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四节
头天晚上,军统侦听室的值班人员从夜空中截获了一段电码。虽然这样短暂的电码还不足以让设备测算出具体位置,但值班员已觉察到这是个新人。所谓“新”并不是稚嫩的意思,而是其发报手法第一次出现在重庆。这是个经验丰富、责任心很强的监听员,他及时报告了上司,然后从那时起,他就集中精力等待着“它”的再次出现,但是直到天亮交接班时,这个神秘的信号都没有再出现。
这个消息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才传到了顾知非耳朵里。两个月前,军统一举破获了数个日谍电台。重庆的夜空,已经沉静了许久。直觉告诉他,新的发报者不是别人,就是那个高桥松。他跟苗副官打了招呼,驾车直奔侦听室。
“发报的时间太短了,我们无法判断出具体的位置。”
“你确定昨天晚上是这个人第一次发报吗?”
“当然,不但我,侦听组的每一个人此前都没有听到过这个人的指法。否则,我们早就上报了。”
“如果这部电台下一次再发报,你能确定他的位置吗?”
“不好说,这要看发报时间有多长了。即使时间足够长,我们也需要信号侦测车协同定位,才能找到准确的位置。”
顾知非坐在监听员身后的一把椅子上,心情不免有些沮丧。极有可能,第一道防线已经失效了。高桥松不知用什么方式已经潜入了重庆。对此,他并不是没有准备。寺尾既然敢派出高桥松,那么他必然已经充分地考虑到高桥松的照片可能落到了对方的手中,因此也一定采取了让高桥松安全入川的措施。这么大一个重庆,仅仅监视交通要道是远远不够的。此外,这项任务的难点在于它极高的保密性。他无法动员更多的力量进行大面积的布防。唯一的优势,就是高桥松还不知道他已经成为了寻找目标。
现在应该做什么?将安置在交通要道的特工全都撤出来?显然,在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高桥松进入重庆之前还不能那样做。现在,守候在临时指挥部电话机前的是苗副官。截至他出门,还没有接到巴蜀日报社和豹子岭方面传来的任何有价值的消息。敌暗我明,总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境况。他甚至有一种预感,高桥松永远也不会出现在巴蜀日报社和豹子岭。
他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这时,监听员面前仪器上的一个灯泡突然频频闪动。
“他又开始发报了!”监听员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