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图鉴

英文:Striga|波兰文:Strzyga

吸血妖鸟并非自然存在的生物,而是人类女性被诅咒变化而成的怪物。最著名的吸血妖鸟非泰莫利亚国王弗尔泰斯特的女儿莫属。这位公主是兄妹乱伦的产物,出生前即受诅咒,生下来便是吸血妖鸟的形态。吸血妖鸟浑身肌肉发达,牙尖爪利,血盆大口从一侧耳根延伸至另一侧。

吸血妖鸟最早的词源可能是拉丁语Strix。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这是一种传递噩兆的鸟,且是易形术的产物,以饮人血、食人肉为生,它的原型则可能是角鸮(一种猫头鹰,中国民间俗称“夜猫子”),这也是汉语译名“吸血妖鸟”的来源。Strix在中世纪东欧逐渐演变为罗马尼亚语中Strigoi,意为凶兆预言者,是人死后变化而成的两种邪灵之一,外貌特征是深红色头发和靛蓝色眼睛,且有两颗心脏,以吸取人类和动物的鲜血为生,这应是小说中吸血妖鸟的外形来源。Strigoi最终在波兰民间形成strzyga,一种女性恶魔,有两颗心脏、两个灵魂及两副牙齿。传说有吸血妖鸟嫌疑之人(如出生就有完整的牙齿)在孩提时代便会被逐出人类聚落,他们很快会因饥寒交迫或野兽攻击而死,但另一个灵魂会留在尘世,于夜间化作猫头鹰攻击夜行商旅,将他们啃食殆尽。


英文:Nivellen|波兰文:Nivellen

纳威伦是个被诅咒的人,居住在瑞达尼亚一所废弃的庄园,其名号常被附近居民用来吓唬孩子。他生于盗匪之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劫掠过往商旅的马帮头子。某日,其父命丧过路的剑士之手,身体羸弱的纳威伦从此继承了家业。他带着一伙人劫掠恶兆之神的神殿时,遭其强暴的女祭司在自杀前诅咒了纳威伦,说他是“披着人皮的野兽”,并将变成“披着兽皮的野兽”。她也提及了驱除诅咒所需之物,即“真爱之人的鲜血”。被诅咒后几日,纳威伦就变成长满毛发的怪物,他所居住的庄园也会响应他的意志,但纳威伦的性情并没有变化,他本质上仍是人类而非怪物,证据之一便是猎魔人杰洛特的狼头徽章在他面前不会振动,纳威伦也能安然无恙地触摸杰洛特的徽章。

从纳威伦的故事中,不难看出经典童话《美女与野兽》的影子。事实上,《猎魔人》系列的短篇小说几乎都参考了经典童话或民间传说,可谓不折不扣的“黑童话”。


英文:Bruxa|波兰文:Bruxa

“据说吸血女妖常在夜晚寻觅年轻男子并啜饮他们的鲜血,习惯于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这种女性类人生物常化作年轻貌美的人类女孩的形态,以至有人将她们错认成水泽仙女,但獠牙和对鲜血无法抑制的饥渴往往会暴露其本质。”

——摘自《吸血鬼:事实与传说》


吸血女妖很少出现在山洞岩穴这类多数怪物常出没的场所,而是游荡在渺无人烟的废弃村镇和废墟之间。她们拥有苍白无血色的肌肤和深色长发,阴郁而美貌,然而一旦发动攻击却无比致命——她们极为敏捷,还会发出令人头晕耳鸣的尖啸。

Bruxa这个词源于葡萄牙语,专指一种女性吸血鬼,因涉猎魔法而成为恶灵的宿体。她们白天看来与正常女人无异,甚至可能有家庭,但到晚上就会化作鸟类袭击凡人。与许多传说中的吸血鬼类似,她们只惧怕银器。

《猎魔人》衍生游戏中的吸血女妖与小说中的形象不完全一致。在游戏中,怪物的形象为一略显狰狞的裸女,小说中则是白衣飘飘的黑发萝莉。


英文:Kikimore|波兰文:Kikimor

“某些学者断言奇奇摩的行为类似蚂蚁,有负责生产的工人和负责防卫的兵士。在一个奇奇摩巢穴中,所有社会生活都围绕一个无休止产卵的巨型雌性生物展开。女王巢穴周边的地貌看来如同荒漠,不识趣并在附近游荡因而不幸遇难的动物骸骨散落各处,此地一片死寂,甚至听不见一声鸟鸣。”

