐败,甲午一战,军事上的败北,连许多有识之士的心也都散了。政治无能和腐败,军事落后和贫弱,使广大有识之士觉得中国要强大,必须发展实业,以壮大国力。自然这些愿望是善良的,想法是初步的、改良的。16岁中秀才的茅盾的父亲沈永锡和乌镇其他一些秀才们一样,满腹抱负。一种世纪未的悲怆,一种救国拯民的理想,和家庭、社会强烈反差,深深地刺激着他。和茅盾母亲订婚后,他便到岳父——一个驰名杭嘉湖的妇科名医陈我如那里学习中医。这,既作为今后谋生手段,又保持传统的士大夫风范,以便在老太爷那里取得同意。但内心深处,这个年青的秀才十分崇尚实业救国。他订阅上海的报纸,关心国家大事;自学数学、声、光、化、电,以期在国家强大过程中施展自己的抱负。自然,这代表了底层一批知识分子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史学中称为“维新思想”。在茅盾的父辈朋友中,有不少富有才华、勤奋好学,又富有维新思想的人,如卢学傅、沈听蕉、徐晴梅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茅盾的老师。茅盾的父亲沈永锡去岳父那里学了几年中医以后,回家开个小小门诊。但乌镇的中医郎中太多了,沈永锡虽是陈我如的正宗徒弟,又是名医的女婿,尽管这样,求诊者还不如老中医郎中的多。据说,沈永锡还在门上贴上“僧道无缘”四个字,以示自己笃信唯物和敬业。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和沈永锡志同道合。她出生在中医世家,只不过到茅盾外祖父时,陈家已是从辉煌到没落了,陈爱珠出生时,陈家尚兴旺,求医求治者接踵而至,甚至有专门供陈我如出诊用的轿子和船,轿有轿夫,船有船家,子弟七八个人,煞是热闹。茅盾母亲4岁时,因陈老先生看病事多且烦,便托一个姓王的连襟代为管教。这个连襟是个秀才,很会教育孩子,又有知识,因陈爱珠小小年纪,十分聪明,学会了读、写、算,还念了不少古书,跟姨母学会做菜和缝纫。当陈我如向连襟打听女儿情况时,这个连襟很自豪很自信地回答:如果朝廷开女科,我这个姨外甥女肯定能考取秀才。于是陈老先生精力日衰时,便将14岁的女儿陈爱珠接回来,让她管理陈家这个乱哄哄的家庭,很快,他发现了女儿的才干和治家的本领。所以,1894年陈爱珠与沈永锡结婚以后,陈我如仍让女儿回娘家帮助照看这个家庭内外事务。茅盾出生以后,沈永锡夫妇觉得沈家住房嚣闹拥挤,不如西栅陈家厅宁静和宽敞,因而常常住在陈家。

乌镇的水依然那样忙碌地往太湖流去,年年不息;唐代银杏春枝发芽、长叶,依然苍劲和有力;镇上农历三月初三开始的“游西寺”——香市,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只不过一年不如一年,连振兴市面的愿望,也远远达不到了。

农历五月底边了,天气日渐炎热,沈永锡快信寄到梧州,报告老大爷,重孙已经出世,并十分敬重地请老太爷给这个刚出世的孩子取名。

沈焕看到家信,十分高兴,忽又想起梧州百姓反映近几天燕子特别多,是个吉祥的好兆头。沈焕持了捋胡须,心中升起一阵欣喜。对小儿子说:“给伯蕃(茅盾父亲)去封信,沈家这个长房长孙长子,叫燕昌吧,名字么,让他们按我们沈家谱里金木水火土的要求给取一个吧。”

于是,沈永锡的长子便起名德鸿,小名燕昌。自然,沈家添个男孩子的喜悦,没有几天,就过去了。因为沈家不乏男孩子,茅盾的几个叔祖和茅盾父亲一般大,而茅盾的几个叔父,也仅仅分别比茅盾大4岁,8岁和10岁,因此添个男孩子,对经济状况并不好的沈家来说,欣喜仅是一阵子而已。

太阳已经升起,新的一天又在这古老而神秘的小镇上开始。

匆匆忙忙的人们,走在观前街这石板小街上,发出的笃的笃的响声,沿街店里的小伙计也在吆喝着,招呼着每一个相识或不相识的顾客;认识的人,在相互打招呼,相互探询,问候。而当时,谁也没有注意到,观前街这幢临街楼上,已经诞生了一个男孩子,同样,谁也没有料到他日后会成一代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