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四节
“这个李建勋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他为什么就偏偏不查教导队呢?”得到消息后苗副官叫起来。
这个突发情况也是顾知非始料未及的。他相信,如果高桥松在一营查不到结果,那他必定会着手调阅另外几个和仓库相近的辎汽单位。他一天不离开重庆,军统就一天不敢松气。时间拖得越长,越有可能被他看出破绽。这个人已经成了一个瘟神。
“苗兄,还有这种可能,这个姓李的跟高桥松未必就是一条心。”
苗副官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顾知非接着说:“经过这几天的跟踪,我们可以确定,李建勋在谍报方面完全是个雏儿。从今天这件事看来,也许他受到了蒙蔽,也许他遭到了高桥松的胁迫。”
“要是能把他拉过来就好了。”
“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们也不敢和他接触啊。”
“这可怎么办?艾守成明天就回来了。想让他在重庆多留些日子,除非和他们的上级长官谈。可是局座又交代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让不相干的人卷进来。”
电话铃再次响起。自从李建勋进入军统的视野,他的办公室和家中的电话线路都被接上了窃听设备。这次打电话进来的就是负责监听的那组特工。
“顾科长,目标给李建勋打了电话,他们约定的接头地点是……”
放下电话,顾知非抄起一支铅笔,站到挂在墙壁上的高倍重庆地图跟前。他找到电话中提到的那个茶馆,用铅笔重重地圈了起来。
“今天晚上,李建勋就会在这里把最后一部分记录交给高桥松,可是真正的线索却藏在教导队的记录里面。毫无疑问,高桥松并不知道辎汽一团的教导队没有在团部,而是和三营驻扎在一起的。”
“所以关键点是如何让高桥松得知这一点。”苗副官说道。
顾知非盯了地图一会儿,把阿森叫了进来。
“阿森,给我们说说这一带的情况。”
顾知非手中的铅笔,圈住的是一片地形复杂、出口众多的居民区。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观察,他们已经找到了高桥松的行动规律。每一次接头的时间和地点都由他来决定,而附近总有这么一块类似的居民区。顾知非知道,这是为了反跟踪而有意挑选的。在那些迷宫般曲折往复的巷子里,任何跟踪者都没有不被发现的把握。所以,顾知非早就放弃了派人深入居民区的打算,而是在每一个出口都派人蹲守。比起调查的开始,高桥松还是有些轻微的懈怠。现在,每当他从一个出口幽灵般地冒出来,就不再耍什么鬼把戏,而是会选择黄包车或者公交车之类的交通工具直接回到玉带街那里。
阿森不愧是重庆地形方面的专家,他把这一带哪里有水井、哪里有公厕等地图上无法体现的细节说得清清楚楚。
“……总共有六个出口,呈弧形由东北到正西分布着。东北到正北这三个出口面对的是劝学府街,附近通常有黄包车夫等客人。正北到正西这三个出口就是和平路,黄包车较少,因为有一趟‘猪鼻子’路过这里……”
顾知非知道,所谓的“猪鼻子”车,指的是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在1934年引进重庆的奔驰牌公交车。因为前脸凸出,被重庆民众戏称为猪鼻子。三毛钱的票价让黄包车和滑竿颇为吃不消,所以通猪鼻子车的道路上,少有车夫等客。
“等等,你把这条线路的路况详细地讲一下。”他打断了阿森的话,指着那条公交车线路说道。
一个半小时之后,一辆行驶在和平路上的“猪鼻子”车突然熄火抛锚。司机下车打开发动机盖子鼓捣了一会儿。就在乘客围着售票员争吵的时候,司机垂头丧气地走上来告诉售票员:退票吧,车子一时半会儿修不好了。后来,再有路人上车,他们也是这番说辞。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陆陆续续有十几个男女上了车,占据了所有的座位。这次,司机和售票员却再也没有说什么。