——摘自《昆虫属的奇妙世界》


奇奇摩是一种昆虫属生物,主要生活在地下或沼泽地区,形似蜘蛛。奇奇摩亦是高度社会化生物,与蚁类相仿,主要分女王、士兵和工人三个阶层。奇奇摩女王负责产卵,卵则交由士兵或工人孵化;士兵负责保家卫巢;工人负责筑巢觅食。三者在外形上也有区分:女王拥有最庞大的身形,没有眼睛,胸腔和腹部垂下的肉块可能是产卵器或退化的肢;士兵拥有坚硬的外壳,头部和躯干有角状突起,腿上布满尖利的棘刺;工人体型较小,外形也最接近蜘蛛,攻击性较低,很少出现于人类聚落附近。

奇奇摩的原型应是斯拉夫神话中的奇奇摩拉(Kikimora|Кики́мора),而奇奇摩拉的词源应是乌德穆尔特语kikka-murt和芬兰语Kikke Mörkö,原意为“做袋子的人”。奇奇摩拉是家养的女性神祇,职能类似中国民间神话中的灶神,通常躲在地下贮藏室或炉灶后,时常发出老鼠般的吱吱声。当家庭生活井然有序时,奇奇摩拉会看护圈养的鸡,并做些家务劳动;家庭生活杂乱无章时,她会吹口哨、打破碗碟、在夜里发出怪声。奇奇摩拉分为来自森林和沼泽的两种,这可能便是小说中奇奇摩栖息地的灵感来源。尽管传说中其外形似鸟类,有麻雀的爪子,但俄罗斯生物学家基里尔·叶思科夫曾以“奇奇摩拉”命名过一种发现于1988年的蜘蛛的子属,可能是因蜘蛛织网的习性与该词原意“做袋子的人”较为契合,这也很可能是小说中奇奇摩外形的灵感来源。


英文:Urcheon|波兰文:Jeẑ

全称伊伦瓦尔德的乌奇翁(Urcheon of Erlenwald|Jeẑ z Erlenwaldu)。当然,这是个化名,而他自称真名多尼(Duny)。他在小说中第一次出场是在辛特拉王后卡兰瑟的宴会上,当时他披挂全副盔甲,宣称出于某些原因在午夜前无法露出真容。他还声称,十五年前辛特拉国王罗格纳仍在世时,在一次狩猎中跌落峡谷,被他所救,因此许诺赐予他任何他想要的奖赏。乌奇翁提出要“一件在他毫不知情且出乎意料的情况下留在家中的东西”,国王应允,回到城堡发现王后已分娩,以此为由,乌奇翁要求卡兰瑟履行其夫在十五年前的承诺,将帕薇塔公主许配给他。在与王后的争执中,他卸下面甲,露出有如野猪和刺猬混合体的脸,并告诉众人,自己是麦凯特王埃克斯帕克的儿子,生来就被诅咒,只有在午夜到黎明时分才是人形,后来得知意外的孩子可以使自己摆脱诅咒,才有了这次举动。

乌奇翁/多尼本名Emhyr,接近于《猎魔人》世界古语中的刺猬一词eimyr(波兰语为Jeẑ),因此诅咒者为他选取了刺猬的形态,英译本也相应选用了中古英语中的刺猬一词“乌奇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乌奇翁这则故事体现了猎魔人世界的“意外律”(Law of Surprise|Prawo niespodzianki),这是一种不成文的习惯法,据说从人类诞生之初便一直存在,简单来说,即救人者可以向被救者要求奖赏,但该奖赏必须是救人者或被救者都暂时未知、直到被救者回家之后才会得知的事物。举例来说,可以是“到家时第一个来迎接你的人或物”,如此一来可能是门口的卫兵,可能是家中小狗,也可以是“你出发前没预料到的人或物”,如此一来则可能是妻子枕边的情夫,或刚刚诞下的婴孩。《猎魔人》中的意外律除了本身拥有习惯法中契约的法律效应外,还有魔法的力量。据杰洛特所述,一旦提出符合意外律条件的要求,在誓言发起者与誓言的对象(意料之外的人或物)之间,命运的纽带便会随之牢固确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命运挑选出来的孩子注定会拥有非凡的经历。而对息息相关的另一人来说,他的人生也将受到无比重大的影响。”

“意外律”的灵感可能来源于旧约圣经的《士师记》。据《士师记》记载:耶弗他在与亚扪人的战争前向耶和华许愿,若他能平安归来,便将最先从家门出来迎接他的人归于耶和华,最终迎接他的恰恰就是他的女儿。另外,在斯拉夫民间传说中亦存在类似的契约,但一般发生在人与恶魔之间。


英文:Sylvan|波兰文: Silvan

森林神,又称柳居者(willower|rokita),有时也被无知而迷信的农夫称作恶魔(deovel|diabłem|diabołem),乃一种草食的智慧人形生物,头长山羊角,下半身覆着又长又密的暗红色毛发,双足为偶蹄,尾巴末梢呈穗状。

在多数现代欧洲语言中,sylvan/silvan多用于指代神话传说中山林里的妖怪,词源为拉丁语silva,意为“树林”,亦可能是Silvanus,指罗马神话中司职保护树林的神祇希尔瓦努斯。森林神的灵感也来源于希腊神话中长着羊角羊蹄、与希尔瓦努斯司职相近的潘神,“柳居者”这一称谓更印证了这点。

罗马时代的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著述中认为:潘神并非永生的神祇。罗马皇帝尼禄在位期间(公元14—37年),有位水手声称在海上航行时听到远处传来神秘的声音,告诉他潘神已死,这一消息随之传遍帝国全境。十九世纪英国作家、神学家吉尔伯特·切斯特顿提出潘神之死是因基督的诞生,意味着旧的神话时代的终结和新的神学时代的兴起。还有学者认为,潘神的蹄子和角的形象被后世基督教人士移植到上帝之敌撒旦身上,以丑化多神教信仰——此种理论与小说中森林神被人称为“恶魔”有所呼应。


英文:Djinn|波兰文:D'jinni

灯神是猎魔人世界中四种界灵(genie|geniusz)之一,代表气元素,呈烟状,硕大而耷拉的嘴巴形似鸟喙。据说传奇法师蒙克封印了多只灯神供其驱使。

四种界灵,包括灯神在内,据说都能满足人类的三个愿望,之后便会回归自己的界域/位面(Planes|Płaszczyzny)。然而,界灵本身极端仇视人类,憎恨被人类囚禁,反感被人类颐指气使,因此被释放后,要么会阻止人类表达愿望,要么有意曲解愿望的字面表述,所以想驱使界灵,除了要有严丝合缝的逻辑,还“必须有铁一般的意志,钢一样的神经,强大的魔力,以及相当程度的能力”。

四种界灵的分别是气灵(djinn|djinni)、地灵(d'ao|d'ao)、水灵(maride|maridy)、火灵(ifrit|ifrity),分别对应自然界的不同力量。例如地灵可以移山填海,水灵可以呼潮唤雨,而火灵可以帮许愿者自我毁灭或杀死他人。

值得一提的是,气灵的名称djinn与界灵的名称genie对应的阿拉伯语其实是同一个词,汉语一般译为“镇尼”或“精灵”。djinn由阿拉伯语直接转写而来,为伊斯兰教对于超自然存在物的统称,据说是真主安拉用无烟之火做成,有自由意志,因此与人类一样既可行善亦可作恶,在古波斯语与阿拉伯语中原意为“无法为肉眼所见”——元素位面/界域的概念即由此而来;genie的语源为拉丁语genius,是古罗马多神教中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灵魂)的神性,因与阿拉伯语的发音和含义相近,于是被早期阿拉伯语文学的英语译者采用,现已成为约定俗成的用法。两者具体的区别在于前者更为具象(主要用于指特定个体),后者更为抽象(主要表达一种概念)。

小说中将djinn翻译为灯神,因其故事灵感源于《天方夜谭》中的《阿拉丁神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